电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398&run=13

一、有线电报电路 区内有线电报始于19世纪末。1898年,沂州电报线路由府城至李家庄分线:
一至朱樊通青口,一至破石桥通峄县。郯城(马头)有商办电报线路(后改为商股官办,1908年收归
国有)通沂州。至1909年,有沂州通莒州、诸城;沂州通郯城;沂州通峄县去枣庄至临城接津沪干线;
沂州通沂水;胶州经日照、石臼所、涛雒去青口、上海等报路5条。1914年线路被毁,仅剩临沂、郯
城通报。1923年,日照线路再次开通。1926年,架通诸诚至莒县,恢复莒县至临沂、至沂水电报线路。
此后几经废兴,至1929年电报通信趋向正常。1935年,报路实有临沂至郯城;至峄县;至莒县、诸城;
莒县至沂水;诸城至日照、涛雒、茶棚(属赣榆县)。1938年,各县城沦陷,电报局撤销。沦陷期间
各县日伪政权和部分据点之间有线路联络。
1949年8月,临沂电信站与济南用无线电通报,并借用军线开通临沂至新沂话传报路。1952年下
半年,开通临沂至济南人工音响报路。12月,首开临沂至费县话传报路。至1956年,全区12个县全部
开通话传电路。同时开通了沂水至沂源、至莒县;莒县至沂源3条县间报路。1956年,临沂局至莒县、
莒南、苍山、郯城、沂源、沂水局的幻报单工人工音响报路先后开通。1958年,开通临沂至清江、沂
源至博山幻报人工电路和临沂至济南单幻双工电传报路。至此,全区实现报路人工化。
电报电路载波化开始于1962年。10月1日,临沂至青岛单路载波电传电路开通。1966年12月,临沂
至济南、至潍坊两条载波电路开通。1971年2月,临沂至日照报路由人工改为单幻双工电传电路。翌
年,沂源、蒙阴先后开通电传报路。1980年4月,结束人工抄写电报的历史,全区实现报路电传化。
至1984年4月,临沂至区内各县报路先后由幻报改为载波电路,全区实现报路载波化。
1981~1986年,先后增开临沂至济南、至徐州、至石臼所;石臼所至济南、至青岛(二路);日照
至济南;临沂至济南和石臼所至青岛用户电传报路各1路。1986年12月31日8时,区内各县电报电路全
部进入济南256路自动转报网,实现了全区电报转报自动化(石臼所至临沂报路未进网)。同时,临沂至
徐州、青岛、潍坊报路停开。1988年8月,停开石臼所至临沂报路。增开石臼所(经临沂转)至日照电传
报路1条。1989年底,全区有线报路29条(含用户电路15户)。其中临沂局12路(含用户报路10户)。从1985
年开始,逐年开通解放路支局、西郊支局、沂蒙路支局、北园支局和防汛中心台同城实线电传电路各
1条。地区局驻地临沂市内的太平、枣沟头、相公、册山、傅庄、汤河、郑旺、汤头、八湖、义堂、
茶山等11处农村支局,开通到报房传真报路。全区利用农话线路传递电报的支局有258处。1994年底,
全区有线报路共计41路,省内电路39路。增开了金雀山、九曲、罗庄、汇兑、来报席、话传席等6条
同城电信电路。相继增开了黑墩、盛庄、大岭、半程、王桥、李官、朱隆、重沟、梅埠、岔河、塘崖、
九庄、朱保、刘店子、汤庄等临沂市内15处农村传真支局至报房的传真报路。全区利用农话线路传递
电报的支局达到273处。
二、无线电报电路 区内设无线电台始于1930年,是年4月,官办莒县无线电台设立,1938年,
莒县沦陷前夕撤离。12月,中共山东分局设专用电台于岸堤。翌年鲁中、鲁南和滨海三区均设专用电
台,供党政军机关通信联络。1947年,国民党山东专用电信管理局曾在临沂、费县、郯城、日照、莒
县、沂水县城设电台。1948年11月,鲁中南邮电管理局进临沂,设电台1部。1949年8月,临沂电信站
设电台,开通至济南报路(翌年3月迁曲阜)。1950年以后,沂水、日照、临沂先后设电台与济南通报。
至1965年6月,全区各县普设电台,每日会晤一次。1966年11月,各县电台作为战备,只传递党政机关
密码电报。 翌年, 临沂至郯城、 莒县、沂水、沂源、日照、蒙阴无线电路停开。1971年1月恢复。
1976年,临沂至济南无线明台人工电路改为单边带电传电路。并设立区内水库防汛电台,传递汛情电
报。至1989年,全区无线电路25路,临沂局13路(含至济南一路)。经过几年调整,到1994年,全区无线
电路尚有10路(含至济南1路,至各县9路)。
三、有线电报设备 1901年,沂州府报路有至朱樊线70杆公里;至峄县130.7杆公里,电杆1357棵。
至郯城66.2杆公里,电杆686棵。均系单线回路,有音响机各1部。1907年,有日胶单线条118杆公里,
莫尔斯发报机1部。至1909年,有日胶单线条118杆公里,莫尔斯发报机1部。至1909年,境内有诸城至
莒州、莒州至沂州、莒州至沂水3条单线。共572.1公里,电杆6513棵。此后经战乱,线、机不堪应用。
至1935年,青沪电报干线经本区,有诸城至日照段、日照至涛雒段、涛雒至茶棚段共计杆路148.7公里,
线条300.2公里,电杆1384棵。战争时期用无线联络。建国后用电话线路话传电报。1952年下半年始装
莫尔斯人工报机两部。至1958年11月,全区安装人工音响机22部,实现报路人工化。机械电传设备始
于1958年9月,临沂局装55型电传机1部。1960年增至2部。载报电传始于1962年10月,临沂至青岛报路
安装TCC-1型美制单路载报机。1966年12月,安装MF-6路载报机(原单路载报机被淘汰)。1976年5月,增
装ZB319型8路载报机。同年更新临济载报电路,安装临沂至莒南ZB303单路载报机。1979年,临沂局始
装64-4B双机头自动发报机5部。1980年,全区增55型电传机20部,实现全区报路电传化。1982年,全
区逐步改为载报电路,增设BZP01型单路载波机7部,64-4B双机头自动发报机5部。翌年,全区电报传
递实现半自动接转。增设BDP01型单路、ZB319型16路、ZB302型4路、BZP01A型4路载报机各1部和64-4B
双机头自动发报机6部,1984~1985年,各线路新增BZP01A型4路载报机3部、ZB319型16路载报机1部、
电子电传机9部、64-4B双头自动发报机3部。1986年,全区结束了人工译电历史。是年新装YDM46路时
分制载报机1部,增加BZP01A型4路载报机19部(包括每县各1部) ,新增BDD4202电子电传机26部。12月
31日,全区电报进入济南256自动转报网后,55型电传机,单路、4路、8路载报机和自动发报机等旧
设备被淘汰。新增BFS83型光电发报机3部。各县局配电报综合调度架1部。 1988年, 临沂局开始发
展用户电报通信,增160线用户电报集中器1部。至1989年,新增NEFAX-10型电报传真机14部,结束了
农村支局话传作报历史。1994年,使用的电报设备是上海三厂的BFJ4239型16路公用电报分集器。
四、 无线电报设备 建国前无线发报使用音响机、蜂鸣器作报。1951年,临沂、日照、沂水始
设15W小型电台各1部。此后各县逐步设台。至1965年5月,地区和各县均安装55AMP-15W收发报机,
共13部。1976年,有81型15W短波发讯机14部。1980年增622型250W单边带短波收讯机2部、400W单边
带通信战备车1辆。备有74型单边带收、发讯机各1部,55型电传机2部,339型收讯机1部。1989年底,
全区有短波发讯机49部, 输出功率1965W,短波收讯机8部。1994年,临沂局有2发2收250W收发报机4
部、7512型收发报机2部,电台车备有500W备用收发报机1台和小81型收发合一的电台4部。
五、国内电报业务 1901年,沂州电报分局经办电报业务分官电、商电、寻常3类。实行1894年
规定的资费递加制。本省每字1角,每隔一省递加2分,最高加至4角。密语、外文加倍,官电、新闻
减半。民国成立后废除递加制,规定本省每字6分,外省1角2分,外文、密语加倍,加急电报收3倍,
新闻每字收3分。1934年,电报分甲(国内)、乙(国际)两种,均分政务、公益、寻常、特种4类。8月,
电报价目调整,政务或密语每字5分,外文2角;寻常电报1角,密语及外文加倍,新闻2分5厘,外文
加倍。1937年抗战前夕,电报每字收银元1角。1948年7月涨到每字4万元(银元券),而且一年多变。
1949年6月,华东财委规定国内电报全程时限:甲类电报全程2小时,乙类6小时,丙类12小时,
丁类24小时。电报种类初分6类,后修改为防空、事故、军政、新闻、公务、天气、水情、公益、普
通、汇款10类。7月,华东统一价目:每字150元,密语或外文加倍。10月起,气象、水位、防空免费。
1951年, 恢复省内、外价目,寻常电报本省每字900元,隔省1350元;军政和新闻电报本省300元,隔
省450元;加急电报加倍;密信电报本省450元,隔省675元;密语及外文加倍收费(上系旧币)。
1950~1953年,临沂、费县、沂水、日照、平邑、石臼所等局先后开办电报业务。区内各县局和
临沂的傅庄、义堂、相公庄、临沭巡会支局都办理邮转电报业务。电报种类分军政、企业、公益、航
空安全、报汛、邮汇、船舶、新闻、公务、普通、书信11类。1955年1月,临沂局接收地专党政机关
密电传递。10月,日照安东卫、涛雒支局开办电报业务。电报种类调为防空、事故、天气、报汛、公
益、军事、企业、新闻、汇兑、公务、普通、书信12类。
1958年1月,取消本省与隔省和明语与密语的区别,国内电报每字3分,外文加倍,译电每字5厘,
新闻每字1分。天气、水情、公益电报每份按实有字计算,其他每份按10字算起。至1959年,临沂局
所属农村支局先后开办电报业务。1961年起,发往部队电报,部队代号可用作电报挂号。翌年,进口
普通电报一般夜间停送(国际来报照常夜投)。1963年,停办农村电报专送业务;电报收费由15种改为
特急、加急、校对、分送、预付回报费、送妥电知、改发、邮送、留交9种。1966年4月,临沂局对驻
城单位和个人来报实行全面译电(不含公安部门),后被省局推广。
1971年10月,电报调为特种、军政、新闻、公务、汇款、普通6类。翌年改为16类,1978年3月恢
复11类。特别业务增加急、特急、分送3种。1981年1月,全区各局均办理邮送业务,适用军政、公务、
普通3类电报。
1983年5月,恢复电报专送。3公里以内每份收专力费3角,3~5公里收费5角,6~10公里收费7角,
10公里以上收费9角,山、湖区在原基础上每份电报加收1角。10月1日,调整电报价目,普通电报每
字7分,新闻每字2分,加急电报加倍。同年,临沂市解放路支局开办电报业务。
1984年12月1日起,国内电报业务调整为8类。即:天气、水情、公益、政务、新闻、普通、汇款、
公电,特别业务开办特急、加急、邮送3种。国内传真电报调为相片、真迹、文件、报纸4种。1988年
7月,开办礼仪电报业务,并在本省范围内开始征收通信建设附加费,每份电报加收5角。
1989年底办理用户电报15户。临沂有工商银行,地、市外经委,外贸食品、外贸土产、外贸五金矿
产、外贸畜产进出口公司,沂罗园宾馆,中国银行,蒙阴棉纺厂;石臼所有外轮公司,煤炭进出口公司,外
贸运输公司,中国银行等。1994年底用户电报18户。其中新增坪上玻璃厂、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速
递局等。
六、长途电话电路 区内长途电话始于1931年。8月,临朐至日照(含石臼所、涛雒)和泰安至临沂
段线路架通。11月,临郯、临费两线架通。沿线沂水、莒县、日照、蒙阴、临沂、郯城、费县始办长
途电话。1935年,以济南为中心建成山东省长话网。临沂为济沂区中心局。临沂至省会为干线,其余
为支线。日伪侵占时架设报话合用线路,通沂水、费县、郯城、峄县、邳县等地。1944年,鲁南军区
在费县刘家沟架线通达临沂、费县、朱家庄、兰陵、峄县、邹县。1948年,鲁中南区党委、行署、军
区架通临沂至济南、益都、新浦、郯城、新安镇等线路。
1953年,临沂局架通至莒南双铁线路。年底,区内有长话线路20路,开通至沂水、至潍坊电路。
1956年始有长途载波电路。至翌年4月,先后开通至济南载波2路,至日照、青岛(1958年6月停)、
潍坊载波电路各1路。1959年底,全区共有长话电路31路。其中省际电路2路,省内电路9路,区内20路。
1960年至1963年8月,区内幻线改为实线电路,并向载波化迈进。先后增开了临沂至平邑2路,至莒县、
日照、蒙阴、沂源、临沭、苍山至枣庄各1路。开通临沂至青岛载波电路1路。1965~1966年, 增开县
间实线电路5路:临沭至莒南;临沭至东海;沂水至蒙阴;莒南至莒县;沂源至莱芜。1971年3月,开
通临沂到日照3路载波电路。6月,"小三线"通信组成电话网,联通济南、莱芜、岱崮、坦埠等城市和
重要厂矿区。
1980年7月至1986年,先后利用临沂至沂南3路载波开通沂南、沂水载波电路各1路。开通临沂至滕
县1路。利用临沂至莒南60路载波,开通临沂至莒南、临沭、日照直达电路。开通石臼所至上海国际
长话电路。增开临沂至费县、平邑、蒙阴、沂水、沂南、沂源、苍山、郯城、临沭、莒县10个县局长
途半自动拨号电路各2路。增开临沂至连云港、至新沂、至淮阴、至赣榆和郯城至新沂间省际载波5路。
开通至济南来话和去话半自动电路各1路。利用临沂至日照60路载波设备,开通至日照、胶县直达电
路。开通至济南全自动电路1路。增开区内载波电路8路,省内5路。
1987年,增开郯城至济南,临沂至曲阜、至区内各县长话载波21路。开通各县至济南载波电路,
至区内各县半自动拨号电路。1988年,开通郯城至新沂12路载波电路。增开省际载波4路、区内电路1
路。地区农业银行租用至12县电路各1路。1989年,开通日照至全国长话直拨自动电路。增开省际载
波电路7路,省内3路,区内16路。增开区内出租电路10路。1989年底,开通了临沂至全国各地长途直
拨电话。 至此,全区有长话电路579路,其中载波220路,实线359路。临沂长话电路282路,其中载波
265路,实线17路。1994年,长话电路发展到2355路,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9180路端。

临沂邮电局1989年长途电路通达表
表10-8
┌──┬─────┬──┬──────┬─────┬──┬───────┐
│管 │电路名称 │传输│交换方式 │电路名称 │传输│交换方式 │
│理 │ │ │ │ │方式│ │
│等 │ │方式│ │ ├──┼─┬──┬──┤
│级 │ ├──┼─┬─┬──┤ │明 │自│半 │人 │
│ │ │明 │自│半│人 │ │线 │动│自 │工 │
│ │ │线 │动│自│工 │ │ │ │动 │ │
│ │ │ │ │动│ │ │ │ │ │ │
├──┼─────┼──┼─┼─┼──┼─────┼──┼─┼──┼──┤
│省际│省外小计 │18 │ │2 │16 │临沂-菏泽 │1 │ │ │1 │
├──┼─────┼──┼─┼─┼──┼─────┼──┼─┼──┼──┤
│ │临沂-南京 │3 │ │ │3 │张店 │3 │ │ │3 │
├──┼─────┼──┼─┼─┼──┼─────┼──┼─┼──┼──┤
│ │徐州 │3 │ │ │3 │枣庄 │6 │ │4 │2 │
├──┼─────┼──┼─┼─┼──┼─────┼──┼─┼──┼──┤
│ │新沂 │6 │2 │ │4 │聊城 │1 │ │ │1 │
├──┼─────┼──┼─┼─┼──┼─────┼──┼─┼──┼──┤
│ │新浦 │2 │ │ │2 │新泰 │1 │ │ │1 │
├──┼─────┼──┼─┼─┼──┼─────┼──┼─┼──┼──┤
│ │淮阴 │3 │ │ │3 │诸城 │1 │ │ │1 │
├──┼─────┼──┼─┼─┼──┼─────┼──┼─┼──┼──┤
│ │赣榆 │1 │ │ │1 │莱芜 │1 │ │ │1 │
├──┼─────┼──┼─┼─┼──┼─────┼──┼─┼──┼──┤
│省内│省内小计 │93 │26│14│53 │威海 │1 │ │ │1 │
├──┼─────┼──┼─┼─┼──┼─────┼──┼─┼──┼──┤
│ │临沂-济南 │38 │25│5 │8 │安邱 │1 │ │ │1 │
├──┼─────┼──┼─┼─┼──┼─────┼──┼─┼──┼──┤
│ │潍坊 │4 │ │ │4 │平度 │1 │ │ │1 │
├──┼─────┼──┼─┼─┼──┼─────┼──┼─┼──┼──┤
│ │济宁 │4 │ │ │4 │青岛 │10 │1 │1 │8 │
├──┼─────┼──┼─┼─┼──┼─────┼──┼─┼──┼──┤
│ │曲阜 │1 │ │ │1 │滨州 │1 │ │ │1 │
├──┼─────┼──┼─┼─┼──┼─────┼──┼─┼──┼──┤
│ │泰安 │3 │ │ │3 │兖州 │2 │ │ │2 │
├──┼─────┼──┼─┼─┼──┼─────┼──┼─┼──┼──┤
│ │烟台 │5 │ │4 │1 │区内小计 │169 │ │81.5│87.5│
├──┼─────┼──┼─┼─┼──┼─────┼──┼─┼──┼──┤
│ │滕州 │2 │ │ │2 │临沂-费县 │14 │ │4 │10 │
├──┼─────┼──┼─┼─┼──┼─────┼──┼─┼──┼──┤
│ │德州 │1 │ │ │1 │苍山 │11 │ │4 │7 │
├──┼─────┼──┼─┼─┼──┼─────┼──┼─┼──┼──┤
│ │东营 │1 │ │ │1 │莒南 │18 │ │11 │7 │
├──┼─────┼──┼─┼─┼──┼─────┼──┼─┼──┼──┤
│ │五莲 │1 │ │ │1 │莒县 │13 │ │6 │7 │
├──┼─────┼──┼─┼─┼──┼─────┼──┼─┼──┼──┤
│ │邹县 │1 │ │ │1 │沂源 │9 │ │5 │4 │
├──┼─────┼──┼─┼─┼──┼─────┼──┼─┼──┼──┤
│ │泗水 │1 │ │ │1 │坦埠 │1 │ │ │1 │
├──┼─────┼──┼─┼─┼──┼─────┼──┼─┼──┼──┤
│ │临朐 │1 │ │ │1 │临沭 │15 │ │7.5 │7.5 │
├──┼─────┼──┼─┼─┼──┼─────┼──┼─┼──┼──┤
│平邑│13 │ │6 │7 │沂南│14 │ │7 │7 │ │
├──┼─────┼──┼─┼─┼──┼─────┼──┼─┼──┼──┤
│郯城│16 │ │8 │8 │沂水│14 │ │7 │7 │ │
├──┼─────┼──┼─┼─┼──┼─────┼──┼─┼──┼──┤
│日照│21 │ │11│10│ │ │ │ │ │ │
├──┼─────┼──┼─┼─┼──┼─────┼──┼─┼──┼──┤
│蒙阴│10 │ │5 │5 │ │ │ │ │ │ │
└──┴─────┴──┴─┴─┴──┴─────┴──┴─┴──┴──┘

七、长途电话设备 1932年,临沂、日照、沂水、莒县、蒙阴、郯城、费县始装德国产10门交换
机4部、5门3部和国产电话机16部。1935年临沂城有电话机19部。1952年临沂、沂水两军分区移交交换
机14部。1953年,临沂局始增40门磁石交换机2台。1956年,装MD单路载波机1端、西门子式双向音频
增音机1部。沂南局装20门磁石交换机1台。至50年代末,临沂局装有三路载波机3端,单路载波机1套。
60年代,增装5802型单路载波机和ZM202型电子管三路载波机3端(费县局2端)。至1970年6月,1962年前
安装使用的机械设备被淘汰。1971年,"三线"工程安装ZM305型12路载波机12端、3路8端、12路增音机9
部、会议电话汇接台4部、接续设备25架、共电交换机650门。同年,增TSZ型3路载波机一套、12路载
波机2端。1974~1978年,临沂局和部分县局先后增12路载波机12部、3路载波机12部。1981~1984年,
全区新增12路载波机25部、3路载波机11部、60路载波机2部、DD32型长途自动来话对端设备1部24路、
DD14型半自动拨号对端设备10部。1985~1986年,增设ZM×01型3路载波机1部、ZZD29型12路载波机2
部、ZGD-T型12路载波机13部、无人增音机4部、60路载波机1套、60路高频通路架6架。1988年始装无
线寻呼设备1套。1989年底,电子管3路、12路载波机被全部淘汰。至此,全区半自动长话交换设备容
量为550门,磁石交换机470门。长途对端设备容量为348路。载话端机设备60路以下125部,1032路,
实占容量739路。 60路以上4部。 1994年, 临沂局从美国引进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程控交换设备
(5ESS机),总容量7920路。其中,长途电路5010路。建成了临沂到沂南、沂水,临沂到临沭,平邑到
蒙阴3条光缆和临沂到费县、平邑的数字微波;开通了临沂到沂南、沂水第2条光缆临沂段和临沂到莒
南光缆;建设了地区到县分组交换网;并开通了济南到临沂可视会议电话。实现了地区到县长途传输
数字化。1994年,临沂无线寻呼进行了扩容,开通了127自动寻呼台;建设了临沂移动通信交换中心
和9县的通信基站,使移动交换机信道达160个。全区实现了移动通信联网。
八、长途电话业务 开办国内长途电话始于1932年。当时只分普通和加急2类。翌年3月又加传呼
和预告2类。6月,规定以挂号次序接转,按价收费,加急电话3倍收费,传呼电话向受话人收专力费1
角,预告电话加收一次通话费三分之一。1934年3月起,收费标准改为:按空间距离全国分58级,3分
钟为一次。 区内各地至济南: 莒县每次通话费1.4元,石臼所1.85元,沂水1.25元,日照1.8元,涛雒
1.9元,临沂1.3元,蒙阴0.9元。1936年12月,长话改为叫号、叫人、传呼3类。同时规定:繁忙电路连
续通话以3次为度;清闲电路不限;加急加倍收费。传呼范围以距受话处5公里为限,收专力费1角。
夜间晚8点至次日晨6点按7折收费,此后无大变化。
建国后,长话分防空情报、特种、中央首长、紧急调度、加急军政、加急普通、军政、普通电话
8类。执行1949年规定:机关、部队使用报话照常收费,租用长途电话月租减半收费。1950年1月,以
空间距离全国分37个收费标准级别。 3分钟为1次,不足3分钟按1次计算,销号费按20%收取。从1953
年至1955年8月,全区各局先后开办长话业务。并开始执行会议电话价目:基本通话时间为15分钟,
超过者按实际时间计算。预告会议电话30字以内按普通叫号价目1次收费,30~60字按2次收费。其余
类推。
1958年开办预告电话业务。从1月1日零时起,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挂图"量定长话价目。
以县(市)邮电局驻地为量定单位。支局不量定话价,按本县(市)长话价收费,不再加收县内市郊电话
费。9月,收费标准由37级改为13级,并规定加急电话加倍收费;叫人电话加收1分钟附带费;传呼加
收附加费;销号按基本价六分之一计费;星期日和法定假日全天24时按50%收费,非假日18~24时通
话收费70%,0~7点收费50%。1966年9月,开始一律按实际通话时间计收话费,不满1分钟按1分钟计
算。取消销号、叫人、传呼费。夜间减价改为19时至次晨7时。1972年3月,实行首次通话不足3分钟
按3分钟收费,超过按实际通话时间计费。恢复长话销号费,每张话单收费1角。
1977年1月,临沂局开办长话电路出租业务。国内长话分为代号、特种、首长、紧急调度、军
政、新闻、普通、公务电话8类(1984年12月,取销首长、新闻,改为6类)。1979年7月,恢复叫人、
传呼电话。加收1分钟分级基本价目附带和传呼费。
1985年6月,临沂局办理特快电话。7月,区内各县至临沂、临沂至济南设专台"115",均办理特快。
1986年1月,规定特快电话在15分钟内接通的电话,在基本价目基础上再加一个加级电话费;15~30分
钟内接通的按加级电话收费;半小时外接通的按基本价收费,去话挂号取手续费1角。12月,地委、
行署、电视台3户,首批试开全国直拨电话。1987年开办长话直拨有权用户。11月,对6级(300公里)以
下通话费调整,1级每次(分)增加0.05元,2~6级增加0.1元。12月,规定挂长途电话按计费通话分钟收
附加费1角。只接待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的宾馆饭店,办理国际邮电业务时必须收取外汇券(结算
时交邮电局)。1988年6月起,长话夜间减价时间,全国统一改为21点至次日晨7点。1989年,临沂局开
办无线寻呼业务,用户79户。日照市与全国长话直拨开通。1994年,全区上了网管监控系统,质量效
果明显。全区长途全自动来去接通率分别达42.55%和36.29%。长途电话达2085.63万张, 无线寻呼业
务达18361户。1993年,开办移动电话业务,至1994年底,共有用户2749户。

临沂邮电局1989年长话通话价目表
表10-9 单位:元/分
┌─────────────────────────────────────┬──┐
│通达地名 │话价│
├─────────────────────────────────────┼──┤
│费县、苍山、莒南、临沭 │0.20│
├─────────────────────────────────────┼──┤
│莒县、沂水、沂南、平邑、蒙阴、枣庄、新沂、东海、邳县、连云港、赣榆、薛城、│0.30│
│郯城 │ │
├─────────────────────────────────────┼──┤
│沂源、日照、新汶、曲阜、微山、滕州、莱芜、五莲、徐州、沛县、宿迁、灌云、兖│0.40│
│州、东都 │ │
├─────────────────────────────────────┼──┤
│济宁、泰安、益都、胶南、安邱、金乡、滨海、淮安、泗阳、清江、灵璧、鱼台、高│0.50│
│密 │ │
├─────────────────────────────────────┼──┤
│济南、青岛、聊城、北镇、菏泽、淄博、平度、利津、临淄、济阳、曹县、郓城、掖│0.60│
│县、长清、历城、即墨、临邑、平阴、邹平、胶县、梁山、商邱、盐城、宝应、蚌埠│ │
│、潍坊、兴化 │ │
├─────────────────────────────────────┼──┤
│烟台、德州、黄县、招远、蓬莱、乐陵、南京、镇江、扬州、常州、合肥、淮南、开│0.60│
│封、邯郸、衡水、江阴、泰兴、周口、项城、丹阳、长岛、阜阳、安阳、金坛、冠县│ │
├─────────────────────────────────────┼──┤
│北京、天津、保定、邢台、遵化、威海、文登、洛阳、上海、无锡、苏州、芜湖、郑│0.70│
│州、许昌、杭州、黄岗、南洋、太仓、嘉兴、淮阳、满城、铜陵、如东、太原、长治│ │
│、新乡 │ │
├─────────────────────────────────────┼──┤
│张家口、承德、宁波、金华、武汉、锦州、鞍山、丹东、舟山、三门峡、黄岩、景德│0.80│
│镇、运城、黄岗、洪湖、锦西 │ │
├─────────────────────────────────────┼──┤
│西安、沈阳、抚顺、温州、长沙、湘潭、宜昌、定海、延安 │0.90│
├─────────────────────────────────────┼──┤
│宝鸡、广州、福州、厦门、长春、吉林、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贵阳、重庆、│1.00│
│成都、银川、桂林、汉中、西宁 │ │
├─────────────────────────────────────┼──┤
│佳木斯、双鸭山、布特、南宁、伊春、嫩江、昆明、大兴安岭 │1.10│
├─────────────────────────────────────┼──┤
│乌鲁木齐、安庆、霍城、安西(含销号费0.20元) │1.20│
└─────────────────────────────────────┴──┘

临沂邮电局部分年份长途电话交换量表
表10-10 单位:万张
┌──┬───────────┬───────────┐
│年份│全区 │临沂 │
│ ├───┬───┬───┼───┬───┬───┤
│ │出口 │进口 │转口 │出口 │进口 │转口 │
├──┼───┼───┼───┼───┼───┼───┤
│1958│14.5 │15.26 │2.16 │7.03 │5.75 │1.76 │
├──┼───┼───┼───┼───┼───┼───┤
│1960│34.05 │33.12 │7.48 │18.9 │14.36 │5.24 │
├──┼───┼───┼───┼───┼───┼───┤
│1962│26.02 │26.2 │3.93 │12.17 │11.43 │3.27 │
├──┼───┼───┼───┼───┼───┼───┤
│1965│34.12 │35.13 │7.12 │15.18 │13.78 │6.28 │
├──┼───┼───┼───┼───┼───┼───┤
│1967│36.84 │41.12 │7.66 │13.33 │15.52 │4.99 │
├──┼───┼───┼───┼───┼───┼───┤
│1970│33.07 │35.07 │6.58 │13.75 │12.85 │4.23 │
├──┼───┼───┼───┼───┼───┼───┤
│1972│56.16 │51.24 │10.43 │26.42 │26.96 │9.7 │
├──┼───┼───┼───┼───┼───┼───┤
│1975│51.72 │51.67 │8.67 │18.55 │20.32 │8.11 │
├──┼───┼───┼───┼───┼───┼───┤
│1978│86.06 │85.8 │17.06 │36.49 │31.01 │16.45 │
├──┼───┼───┼───┼───┼───┼───┤
│1980│95.93 │96.27 │22.96 │37.55 │32.89 │24.51 │
├──┼───┼───┼───┼───┼───┼───┤
│1982│115.64│115.25│36.47 │45.78 │39.38 │29.84 │
├──┼───┼───┼───┼───┼───┼───┤
│1984│142.96│133.47│44.46 │58.22 │46.97 │40.56 │
├──┼───┼───┼───┼───┼───┼───┤
│1985│187.56│174.67│53.34 │72.95 │59.97 │48.34 │
├──┼───┼───┼───┼───┼───┼───┤
│1987│225.4 │215.49│56.15 │92.08 │83.9 │51.69 │
├──┼───┼───┼───┼───┼───┼───┤
│1989│300.9 │292.81│54.03 │127.87│135.46│49.28 │
└──┴───┴───┴───┴───┴───┴───┘

九、市内电话设施 1949年前,临沂城区市话设施均遭破坏。鲁中南邮电管理分局于1949年始架
城区线路。初由局驻院(今临沂第三实验小学)至南门单线8条,北至十里铺单线2条。装100门磁石交换
机1台,实装话机41部。至1953年,架设电缆0.101皮长公里,增设60门磁石交换机。至1956年底,交
换机总容量达240门(3台) ,电话机174部。1961年至"文革"前,杆线长度发展到69杆公里,架空明线294
对公里,架空电缆12.7皮长公里,电缆蕊线964对公里。交换机增至9台,总容量900门。用户话机615
部。1970年6月,增设电缆管道7.4管孔公里,出局管孔18孔,埋缆1.117皮长公里。架空电缆0.751皮长
公里。 交换机增至10台,总容量达1000门。1971年,增加出局电缆400对,增交换机6台、600门。1975
年,增埋电缆9皮长公里,管道6.1公里。至1978年,共增设交换机17台,容量1660门。
1980年8月16日,市话首装天津产HJ921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3000门。增设地下电缆10.331皮长公
里,成端电缆1200对、632米,架空电缆12.726皮长公里。年底,市话杆路77杆公里。架明线186对公
里,电缆38.4皮长公里,出局电缆4800对。至此,磁石交换机和电话机被淘汰,实现市内电话自动化。
1982年1月,莒南安装HXJ-921纵横制自动电话设备500门,是区内第一个有自动化设备的县局。
1985~1986年,临沂局加强市内原线路维修及扩建,增设电缆6.76皮长公里;埋设河底电缆50对,
1.03皮长公里,增容HJ921型自动电话1000门;始装EED-100型环路载波机2部。这期间安装HJ921型自动
电话设备的有石臼所1000门,莒县和日照各1000门,莒南增容500门。
1987~1989年,临沂局安装载波单机90部,自动电话设备增容1000门。此间安装HJ921型自动设备
的有:罗庄支局和沂南、蒙阴、郯城、平邑、临沭、苍山、费县各1000门;沂水、沂源各2000门;日
照增容1000门。傅庄支局改安自动电话进入罗庄市话网。至此,13个县(市)驻地均实现了电话自动化。
1989年底,全区市话杆路共541杆公里,架空明线918对公里,电缆498.6皮长公里,管道86.1管公
里, 740.5孔公里。 市话用户线26093对。 自动交换设备总容量23520门, 实占容量为14640门,话机
22264部。其中临沂局市话入自动交换设备5000门,共电交换设备400门,话机有4457部,普及率为百
人3.5部。1994年,实现了县城以上市话程控化。先后开通了苍山5000门,蒙阴4000门,平邑、费县、
临沭各3000门程控电话。 建成了临沂北园、西郊两个千门模块局。完成了临沂市扩容1万门和沂水、
临沭、沂南、费县、郯城、莒南、平邑7个县的市话扩容工程。全区净增市话交换机容量4.1万门,共
达到8.28万门。市话用户达47998户。
十、市内电话业务 1949年前,市内电话用户分为:甲(住宅)、乙(企业)、丙(服务性行业)、丁(军
政、学校等)4种。办理业务种类分合同电话、同线电话、副机、互通机、警铃、临时电话、公用电话
7种。是年9月,市话用户分为甲(住宅及无营业性质之机关团体)、乙(商店、工厂、报馆、医院、公会、
国家银行及有营业性质之机关)、丙(商业、银行、钱庄、交易所、旅社、餐馆、戏院、浴室及公共娱
乐场所)3种。业务种类分普通电话、电话副机及附件、同线电话、用户交换机、专线、专线话机、公
用电话。收费范围有月租费和装机、移机、换机、改名、过户、租杆挂线、租用管道和公用电话等。
市话月租费标准,执行国民党政府交通部的规定,即:甲、乙种用户每部话机每月9元,丙种用户8元,
分机6元,分铃3元,室内移机每部6元,室外移机20元。装机费每部70元(另加材料费),并收保证金30
元。1950年9月,临沂局始办理市内电话安装业务,其资费标准执行华东电信管理局规定。即:月租
分4级,100户以内为1级,临沂按1级月租收费。1958年1月,月租改为3级。临沂局执行3级标准,甲种
用户每月3.8元,乙种用户每月5.5元。1958年,临沂局办理的市内电话业务分8种,即普通电话、电话
副机及附件、同线电话、合用电话、分机中继线、专线、公用电话、临时电话。1960年3月,普通电
话月租不分类,每部每月租费5.5元;同线电话两户者,户收4.4元;3户者户收3.85元。1962年,临沂
局市话月租标准由3级升为2级。甲种每月每部6.3元,乙种用户每月9元。1965年,市话业务种类增加
用户交换机或互通机、节日电话2种。1978年由10种改为12种。
1980年8月,临沂局自动电话开通后,市话特别业务电话号码改为全国统一号码。市内电话障碍
处理台(112) 、长途电话挂号(113)、电话查号台(114)、长途特快电话挂号(115)、业务查询
(116)、报时台(117)、农话挂号(118)、火警(119)、盗警(110)。同月,市话月租费按新改二
级局标准执行:普通电话甲种每部11元,乙种每部18元。同线电话每部14.5元,合用电话每部12.5元
(2户)、11元(3户)、9元(4户)。中继线每月每对54元,专线每月每对27元。界外维护费每公里每月5
元。管道租费每孔公里每月35元。线路(铁线)代维费每对公里每月1.6元。改名过户手续每号1元。装
移机手续费8元。9月,开始征收市话安装费。 行署所在地的工矿企业单位初装费1500元, 其他行政
费开支单位和高等院校、部队收取500元,中小学校、托儿所、住宅用户收取300元。1985年4月15日起,
临沂市话单机产权划归用户,由用户管理维护。1986年改由邮电局代维(产权未变),取销私人付费住
宅电话月租优惠办法。
1987年,先后在人民商场、沂州商场、商贸中心、长途车站、邮电大楼营业厅安装投币式公用电
话,至年底公用电话达11部。9月1日,临沂市市话月租费由包月制改为复式计次制。3分钟为1次,每
次0.04元。12月1日,市话月租费以现行标准向上浮动20%;省内长途电话征收地方附加费每分钟0.1
元(党政军机关、团体、民主党派、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无收入的事业单位不得上浮)。12月6日,
市内电话号码由4位数升为5位数。
1988年3月,市话资费标准将基本月租(一万门以下)改为甲种8元、乙种13元,中继线39元,超次
费每次4分。改名、过户手续费每号3元。加装国内、国际长途自动直拨电话开户费每号15元,使用费
每号每月10元。加装数据终端机三类传真机使用费每部每月130元。线路 (铁线) 代维费每对公里每月
1.6元,铜线每对公里1.9元。装移机手续费普通电话每部8元。管道租费每孔公里每月35元。1990年,
市内电话号码由5位升为6位;1994年,由6位升为7位。1994年底,公话户数达239户。1990~1994年,
市话资费无大变动。

临沂地区部分年份市话用户情况表
表10-11 单位:户
┌──┬──────────┬──────────┐
│年份│全区 │临沂 │
│ ├────┬─────┼────┬─────┤
│ │年末用户│年平均用户│年末用户│年平均用户│
├──┼────┼─────┼────┼─────┤
│1951│0 │0 │0 │0 │
├──┼────┼─────┼────┼─────┤
│1952│105 │92 │78 │66 │
├──┼────┼─────┼────┼─────┤
│1953│179 │159 │101 │89 │
├──┼────┼─────┼────┼─────┤
│1955│365 │326 │141 │127 │
├──┼────┼─────┼────┼─────┤
│1958│949 │851 │255 │238 │
├──┼────┼─────┼────┼─────┤
│1960│1622 │1436 │433 │382 │
├──┼────┼─────┼────┼─────┤
│1965│1949 │1884 │493 │481 │
├──┼────┼─────┼────┼─────┤
│1970│2291 │2258 │560 │552 │
├──┼────┼─────┼────┼─────┤
│1975│3149 │2978 │782 │744 │
├──┼────┼─────┼────┼─────┤
│1977│3875 │3745 │942 │913 │
├──┼────┼─────┼────┼─────┤
│1980│4930 │4615 │1441 │1191 │
├──┼────┼─────┼────┼─────┤
│1984│6896 │6540 │2222 │2068 │
├──┼────┼─────┼────┼─────┤
│1985│7664 │7285 │2482 │2359 │
├──┼────┼─────┼────┼─────┤
│1986│8591 │8042 │2767 │2596 │
├──┼────┼─────┼────┼─────┤
│1988│11866 │10251 │3866 │3393 │
├──┼────┼─────┼────┼─────┤
│1989│13894 │13040 │4332 │3908 │
├──┼────┼─────┼────┼─────┤
│1994│47998 │47908 │24950 │24892 │
└──┴────┴─────┴────┴─────┘

十一、市话基本营业区 临沂市话基本营业区是1962年经省邮电局批准划定的。1969年前,区界
北至护城河,南至建设街(今解放路),东至汽车运输公司,西至岳庙街。1978年调整,北至涑河,南
至金雀山路,东至沂河,西至临西二路。1984年调整,北至北园路,南至金雀山二路,东至沂河,西
至临西四路。1994年再作调整,北至祊河,南至金雀山五路,东至沂河,西至临西八路。
十二、农村电话设施 1933年,区内7县电话事务所各以县城为中心,架设村镇电话线路。临沂
通话村镇有金雀镇、朱陈、寨子、新庄、板泉崖、薛庄、向城、兰陵。至1935年增架至卞庄、李家庄、
汤头线路。其余6县共有电话线路334.2杆公里,交换机5台,话机29部。1938~1945年,临沂城通乡镇
电话125处。 1940年, 日伪架设线路638.9杆公里, 交换机9台,话机85部,皆为其侵略服务。1947~
1948年, 国民党军队占领临沂城,电话通岑石、李家庄、独树头、沂水、郯城。设交换机3台,90门,
话机19部,利用驻军线路196杆公里。
建国后,临沂正式开办农村电话始于1955年。6月,开通至汤庄、傅庄两条线路。翌年架设至册
山、岗头、岔河、义堂、重沟、相公庄6条线路。初设10门磁石交换机1台,继而册山(30门)、罗庄(50
门)、汤头(50门)3支局装交换机各1台。新架线路125杆公里,线条232公里,有话机16部。
1958年底,全区有各县至乡镇(公社)农话电路229路。农村支局交换机167台,总容量3335门,线路
5325杆公里,线条6143对公里,电话机2434部。
1970年,临沂9处农村支局更新磁石交换机9台,540门。1974年增会议电话汇接台1部。1975年册
山、白庄两支局首装单路载波电话终端机4端。1977年,临沂21处支局安装B845-6型单路载波机42端,
实现农话电路载波化。至1986年7月,临沂地区各县农村支局电路全部改为单向半自动化拨号设备。
1987~1988年,相公庄、九曲、太平、汤头、义堂、大岭、枣沟头、白沙埠8处支局先后开通农
话双向半自动拨号线路。
1989年底,全区321个乡镇共有电路560路,载波电路340路;杆路6848公里;线条11147对公里;电
缆636.1皮长公里;交换机552台,总容量28330门(实占12773门);载波机547端;用户电话机11838部。
1994年,全区又有莒南、临沭、沂水、沂南、蒙阴、郯城6个县建成通信本地网,使建成本地通
信网的县、市达到7个,并开通了临沂罗庄镇3000门程控电话。全区有169个乡镇实现了电话自动化,
通话的行政村达到3724个;农话中继电路达到4363条;有84个支局的中继传输实现数字化。农话交换
机容量达6.95万门。其中自动交换机容量6.37万门。1994年,全区农话用户话机达15966部。
十三、农村电话业务 1953年1月1日起,邮电部门接管县以下地方电信机构,实行代管。1955年3
月,省局规定了代管资费,即党政军和非营业性质的事业单位通话免费,经国营线路的,收国营线路
一段话费;企业和个人通话全部收费。1955年5~8月,全区除蒙阴县外,各县先后开办地信营业。临
沂县内价目是:至大岭、白庄每次0.2元,至太平、傅庄每次0.4元;至汤头每次0.6元。
1956年10月,县以下电信业务移交邮电局经营,统一按次收费:20公里内0.1元;20公里外0.2元;
传呼费0.1元;销号费0.05元。话机月租费每部3元,装机费每部15元,移机每部室外15元、室内2元。
翌年,实行党政企业全面收费,标准改为甲级(20公里内)每次0.2元;乙级(20~30公里)0.3元;丙级(30
公里外)0.4元。1958年6月,资费作部分调整:甲级(25公里内)每次0.15元;乙级(超过25公里)0.30元;
传呼费改为0.05元。取消丙级和话机保证金收费,增加县内会议电话收费。按每一参加受话地点价目,
每日7~12点收全价,20点至次日晨7点收半价。
1963年,调整农村电话管理体制,划分全民所有制(地方国营)由邮电部门经营,集体所有制由社
队负责。临沂开办会议业务。翌年,用户按性质分甲、乙两种,通话分防空情报、特种、首长、军政、
普通电话5种。资费改为按分钟计收。此后,资费标准多次部分调整。
1980年1月起,农村会议电话费改按全价收费。1982年规定,甲种用户为农村生产大队、生产队
及所属单位;乙种用户为甲种以外的其他用户。业务分普通电话、电话副机、同线电话、合用电话、
用户小交换机、分机、公用电话、用户交换机中继线、专线电话10类。通话种类分代号、特种、紧急
调度、首长、军政、普通电话6种。特别业务有会议电话、租用电路及代维修设备、租杆挂线等。
1986年,农村电话划分区内电话业务、区间电话和特别业务。区内电话以邮电支局(所)交换点为
中心,按距离0.5公里半径,结合自然地形划定基本营业区。区间电话是两个区或两个以上交换点用
户之间的通话业务。特别业务除前规定外,又增加预告电话和利用农话线路开放广播。是年1月,开
始收取劳务费,每挂发一张电话,收手续费0.1元;新开和变更一个农话帐号收手续费7元。9月,调
整农话资费标准:甲级通话费每次0.3元,乙级每次0.45元。1989年12月,全省农话统一规定:区内电
话用户分甲、乙两种。甲种用户是: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不含所属厂、店等经营单位)、村办小学
和无经营性质的私人住宅用户;乙种用户是甲种以外的其他用户。用户种类分普通(正机)、副机及附
件、同线、合用、交换机、分机、公用、临时、专线电话9种。区间电话业务分代号、特种、紧急调
度、政务、普通、公务业务电话6类。特别业务有租用电路、会议、传真、特快、预告电话5种。农话
资费标准,至1994年底无大变动。
十四、乡村电话 区内兴办乡村电话(社内电话)始于1958年,属集体经营的农村电话。实行自建
设、自维护、自负盈亏,集体经管。1962年,开始收月租费用于维修设备和人员工资。普通电话每部
每月5元;同线2户者每户4元;3户以上者每户3元,不收计次费。公社以下会议电话免费。1963年4月,
调整管理体制,邮电部门负责代管,技术上给予指导帮助。小公社驻地交换机、电话机及以下线路为
集体所有。是年新划小公社1398个,通话1320处。至1974年,全区乡村电话交换机达238部,3858门;
杆路8017杆公里,线路5452对公里;话机3399部。有3207个生产大队通电话。此后几年,乡村电话处
于瘫痪状态。1987年,全区集资25.72万元,新架线路34条,64杆公里,线条167对公里。新增交换机9
台、 280门, 话机349部。有3443个行政村通电话。1989年底,全区有乡村电话交换机195部,6610门
(实占2579门)。杆路3340杆公里,电缆40.5皮长公里,话机2277部。1994年,乡村电话全部转为农村电
话,实现了电信设施全部国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