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f&A=3&rec=22&run=13

2005年,在省委组织部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根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进一步推进。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坚持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为统领,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始终突出建设群众满意工程这一根本目标,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主题,突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基本要求,突出确保取得实效这个关键,突出建立长效机制这个重点,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质量,认真抓好每个批次、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工作,全市先进性教育活动进展顺利,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市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得到切实加强,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
二、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扎实推进干部培训工作。全年共培训各级各类干部72989人次,其中政治理论培训39336人次,业务知识、岗位技能和新知识培训33493人次,国(境)外培训160人次。截止2005年底,已完成五年培训任务的67%。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部分市直部门、单位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增强了班子的整体功能。各级普遍加强了经常性考察工作,充分利用考察结果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加强了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的工作。认真做好援藏干部和挂职干部管理工作。对后备干部队伍进行了集中补充调整。2005年选调录用30名选调生,其中本科生29名,研究生1名。从在基层工作的选调生中考录了部分同志到市直机关工作。按照中组部的要求,落实相关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认真贯彻中组部、省委组织部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切实加强了对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认真做好“12380”举报电话的受理工作。
三、认真学习贯彻中央“5+1”文件和《公务员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认真贯彻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干部任用条例》和“5+1”等法规性文件,进一步改进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工作,积极探索干部“下”的途径和办法。认真落实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和考察预告、差额考察、任前公示、试用期等制度,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着力提高干部工作的透明度。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公务员法》的学习宣传和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突出抓好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贯彻人才强市战略,切实加强了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制定下发了《聊城市人才工作(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和《聊城市人才工作(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规范了人才工作程序和议事程序,强化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出台了《聊城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培养和用好现有人才的若干规定》等三个文件,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政策。认真落实全省高技能人才工作现场会精神,开展了首席技师评选和乡村优秀科技人才评选工作。进一步做好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截止2005年底,全市已选派科技特派员1223人。
五、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纲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组织制度建设。圆满完成了村“两委”换届工作,全市村“两委”交叉任职比率为88%,村党组织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人兼”的比率达到92.2%。认真抓了后进村整顿工作,对排查出的448个后进村进行了集中整顿,并对其中63个问题突出的“老大难”村由市委组织部直接督办,强化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积极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工作,大力推行“联村自治”,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路子。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组建联村665个,涵盖行政村1663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27.2%。深入开展了党员“五好”教育活动,召开了“五好”教育活动经验交流会。进一步加强了企业党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加强了对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的指导。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加大了帮扶生活困难党员的工作力度。
六、坚持建管学用并举,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基本完成。2005年4月,全面完成了终端接收站点建设任务,共建成站点6248个,实现全市乡镇和行政村的全覆盖。本着“宜专则专、宜兼则兼、专兼结合”的原则,突出抓了乡村管理员的选配,全市共选配乡镇管理员340名,其中专职管理员260名,实现了每个乡镇都有2名以上专兼职管理员。积极推进教学资源建设,在2005年全省远程教育优秀课件观摩评比中,全市有4部课件获奖。从实际出发组织教学,远程教育的效果初步显现。特别是在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10月份省委远程办组织的千分制综合考核评估中,全市远程教育工作得了942.5分。
七、健全落实“三个机制”,老干部工作进一步加强。认真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开展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为全市抗战老干部、老战士颁发了纪念章。坚持和完善定期通报工作情况、阅读文件、组织老同志就近参观考察等制度。组织老同志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招商引资、关心教育下一代、构建和谐社会、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认真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狠抓了离休干部“三个机制”特别是医药费保障机制的巩固和完善工作,离休干部医疗统筹金收缴标准普遍提高,大大增强了统筹机制的保障能力,同时加大对全市困难企业、基层单位和乡镇的支持力度。广泛开展“亲情服务年”五个一活动,成立了市委和各县市区委老干部党校,开展了党员老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老干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老干部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八、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组工干部队伍能力进一步提升。认真落实中组部《关于以公道正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意见》,深入开展学习祁爱群、黄家斌等先进事迹的活动,巩固和扩大“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成果。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要求,切实加强了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政治鉴别、政策运用、知人善任、组工业务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坚持从严治部,进一步加强了对组工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认真准备,周密安排,各级组织部门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启动。
调研信息、干部调配、干部下派、干部信息档案、干部统计和党内统计、信访、后勤服务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市委组织部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