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21&rec=87&run=13

2012年,全市环保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在发展中保护,在
保护中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改善环境质量、服务科学发展、保障环境
安全”三条主线,突出污染减排、环境质量改善、环境安全、生态市建设四大重点,
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环保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全市8条河流9个省控断面,COD、氨氮均值分别为30.3mg
/L、1.50mg/L,同比分别下降12.3%和26.0%。实施了以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为重点的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全面推进污水管网配套,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
建设,大力实施“治、用、保”配套工程,小清河流域计划建设13座乡镇污水处理厂,
设计处理能力达到22万吨/日, 全部建成后将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年内已建
成8座乡镇污水处理厂, 配套管网170余公里,新增乡镇污水处理能力16万吨/日。17
家污水直排环境企业实施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邹平县污水处理厂5万吨/日中水回用
工程按期完工,麻大湖湿地和六六河湿地工程有序推进。生态林网、生态河道工程、
博兴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全面推进。到2012年底,全市形成污水集中处理能力
82万方/日,企业治理能力52万方/日,为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打下了坚实基础。
空气质量大幅提升。 至年底, 城区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浓度同比
下降10.9%、 5.8%、8.8%,空气质量现状列二类城市(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之外)
第二位、改善率列第三位,综合排名列第三位。全市热电企业建成和改造脱硫设施31
台(套),脱硝设施1台(套),安装在线监测装置55(台)套,安装DCS控制系统12
套,并有2家电厂与市监控中心实现数据连接。 依据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要求提前执行新标准的6家电厂加快脱硫脱硝工程改造和建设步伐, 达到标准要求。
建成10家机动车环检机构,开展机动车尾气检测工作,强化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与
公安联合对外地转入机动车实行限制,有效地防止外地高排放机动车对滨州市的环境
污染。 加强工业异味治理力度,其中对影响城区最大的滨州工业园6家企业实施综合
整治,督促企业投资6000余万元,新上异味治理设备40台(套),两家企业停产拆除
生产线, 工业异味得到有效控制。积极开展PM2.5监测,并通过省监控平台向社会发
布。市政府出台《滨州市扬尘污染综合防治实施方案》,加大城区扬尘污染治理力度,
扬尘污染得到一定程度治理。
总量减排全面完成。通过制定减排计划、分配任务指标、层层签订责任书,对全
市污染物总量减排实现了总体布局, 提出全市2012年减排目标,即COD、氨氮、SO2、
NOx分别削减5%、 4%、3%、2%。对列入减排责任书和减排计划的重点项目,实施月调
度通报、季督导巡查,督促企业加快减排工程建设。对减排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定期
向县区发布预警通报,并将减排业务信息通过滨州环境信息网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接
收社会监督。出台了《考核办法》及配套文件,加大对县区环保工作考核力度,全市
上下形成了减排倒逼转方式、调结构的氛围。通过大力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
理减排, 完成年度减排项目137个。经环保部核查,全市顺利完成了2012年度总量减
排任务。
生态建设扎实推进。 围绕生态山东和生态市建设,于3月份召开了全市环境保护
和生态市建设大会,制定出台了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生态山东的决定》的实
施意见, 对生态市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高新区青田街道办等4
个乡镇办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博兴县锦秋街道办等17个乡镇办获得省级生态乡
镇命名。 到2012年底, 全市已经创建完成国家级生态(环境优美)乡镇11个,省级
生态(环境优美)镇33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进展顺利。2012年的示范建设工作
取得明显进展,已经建设完成4个垃圾转运站,预计2013年3月底前可全部按时完成。
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联合国土资源局、海洋与渔业局对马古山地质
遗迹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情况进行了现
场检查。博兴县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已经启动,正在进行自查和申请验收材料的准备
工作。 开展了城市绿道、紫穗槐种植、海河流域湿地、生态文明建设等4项工作的调
研工作,形成了调研报告。
环境执法水平显著提高。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保持高压态势,严查各类环境违法
行为,累计检查工业污染源295个、 污水处理厂15座、河流断面50个(次)、环境信
访案件24个, 查处严重环境违法企业22家,立案处罚金额554.9万元,取缔“土小”
企业271家。 联合市监察局对14家污染源存在的环境违法行为及突出环境问题实行挂
牌督办,有力地震慑了强化流域、区域环境监管,实现全市省控重点企业达标率位列
全省第四位,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率位列全省第七位,环境管理考核综合排名位列全
省第一位,环境监察实现零扣分。妥善处理环境信访案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共受
理环境信访件652起, 均按规定要求及时进行了调查处理。开展建设项目监察,共现
场检查146个建设项目, 出具监察报告71个,对18个不具备试生产或验收条件的项目
进行反馈,对7个项目下达限期整改通知,对8起油田污染案件进行了调查处理,对12
家单位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 排污费征收工作再创佳绩, 全市全年
共征收排污费5881.44万元,比上年增长18.34%。其中市级征收排污费904.3万元,超
额完成任务。
环境监测(监控)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共获取有效监测数据183.34万个,创历史新高。
其中: 实验室数据58641个,比上年增加23.7%;空气自动站监测数据26.23万个,污
染源在线监测数据151.24万个; 报出各类监测报告733份。积极开展环境质量监测,
完成水、 大气、环境噪声等人工监测2400余人次,获取环境质量手工监测数据12711
个。认真做好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完成全市87家国控源,75家省控源、国控在线设备
数据手工比对、 39个省控入河口监测数据6665个。完成38个重点河流断面、9个出境
断面、12家污水处理厂、49个省控重点断面8个重金属项目的监测,获取数据3363个,
编报《滨州市重点河流断面、污染源监督监测半月报》19期、《重点河流断面预警监
测快报》13期。完成项目环评监测31个、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84个,编制完成78份
验收监测报告。 共报出环评、验收监测数据32792个。业务管理工作扎实推进,编制
并下发《2012年质控工作计划》《2012年质控监督检查计划》《2012年滨州市环境监
测工作计划》,召开了2012年滨州市环境监测工作会议,组织监测人员持证上岗,市、
县监测人员全部一次性通过。顺利通过国家和省专项能力考核,完成重点污染河流、
湖泊、入海口滩涂重金属、全市农村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专项监测工作。对生
态环境十年变化遥感调查工作,形成了专门调查报告。
环境法制工作逐步规范。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山东省
行政程序规定》要求,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书,从完善规章制度入手,坚持公正、
公开、公平原则,依法行政,法制工作逐渐步入规范化。对28件行政处罚案件进行认
真审核, 并对使用法律规定不当的2件依据程序退回,确保了行政处罚的合法公正。
对2起行政复议案件进行了受理, 通过与当事人积极沟通,做好法律咨询、说服解释
工作,把争议化解在了初始阶段,从而避免转化成信访案件,确保了法制工作的公平、
公正、公开。加强环保系统法制培训工作,组织全市30余人次参加省厅培训,提升了
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大力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计工作,列入工作计划的33家企业
中已有23家通过验收。 加强对全市136家拥有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单位的环境监管,有
129家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另有7家正在办理,确保了全市辐射安全。
环境安全应急常抓不懈。开展了全市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暨“环境安全月”活动,
现场检查相关企业260多家, 出动人员270余人次,排查一般隐患337个,提出整改意
见289条。 对列入全国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检查风险单位的128家企业、2
个尾矿库、10个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了重点检查,现场填写检查表,全部实现专网专报。
并建立完善了“一档”“一图”“一册”,实现对环境安全的动态化、档案化、精细
化管理。组织实施了全市环境应急演练暨监察监测技术比武活动。通过实战演练和技
术比武提升了“发现问题、分清责任、依法行政”的本领和工作水平,锻炼了队伍,
促进了应急能力建设。按照“超标即应急”的工作要求,对辖区超标断面启动应急程
序,并将应急处置情况纳入县区环保考核。积极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对涉
重金属、危险化学品、医疗废物等环境监管实现全覆盖,全市危险废物得到规范处置、
安全转移和科学利用。对重金属总量减排进行了部署,特别对重点区域进行了专题对
接,确定了减排方案。
环评服务优质高效。通过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业务水平,办事效率整体提升。参
加省环保厅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学习交流会议2次,组织县区集中学习3次。在建设项目
环评受理、审批、验收等环节,实施首问负责制,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实施一次性告
知,对符合要求的项目在市局承诺的时限内予以办结。 全年共受理项目285个,出具
一次性告知单12件。对全市53个重点项目提前介入、超前服务,充分对接、当好参谋,
开辟绿色通道, 做好跟踪服务。 积极推进各类开发区、项目集中区环保规范化建设,
2012年,全市10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除北海新区外全部通过区域环评,18个市、县级
项目聚集区,全部通过区域环评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从严审批
环评文件166件, 为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打下了坚实基础。积极
开展“三同时”检查活动,推进省验收项目的验收工作。全市42个项目14个已完成,
另有17个省厅已受理。强化验收的现场勘查和资料审查,保障了验收工作的科学性、
严谨性和准确性。
环境宣教氛围浓厚。全年在中环报、齐鲁晚报、滨州日报、滨州电视台等专业媒
体和主流媒体发表稿件300余篇(次) 。围绕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生态市建设等
重大工程,精心策划、细心谋划,使很多好的环保新闻、环保热点、环保呼声在社会
上引起强烈反响, 形成了领导关注、 群众关心、社会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在市“两会”期间、“六五”世界环境日、环保世纪行、中共十八大前后等重要节点,
充分结合时政、关注民生,全年环保宣传热潮不断,树立了滨州环保的良好形象。强
化环保舆情监控工作,把握舆论动态,与新闻媒体及从业人员真诚沟通,争取工作主
动,消除不利影响,共上报33期舆情,接受17家(次)新闻媒体监督。大力推行网络
信息化,借助中国滨州、滨州政府信息公开网、滨州环境信息网等网络平台,加大信
息公开力度。开展了“六五”宣传、绿色创建、单车行动、地球一小时等富有特色的
环保文化活动,并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市级文明机关创建中,收到良好效果。
(赵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