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2&rec=7&run=13

莱芜市位于山东中部、 泰山东麓,东径117°19'-117°58',北纬36°02'-36°3
3'。 东邻淄博市博山区和沂源县,南邻泰安市所辖的新泰市,西邻泰安市郊区,北
邻济南市所辖的章丘市。总面积为2246.21平方公里。
地质构造受鲁中纬向构造及鲁西旋卷构造控制。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
地形为南缓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圆型盆地,北、东、南三面山岭环绕,中部为低缓起
伏的平原, 西部开阔,海拔最高点994米,最低点148.13米。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
大陆性季风气候, 光照充足, 四季分明。气温多年平均为12.6℃,极端最低气温-
22.5℃,极端最高气温39.2℃。冬季干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
天高气爽。 1949年有516,529人,2002年1,237,000人, 人口出生率16.57‰,死亡率
5.12‰, 自然增长率11.36‰;人均期望寿命1949年36岁,2002年73.7岁。辖莱城、
钢城两个区4个办事处,15个镇,1个乡,1070个行政村,1282个自然村。民族:汉族
占总人口的99.78%, 依次为回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壮族、彝族、白族、布
依族。
莱芜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汶河、汇河两岸就有人居住。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业绩,元以前无正史可稽。据明嘉靖《莱
芜县志》记载:“公元1328年(元致和元年)建三皇庙,设医学,配医生,为郡人治病”。
明、清袭之。1923年(民国12年),成立莱芜字分会,内设医药。1927年(民国16年)
分会设立施诊所,翌年八月改为宏慈医院。1942年,国民党县政府在东关建立县医院,
为时不久因战乱撤销。1947年10月,又在西关建立莱芜县卫生院,至194 8年2月,随
国民党县大队撤退泰安,至同年9月解散。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下大力气发展莱芜的卫生
事业建设。早在1946年3月莱芜县人民政府就设卫生科,新中国建立后的1950年3月又
改设医政合一的卫生院。1952年1月县政府将医政分开,恢复县卫生科。1960年5月改
为县卫生局, 一直负责全县的卫生行政工作。1993年1月,莱芜升格为地级市,曾将
卫生局合并文卫体委,1994年11月恢复。两区卫生局也由建区时的文卫体委分出单设。
至2002年市卫生局内设办公室、医政科、法制监督科、中医科、人事政工科6个科室,
并建立了党委、纪委和工会等党群办公室,工作人员26人。两区卫生局的科室也相应
健全。
医疗卫生事业,清末至民国期间,民间医疗机构较有名的就有新民药房 (1925-1
946)、莱裕医院(1929-1938)、健民医院(1935-1937)等。1948年全县散在农村的中西
药房292家。 同年春鲁中南行署第一地方医院在境内香山区上崮村建立,秋迁到仪封
区朱家庄, 1949年春,迁至泰安县。新中国建立后的1950年,有国办医药机构5处,
卫生技术人员170人,每千人拥有医疗技术人员0.33人;另有私人药铺360处。1951年
党和政府引导个体行医人员走集体化道路,11月东芹村建立了全县第一个联合诊所,
随后相继成立,至1956年全县15个区均设有国家办的区卫生所和小联合诊所,后以区
为单位合并组建成15处中心联合诊所, 下设109处分所,1959年区卫生所与联合保健
站(联合诊所)合并,建为公社卫生院后(改建为县分院、乡镇卫生院)。同年农村生产
大队始建卫生室。 至1978年,全市卫生系统医疗机构22处,卫生技术人员827人,平
均每千人拥有0.84人;开设病床780张,千人拥有0.79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莱芜的卫生事业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大好形势,有
了较快的发展,莱芜被国家卫生部列入了全国三分之一县的重点建设县,卫生部长钱
信忠、副部长郭子恒亲自到莱芜视察,各项卫生事业建设出现了新的局面,至1992年
间,市直新建了莱芜市中医院、康复医院、红十字会血站;简政放权将乡镇医院下放
给乡镇管理,调动了乡镇政府发展卫生事业的积极性,使一大批乡镇医院得到了升级
和发展, 至1992年, 全市医疗机构拥有170个, 卫生技术人员4896人,每千人拥有
4.11人;开设病床3011张,千人拥有2.53张。
1993年莱芜升格为地级市后,市委市政府又高度重视莱芜卫生事业的发展,在财
政拘紧的情况下,多方筹集投巨资实施了市人民医院新建和搬迁,扩建了市中医医院、
市妇保院、康复医院、市皮防所等市直医疗单位。两区医疗卫生单位也随之得到相应
的发展;大力实施了乡镇卫生院以改貌为重点的三项建设工程和全国中医试点县建设
工程, 全市提前6年实现了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使全市卫生医疗单位基础
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随着新中国建立后莱芜境内的工矿企业、学校等部门迅速发展,这些部门和单位
也都相应的设立了自己的职工医疗卫生机构,1992年驻莱厂矿职工医院相当县级医院
13处,门诊部(所)32处,其他单位卫生所(室)36处,卫生人员2160人。
至2002年全市医疗卫生单位达925处, 其中市直医疗卫生单位10处,两区医疗卫
生单位11处,乡镇 (办事处) 卫生院30处,厂矿企业职工医院24处,其他部门卫生所
(室) 153个,农村中心卫生所186处,村卫生室511个。全市形成了村村有卫生室,乡
镇有卫生院,市区医疗、防疫、妇保、食监、药检等卫生机构健全,并具备技术指导
中心作用的四级医疗卫生网络。厂矿企业的医疗机构也亦具备了相应的规模,并全部
实行服务对外开放。 另有已登记的个体私营诊所72个。 2002年全市卫生技术人员达
714 5人,千人拥有5.78人,开设病床3479张, (其中市直977张,区、乡镇医院1003
张,厂矿医院1499张) ,千人拥有2.89张。至此莱芜的医疗卫生事业已经覆盖了全市
的方方面面。
50多年来,由于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和正确领导,经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
卫生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使莱芜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有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在各个不同时
期和阶段受到表彰。1995年12月莱芜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1997年
10月,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授予莱芜市为“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市人民医
院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先进集体”、省卫生厅授予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市中医医院被卫生厅授予全省百佳医院、全省卫生系统文明单位。
医疗卫生队伍,清末至民初时期,医药卫生人员大部分散在乡村或集镇,以中医
为主。1949年全县有中医人员111人,多系师传、家承、自学成才。西医于1925年(民
国14年) 传入,至1949年全县有西医人员59人,主要是部队转业退伍医生,个别为医
校和教会培养。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大力兴办各类医药院校,并采取进修、培训、带
徒等方法,培养发展医药卫生技术队伍,特别是三中全会后,西医人才有了较快的发
展,技术素质有了很大提高,1987年,全市医药卫生人员共6,388人,其中中医310人,
西医2,804人,其他人员898人,乡医2,376人。市直单位711人,乡镇卫生院(所)8 94
人,驻莱芜厂矿医院1,944人,其他部门卫生所(室)463人,农村乡医2,376人。是年7
月起,在医药卫生技术人员中,进行专业技术职称改革,根据学历、从业年限、专业
技术水平、 政治表现等,评定了技术职务。至1989年5月,市局直属单位及乡镇评定
出副高级职称26人,中级职称250人,初级职称986人;市直厂矿企业评定出中级职称
11人, 初级职称79人;驻莱省地厂矿企业评定出副高级职称57人,中级职称357人,
初级职称1010人。 此外,还对全市1,066名乡村医生进行统一考试,技术评定,评定
出乡村中医师111人,西医师269人,中医士62人,西医士246人,妇幼保健医师65人,
妇幼保健医士18人。 至1992年底,全市医疗卫生人员共6222人,其中中医457人,西
医2725人,其他人员556人,乡医2484人。市直单位1258人,乡镇卫生院(所)735人,
驻莱厂矿医院1360人,其他部门卫生所(室)385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157人,
中级804人。 至2002年底, 全市医疗卫生人员达到11134人, 其中中医968人,西医
6177人,其他人员1675人,乡医2314人。市直单位2031人,乡镇卫生院(所)210 8人,
驻莱厂矿医院3744人,其他部门卫生所(室)937人,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达374人,中
级2475人。
医疗卫生设备,新中国建立前,个体医药店铺使用药橱、立柜、捣筒、药碾、研
钵、戥子称等。1927年后,字分会施诊所和部分私人西医诊所始用听诊器、注射器、
手术剪刀、 镊子、换药碗、盘等。1950年,县卫生院始配有900倍显微镜一架,简易
产床1张。1956年,始配备一般手术器械。1958年,配备万能手术台、无影灯。19 62
年, 安装30毫安X光机和高倍显微镜各一台。1972年后,对公社卫生院分批重点扶持
装备, 先后配备X光机、心电图机、电冰箱、生物显微镜、光电比色计、洗胃机等,
部分医院配有B超、 脑电图机、窥镜、神灯等。1985年,接受世界银行无息贷款43.5
万美元,重点装备市人民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所、结核病防治所、卫生职工
中专学校及寨里、口镇、苗山、莱城、牛泉五个乡镇医院。引进一标设备45个品目,
年内有40个品目83件安装使用。1987年,市直医疗卫生单位配有500毫安X光机等主要
医疗器械共232台(件) ,其中万元以上仪器设备30台(件)。1992年,医疗卫生单位拥
有CT机等主要医疗器械共462台(件) ,其中万元以上的设备67台(件)。地级市建立后
至2002年,医疗卫生设备又有了较快的增加和更新,仅莱芜市卫生系统就拥有国内先
进的直线加速器、磁共振、螺旋CT、C型臂X光机、1000MA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气象色谱仪、萤光显微镜等大型医疗器械736台,其中10万元
以上的89台。
卫生防疫,境内居民早有晨起洒扫庭院,节日清扫室内、院落、街道等卫生防疫
习惯。但终因历史条件所限,文化落后,卫生知识缺乏,缺医少药,难以抗胜病魔,
疫病不断流行。据正史记载,清末至民国初,境内即有六次疫病大流行。麻风、天花、
麻疹、霍乱等疾病年年不断,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
府十分重视疾病预防和卫生工作,制定了“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卫生防疫工作。
1950年,县卫生院设防疫组。1956年,建立县卫生防疫站、专事卫生防疫工作。同年
建立麻风病防治站。1952年,在反对美帝国主义发动的细菌战争中,建立各级卫生防
疫领导组织,后改称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动群众深入持久地开展以除害灭病为中
心的爱国卫生运动。1956年,县卫生防疫站相继建立健全了食品卫生、学校卫生、劳
动卫生、地方病、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治科室和疫情报告制度。基层卫生所和厂矿医疗
卫生单位均有专 (兼) 人分管传染病和疫情报告。 开展五洁、四无爱国卫生运动。1
970年起开展“两管” 、“五改”活动。莱钢、鲁中矿相继建立卫生防疫站,进一步
加强了对本矿区防疫工作的管理。1981年后,开展了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的
爱国卫生运动和“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月活动。实行了计划免疫,对12岁以下儿童以
百白破三联疫苗、婴儿瘫疫苗、麻疹疫苗、卡介苗作为基础免疫,建立卡片,定期接
种。至1985年,传染病管理和疫情报告形成完整网络。县、乡、村三级及厂矿预防保
健网建立健全。 1986年,冷链正式运转,疫苗的运输、储存、接种质量得以保证。1
988年,实行计划免疫保偿制度,后由一人一保调整为一针一保。1991年,对0-4儿童
实行两轮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对地方病、职业病坚持抓了各项有效防治措施的实施。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于20世纪50年代消灭或基本消灭了天花、霍乱、鼠疫、回归热
等传染病。60年代消灭了黑热病。70年代白喉、猩红热、麻疹、头癣已基本控制或消
灭。 1980年,麻风病已达到国家规定的发病率下降到十万分之一以下的要求。200 2
年控制在0.1/10万以下。1983年,对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已达到基本控制指标。1984年,
省颁发“莱芜市基本消灭丝虫病证书’。1987年,疟疾达到基本消灭指标。境内发现
的法定传染病尚有病毒性肝炎、痢疾、流行性出血热、流脑、乙脑、百日咳、伤寒等,
疾病构成谱中传染病由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第一位逐年下降,至2002年下降到第八位。
对结核病防治在20世纪70年代起接种卡介苗积极预防和治疗的基础上,1992年开始实
施世界银行贷款控制项目, 至2001年底结束,10年间,实际使用贷款39.15万元。使
门诊患病率上升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到2002年,市、区两级有卫生防疫人员403名,
各乡镇医院设立卫生防疫组,乡村医生均兼职,形成了全市卫生防疫网络。自1989年
起,莱芜市先后被命名“省级卫生城市”。市爱卫办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全国卫生
先进单位”。莱芜市被评为“全国城市规划先进市”、“全国十佳卫生城市”。地级
市建立后,莱芜的疾病防治和爱国卫生又取得了显著成就,1995年12月,被全国爱卫
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
新中国建立前妇幼保健不被重视。妇女接生采用土法,瓦片、秫秸篾断脐,孩子
生在柴草上,产妇死于难产或产褥热、新生儿死于破伤风者,不计其数。新中国建立
后,县政府于1950年首次举办助产员训练班,推广新法接生。县卫生院设妇幼保健组,
对新法接生婴儿随访。开展新法育儿常识宣教。协助进行预防接种。1953年,推广无
痛分娩法, 新法接生率达37%,首次对口镇的431名儿童作健康检查。同年10月,县
成立妇幼保健站,年内全县建立接生站72处。1955年,以嘶马河乡为试点,开始向婴
儿母亲传授新法育儿,传染病防治等常识,发动组织农忙托儿所。1956年,开展对妇
女子宫脱垂病的查治。 1958年,全县建立农村托儿所2,084处,培训不脱产的保教人
员15,590人, 受托幼儿3万多名。办起农村产院387处,设置床位650张。同年,对妇
女实行经期、 孕期、 产期、哺乳期重点劳动保护,农村推行“农活三调、三不调”
(经期调干不调湿、孕期调轻不调重、哺乳期调近不调远)。1960年,因自然灾害妇幼
保健受到影响。“文革”中,妇幼保健受干扰。1974年,推广生产大队建立妇幼卫生
室。1982年,全县配备公社医(卫生)院妇保专业人员31人,建有村妇幼卫生室435处,
实行程序化管理的17个公社, 453个村。新法接生率99.2%,住院分娩率61.6 5
%。建有幼(托) 儿园(所) 841处,配有保教人员1,320人,入托儿童3.1万人。对59,
458名已婚妇女进行普查,查出各种妇女病患者9,145人,积极进行了治疗。并实行国
家《女工劳动保护条例》和《全国城乡孕产期保健质量标准》,加强对厂矿企业女工
劳动保护监督和指导。1982年2月,县妇幼保健站更名为莱芜县妇幼保健所。1984年,
改为市妇幼保健所。1989年12月,经省卫生厅检查验收,市妇保所被命名为“甲级妇
幼保健所”。地级莱芜市建立后,市妇保所于1993年7月更名为“莱芜市妇幼保健院”,
同年8月, 莱城区妇幼保健所和钢城区妇幼保健所相继建立。1994年,市妇幼保健院
通过省级评估, 成为“爱婴医院”。1997年9月,全市已有31家医院,达到了“爱婴
医院” 标准。同年12月,全市通过了省爱婴市评估团的检查验收,1998年7月12日,
被省政府批准为“爱婴市”。
境内医疗技术,明,朱包蒙列全国名医,精于内、儿各科,临证验案甚多。张文
元、吕宪珂、吕绍曾等亦医术高超,闻名遐迩。清以后,学派争鸣,专科名医辈出,
张德配善治痘疹。张奉文对脉诊颇有研究,能以诊脉决人毫厘不爽。杨鹤皋长于妇科,
同治年间知县刘同林之母患崩漏,众医罔效,经鹤皋治疗痊愈,知县赠匾“回春堂”。
张云卿,精内科,曾入朝为华胄治愈多年痼疾,名动京师。亓占锋,精外科,对痈疡
恶疮多能应手奏效,死后奉为神灵,墓前牲馔时陈,蝶灰时飞。民国时期,国民政府
排斥中医,使中医技术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制定“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中医政策,随着中医队
伍的发展壮大,医疗技术水平相应提高。1956年,县医院建立中医科,20世纪60年代
大力推广针灸、按摩、气功等疗法。七十年代前后,各公社卫生院相继建立中医科。
1978年县医院建立中医病房, 收治各种慢性疾病及某些疑难重症。寨里、辛庄公社卫
生院建立中医整骨专科,设有整骨病床。1980年,成立县中医学会,定期召开中医学术
经验交流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1983年,新建市中医院,1991年莱芜市又以市中医
院为龙头,被列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试点县,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2002年,全
市中医医疗科室已有529个,中医人员968人。市中医医院已成为全市中医药医疗、教
学、科研指导中心。全市中医技术水平也有了较快提高,已由传统的望闻问切、土单
验方治疗一般疾病提高到发扬传统,依靠科技和先进设备诊治内、外、妇、儿等多种
疾病。尤其对疑难和恶性肿瘤的治疗显示了特有的中医中药优势。针灸、推拿、整骨
等也借助先进的医疗设备诊病范围与治疗水平也有较快的扩展和提高。
1925年,西医传入境内,当时仅能处理一般创伤小病。新中国建立初期,县卫生
院诊治疾病即以西医西药为主。1954年设内科、外科、妇产科门诊,1976年设小儿科。
随后临床科室相继健全。 1956年5月。县医院施行第一例阑尾切除手术。之后陆续开
展剖腹探查、胃肠穿孔修补、截肢、膀胱切开取石等手术。1959年,实行第一例剖腹
产手术。随后开展子宫全切,宫外孕等手术。1960年后,开展开胸食道癌切除、脾肾
静脉吻合、颅内血肿清除、断肢再植、开胸心脏按摩、眼球摘除等手术。1970年后,
县医院配置心电图、心电向量、超声心动图等设备。县分院、公社卫生院开设放射、
化验等科室,疾病诊断治疗水平相应提高。各基层卫生院相继开展了普外手术。牛泉
分院在上级医院指导下,成功的施行一例断肢再植手术。1975年,县医院成功抢救一
例触电后呼吸心跳停止18分钟(自主节律停止30分钟)的患者。同年,苗山分院开展先
天畸形、小儿麻痹后遗症、大脑性瘫痪等外科矫形手术,取得明显效果。其中小儿麻
痹后遗症矫形手术获泰安地区医学科研成果三等奖。 1977年7月,县医院内科治愈一
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自主呼吸停止94天的患者。同年12月,县医院外科一次
收治28名烧伤面积3%至46%的病人,治疗成功率在90%以上。外科采用空肠上端切开灌
洗法抢救严重有机磷中毒6例, 均获成功,获泰安地区科研成果一等奖。1979年,县
医院外科用加压钢板治疗10例股骨骨折均获成功,获泰安地区科技大会三等奖,自行
设计的锁骨骨折复位器获泰安地区科技成果二等奖。20世纪80年代,县医院先后开展
了肺叶切除,贲门失弛松解、脑瘤摘除、白内障摘除、腹壁下动脉与阴茎癌患者施行
根治术,肺肿瘤切除、经皮肝穿刺胆总管造影术,1988年12月在省立医院教授指导下,
市人民医院外科成功地开展了动脉导管结扎和二尖瓣狭窄分离两例心脏外科手术。住
院病人治愈率73.2%,好转率19.5%。各乡镇医院也先后开展剖腹产、子宫全切,
并能处理常见妇科病、难产、妊娠中毒等疾病,胃大部切除、胆囊摘除、膀胱、输尿
管切开取石等手术。住院病人治愈率72.9%,好转率22.8%。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由于技术人才与高水平的医疗设备的引进,专业科室设置进一步细化,医疗技术水平
有了较快的提高。神经内科专业先后开展了脑血管造影、介入治疗动、静脉血栓、微
创颅内血肿粉碎抽吸等手术;内分泌专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治成功率达9 9%;心
血管专业开展了心脏临时起博术、永久性心脏起博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呼吸专
业开展了纤支镜检查;泌尿专业开展了血液透析。外科先后开展了显微外科、肾切除、
手术治疗脑溢血与股骨头植换术;肛肠专业开展了低位直肠癌重建肛术;胸外开展了
全肺切除、法乐氏四联症纠治心脏直视手术;泌尿专业开展了肾癌根治术;神经外专
业开展听神经瘤切除、CT导向下行立体定向脑脓肿穿刺抽吸术;普外开展了腹腔镜下
胆囊、阑尾切除术;脊柱专业开展了人工椎体置换术;显微专业开展了拇甲瓣游离移
植再造拇指等外伤手术;五官眼科专业开展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和前段玻璃体切
割术; 传染病科开展了微循环检测、新上了PCR检查对乙肝、丙肝传染病病源学诊断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肿瘤科利用电热疗机、直线加速器、模拟定位器、立体定向放射
治疗(X-刀) 系统对各期肿瘤的治疗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好转率达80%。妇产、小儿、
皮肤等科的技术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随着先进设备的引进,核磁、CT、放射、检验、
病理、特检、核医学等医技科室的检验、检测诊断水平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水平。
中西医结合技术, 1952年县卫生院培训70余名中医人员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1
963年, 县医院中西医结合治愈一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此后继续对此病进行攻关
研究, 13年共治疗31例,治愈13例,显效9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83.9%。20世纪60
年代中西医结合处于低潮。进入70年代,中西医结合逐步开展,新医疗法广泛推广,
县医院和部分公社医(卫生)院,建立新医疗法门诊,采取针刺麻醉施行外科手术,取
得较好成效。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脉管炎等病进行疗效观察,明显优于
单一疗法。1976年至1978年,对200名公社医(卫生) 院和厂矿医院在职西医进行中医
培训,使中西医结合技术进一步推广提高。1987年,市中医院购置安装一台高压氧仓,
为中西结合救治危急重症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该院用当地野生药材岩香菊,制成针
剂、冲剂、栓剂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取得明显疗效。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现代化
医疗设备的引进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结合利用中医理论诊断和中药治疗各期肿瘤、
慢性病、疑难病的技术充分发挥了中医药优势的治疗效果,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医药事业自有史记载至新中国建立前,境内医疗用药基本靠用野生中药材,大量
从外地购进。新中国建立后,野生药材不能满足需要,逐步推行野生和人工栽培、饲
养相结合。 20世纪50年代,人工栽培中药材10余种。70年代,全县种药面积705亩,
80年代达2300亩,41个品种。全市进行中药资源普查,境内出产中药材152科522种。
其中植物112科452种;动物37科49种;矿物14种;菌类3科7种。已广泛用于医疗的有
植物102种,动物16种,矿物13种。时年调出量447000公斤。
新中国建立后,各医疗单位亦自制中药、成药,立足自用。1956年,县药材公司
与莱芜一中合办药厂,生产中成药10余种,1967年县人民医院建立制剂室,由配制西
药常用酊剂、合剂,中药膏、丹、丸、散发展为生产多种大液体。20世纪70年代初为
了解决药材不足和节约费用,有些较好的大队卫生室也自制中药品,后因不符合国家
质量标准而停止。期间,西药品紧缺,县及部分公社卫生院自制大液体及简单针剂自
用。1984年,对所有制剂单位进行整顿,符合质量标准准予生产,质量没有保证的一
律停止。
西药随西医传入,1925年(民国14年),阿斯匹林、山道年、“606”“914”、红
汞、十滴水等已在境内广泛使用。新中国建立后,西药发展迅速,药材公司经营的西
药由1956年200多种,1992年1,410种,2002年达1,560种。
药政管理在新中国建立前,除对鸦片严令禁止外,无专门管理机构。新中国建立
后,由县卫生科配合公安、商业等部门对无照经营的路医、药商进行登记,加强管理,
对质量不合格的药品及时发文禁售。县政府多次做出对路医和游散药商加强管理保证
药品质量的指示、规定和通知。药政管理得到逐步加强。1978年,县成立药品检验所,
按照有关规定,负责药政工作对药品进行监督管理。198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药品管理法》实施,即依法施行检查监督,负责境内的药品质量检测管理,并代行执
法职能,定期进行抽查检测,核发或吊销许可证件,打击伪劣假冒药品和非法游医药
品经营,以保证药品安全有效。自20世纪70年代起利用显微、理化、经验鉴别先后查
处伪劣、变质药品620余种(其中中药80余种) 价值30余万元,查处路医、药贩81起,
城乡市场、 各医疗卫生单位基本杜绝购进和销售假劣药品。1988年6月市药检所被国
家卫生部授予“全国药品监督工作先进单位”。为了进一步加强药品监督管理工作,
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 1995年市卫生局报经市政府批准了8名同志为莱芜市“市级药
品监督员”。1996至1999年底药品监督工作按照“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要求,坚
持“以监督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的原则,又进一步加大了药品执法力度,强化了
对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监督管理,深入开展了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
活动。使全市的药品秩序日趋规范化。2000年1月30日,根据鲁编(1996)6号文件《关
于调整省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市局与市药监局协商,将市局
承担的药政、药检职能划归市药监局,同时,将市药政科及市局所属的市药检所的机
构、编制和人员整建制移交。
医学教育与科研,新中国建立前,境内无医药院校,人才培养靠家承、带徒、自
学。 1958年,县举办中医进修班,二年培训中医119人。1959年,县举办中医理疗、
针灸培训班各一期, 培训100人。之后,县人民医院、卫生防疫站、县妇幼保健站都
采取临床带教和举办短期培训班的方法,对专业人才进行培训。1972年12月,县成立
卫生职工进修学校, 1986年4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改称山东省泰安市莱芜卫生职工
中等专业学校。面向全泰安市招收在职职工,学制三年,使用全国统一中专教材,毕
业后国家承认中专学历。 1993年3月,莱芜升格为地级市后,学校改名为“莱芜市卫
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定编75人,为副县级全额事业单位。自建校至2002年,特别是
实施学历教育后,有了较快的发展。学校设立了医士、护士、药剂士等学科专业。实
行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办学。学校除认真搞好全日制中专班和乡医培训班的教学
工作外,与泰山医学院、潍坊医学院、山西康华医学专修学院、德州卫校等院校联合
办学培养人才,办学规模逐步扩大,规格层次不断提高,已逐步形成了集教学、医疗、
科研为一体的新格局,至2002年学校已培养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000余人,办学质量在
全省同类学校名列前茅。被列为省级重点职工中专学校,省卫生厅定为“全科医学培
训基地”。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职工教育先进单位”。医学教育和随着各类卫
生专业技术人才的逐步增加,促进了莱芜医学科研水平的提高。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
至2002年,全市卫生系统获得省、地市级科技成果奖励244项(其中省级9项),发明专
利90项;发表省级以上医学论文3200余篇,其中国家级642篇,出版医学专著81部。
血液事业,1990年前,莱芜市尚无专门的医用血液管理机构,只是在医院设血库,
医疗用血靠献血、买血。随着医疗用血的增加和工作需要,1990年11月,成立莱芜市
红十字会血站, 为科级全额事业单位,隶属莱芜市红十字会,1992年9月27日正式开
业。 自此血站承担了全市临床用血的采集、 供应工作。血液采集实现了由个体献血
(1992-1995) 、计划指令献血(1995-2001)到街头自发献血(2002年1月以后)为主要方
式的转变。为推动和发展全市无偿献血事业和保证血液质量,1993年莱芜市成立了公
民献血委员会,加强了质量监督管理工作。1998年,在全省血液质量评比中,莱芜市
血站名列前茅。 2000年4月,血站被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表彰为“1999年全国临床免
疫学检验质量评比活动成绩优秀” 单位。2001年5月把成分输血纳入了医院目标管理
责任制, 实行一票否决。同年9月,全市成份输血占临床用血比例达到了100%。据统
计,自1992年至2002年9月无偿献血人数达46046人次,总献血量达2230.52万毫升,其
中,献血最多者达8800毫升,先后有十几名同志在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无偿献血会议
上受到表彰。2000年11月莱芜市红十字会血站更名为莱芜市中心血站,隶属市卫生局。
卫生执法在新中国建立前,无史可考,新中国建立后,卫生管理主要靠行政手段
管理。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相继通过了传染病防治、红十字会、母婴保健、食
品卫生、药品管理等九部卫生法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医疗机构管理、化妆品卫生
监督条例等25个卫生行政法规,卫生事业管理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规道,逐步实现了由
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提高了法治化管理的水平和
执法力度。市卫生局于2000年设立了卫生与法制监督科,卫生执法队伍逐步壮大,人
员素质有了新的提高,至2002年已有卫生执法人员90人。自1992年底至2002年对各类
业户进行执法监督达24.6万户次,处罚1214户次,没收销毁伪劣假冒食品36万公斤、
药品136种,总价值达百万余元,罚款45万元。
新中国建立后,莱芜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在医疗卫生机
构建设、医疗设备的装备、技术人才的培养、疾病防治、妇女儿童的健康、医疗技术
提高、医学科研等方面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飞速发展,莱芜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在新世纪必将得到更快更全面的发展,从
而为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四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