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疾病监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2&rec=48&run=13

疾病监测是当代医学领域的新发展, 是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的行动力学观察。1
960年即组织过对食道癌普查(见表287),1975年根据全国统一部署组织过一次五年死
亡回顾调查,1994年又对莱城区进行过一次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见451页附录1、2),
均取得了较系统可靠的数据。 1984年,莱芜市被列为山东省疾病监测点之一。10月,
市卫生局举办了疾病监测培训班,并在杨庄进行了监测试点。10余名专业人员组成调
查组,对杨庄、寨里两个办事处进行了人口构成、经济收入、居住面积、饮水状况、
文化水平以及居民的传染病、慢性病患病情况,病伤、死亡原因等填写全国统一的疾
病监测表格。各村卫生室均建立出生、死亡、传染病、慢性病、暴发疫情、预防接种
及异常反应等7种登记簿。另外,建立出生、死亡、传染病、慢性病等4种报告卡片,
建立健全了登记报告制度。市、乡镇成立了卫生监测领导小组,乡镇医院、村卫生室
有专(兼)职人员,形成了三级疾病监测网。1985年监测工作全面展开。1990年本市杨
庄、 寨里镇被列为全国145个疾病监测点之一。地级莱芜市建立后,由莱城区卫生防
疫站继续负责在杨庄、寨里两个乡镇开展疾病监测工作。是年居民患病情况统计结果:
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最高的为1542.83/10万, 其中慢支及肺气肿占98.03%,患病率为
1512.38/10万。其次是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为771.41/10万。传染病患病率居第4位(见
表283) ,其中以结核病、病毒性肝炎为多。呼吸系统、心血管病患病率,随年令增长
而升高。消化系统病以青壮年为主。心血管病女性多于男性, 男女之比为1:1.71。居
民病伤死因分析:死亡率为50.7‰,年龄别死亡曲线呈“V”型。婴儿死亡率为23.44
‰,其中新生儿死亡率占66.67‰。50岁以上死亡率为71.82‰。
1984年,死因位次排序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外伤、呼吸系疾病、
中毒、传染病、消化系病、新生儿病、泌尿系疾病、先天畸形、血液系统疾病、内分
泌营养缺乏、代谢病、精神病(见表284) ,对死亡率居1、2位的心脏病、恶性肿瘤的
类别分解(见表285-286),其中,对食道癌的患病率曾于1960年3月作过调查、调查人
数105102人,患病17人、占16.17/10万(见表287) 。死因位次:心脏病居首位,20
4.39/10万, 恶性肿瘤第二,102.20/10万,(胃癌死亡占32.70/10万)。脑血管病第
三, 89.93/10万,外伤第四,22.48/10万,呼吸系统病第五,占20.44/10万,中毒第六,
16.35/10万,传染病第七,14.31/10万,消化系统病第八,8.18/10万,新生儿病第九,
8.18/10万,泌尿系病第十,6.13/10万,先天畸形第十一,为6.13/10万,血液造血系统病
第十二,1.09/10万,内分泌、营养缺乏,代谢病2.04/10万,精神病2.04/10万。

表2831984年各种慢性病患病率及构成

┌───────┬────┬───────┬───┬──┐
│疾病分类 │患病例数│患病率(1/10万)│构成% │位次│
├───────┼────┼───────┼───┼──┤
│呼吸系病 │152 │1542.83 │38.48 │1 │
│心血管病 │76 │771.41 │19.24 │2 │
│消化系病 │44 │446.60 │11.14 │3 │
│传染病 │28 │284.20 │7.09 │4 │
│骨关节病 │23 │233.45 │2.82 │5 │
│神经系病 │20 │203.00 │5.06 │6 │
│脑血管病 │10 │101.50 │2.53 │7 │
│精神病 │8 │81.20 │2.03 │8 │
│血液造血器官病│6 │60.90 │1.52 │9 │
│先天畸形 │4 │40.60 │1.01 │10 │
│恶性肿瘤 │3 │30.45 │0.76 │11 │
│泌尿系病 │2 │20.30 │0.51 │12 │
│营养缺乏病 │1 │10.15 │0.25 │13 │
│其他疾病 │18 │182.70 │4.56 │ │
│合计 │395 │4009.34 │100.00│ │
└───────┴────┴───────┴───┴──┘

表2841984年各类死因死亡率构成及位次

┌───────────┬───────┬───┬──┐
│死因分类 │死亡率(/10万) │构成% │位次│
├───────────┼───────┼───┼──┤
│心脏病 │204.39 │40.32 │1 │
│肿瘤 │102.20 │20.16 │2 │
│脑血管病 │89.93 │17.74 │3 │
│外伤 │22.48 │4.44 │4 │
│呼吸系病 │20.44 │4.03 │5 │
│中毒 │16.35 │3.23 │6 │
│传染病 │14.31 │2.83 │7 │
│消化系病 │8.18 │1.61 │8 │
│新生儿病 │8.18 │1.61 │9 │
│泌尿系病 │6.13 │1.21 │10 │
│先天畸形 │6.13 │1.21 │11 │
│血液造血器病 │1.09 │0.81 │12 │
│内分泌营养缺乏、代谢病│2.04 │0.40 │13 │
│精神病 │2.04 │0.40 │14 │
│合计 │506.89 │100.00│ │
└───────────┴───────┴───┴──┘

表2851984年心脏病死亡率

┌─────┬───────┐
│疾病名称 │死亡率(/10万) │
├─────┼───────┤
│肺心病 │96.06 │
│高心病 │38.83 │
│冠心病 │20.44 │
│风心病 │14.31 │
│先心病 │4.09 │
│其他心脏病│30.66 │
│合计 │204.39 │
└─────┴───────┘

表2861984年恶性肿瘤死亡率

┌───┬───────┐
│名称 │死亡率(1/10万)│
├───┼───────┤
│胃癌 │32.70 │
│食道癌│18.40 │
│肺癌 │16.35 │
│肝癌 │14.31 │
│骨癌 │6.13 │
│宫颈癌│4.09 │
│脑瘤 │4.09 │
│膀胱癌│2.04 │
│直肠癌│2.04 │
│脊髓癌│2.04 │
│合计 │102.20 │
└───┴───────┘

1986年,在监测点进行生命统计、法定传染病监测、儿童计划免疫监测、居民病伤死
亡监测、 慢性病监测。生命统计1986年总人口数为114835人,其中男性59097人,女
性55738人,男女之比为1:0.94。1986年出生1934人,出生率为16.84‰。死
亡802人,死亡率为6.98‰,自然增长率为9.86‰。用简易寿命表计算期望寿命,
男性为66.28岁, 女性为69.53岁,平均为67.69岁,去除意外死亡,期望寿命可
达男性68.23岁, 女性71.81岁。1986年法定传染病监测总发病率464.17/10万。
其中流行性出血热占首位(78.80%),发病率为365.74/10万。其次是痢疾和肝炎,发
病率分别为67.92/10万和26.12/10万。 居民疫情漏报率40.43%,其中以痢疾、
百日咳、 肝炎漏报率为高,分别为66.67%,50.00%,33.33%。医院疫情
漏报率为2.59%, 以痢疾、 肝炎漏报率较高,分别为10.00%,4.17%,同年9月对
206名健康农民用RPHA法,进行了HBsAg检测,结果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5.34%。
低于本市其他职业人群携带率。
儿童计划免疫监测,1986年完成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制剂、麻疹疫苗、
卡介苗、乙脑疫苗、精白类、流脑菌苗等七种生物制品任务,接种率除百白破三联制
剂86.1%、流脑菌苗89.3%外,其他均在90%以上。免疫效果测定,结核菌素阳
转率为80.3%,锡克氏试验阴转率为88.11%。均达到省规定的免疫监测指标。
1986年居民病伤死亡监测率为6.98‰,其中男性7.04‰,女性6.93‰,
0岁组最高为40.67‰,1-49岁保持在3‰以下,10-14岁组最低,0.27‰,50岁后,
死亡率明显上升, 占总死亡数的7.67‰。 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婴儿死亡率为
40.33‰,新生儿死亡率为28.96‰。前三位死因位次为:心脏病、肿瘤和脑血管病。
占总死亡的68.09%。传染病死亡由1984年的第七位,退居第九位。恶性肿瘤死亡的前
三位为肺癌、胃癌、肝癌。三者合计占恶性肿瘤总死亡的73.81%。意外死亡居死因的
第四位,为63.78/10万。其中自杀居首位,占意外死亡的73.29%。自杀原因,以
家庭纠纷占首位,其次为久病不愈和失恋。
1986年, 慢性病监测,心脏病患病率380.94/10万,以肺心病、冠心病为主,占
78.95%。 脑血管病患病率为207.18/10万,恶性肿瘤患病率为227.23/10万。年
龄患病率, 心脏病出现两个患病高峰, 分别在40-44岁组和75-79岁组, 患病率为
699.30/10万和5000.00/10万。前一个高峰主要为风心病,后一个高峰主要为肺心病。
脑血管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恶性肿瘤患病率,自60岁后,明显上升。病程统计,
心脏病平均5.18年、脑血管病平均2.82年,恶性肿瘤平均1.79年。
通过疾病监测,为本市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了许多可靠数据。是年,卫生部基层统
计工作考察团对莱芜市的疾病监测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对居民病伤死亡检
测工作1986年至2001年,每年进行一次。其中,1991、1996、2001三年监测结果 (见
表294-298)。

表287莱芜县食道癌普查统计
1960年3月16日

┌───┬───┬────┬────┬──┬────┐
│年龄组│总人数│普查人数│确诊人数│合计│患病率 │
│ │ │ ├─┬──┤ │(1/10万)│
│ │ │ │男│女 │ │ │
├───┼───┼────┼─┼──┼──┼────┤
│--5 │2146 │2063 │3 │1 │3 │16.17 │
│--10 │6987 │6115 │ │ │ │ │
│--15 │8311 │5001 │1 │ │1 │ │
│--20 │9237 │6146 │1 │ │2 │ │
│--25 │11344 │6882 │3 │ │3 │ │
│--30 │13323 │6232 │1 │1 │1 │ │
│--35 │10070 │8377 │3 │ │3 │ │
│--40 │21140 │18134 │1 │ │1 │ │
│--45 │26455 │11895 │2 │2 │3 │ │
│--50 │18674 │16334 │ │ │ │ │
│--55 │7314 │5314 │ │ │ │ │
│--60 │2657 │2326 │15│ │17 │ │
│--65 │2351 │2146 │ │ │ │ │
│--70 │426 │131 │ │ │ │ │
│--75 │ │ │ │ │ │ │
│--80 │140435│105102 │ │ │ │ │
│80以上│ │ │ │ │ │ │
│合计 │ │ │ │ │ │ │
└───┴───┴────┴─┴──┴──┴────┘

表2881986年居民年龄、性别死亡率(‰)

┌────┬───┬───┬───┐
│年龄组 │男 │女 │合计 │
├────┼───┼───┼───┤
│0-- │41.50 │39.79 │40.67 │
│1-- │0.29 │0.62 │0.45 │
│5-- │0.55 │0 │0.28 │
│10-- │0 │0.53 │0.27 │
│15-- │0.13 │0.12 │0.12 │
│20-- │0.92 │1.91 │1.41 │
│25-- │0.47 │0.85 │0.65 │
│30-- │0.83 │0.14 │0.50 │
│35-- │3.00 │1.68 │0.41 │
│40-- │0.34 │3.60 │2.91 │
│45-- │2.32 │1.98 │2.16 │
│50-- │6.79 │8.62 │7.67 │
│55-- │15.88 │11.15 │13.48 │
│60-- │34.96 │19.42 │26.99 │
│65-- │42.16 │31.60 │36.69 │
│70-- │90.00 │74.63 │81.78 │
│75-- │130.43│87.12 │105.55│
│80-- │289.86│211.01│241.57│
│85岁以上│628.57│437.50│495.65│
│合计 │7.04 │6.93 │6.98 │
└────┴───┴───┴───┘

表2891986年各类死亡率构成及位次

┌────────┬────┬───┬──┐
│死因分类 │死亡率‰│构成% │位次│
├────────┼────┼───┼──┤
│心脏病 │2.67 │38.28 │1 │
│肿瘤 │1.14 │16.34 │2 │
│脑血管病 │0.94 │13.47 │3 │
│意外死亡 │0.84 │12.10 │4 │
│呼吸系病 │0.52 │7.48 │5 │
│消化系病 │0.22 │3.12 │6 │
│新生儿疾病 │0.15 │2.12 │7 │
│先天畸形 │0.14 │1.99 │8 │
│传染病 │0.14 │1.99 │9 │
│泌尿系病 │0.06 │0.87 │11 │
│精神病 │0.03 │0.37 │12 │
│内分泌代谢病 │ │ │ │
│营养缺乏病 │0.02 │0.25 │13 │
│血测及造血器发病│0.02 │0.25 │14 │
│神经系统病 │0.02 │0.25 │15 │
│妊娠分娩及产后病│0.01 │0.12 │16 │
│其它病 │0.07 │1.00 │10 │
│合计 │6.98 │100.00│ │
└────────┴────┴───┴──┘

表2901986年各类心脏病死亡率构成及位次

┌─────┬─────┬───┬──┐
│分类 │死亡率(%) │构成% │位次│
├─────┼─────┼───┼──┤
│肺心病 │0.26 │60.59 │1 │
│冠心病 │0.56 │20.85 │2 │
│高心病 │031 │11.72 │3 │
│风心病 │0.10 │3.91 │4 │
│先心病 │0.06 │2.28 │5 │
│其他心脏病│0.02 │0.65 │6 │
│合计 │2.67 │100.00│ │
└─────┴─────┴───┴──┘

表2911986年肿瘤死亡率构成及位次

┌────┬─────┬───┬──┐
│分类 │死亡率(‰)│构成% │位次│
├────┼─────┼───┼──┤
│肺癌 │0.30 │26.72 │1 │
│胃癌 │0.28 │24.43 │2 │
│肝癌 │0.23 │19.35 │3 │
│食道癌 │0.11 │9.91 │4 │
│肠癌 │0.04 │3.82 │5 │
│乳腺癌 │0.03 │2.29 │8 │
│宫颈癌 │0.03 │2.29 │9 │
│鼻咽癌 │0.02 │0.53 │10 │
│白血病 │0.02 │1.53 │11 │
│其他癌症│0.04 │3.82 │6 │
│良性肿瘤│0.04 │3.82 │7 │
│合计 │1.14 │100.00│ │
└────┴─────┴───┴──┘

表2921986年婴儿死亡原因死亡率构成及位次

┌───────┬───┬─────┬───┬──┐
│死因 │死亡数│死亡率(‰)│构成% │位次│
├───────┼───┼─────┼───┼──┤
│肺炎 │19 │9.82 │24.36 │1 │
│新生儿病 │17 │8.79 │21.79 │2 │
│先天畸形 │15 │7.76 │19.23 │3 │
│意外死亡 │13 │6.72 │16.67 │4 │
│先心病 │4 │2.07 │5.13 │5 │
│中毒性消化不良│3 │1.55 │3.85 │6 │
│传染病 │2 │1.03 │2.56 │8 │
│肿瘤 │1 │0.52 │1.28 │9 │
│血液病 │1 │0.52 │1.28 │10 │
│其它病 │3 │1.55 │3.85 │7 │
│合计 │78 │40.33 │100.00│ │
└───────┴───┴─────┴───┴──┘

表2931986年意外死因死亡率构成及位次

┌────┬───────┬────┬──┐
│意外死因│死亡率(1/10万)│构成(%) │位次│
├────┼───────┼────┼──┤
│自杀 │46.74 │73.29 │1 │
│婴儿闷死│5.68 │8.9 │2 │
│交通事故│0.62 │4.11 │3 │
│溺死 │2.18 │3.42 │4 │
│砸死 │2.18 │3.42 │5 │
│跌死 │1.75 │2.57 │6 │
│触电 │0.31 │2.05 │7 │
│中毒 │0.87 │1.37 │8 │
│火灾 │0.44 │0.69 │9 │
│合计 │63.78 │100.00 │ │
└────┴───────┴────┴──┘

表2941986年居民自杀原因统计

┌──────┬────┬─────┬──┐
│原因 │自杀人数│构成比(%) │位次│
├──────┼────┼─────┼──┤
│家庭纠纷 │56 │56.00 │1 │
│久病不愈 │19 │19.00 │2 │
│失恋 │7 │7.00 │4 │
│年老无人照顾│4 │4.00 │5 │
│工作纠纷 │2 │2.00 │6 │
│经济纠纷 │2 │0.00 │7 │
│考试落榜 │1 │0.00 │8 │
│私生活 │1 │1.00 │9 │
│其它 │8 │8.00 │3 │
│合计 │100 │100.00 │ │
└──────┴────┴─────┴──┘

表295莱芜市农村居民不同年份年龄组死亡率
(/10万)

┌───┬──────────────┐
│年龄组│年份 │
│ ├────┬────┬────┤
│ │1991 │1996 │2001 │
├───┼────┼────┼────┤
│0 │2444.28 │1885.75 │947.87 │
├───┼────┼────┼────┤
│1-- │111.34 │110.48 │31.65 │
├───┼────┼────┼────┤
│5-- │54.31 │49.76 │10.00 │
├───┼────┼────┼────┤
│10-- │12.76 │9.28 │29.28 │
├───┼────┼────┼────┤
│15-- │37.58 │29.91 │15.03 │
├───┼────┼────┼────┤
│20-- │107.74 │120.07 │45.69 │
├───┼────┼────┼────┤
│25-- │113.10 │113.09 │34.98 │
├───┼────┼────┼────┤
│30-- │37.22 │45.47 │103.34 │
├───┼────┼────┼────┤
│35-- │143.96 │256.47 │273.84 │
├───┼────┼────┼────┤
│40-- │286.12 │426.44 │253.24 │
├───┼────┼────┼────┤
│45-- │614.12 │575.48 │834.60 │
├───┼────┼────┼────┤
│50-- │562.03 │595.57 │931.06 │
├───┼────┼────┼────┤
│55-- │689.72 │1032.70 │1095.42 │
├───┼────┼────┼────┤
│60-- │1340.22 │2085.11 │1512.03 │
├───┼────┼────┼────┤
│65-- │2681.36 │4233.30 │3261.64 │
├───┼────┼────┼────┤
│70-- │5517.83 │9193.78 │8602.92 │
├───┼────┼────┼────┤
│75-- │6453.95 │10306.09│13504.01│
├───┼────┼────┼────┤
│80-- │14665.59│27204.78│40601.50│
├───┼────┼────┼────┤
│85-- │27002.29│54883.92│85981.31│
├───┼────┼────┼────┤
│合计 │636.00 │667.26 │714.35 │
└───┴────┴────┴────┘

表296检测点居民不同年份性别死亡率
(/10万)

┌──┬───────┬───┐
│年份│性别 │合计 │
│ ├───┬───┤ │
│ │男 │女 │ │
├──┼───┼───┼───┤
│1991│742.25│531.02│636.00│
├──┼───┼───┼───┤
│1996│763.37│585.96│677.26│
├──┼───┼───┼───┤
│2001│805.25│619.98│714.35│
└──┴───┴───┴───┘

表297莱芜市农村居民不同年份婴儿死亡率统计

┌──────────┬─────────────┐
│类别 │年份 │
│ ├────┬────┬───┤
│ │1991 │1996 │2001 │
├──────────┼────┼────┼───┤
│感染性疾病 │143.78 │110.93 │0 │
├──────────┼────┼────┼───┤
│呼吸系统疾病 │359.45 │277.32 │0 │
├──────────┼────┼────┼───┤
│消化系统疾病 │71.89 │55.46 │55.76 │
├──────────┼────┼────┼───┤
│先天异常 │287.56 │221.85 │334.54│
├──────────┼────┼────┼───┤
│起源于产期的若干情况│1509.71 │1164.73 │446.06│
├──────────┼────┼────┼───┤
│意外死亡 │71.89 │55.46 │111.51│
├──────────┼────┼────┼───┤
│未明原因 │0 │0 │0 │
├──────────┼────┼────┼───┤
│合计 │2444.28 │1885.75 │947.87│
└──────────┴────┴────┴───┘

表298莱芜市农村居民不同年份各类死因统计

┌─────────┬─────────┬─────────┬─────────┐
│死因类别 │1991年 │1996年 │2001年 │
│ ├──┬───┬──┼──┬───┬──┼──┬───┬──┤
│ │死亡│死亡率│位次│死亡│死亡率│位次│死亡│死亡率│位次│
│ │例数│/10万 │ │例数│/10万 │ │例数│/10万 │ │
├─────────┼──┼───┼──┼──┼───┼──┼──┼───┼──┤
│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21 │18.27 │5 │10 │9.26 │6 │4 │3.69 │8 │
├─────────┼──┼───┼──┼──┼───┼──┼──┼───┼──┤
│肿瘤 │143 │124.42│3 │138 │127.85│3 │166 │153.01│3 │
├─────────┼──┼───┼──┼──┼───┼──┼──┼───┼──┤
│心血管疾病 │217 │188.80│2 │313 │289.99│1 │311 │286.66│1 │
├─────────┼──┼───┼──┼──┼───┼──┼──┼───┼──┤
│呼吸系统疾病 │232 │201.85│1 │231 │214.02│2 │182 │167.76│2 │
├─────────┼──┼───┼──┼──┼───┼──┼──┼───┼──┤
│消化系统疾病 │13 │11.31 │6 │20 │18.53 │5 │15 │13.83 │5 │
├─────────┼──┼───┼──┼──┼───┼──┼──┼───┼──┤
│意外死亡 │59 │51.33 │4 │75 │67.12 │4 │46 │42.40 │4 │
├─────────┼──┼───┼──┼──┼───┼──┼──┼───┼──┤
│泌尿生殖系统疾患 │3 │2.16 │8 │8 │7.41 │7 │7 │6.45 │6 │
├─────────┼──┼───┼──┼──┼───┼──┼──┼───┼──┤
│内分泌疾患 │4 │3.48 │7 │7 │6.49 │8 │6 │5.33 │7 │
└─────────┴──┴───┴──┴──┴───┴──┴──┴───┴──┘

表299检测点居民意外死亡分类统计

┌────┬─────────┬─────────┬─────────┐
│死因类别│1991年 │1996年 │2001年 │
│ ├──┬───┬──┼──┬───┬──┼──┬───┬──┤
│ │死亡│死亡率│位次│死亡│死亡率│位次│死亡│死亡率│位次│
│ │例数│/10万 │ │例数│/10万 │ │例数│/10万 │ │
├────┼──┼───┼──┼──┼───┼──┼──┼───┼──┤
│自杀 │35 │30.45 │1 │38 │35.19 │1 │29 │26.75 │1 │
├────┼──┼───┼──┼──┼───┼──┼──┼───┼──┤
│他杀 │1 │0.87 │ │5 │4.63 │ │0 │0 │ │
├────┼──┼───┼──┼──┼───┼──┼──┼───┼──┤
│交通事故│10 │8.70 │2 │14 │12.96 │2 │8 │7.38 │2 │
├────┼──┼───┼──┼──┼───┼──┼──┼───┼──┤
│火灾 │1 │0.87 │ │2 │1.85 │ │1 │0.92 │ │
├────┼──┼───┼──┼──┼───┼──┼──┼───┼──┤
│淹死 │3 │2.61 │ │0 │0 │ │2 │1.84 │ │
├────┼──┼───┼──┼──┼───┼──┼──┼───┼──┤
│砸死 │1 │0.87 │ │4 │3.70 │ │1 │0.92 │ │
├────┼──┼───┼──┼──┼───┼──┼──┼───┼──┤
│触电 │1 │0.87 │ │0 │0 │ │1 │0.92 │ │
├────┼──┼───┼──┼──┼───┼──┼──┼───┼──┤
│中毒 │2 │1.74 │ │5 │4.63 │ │2 │1.84 │ │
├────┼──┼───┼──┼──┼───┼──┼──┼───┼──┤
│小儿闷死│2 │1.74 │ │4 │3.70 │ │0 │0 │ │
├────┼──┼───┼──┼──┼───┼──┼──┼───┼──┤
│其它 │2 │1.74 │ │3 │2.78 │ │2 │1.84 │ │
├────┼──┼───┼──┼──┼───┼──┼──┼───┼──┤
│合计 │59 │51.33 │ │75 │69.45 │ │46 │44.4 │ │
└────┴──┴───┴──┴──┴───┴──┴──┴───┴──┘

附录1:1975年5月,县卫生局,根据全国统一部署,组织20名医务人员的专业调查组,
对杨庄、 寨里、 大王庄、羊里等4个公社的204个大队进行五年死亡回顾调查,共查
209848人, 死亡6669人,平均死亡率为6.46‰,其中癌死亡704人,平均死亡率69.1
0/10万。以胃癌占首位,其次是食道癌、肺癌、肝癌等。同时查出癌症现患者91人,
均给予对症治疗。
1977年4月, 全县X光线透视普查244771人, 查出肺肿瘤患者57人, 患病率为
23.28/10万。
附录2:莱芜市精神疾病调查1994年11月,根据上级要求在莱城区进行了精神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对象按山东省1984年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乡镇进行。共调查莱
城区的寨里、羊里、大王庄三个乡镇,每个乡镇抽查10个村,每个村抽查50户,本次
共调查30个村,1500户,4697人。每个乡镇配备1名精神病专家和3名医生,由乡镇卫
生院防疫医生和乡医(或村负责人)为向导,调查方法:现场调查,首先填写住户人口
名单,再用“心理卫生”或“神经症”筛选表对住户所有成员逐一进行筛选。阳性者
由调查医生分别填写“各类精神病史表”,“精神分裂病史表”、“精神发育迟滞病
史表”等,收集病史进行检查,包括PSG140题,儿童智力10题等项检查,然后确定诊
断。调查范围:15岁以上各类精神疾病、酒依赖,人格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7-14岁
儿童精神发育迟滞、 智力残疾。15-59岁人群中除神经衰弱外的各种神经症患者。调
查对象状况:性别与年龄,本次调查男2353人,女2344人,男女比例1.044:1,0
-14岁儿童980人, 占调查人口的20.88%,15-59岁人群3221人,占68.58%,
60岁以上老年人496人,占10.56%。调查结果:本次共查出各类精神疾病患者41人,
患病率为8.73‰, 标化患病率为7.83‰,与10年前相比(泰安市在上述三乡镇84年调查
为6.71‰),上升了30.1%,其中男女患病率分别为9.77‰,7.68‰,性别患病率
无差异。 婚姻与职业, 15岁以上有配偶, 未婚、 丧偶、已婚者分别占69.43%,
25.66%, 4.71%,0.19%。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8.51%。0-14岁儿童占20.86%,家
务劳动者占4.60%。 民族文化与社会支持系统,本次调查人群均为汉族,文化程度初
中占45.03%。仅得到亲友和组织支持者占6.34%,家庭类型以核心型为主占
96.27%, 家庭和睦者占99%, 经常口角者占0.73%, 分居者1户,与邻居关系密切者占
85.21%。经济状况,中等者占81.73%, 上等和下等者分别占13.0%、5.27%。在总患病
人数中自杀者2人,离婚者2人,因夫妻感情破裂者5人,第三者插足1人。精神分裂症
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