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传染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2&rec=43&run=13

一、传染病流行情况

新中国建立前,境内无管理传染病的机构。据记载: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大疫
清咸丰元年(1851年)八月大疫
清光绪十五年(1889)秋、大疫,死伤甚众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七月,大疫
民国七年(1918),淫雨伤稼,冬大疫
民国八年(1919),七月,骄阳似火,天气酷热,大鱼池一带霍乱流行,不到一个
月,蔓延至东鱼池、戴鱼池、宜山等村,其症状,上吐下泄,头晕腹痛,人称转筋霍
乱。 仅七、八两月,上述四村死亡174人,其中大鱼池村发病110人,东鱼池村5人,
戴鱼池村8人,宜山村51人。
新中国建立后的传染病流行情况详见本节传染病防治。

二、传染病管理

新中国建立前,虽无传染病管理机构。但在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内,很重视预防
传染病。民间有些习俗对预防传染病有一定作用。如大门口挂红布条,表示户内有传
染病人,生人莫入,谓之隔离措施;喝绿豆汤、贯仲、紫草等中草药预防某种流行病,
用艾蒿等薰、洗来消毒、杀虫,谓之防治措施。清同治年间,民间名医杨鹤皋遗著中
有痘疹能传染他人之记载。 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3月,县卫生院设防疫组,县乡、
行政村设防疫委员会,推行一般传染病管理措施,如报告疫情,宣传隔离防病知识,
组织医务人员到疫区抢救等。1950年,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确定了“预防为主”
的方针,开始建立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
1954年2月, 莱芜县人民政府发出指示, 加强麻疹防治。3月28日县政府又发出
“采取紧急措施作好疫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重点加强麻疹、流感、流脑、猩红热
等传染病防治。 1~3月八个区不完全统计即发生麻疹630人,死亡31人,仅鹿野乡两
个村即发生麻疹95人, 死亡5人。强调加强领导,做好宣传和疫情报告,各区镇成立
防治小组, 开展巡回医疗。同年6月,县政府又发出关于开展夏季卫生工作的通知,
要求农业合作社设立卫生委员会,做好防暑,管好集市卫生,防止肠道传染病发生。
是年10月4日, 县政府下达了关于秋季种痘工作意见。以新生儿为主,六、十二、十
八岁四种年龄组的人接种。是年,县人委卫生科下达了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工作计划,
开展灭蚊,防蚊,做好宣传,加强疫情报告,搞好临床诊断治疗,推广中医药治疗乙
脑的经验。
1955年2月,县政府卫生科下达了疫情防治工作意见,5月又制定了春季麻疹防治
工作意见,其中指出1~4月下旬共发生4365人,死亡53人。为加强防治,在县召开的
三级干部会议上作了部署,批判了“麻疹是官疹、晚生不如早生”“饿死人要负责,
病死人与领导无关” 的错误观点。同年7月按照国务院批准卫生部颁布的《传染病管
理条例》依法实行管理。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分甲、乙两类,十八种。(1956年9月增至
25种)。传染病报告网络逐步形成。
1956年4月,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转卫生厅《山东省传染病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8月县卫生防疫站建立, 成为传染病管理的法定专业机构。并设立疫情室,专人负责
疫情报告工作。各区乡卫生所、联合诊所、合作社保健站、厂矿企事业单位均有人专
(兼)管传染病报告。
1961年1月25日,县人民委员会下达了“关于前段疾病防治情况和今后工作意见”。
1月份,全县共治疗水肿病27749名,干瘦病331名,其他传染病如白喉、麻疹、疟疾、
痢疾等共治疗3039名,杨庄、方下等公社,发现白喉、水肿病后,以公社书记为首的
成立了领导小组,认真执行了营养、治疗、休息三结合的方针,大办了营养食堂。杨
庄公社共建营养食堂38处, 70%以上的病人都能进食堂就餐,发病率逐日下降。在防
治白喉中,训练了1723名保健员,建立了群众性监督岗93处,疫情报告站773处。
1978年9月, 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对
甲类3种, 乙类22种传染病实施法定管理。经过几年的调整健全,逐步形成了较为完
整的传染病管理和疫情报告网络。1984年在全省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检查中,莱芜被
省卫生厅评为先进单位。同年将1950年以来一贯坚持的旬报表制度,改为疫情报告卡,
发现一例传染病,填一张报告卡,使疫情统计更趋向科学、准确。经过五十多年的防
治,有些传染病被消灭或控制,有些发病明显下降。但有的传染病尚缺乏理想的防治
措施因而防治效果较差,在总构成比中位次相对升高。
1989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正式实施,市政府成立了《传
染病防治法》宣传、贯彻、实施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市、乡、村三级疫情报告网,
疫情管理人员达1500人,基本做到了人员固定、责任明确。同时,加强监督队伍的建
设,全市分两批配备了二十名传染病防治监督员,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了执法素质。
1990年,市卫生局和市公安局联合下文,开展了性病和急性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
教育活动,受教育达3.5万人。是年,本市疾病监测点被列为全国疾病监测点。
1997年实行了结核病归口管理,发现本市户口肺结核病人,及时转市结防所统一
管理治疗。1999年,市防疫站组建流行病科。2000年,与两区疫情微机报告网联通,
实现了省、市、区微机联网,使疫情报告更准确、快捷。2001年,传染病防治工作在
省卫生厅霍乱、腹泻病防治专项检查和全省疾病控制综合考评中取得优异成绩。
2002年,流行病科与地方病科合并,组成流行病科。

2002年莱芜市疫情报告网示意图
原稿图为547页

说明:地级市建立前,市防疫站的疫情汇总后先报泰安市防疫站和莱芜市卫生局;地
级市建立后,市站将疫情汇总后,直接报省防疫站和市卫生局。各乡镇、厂矿、学校、
机关、医疗卫生单位的疫情报告分别报辖区防疫站。最后由区站汇总报市防疫站。

三、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

民间种牛痘预防天花历史较长,但未普及。1923年,宏慈医院为民众免费种痘,
接种人数有限。民间种痘均系小儿,且要支付相当数量的报酬(钱或粮),因而穷苦人
种痘者了了无几,一般认为种过一次痘可保终身不患天花。因此,新中国建立前二次
种痘者很少。据了解,日本侵占时期城镇强行为民众种痘和注射过鼠疫,伤寒、霍乱
等疫苗。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免费施行预防接种。1950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种痘
暂行办法》发布后,于1952年境内进行过牛痘普种,凡居民从未种过痘或六年内未种
过痘者为种痘对象。此后,每年春秋两季为新生儿和前次漏种者种痘。同时,开展过
伤寒三联疫苗、霍乱疫苗的注射。1952年增种鼠疫菌苗。1953年开始接种白喉疫苗。
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预防接种工作实施办法》后,本市即按《办法》
规定之程序实施预防接种。1955年开展过“痢疾噬菌体”口服预防痢疾,效果很差。
1956年开展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此后,随着科学和国家
经济的发展,相继增加“百白破”(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精制破伤风类
毒素、 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炭疽菌苗、乙型脑炎疫苗、流脑菌苗等。1
962年1月,按照卫生部颁布的《种痘办法》除每年为新生儿种痘外,每隔六年全民复
种一次。1973年1月,按“山东省预防接种方案”要求,开始有计划的实行预防接种。
1978年9月, 卫生部发出《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的通知》和《种痘办法》后,本市随之
调整减少了居民的种痘次数和种痘对象。 1980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宣告全球消灭人
类天花。1982年起,本市停止为居民种痘。
1982年,计划免疫制度在境内全面推行,各种生物制品皆按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实
施接种。 12岁以下儿童建立接种卡片,接种率达98%。以百白破三联疫苗、脊灰糖丸
疫苗、卡介苗、麻疹疫苗作为儿童的基础免疫,基础免疫率分别达到95.7%、97.1%、
90%、 97.1%。平均覆盖率83%。1983年后制定了冷链计划,订购了冷链设备。市卫生
防疫站增添了低温冰箱、 冷藏箱等疫苗储运设备, 全市按每10万人配一台制冰机,
3.5万人配一台电冰箱, 每个接种小组或自然村配一个冷藏包。35个冷藏周转箱,形
成完整的冷链系统。 1986年9月,冷链正式投入运转,市委书记朱应铭、省卫生厅防
疫处处长马有志出席典礼并剪彩。运转程序暂按二个月运转一次,采取单月分批运转
方式,即1、3、5、7、9、11月份为运转月。每运转月的5、15、25为运转日,届时,将
按规定的程序、路线冷藏运输, 及时送至各乡、镇医院(所),然后将疫苗分装冷藏箱
(包)带至各接种小组,按规定的对象完成接种。计划免疫程序如下:卡介苗,初种:
出生(12个月)、复种:7岁、10岁、12岁;脊灰三价混合疫苗:出生后2个月开始初服,
连服3次,每次间隔1个月,4岁复服一次;百白破混合制剂:出生后3个月初种,连种3次,
每次间隔1个月,1岁半至2岁半复种;麻疹活疫苗;出生后8个月初种,7岁、12岁复种;
乙型脑炎疫苗:1岁初种,2岁至2岁半复种,7岁、10岁再复种一次;流脑菌苗:主要为
1-15周岁儿童接种(暂定在发病和有流行地区) 。同年,进行了计划免疫效果监测。
做锡克氏试验286人, 阴转率88.11%。做结核菌素试验284人,阳转率为80.3%,
均达到标准要求。本市获山东省计划免疫先进单位。并提前实现国家普及儿童免疫第
一目标,受到山东省人民政府表彰。
其他尚有霍乱疫苗断续接种过15年,精制破伤风类毒素,于1970、1971两年在青
年民兵中接种过; 鼠疫菌苗、四联菌苗于1952年反细菌战时接种过;炭疽菌苗于196
3、 1964、1965三年在发病村接种过。其余每年在从事制革、肠衣等职业的人员中接
种。钩体疫苗于1976~1978年在五色崖、三岔河、王月庄等流行本病的村庄接种过。
未在表内统计。
1988年市政府办公室印发《莱芜市儿童计划免疫保偿试行办法》,市防疫站组织
了七个儿童计划免疫保偿工作队在全市开展计划免疫保偿, 全市0-7岁儿童保偿8267
7人,入保率86.7%,巩固和提高了计划免疫工作质量。
1991年始每年的12月5日和翌年1月5日进行全市0-4岁儿童脊髓灰质炎两轮强化免
疫,接种率都在96%以上。除1989年9月发生1例脊髓灰质炎外至今未有脊灰病例发生。
1993年8月1日组建了两区防疫站,由两区分别负责辖区的计划免疫工作,1995年实现
了以乡镇为单位,儿童四苗全程接种率达85%的目标。1996年1月,经省卫生厅组织的
评审“四苗”全程接种率达90%。实现了计划免疫第三个85%目标。是年,儿童计划免
疫保偿经上级批准由“一人一保”调整为“一针一保”。麻疹疫苗实行强化免疫,当
年共接种74321人次。 莱城区、钢城区为确保接种质量,开始推行集中式接种,实行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1999年6月份与美国CDC开展麻疹控制合作项目,是年麻疹疫苗
强化92865人次。2000年开始在全市接种风疹疫苗,当年接种4万余人份。2001年通过
无脊髓灰质炎证实,荣获卫生部三等功(荣誉证书)。是年,全市创建了省级示范接种
门诊、 市级预防接种门诊、 区级合格预防接种门诊。预防接种门诊工作普遍展开。
2002年4月,莱城区苗山卫生院、牛泉卫生院、钢城区人民医院、莱钢卫生防疫站4个
单位的预防接种门诊,经卫生局初审,省卫生厅验收,成为本市首批省级示范化接种
门诊。后又有,莱城区上游镇、大王庄镇、大槐树乡卫生院、钢城区里辛镇卫生院的
预防接种门诊又被评为省级示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另有,10个乡镇卫生院的预防接种
门诊被市卫生局评为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

表242-11950-2002年预防接种统计
单位:人

┌──┬───┬───┬───┬───┬───┬───┬───┬───┬───┬──┐
│年份│种痘 │伤寒 │白类 │卡介苗│麻疹 │脊灰 │百白破│乙脑 │流脑 │乙肝│
├──┼───┼───┼───┼───┼───┼───┼───┼───┼───┼──┤
│1950│13186 │154703│ │ │ │ │ │ │ │ │
├──┼───┼───┼───┼───┼───┼───┼───┼───┼───┼──┤
│1951│1957 │17350 │ │ │ │ │ │ │ │ │
├──┼───┼───┼───┼───┼───┼───┼───┼───┼───┼──┤
│1952│345675│29521 │ │ │ │ │ │ │ │ │
├──┼───┼───┼───┼───┼───┼───┼───┼───┼───┼──┤
│1953│45000 │41973 │2271 │ │ │ │ │ │ │ │
├──┼───┼───┼───┼───┼───┼───┼───┼───┼───┼──┤
│1954│46454 │1200 │ │ │ │ │ │ │ │ │
├──┼───┼───┼───┼───┼───┼───┼───┼───┼───┼──┤
│1955│26454 │41676 │ │ │ │ │ │ │ │ │
├──┼───┼───┼───┼───┼───┼───┼───┼───┼───┼──┤
│1956│46481 │743 │1516 │276 │ │ │ │ │ │ │
├──┼───┼───┼───┼───┼───┼───┼───┼───┼───┼──┤
│1957│5484 │280 │1597 │ │ │ │ │ │ │ │
├──┼───┼───┼───┼───┼───┼───┼───┼───┼───┼──┤
│1958│57821 │1530 │1470 │6795 │ │ │ │ │ │ │
├──┼───┼───┼───┼───┼───┼───┼───┼───┼───┼──┤
│1959│92698 │10758 │1172 │3437 │ │ │ │ │ │ │
├──┼───┼───┼───┼───┼───┼───┼───┼───┼───┼──┤
│1960│60685 │33566 │ │4963 │ │ │ │ │ │ │
├──┼───┼───┼───┼───┼───┼───┼───┼───┼───┼──┤
│1961│89384 │92406 │11921 │27529 │ │ │ │ │ │ │
├──┼───┼───┼───┼───┼───┼───┼───┼───┼───┼──┤
│1962│43632 │8567 │53647 │ │ │ │ │ │ │ │
├──┼───┼───┼───┼───┼───┼───┼───┼───┼───┼──┤
│1963│45827 │7888 │44266 │ │ │ │ │ │ │ │
├──┼───┼───┼───┼───┼───┼───┼───┼───┼───┼──┤
│1964│43632 │9099 │19934 │ │ │ │ │ │ │ │
├──┼───┼───┼───┼───┼───┼───┼───┼───┼───┼──┤
│1965│35933 │ │15052 │ │ │ │ │ │ │ │
├──┼───┼───┼───┼───┼───┼───┼───┼───┼───┼──┤
│1966│50992 │ │ │ │31013 │ │ │ │ │ │
├──┼───┼───┼───┼───┼───┼───┼───┼───┼───┼──┤
│1967│341528│ │ │ │29807 │143806│ │ │ │ │
├──┼───┼───┼───┼───┼───┼───┼───┼───┼───┼──┤
│1968│38724 │ │27514 │ │41899 │147436│39754 │ │ │ │
├──┼───┼───┼───┼───┼───┼───┼───┼───┼───┼──┤
│1969│48705 │ │53575 │ │ │29982 │8307 │ │ │ │
├──┼───┼───┼───┼───┼───┼───┼───┼───┼───┼──┤
│1970│61880 │ │193348│ │ │29730 │17020 │ │ │ │
├──┼───┼───┼───┼───┼───┼───┼───┼───┼───┼──┤
│1971│32663 │ │ │ │ │44147 │15023 │ │ │ │
├──┼───┼───┼───┼───┼───┼───┼───┼───┼───┼──┤
│1972│45927 │ │ │7358 │28690 │44950 │29665 │ │ │ │
├──┼───┼───┼───┼───┼───┼───┼───┼───┼───┼──┤
│1973│48841 │ │ │4533 │38690 │202666│32592 │ │49285 │ │
├──┼───┼───┼───┼───┼───┼───┼───┼───┼───┼──┤
│1974│47225 │ │109394│ │81320 │89365 │30159 │ │ │ │
├──┼───┼───┼───┼───┼───┼───┼───┼───┼───┼──┤
│1975│48441 │ │ │264275│38690 │89594 │ │48472 │ │ │
├──┼───┼───┼───┼───┼───┼───┼───┼───┼───┼──┤
│1976│49539 │48721 │ │ │45642 │116932│43394 │106246│ │ │
├──┼───┼───┼───┼───┼───┼───┼───┼───┼───┼──┤
│1977│44620 │13070 │206348│4948 │352060│120511│ │ │ │ │
└──┴───┴───┴───┴───┴───┴───┴───┴───┴───┴──┘

表242-21950-2002年预防接种统计
单位:人

┌──┬───┬───┬───┬───┬───┬───┬───┬───┬───┬───┐
│年份│种痘 │伤寒 │白类 │卡介苗│麻疹 │脊灰 │百白破│乙脑 │流脑 │乙肝 │
├──┼───┼───┼───┼───┼───┼───┼───┼───┼───┼───┤
│1978│622246│72674 │133268│7076 │55000 │368688│15010 │ │ │ │
├──┼───┼───┼───┼───┼───┼───┼───┼───┼───┼───┤
│1979│59000 │41602 │114002│234197│53169 │36000 │52659 │ │ │ │
├──┼───┼───┼───┼───┼───┼───┼───┼───┼───┼───┤
│1980│51271 │8208 │47041 │7994 │74793 │100249│36929 │93311 │ │ │
├──┼───┼───┼───┼───┼───┼───┼───┼───┼───┼───┤
│1981│19066 │15701 │38108 │11539 │89141 │121618│26328 │66256 │ │ │
├──┼───┼───┼───┼───┼───┼───┼───┼───┼───┼───┤
│1982│ │13366 │47878 │9483 │59453 │100120│29302 │77447 │ │ │
├──┼───┼───┼───┼───┼───┼───┼───┼───┼───┼───┤
│1983│ │ │ │180557│72323 │63882 │28458 │81565 │ │ │
├──┼───┼───┼───┼───┼───┼───┼───┼───┼───┼───┤
│1984│ │ │40958 │10793 │63358 │59940 │3758 │61123 │ │ │
├──┼───┼───┼───┼───┼───┼───┼───┼───┼───┼───┤
│1985│ │ │29535 │ │54650 │63566 │44336 │59745 │98855 │ │
├──┼───┼───┼───┼───┼───┼───┼───┼───┼───┼───┤
│1986│ │ │ │30946 │54543 │64980 │30624 │49270 │192846│ │
├──┼───┼───┼───┼───┼───┼───┼───┼───┼───┼───┤
│1987│ │ │ │46660 │65806 │48332 │29866 │60750 │124707│ │
├──┼───┼───┼───┼───┼───┼───┼───┼───┼───┼───┤
│1988│ │ │ │15155 │37886 │23568 │21367 │ │ │ │
├──┼───┼───┼───┼───┼───┼───┼───┼───┼───┼───┤
│1989│21289 │27614 │65809 │62615 │ │ │ │ │ │ │
├──┼───┼───┼───┼───┼───┼───┼───┼───┼───┼───┤
│1990│ │ │ │13000 │14500 │46020 │37460 │ │ │ │
├──┼───┼───┼───┼───┼───┼───┼───┼───┼───┼───┤
│1991│ │ │ │18650 │18770 │52740 │50268 │ │ │ │
├──┼───┼───┼───┼───┼───┼───┼───┼───┼───┼───┤
│1992│ │ │ │18120 │18820 │59812 │8775 │ │ │ │
├──┼───┼───┼───┼───┼───┼───┼───┼───┼───┼───┤
│1993│ │ │ │14756 │15805 │54705 │73254 │ │ │ │
├──┼───┼───┼───┼───┼───┼───┼───┼───┼───┼───┤
│1994│ │ │ │7066 │11294 │21372 │21593 │ │ │ │
├──┼───┼───┼───┼───┼───┼───┼───┼───┼───┼───┤
│1995│ │ │ │10012 │9979 │28950 │28867 │ │ │ │
├──┼───┼───┼───┼───┼───┼───┼───┼───┼───┼───┤
│1996│ │ │ │8631 │10347 │33407 │33309 │ │ │ │
├──┼───┼───┼───┼───┼───┼───┼───┼───┼───┼───┤
│1997│ │ │ │10972 │12981 │38106 │38470 │ │ │ │
├──┼───┼───┼───┼───┼───┼───┼───┼───┼───┼───┤
│1998│ │ │ │15973 │16050 │44763 │44267 │ │ │ │
├──┼───┼───┼───┼───┼───┼───┼───┼───┼───┼───┤
│1999│ │ │ │16450 │17348 │51720 │52593 │ │ │35710 │
├──┼───┼───┼───┼───┼───┼───┼───┼───┼───┼───┤
│2000│ │ │ │11605 │10757 │34710 │34319 │ │ │35274 │
├──┼───┼───┼───┼───┼───┼───┼───┼───┼───┼───┤
│2001│ │ │ │14607 │14668 │41738 │46462 │ │ │45483 │
├──┼───┼───┼───┼───┼───┼───┼───┼───┼───┼───┤
│2002│ │ │ │11700 │12608 │36581 │37353 │ │ │36050 │
└──┴───┴───┴───┴───┴───┴───┴───┴───┴───┴───┘

四、传染病防治

鼠疫新中国建立前境内有无本病流行,未曾查考。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列为甲类
传染病管理。本市只在1952年开展过鼠疫菌苗预防注射,至今未见疫情报告。
霍乱、副霍乱民国八年(1919年),大鱼池村霍乱流行,迅速蔓延至东鱼池、戴鱼
池、宜山等村。七八两月即死亡174人,戴奇一家五天内死去了3人。其妻病亡后,丧
殡未了,其子未脱孝衣就死去,其出嫁之女也死在灵堂里。1946年夏秋季,《山东省
政府关于防治霍乱的指示》称,“据最近报告与调查,除临沂、赵铺(今苍山县)、费
县、郯城、沂东各地发生霍乱外,鲁中泰安、莱芜亦在六十余村中发现死亡百余人之
惨象。”1950年始,开展霍乱疫苗注射。1962年,为防止副霍乱传入境内,开展了疫
源检索,并把预防本病列入卫生防疫工作首要任务之一。1963年,县人民委员会成立
了领导小组,卫生防疫站每年5-10月把疫源检索列为常规任务,对重点水源与重点人
群的粪便进行细菌培养和“SPA” 快速诊断。但境内未发现阳性结果。1982年,莱钢
焦化厂一教师发生副霍乱,系去青岛探亲受染带病返回,由于及时实行控制和检疫措
施,未再发现病人和带菌者。1983年,加强了检疫和预防措施,经泰安地区副霍乱、
传染性肝炎防治工作检查评比,莱芜县获总分第一,县医院、防疫站分获同级第一,
城关医院获同级第三。 1984年4月,卫生局下达了关于副霍乱、肝炎防治工作意见,
同年7月, 市政府发出“关于做好副霍乱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做到防治人员、
药品、 器材三落实。1985年4月,卫生局发出“认真做好医院隔离消毒工作意见”。
强调医院污水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同年6月,卫生局决定对副霍乱、肝炎防治工作进
行检查,要求医院做到“六分开 (挂号、候诊、取药、注射、采血、病例与普通门诊
分开)防止交叉感染。1988年,市政府成立了副霍乱防治领导小组,4月下旬市站举办
了为期2天的副霍乱防治知识培训班, 各有关单位均制定了防治计划,保证了霍乱防
治工作顺利开展。1989年7-10月,在霍乱流行季节,市食品卫生领导小组召集市人大、
政协、爱卫会、防疫站组成检查组,对食品和冷饮卫生进行四次大检查,查出不合格
食品和冷饮294起, 全部进行严肃处理。1992年5到10月份,对莱芜旅馆等8家单位流
动人口进行了霍乱防治预防服药, 服药达647人。1996、1997年夏秋季,为加强建设
工地卫生管理,防止霍乱等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对全市各大建筑工地食堂、饮水、
厕所等卫生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1998年5-10月份,
为做好霍乱、腹泻病防治工作,流行病科坚持24小时轮流值班听疫情电话 (包括节假
日)。每周1次(有疫情每日1次)及时向省防疫站电话报告疫情。5月30日,在寨里镇韩
王许村发生建国以来莱芜第一例霍乱病例, 患者韩某,男,27岁,农民。当日早5:
00左右开始出现腹泻症状, 先在本村卫生室诊治,效果不佳,至下午3:00左右腹泻
十余次,并有明显的脱水、循环衰竭等表现,遂转莱芜市人民医院住院诊治。经S PA
快诊试验阳性,并在增菌培养后,分离出小川型孤菌,确诊为霍乱。患者在市医院隔
离治疗7天,经三次霍乱弧菌培养阴性,痊愈出院。经调查,患者在5月29日中午为其
岳母祝寿聚餐,吃过从市场上购买的熟猪肉,同餐者共12人,除韩某外,其他人无任
何症状和阳性体征, 经粪检3次也未检出霍乱弧菌。患者在发病前无外出史,无霍乱
病例接触史和饮用生水史,传染来源不明。疫情发生后,市、区两级卫生行政、防疫
部门迅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疫点、 疫区处理, 对15名密切接触者进行粪检并给予
PPA预防服药,加强了饮水、饮食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地防止了疫情传播、
蔓延,杜绝了二代病例发生。7月6日至10日财产保险公司又发生了一起霍乱暴发疫情,
系去外地参观, 集体就餐,回莱芜发病,共查出霍乱病人及疑似病例10例,带菌者1
例,分部于市及两区财产保险公司。发现疫情后,市防疫站迅速组织人员对该公司全
面彻底的消杀处理。由于措施得力,处理及时,无二代病例发生,因1998年本市发生
霍乱疫情,各医疗卫生机构腹泻病门诊于1999年4月15日提前开诊,4月下旬,市卫生
局对开诊情况进行了抽查。 5月25日,市卫生局召开全市霍乱防治紧急会议,切实加
强了霍乱防治工作各项措施, 同时开展了霍乱查源灭源工作,查验9份样本,未检出
霍乱孤菌。 紧接着拟定下发了《关于霍乱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等规范性文件4个,
严防了霍乱、腹泻病发生。
天花清同治年间,杨鹤皋在《医方集注》中论述天花的诊治,新中国建立前,境
内不断发生和流行。死于本病者甚多,“麻面者”随处可见,新中国建立后,政府非
常重视天花的防治。 自1950年始,每年春秋两季为群众免费种痘。1950年发病4人,
死亡1人。 1951年发病19人,死亡4人。1952年发病25人,死亡5人。1953年后未发生
此病。但坚持预防工作从未松懈。1980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全球消灭人间
天花,并正式宣布1979年12月25日为“世界天花绝迹日”。1982年后,遵照国家规定
停止为居民种痘。
白喉新中国建立前,流行历史不详。民间有“双单乳鹅”、“锁喉风”之说,即
为白喉病症象。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每年给一定数量的儿童免费注射白喉类毒素。1956年始有疫
情报告, 但未发生流行。1960年8月,土楼村发生首例病人,迅速蔓延全县,除常庄
公社外, 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以方下、牛泉、寨里、杨庄4个公社发病率较高。县
人民委员会建立防治白喉领导小组,省、地、县三级医疗卫生单位抽调大批医务人员
深入疫区进行防治。 全县设立隔离治疗点86处,交通检疫站4处。群众防疫监督岗28
2处, 劝阻站104处,施行白喉预防注射30万人次,使用1:2000青霉素溶液喷喉、碘
甘油涂喉、 利喉素、五倍子散等预防,计投药200万人次,有效地控制了疫情蔓延。
全县共发病11315人, 发病率为1724.14/10万,死亡121人,病死率为1.04%。1961年
后,发病人数逐年减少。1972年后无疫情报告。

表2431956-1972年白喉病患亡统计

┌──┬───┬──┬──┬──┬─┬──┬────┬─┐
│年份│患 │亡 │年份│患 │亡│年份│患 │亡│
├──┼───┼──┼──┼──┼─┼──┼────┼─┤
│1956│3 │ │1962│600 │11│1968│1968.49 │ │
│1957│2 │ │1963│103 │4 │1969│69.16 │ │
│1958│ │ │1964│806 │12│1970│70.13 │ │
│1959│ │ │1965│421 │ │1971│71.17 │ │
│1960│11315 │121 │1966│587 │5 │1972│ │ │
│1961│2826 │57 │1967│218 │2 │ │ │ │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境内流行已久,1951年始有疫情报告,每年都有散在发
病。1959年局部暴发流行,1963年发病逐年增多,1966年,发病1094例,死亡87例。
1966年1月20~3月24日,圣井、上庄等村发生局部流行,计发病96人。最大年龄58岁,
最小年龄3个月, 5-14岁占64.58%。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病较多。1975年起,推行流脑
菌苗接种。1980年上游公社部分村庄流行。1981年,县卫生防疫站以新发病区大厂村
的病人和未发病的东下游村开展流脑带菌和菌群分布调查。 共查272人,发现带菌者
75人。 带菌率为27.6%。其中发病村带菌率为34.3%,非发病村带菌率为20.7%。带菌
者以15岁至20岁年龄组最高。 经血清菌群鉴定,75株脑膜炎双球菌。A群占53%,B群
占38.7%,C群和319群分别占2.70%和5.30%。1983年,口镇公社1-5月份发病65例,死
亡1例。 分布23个村。5-10岁年龄组占发病人数的70.80%。山口村发病25例,占全社
发病人数的38.5%。 所有发病者均未接受过预防注射。1984年至1986年流脑发病人数
分别为53人、31人、25人。1987年14人,比上年下降44%。1996年后,无疫情报告。

表2441951-1996年流脑患亡统计

┌──┬──┬─┬──┬──┬─┬──┬──┬─┐
│年份│患 │亡│年份│患 │亡│年份│患 │亡│
├──┼──┼─┼──┼──┼─┼──┼──┼─┤
│1951│11 │2 │1967│934 │59│1983│144 │5 │
│1952│3 │ │1968│700 │30│1984│53 │2 │
│1953│ │ │1969│218 │11│1985│31 │ │
│1954│ │ │1970│145 │13│1986│25 │ │
│1955│ │ │1971│121 │2 │1987│14 │ │
│1956│31 │3 │1972│240 │20│1988│ │ │
│1957│3 │1 │1973│258 │13│1989│3 │ │
│1958│2 │1 │1974│993 │40│1990│5 │ │
│1959│150 │25│1975│742 │36│1991│1 │1 │
│1960│67 │15│1976│375 │18│1992│2 │ │
│1961│15 │4 │1977│122 │6 │1993│ │ │
│1962│14 │2 │1978│27 │2 │1994│ │ │
│1963│462 │38│1979│26 │ │1995│1 │1 │
│1964│608 │63│1980│69 │1 │1996│1 │ │
│1965│832 │64│1981│62 │2 │ │ │ │
│1966│1094│87│1982│90 │2 │ │ │ │
└──┴──┴─┴──┴──┴─┴──┴──┴─┘

百日咳境内流行很久,1950年始有疫情报告。1956年后,不断流行。且每隔几年就出
现一次高峰。1960年应用百白二联疫苗,1972年应用百白破三联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因接种质量欠佳,预防效果一度很差。1978年起,将百白破三联疫苗作为儿童的基础
免疫,并建立接种卡片制度,定期进行质量考核,发病人数呈下降趋势,且为散在分
布。1993年发病4人,1994年,发病8人,1995年3人,1997年1人,此后未见疫情报告。

表2451950-1997年百日咳发病统计

┌──┬──┬─┬───┬──┬──┬─┬───┬──┬──┬─┬───┐
│年份│患病│亡│患病率│年份│患病│亡│患病率│年份│患病│亡│患病率│
│ │人数│ │1/10万│ │人数│ │1/10万│ │人数│ │1/10万│
├──┼──┼─┼───┼──┼──┼─┼───┼──┼──┼─┼───┤
│1950│36 │ │ │1966│1066│9 │9.49 │1982│51 │1 │51 │
│1951│ │ │ │1967│427 │ │0.2 │1983│20 │ │12.48 │
│1952│3 │ │ │1968│769 │ │30.17 │1984│26 │ │ │
│1953│ │ │ │1969│569 │ │20.72 │1985│130 │ │8.25 │
│1954│ │ │ │1970│121 │ │4.99 │1986│87 │ │1.3 │
│1955│ │ │ │1971│131 │ │1.94 │1987│14 │ │ │
│1956│274 │8 │ │1972│1741│ │ │1988│3 │ │ │
│1957│97 │1 │ │1973│2284│ │ │1989│2 │ │ │
│1958│509 │6 │ │1974│531 │ │ │1990│2 │ │ │
│1959│1889│22│ │1975│59 │ │ │1991│4 │ │ │
│1960│91 │ │ │1976│491 │ │ │1992│ │ │ │
│1961│29 │ │ │1977│1372│ │ │1993│4 │ │ │
│1962│21 │ │ │1978│94 │ │ │1994│8 │ │ │
│1963│2209│8 │ │1979│2 │ │ │1995│3 │ │ │
│1964│1117│ │ │1980│303 │ │ │1996│ │ │ │
│1965│344 │ │ │1981│210 │ │ │1997│1 │ │ │
└──┴──┴─┴───┴──┴──┴─┴───┴──┴──┴─┴───┘

麻疹境内流行很久,因儿童期大都难以避免,民间称之为“官疹”。由于儿童对麻疹
易感性强,危害较重,素有“生疹子落门不落人”,“生了癍和疹才是阳间人”之说。
一般每隔几年就暴发流行一次。1959年,上游、茶业、辛庄、常庄等公社流行,共发
病8677人,发病率为1241.85/10万,死亡228人,病死率3.63%。1965年,羊里、
大王庄、 牛泉、寨里、矿山等公社暴发流行。共发病11853人,发病率为1607.57/10
万,死亡104人,病死率为0.88%。1966年始用麻疹疫苗预防,1968年广泛应用麻疹减
毒活疫苗。凡是按照规定施行注射者,发病率明显下降。1974年,茶业、常庄、苗山、
高庄、羊里等公社局部流行。1978年麻疹疫苗作为儿童基础免疫。人群免疫水平提高。
有效地控制了麻疹的流行。 1984年东峪、傅家庄、南张庄等部分村庄流行。1 987年
后虽有发病,但报告病例已很少。

表2461950-2002年麻疹患亡统计

┌──┬───┬──┬──┬──┬─┬──┬─┬─┐
│年份│患 │亡 │年份│患 │亡│年份│患│亡│
├──┼───┼──┼──┼──┼─┼──┼─┼─┤
│1950│404 │24 │1969│118 │2 │1988│6 │ │
│1951│934 │19 │1970│8466│1 │1989│5 │ │
│1952│1265 │33 │1971│4304│3 │1990│3 │ │
│1953│905 │33 │1972│779 │6 │1991│3 │ │
│1954│2361 │74 │1973│2028│24│1992│2 │ │
│1955│6156 │165 │1974│6641│ │1993│2 │ │
│1956│2141 │27 │1975│231 │ │1994│4 │ │
│1957│2909 │55 │1976│358 │ │1995│8 │ │
│1958│2415 │65 │1977│34 │ │1996│4 │ │
│1959│8677 │228 │1978│503 │ │1997│2 │ │
│1960│458 │5 │1979│231 │ │1998│2 │ │
│1961│3809 │35 │1980│58 │1 │1999│ │ │
│1962│1688 │12 │1981│72 │ │2000│5 │ │
│1963│4153 │45 │1982│141 │ │2001│9 │ │
│1964│3586 │50 │1983│85 │ │2002│1 │ │
│1965│11853 │104 │1984│104 │ │ │ │ │
│1966│2010 │32 │1985│4 │ │ │ │ │
│1967│1831 │5 │1986│3 │ │ │ │ │
│1968│5351 │ │1987│20 │ │ │ │ │
└──┴───┴──┴──┴──┴─┴──┴─┴─┘

猩红热民间有“烂喉痧”之称。清同治年间,杨鹤皋在《集验舌法》中记述:“生斑
舌”,舌见红色而有小黑星者,热乘虚而入,胃热则发斑矣……时行瘟疫,发热、头
痛、身痛、腹痛或发黄、发斑、生疹、发痧……。“似与本病相符。但发病情况无资
料可考。1952年始有疫情报告。此后,每隔几年就有一次发病高峰。1972年,上游公
社暴发流行,发病720人,并蔓延数个公社,共发病799人。1973年,全县发病516人,
以颜庄、 辛庄、羊里、寨里等公社较重。1975年后,每年发病均在10人以内。198 6
年发病5人。1987年发病4人,发病率0.37/10万。1988年,发病9人,发病率0.82/1 0
万,比上年下降78.46%;1997年,发病18人,1999年,发病15人,上述两年发病率较
高,2001年后无疫情报告。

表2471952-2002年猩红热患亡统计

┌──┬──┬─┬──┬──┬─┬──┬─┬─┐
│年份│患 │亡│年份│患 │亡│年份│患│亡│
├──┼──┼─┼──┼──┼─┼──┼─┼─┤
│1952│22 │1 │1970│ │ │1988│9 │ │
│1953│4 │ │1971│ │ │1989│8 │ │
│1954│116 │8 │1972│799 │ │1990│3 │ │
│1955│714 │31│1973│516 │ │1991│2 │ │
│1956│309 │10│1974│47 │ │1992│4 │ │
│1957│73 │2 │1975│6 │ │1993│6 │ │
│1958│61 │2 │1976│4 │ │1994│4 │ │
│1959│146 │9 │1977│1 │ │1995│4 │ │
│1960│13 │1 │1978│8 │ │1996│6 │ │
│1961│1 │ │1979│7 │ │1997│18│ │
│1962│ │ │1980│ │ │1998│3 │ │
│1963│3 │3 │1981│ │ │1999│15│ │
│1964│6 │ │1982│1 │ │2000│2 │ │
│1965│6 │ │1983│2 │ │2001│0 │ │
│1966│9 │ │1984│3 │ │2002│0 │ │
│1967│3 │ │1985│4 │ │ │ │ │
│1968│ │ │1986│5 │ │ │ │ │
│1969│ │ │1987│4 │ │ │ │ │
└──┴──┴─┴──┴──┴─┴──┴─┴─┘

流行性感冒境内流行很久,新中国建立后,该病在法定传染病中,构成比例最高。
每隔几年即有一次流行高峰。 1957年。世界性大流行时,县内发病达54719人,发病
率3881.5/10万。 尚无可靠防治方法。2002年为了解莱芜市流感状况,经省防疫站批
准确定市人民医院内科、市妇保院儿科为省级流感监测点,于每年10月1日至次年3月
31日进行监测。(见248表)

表248-11951-2002年流感患亡统计

┌──┬──┬─┬──┬───┬─┬──┬───┬─┐
│年份│患 │亡│年份│患 │亡│年份│患 │亡│
├──┼──┼─┼──┼───┼─┼──┼───┼─┤
│1951│247 │ │1964│13649 │1 │1977│3540 │1 │
│1952│232 │ │1965│162 │ │1978│4832 │ │
│1953│ │ │1966│15797 │ │1979│1634 │ │
│1954│ │ │1967│3238 │ │1980│14736 │ │
│1955│ │ │1968│203 │ │1981│2778 │ │
│1956│ │ │1969│1006 │ │1982│898 │ │
└──┴──┴─┴──┴───┴─┴──┴───┴─┘

表248-21951-2002年流感患亡统计

┌──┬───┬──┬──┬───┬─┬──┬──┬─┐
│年份│患 │亡 │年份│患 │亡│年份│患 │亡│
├──┼───┼──┼──┼───┼─┼──┼──┼─┤
│1957│54719 │3 │1970│10080 │ │1983│1562│ │
│1958│24791 │109 │1971│1808 │ │1984│857 │ │
│1959│4398 │31 │1972│18085 │ │1985│ │ │
│1960│3456 │ │1973│2284 │ │1986│ │ │
│1961│10776 │ │1974│7582 │ │1987│692 │ │
│1962│2212 │ │1975│31453 │ │2002│1463│ │
│1963│ │ │1976│11971 │ │ │ │ │
└──┴───┴──┴──┴───┴─┴──┴──┴─┘

伤寒与副伤寒境内流行已久,新中国建立后,始有疫情报告。1950年开展伤寒三
联疫苗预防接种。但每年都有发病者。1960年,全县发病915人,发病率138.17/10万。
1977年,陶镇、北山阳、孔家庄、大崮山、南文字、蔷泉、南麻峪等村发生流行,计
发病166人。 此后,该病连年发病及流行。县卫生防疫站1981年对上年发病的病人开
展带菌调查。 1984年4月对上年发生伤寒流行的口镇南山阳、北山阳、小洼、西街、
南街5个村病家及四邻采大便调查,每人采3次,间隔2日,共调查116人,采样521份,
阳性6人,带菌率5.17%。发现阳性者给予服药治疗,对重点村庄采取漂白粉饮水
消毒,加强饮食卫生宣传、消灭苍蝇等措施,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表2491952-2002年伤寒患亡统计

┌──┬──┬─┬──┬──┬─┬──┬─┬─┐
│年份│患 │亡│年份│患 │亡│年份│患│亡│
├──┼──┼─┼──┼──┼─┼──┼─┼─┤
│1952│10 │5 │1970│2 │1 │1988│30│ │
│1953│2 │2 │1971│ │ │1989│9 │ │
│1954│6 │ │1972│ │ │1990│2 │ │
│1955│ │ │1973│ │1 │1991│2 │ │
│1956│13 │ │1974│ │ │1992│5 │ │
│1957│1 │ │1975│ │ │1993│18│ │
│1958│23 │ │1976│1 │ │1994│19│ │
│1959│222 │4 │1977│166 │ │1995│19│ │
│1960│915 │3 │1978│84 │ │1996│9 │ │
│1961│490 │6 │1979│74 │ │1997│4 │ │
│1962│232 │ │1980│22 │ │1998│7 │ │
│1963│87 │ │1981│23 │ │1999│4 │ │
│1964│68 │ │1982│102 │ │2000│3 │ │
│1965│69 │ │1983│36 │ │2001│1 │ │
│1966│79 │ │1984│18 │ │2002│1 │ │
│1967│29 │ │1985│71 │ │ │ │ │
│1968│25 │ │1986│72 │ │ │ │ │
│1969│1 │ │1987│11 │ │ │ │ │
└──┴──┴─┴──┴──┴─┴──┴─┴─┘

病毒性肝炎有甲型、乙型和非甲非乙型三种,1958年后发病逐年增多。1961年境内部
分公社发生甲型肝炎暴发流行。发病1077人,发病率159.08/10万,波及30多个村庄,
仅寨里公社即发病585人,死亡4人。其中15至55岁青壮年占89.78%,男女之比为1.9:
1。以杨枝大枣汤、茵陈大枣汤全民预防服药,获得较好效果。1977年9月,在高庄、
颜庄、 牛泉、寨里等公社及县直机关、厂矿流行,全县发病1241人,发病率123.43/
10万。 1983年9月,卫生局发出“关于医疗单位加强预防工作防止交叉感染的通知”
指出, 经不同人群乙肝表面抗原调查694人,阳性41人,阳性率5.9%,要求各医疗单
位对使用的医疗器械严格消毒,防止输血后肝炎发生,加强无菌观念,做好自身防护,
防止交叉感染。1984年,对饮食行业、火车站机务段行车公寓服务人员及育红小学和
应征青年1907人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查, 阳性率为8.02%。1985年,对饮食行业3521
人进行调查,阳性率6.33%,经核心抗体测定320人,阳性147人,阳性率45.9 4%。对
52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血清与医院传染病房的现症乙肝病人血清对照,其结果相同。
1986年, 肝炎发病436人。同年,对农民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情况作了监测,健康携带
率为5.34%, 低于其他人群。1987年,对暴发点及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
处理。 疫点处理率达94.1%。城区实行了个案调查制度,完成了1715名饮食服务从业
人员乙肝表面抗原检测, 阳性68人,携带率3.96%。进行了两次医源隔离消毒工作检
查。开展了乙肝疫苗和丙种球蛋白接种有偿服务,提高了人群免疫水平。198 8年3月
份,上海甲肝流行,市政府下发紧急通知,积极开展防治工作,对市直学校幼儿园、
厂矿外出归来人员进行疫源检索,共查体7740人,查出肝功异常83人,并利用中草药
进行预防服药, 对市区公共场所喷洒消毒6万多平方米。在6-9月份,境内有三个甲
肝暴发点, 分别是:口镇街发病13例,辛庄镇南王庄村、前程子村分别发病2 7、31
例。市防疫站及时进行处理,处理率达100%。对城区85个疫点也进行调查处理。开展
甲肝抗体监测, 共监测40人,阳性6人。同时,加强了对重点人群管理,对控制甲肝
流行起到了积极作用。1989年,城区办事处古石沟村、颜庄镇北官庄村、张家洼村及
常庄乡甲肝暴发,疫区有扩散趋势。是年12月至1990年4月,东风小学甲肝暴发流行,
发病12例。是年,甲肝暴发点8处,涉及7个乡镇。1991年,甲肝发病1134例,发病率
为71.77/10万,全市30个乡镇除腰关乡外,29个乡镇及市直机关厂矿均有发病,并出
现了明显的由中部平原向南部山区扩散蔓延之势。 1992年甲肝暴发点3处,分别是大
槐树乡潘家沟村、高庄镇田家林村和薄板台村,发病年龄均为15岁以下儿童。1993年,
甲肝暴发点3处, 处理疫点42处。1994年后未有甲肝暴发流行。2001年,积极推广甲
肝疫苗近4000人份,有效的遏制了甲肝疫情。

表2501959-2002年病毒性肝炎患亡统计

┌──┬──┬─┬──┬──┬─┬──┬──┬─┐
│年份│患 │亡│年份│患 │亡│年份│患 │亡│
├──┼──┼─┼──┼──┼─┼──┼──┼─┤
│1959│17 │16│1974│195 │1 │1989│829 │1 │
│1960│293 │9 │1975│970 │ │1990│869 │ │
│1961│1077│ │1976│567 │ │1991│1134│1 │
│1962│584 │7 │1977│1241│1 │1992│826 │ │
│1963│145 │ │1978│625 │ │1993│760 │ │
│1964│93 │1 │1979│137 │ │1994│629 │ │
│1965│58 │ │1980│184 │ │1995│409 │ │
│1966│66 │ │1981│467 │ │1996│332 │ │
│1967│32 │ │1982│478 │ │1997│284 │ │
│1968│3 │ │1983│388 │ │1998│363 │ │
│1969│15 │ │1984│282 │ │1999│396 │ │
│1970│25 │ │1985│307 │ │2000│451 │ │
│1971│131 │ │1986│436 │ │2001│313 │ │
│1972│209 │ │1987│942 │ │2002│184 │ │
│1973│182 │ │1988│1263│ │ │ │ │
└──┴──┴─┴──┴──┴─┴──┴──┴─┘

脊髓灰质炎俗名婴儿瘫。民间常见到婴儿瘫后遗症患者。1957年即有疫情报告。
1961年始用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口服预防。1966年,除茶业公社外,14个公社皆有疫
情报告。以颜庄、矿山、牛泉等公社发病较多。全县共发病173人,死亡2人。1967年,
大面积采用口服脊灰疫苗预防,由于接种质量不高等原因,仍有少数村庄出现病人。
1978年实行计划免疫后,疫情逐年减少。1980年,据县医院报告,圣井、劝礼两村发
现大批格林-巴里二氏综合征, 经流行病学调查和上级业务部门鉴定。确诊为脊髓灰
质炎。疫情蔓延至10个公社,15个自然村,共计发病147人,死亡6人。发病年龄多为
3岁以下儿童, 经病原学检查为Ⅰ型脊灰病毒。采用脊灰疫苗应急口服预防,很快得
到控制。1982年后未再发现病人。1989年9月雪野乡西台头村发病1例。后未有疫情报
告。

表2511957-1989年脊髓灰质炎患亡统计

┌──┬─┬─┬──┬──┬─┬──┬──┬─┐
│年份│患│亡│年份│患 │亡│年份│患 │亡│
├──┼─┼─┼──┼──┼─┼──┼──┼─┤
│1957│4 │ │1966│173 │1 │1975│2 │6 │
│1958│2 │ │1967│6 │ │1976│ │2 │
│1959│6 │1 │1968│6 │ │1977│ │ │
│1960│ │ │1969│2 │ │1978│1 │ │
│1961│ │ │1970│6 │ │1979│ │ │
│1962│ │ │1971│ │ │1980│147 │ │
│1963│12│ │1972│56 │ │1981│6 │ │
│1964│19│1 │1973│3 │ │1982│ │ │
│1965│2 │1 │1974│2 │ │1989│1 │ │
└──┴─┴─┴──┴──┴─┴──┴──┴─┘

痢疾分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境内流行很久,对居民健康危害甚重。新中国
建立后,国家列为法定传染病进行防治。主要采取“把住病从口入”的措施,开展饮
食卫生、饮水卫生、消灭苍蝇及加强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等。20世纪50年代,曾推行
过痢疾噬菌体口服预防, 效果不佳,每年发病数以千计,后三十多年发病率持续在3
378-2556.49/10万之间。1975至1978年,对本县细菌培养发现的痢疾杆菌菌株进行了
分型鉴定和中西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表明:以福氏痢疾杆菌为流行菌株,占90%,其
中又以福1、福2为主,分别占41.5%和39.4%。
1980年以后,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饮食饮水卫生和环境卫生不断改善,居民
卫生知识水平和医疗保健条件有所提高,发病率下降到300/10万,1988年,发病率为
75.6/10万,2001年在各类传染病中占前二位。

表252195株痢疾杆菌菌型分布

┌───┬───┬───┬──┬──┬──┬───┬───┬──┬──┬──┐
│菌型 │福1 │福2 │福3 │福4 │福5 │群3.4 │宋内氏│包氏│史氏│合计│
│菌株数│81 │77 │5 │12 │1 │13 │2 │2 │2 │195 │
│% │41.53 │39.48 │2.56│6.16│0.51│6.67 │1.04 │1.04│1.04│100 │
└───┴───┴───┴──┴──┴──┴───┴───┴──┴──┴──┘

表2531950-2002年痢疾发病统计

┌──┬──┬─┬──┬───┬─┬──┬──┬─┐
│年份│患 │亡│年份│患 │亡│年份│患 │亡│
├──┼──┼─┼──┼───┼─┼──┼──┼─┤
│1950│76 │8 │1969│342 │1 │1988│821 │ │
│1951│265 │7 │1970│421 │1 │1989│545 │ │
│1952│301 │14│1971│299 │ │1990│878 │ │
│1953│1454│13│1972│686 │1 │1991│706 │ │
│1954│461 │ │1973│1532 │ │1992│631 │ │
│1955│954 │ │1974│24216 │ │1993│150 │ │
│1956│1411│5 │1975│5054 │ │1994│634 │ │
│1957│2527│7 │1976│5601 │ │1995│558 │ │
│1958│528 │1 │1977│12786 │ │1996│409 │ │
│1959│1670│75│1978│8120 │ │1997│343 │ │
│1960│8051│4 │1979│4302 │ │1998│360 │ │
│1961│3797│11│1980│3927 │ │1999│364 │ │
│1962│852 │ │1981│3132 │ │2000│348 │ │
│1963│838 │ │1982│3263 │ │2001│309 │ │
│1964│387 │ │1983│3698 │ │2002│28 │ │
│1965│1702│6 │1984│2378 │ │ │ │ │
│1966│1508│1 │1985│1575 │ │ │ │ │
│1967│498 │ │1986│1130 │ │ │ │ │
│1968│752 │1 │1987│692 │ │ │ │ │
└──┴──┴─┴──┴───┴─┴──┴──┴─┘

附:药敏试验选择了民间中草药和县医院中医科常用的中药方剂以及西药抗菌素十余
种中西药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中药以五倍子最为敏感,几乎100%,而且,多数为极
高度敏感,抑菌环在20毫米以上。川莲、石榴皮,黄芩次之。但中医治疗菌痢,应以
辨证施治,不能单从抑菌效果来评价。西药以庆大霉素,新霉素最为敏感,红霉素次
之,氯霉素、合霉素多数西药,敏感率低。
上述研究成果,曾获1978年县科技成果奖。
为了解五倍子对痢疾的临床效果,于1979、1982、1983年三次用同样方法,在流
行季节, 使用自己研制的五倍子浸膏片,进行疗效观察。共观察统计127例,有效率
分别为96.3%、 68.09%、92.45%,平均84.25%。分析1982年有效率低的原因:主
要是由于药品系1979年生产,保管时间过长,药效降低有关。

表254中药药敏试验结果

此表有错—errbg—The bgbh error no bh!
[BG(!][
BHDFG2,FK6,K5。6,KF]药物[]试验菌株[]敏感菌株[]敏感率%[]药物[]试验菌株[]
敏感菌株[]敏感率%[
BHDG2,FK6ZQ1*2,K5。6,KF]五倍子[]200[]125[]76[]苦菜[]62[]10[]16.10[
BH]川莲[]137[]92[]69[]成方[]62[]34[]54.84[
BH]石榴皮[]62[]49[]77.40[]1[]62[]48[]77.40[
BH]黄[SX(B-*4][HT7,6]山[][HT6,5”]令[HT][SX)][]62[]47[]75.80[]2[]62[]30[]
48.50[
BH]山楂片[]75[]0[]0[]3[]62[]42[]67.70[
BH]紫参[]75[]2[]2.67[]4[]62[]25[]40.30[
BH]白头翁[]75[]0[]0[]5[]62[]18[]29.00[
BH]鸡冠花[]75[]0[]0[]6[]62[]15[]24.20[
BH]马齿苋[]75[]1[]1.33[]7[]62[]0[]0[
BH]大蒜[]62[]33[]53.20[]8[]75[]8[]10.67[
BH]苍耳子[]62[]3[]4.84[]9[]75[]0[]0[
BH]土大黄[]62[]0[]0[]10[]57[]0[]0[
BH]风眼草[]62[]12[]19.40[]11[]57[]0[]0[
BH]龙葵[]62[]3[]4.84[]12[]57[]0[]0[
BG)]

表255西药试验结果

┌────┬────┬────┬────┬────┬────┬────┬────┐
│药物 │试验菌株│敏感菌株│敏感率% │药物 │试验菌株│敏感菌株│敏感率% │
├────┼────┼────┼────┼────┼────┼────┼────┤
│庆大霉素│187 │167 │89.3 │链霉素 │187 │68 │36.40 │
│新霉素 │116 │110 │94.8 │卡那霉素│142 │87 │61.30 │
│氯霉素 │187 │76 │40.6 │红霉素 │120 │92 │76.67 │
│合霉素 │187 │45 │24.1 │土霉素 │140 │19 │13.57 │
│四环素 │185 │20 │10.8 │痢特灵 │143 │56 │40.56 │
│青霉素 │175 │3 │1.7 │ │ │ │ │
└────┴────┴────┴────┴────┴────┴────┴────┘

表2561979、1982、1983年五倍子浸膏片治疗痢疾效果比较

┌──┬──┬──────┬──────┬──────┐
│年份│治疗│有效 │治愈 │无效 │
│ │人数├──┬───┼──┬───┼──┬───┤
│ │ │例数│% │例数│% │例数│% │
├──┼──┼──┼───┼──┼───┼──┼───┤
│1979│27 │26 │96.3 │22 │81.5 │1 │3.7 │
│1982│47 │32 │68.09 │23 │48.94 │15 │31.91 │
│1983│53 │49 │92.45 │44 │83.02 │4 │7.55 │
│合计│127 │107 │84.25 │89 │70.02 │20 │15.75 │
└──┴──┴──┴───┴──┴───┴──┴───┘

急性腹泻病1983年2月上旬至4月上旬,高庄、颜庄、城关、茶业、口镇、常庄、羊里
等10个公社的29个村庄和山东人民印刷厂、莱芜钢铁总厂第二铁厂、中心医院等16个
厂矿企事业单位,发生以急性腹泄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共发病1567人,山东人民印刷
厂发病最重, 计362人,罹患率41.59%,无死亡,经电子显微镜检查系直径52±毫微
米的病毒颗粒。1986年莱钢总厂又发生症状相似的腹泄病流行。1987年,莱钢总厂、
一铁厂、 二钢厂等14个厂矿再次发生流行,自2月4日至2月17日共发病1306例,在其
住地农村居民有8个村发病150例。经山东省卫生防疫站电镜检查病原体为轮状病毒。
1992年,为了解腹泻病发病和防治现状,于9月份在寨里镇郝沟、郗鱼池村进行调查,
共调查602人, 年发病率为0.6次/人年,就诊率在80.64%。1994年市文卫体委员
会下发《莱芜市腹泻病控制规划》 ,总目标为1997年底全市腹泻病发病和5岁以下儿
童腹泻病发病率比1993年降低25%。 防治措施主要是加强了腹泻病门诊建设,大力开
展宣传教育和预防活动。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也叫大脑炎。境内早有此病流行。1956年后,每年都
有疫情报告。1958年,始用乙脑疫苗预防,但未全面推行。1980年起,每年流行季节
前对适龄儿童进行接种。1985年起,乙脑疫苗列入计划免疫程序。对预防和控制乙脑
发病效果明显。此后,逐年下降,到2001年后无疫情报告。

表2571956-2002年乙型脑炎患亡统计

┌──┬──┬─┬───┬──┬─┬─┬───┬──┬─┬─┬───┐
│年份│患 │亡│发病率│年份│患│亡│发病率│年份│患│亡│发病率│
│ │ │ │1/10万│ │ │ │1/10万│ │ │ │1/10万│
├──┼──┼─┼───┼──┼─┼─┼───┼──┼─┼─┼───┤
│1956│36 │14│ │1972│24│2 │ │1988│4 │1 │0.39 │
│1957│41 │14│ │1973│37│1 │ │1989│2 │1 │0.18 │
│1958│30 │12│ │1974│85│ │ │1990│1 │ │ │
│1959│35 │4 │ │1975│82│5 │8.53 │1991│1 │ │ │
│1960│21 │ │ │1976│22│7 │2.26 │1992│1 │1 │0.09 │
│1961│2 │1 │ │1977│23│5 │2.34 │1993│6 │ │ │
│1962│5 │4 │ │1978│5 │1 │0.50 │1994│4 │ │ │
│1963│32 │7 │ │1979│9 │1 │0.90 │1995│4 │ │ │
│1964│54 │10│ │1980│8 │ │0.80 │1996│1 │ │ │
│1965│68 │10│ │1981│16│2 │1.55 │1997│ │ │ │
│1966│240 │36│ │1982│3 │ │0.29 │1998│3 │ │ │
│1967│165 │21│ │1983│4 │ │0.39 │1999│ │ │ │
│1968│125 │7 │ │1984│4 │ │0.39 │2000│1 │ │ │
│1969│93 │9 │ │1985│9 │ │0.86 │2001│ │ │ │
│1970│98 │8 │ │1986│3 │ │0.28 │2002│ │ │ │
│1971│71 │13│ │1987│1 │ │0.09 │ │ │ │ │
└──┴──┴─┴───┴──┴─┴─┴───┴──┴─┴─┴───┘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民间称“疔毒”。新中国建立前,发病情况
无考,新中国建立后,1953年在王月庄村发生炭疽流行,该病迅速蔓延整个村庄,计
有86人染病,死亡31人。疫情上报省、县和本区政府,各级都派人抢救病人和进行疫
区处理。1958年,在青沙沟村因剥食炭疽病牛而感染人,发病者10人,1959年又发病
22人,因疫源地处理不彻底,于1963年又在青沙沟、徐治等村发病14人。1964年,中
方山、 南柳子等村发生炭疽羊18只,因剥病羊而感染人,先后发生皮肤炭疽5人,死
亡1人。 对患者及时予以治疗,对疫区施行消毒检疫措施,对周围人群接种炭疽菌苗
预防,病情得到控制。1989年见马乡孟家峪村有6人发病,为皮肤炭疽,5人均为宰杀
病牛接触发病,市防疫站及时进行个案调查及疫点处理,控制住了疫情蔓延。1994年,
莱城区见马乡铜山村一带发生炭疽病流行,人畜均有发病,据调查畜间发病波及铜山、
王家胡同、常家庄、石龙口、桃花峪、下郭家沟6个行政村,共计死牛2头,羊1 50余
只, 人发病4例,其中铜山村3例,王家胡同村1例,均为成年病例,平均年龄39岁,
因宰杀病死山羊划破皮肤而感染。 1例系收购羊皮而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肘或手
指局部斑丘疹、组织肿胀逐步形成溃疡、坏疽,同时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
状。经省卫生防疫站监测患者的血清和局部渗出物标本确诊。疫情发生后采取封锁疫
区、停止集市贸易、隔离治疗病人、病畜及对人畜分别进行炭疽疫苗接种等防治措施,
及时控制了疫情。2001年炭疽生物恐怖袭击美国后,市防疫站根据《全国炭疽生物恐
怖紧急应对与控制预案》成立了应急技术工作组,进行了物资储备和人员培训,提高
了应急处理能力。
钩端螺旋体病境内流行历史不详。 1976年7月,五色崖大队发病70人,发病率为
4.6%。 其中15岁以下的儿童占64.1%。1977年,三岔河、王月庄、冯家庄等大队发生
流行,发病率分别为1.68%、0.42%、0.41%。1978年,西见马大队发病6人,经流
行病学调查,均为雨水型钩体病。临床分型为流感伤寒型,血清分型为犬热群。传染
源主要是猪、牛、狗等家畜。传播途径,主要是雨后接触家畜粪便污染的水体。随采
取一系列防治措施,连续数年施行钩体疫苗预防接种,未再发现病人。
狂犬病境内流行悠久,因无特效疗法,病死率几乎100%,对居民威胁很大。新中
国建立初期,多次发生流行,但无疫情统计。1956年,狂犬大量伤人,全县发病14人,
死亡100%。1958年,发动打狗沤肥运动,家犬几乎被打光。至1977年已20年,无疫情
报告。
1978年11月5日, 棋山观大队发现首例被犬咬伤者,随后被犬咬伤者迅速增加,
遍及全县。4月12日,马家峪村发现首例病人。1979年1月,县革委发出了《关于彻底
灭狗积极预防狂犬病的紧急通知》 时,被犬咬伤者已达300多人。号召把所有狗全部
消灭,不漏队、不漏户。1980年,全县被犬咬伤人数达1428人。咬伤牲畜牛7头,羊2
只。并有7人发病死亡。分布于15个公社,419个大队和21个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
6月19日, 县革委发布了《关于限期灭狗预防狂犬病的规定》,以基干民兵为主组织
灭狗专业队,突击打狗。全县灭狗63519只,占养狗总数的98%。犬咬伤人数随之显著
下降。1981年,对1362只家犬施行狂犬疫苗预防接种。同年,县政府颁布《关于控制
和消灭狂犬病的布告》。狂犬病发病基本控制。1982年,又对上年接种过疫苗的家犬
进行加强免疫。1983年2月19日,县政府又下达了《关于继续做好预防狂犬病的通知》
强调坚持抓好家犬免疫注射,要求各公社加强领导,以农业、畜牧、卫生、供销、公
安、广播等有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成立具体工作班子,开展家犬免疫工作。由于外
地家犬大量输入,本地家犬大量繁殖,家犬管理措施落实不够,免疫跟不上,犬咬伤
人数又有回升,1985年达550人。是年10月,东方红村发生一例狂犬病人,不治死亡。
经调查证实系被一只从外地购进的带毒小狗咬伤所致。1986年,犬咬伤者仍有366人。
1987年8月5日,市人民政府又发出“预防狂犬病的紧急通知”,但是,由于养狗数量
有增无减, 被咬伤者仍达568人。而且由于人用狂犬疫苗供不应求,价格暴涨,被咬
伤者不能及时预防注射,仍是广大群众健康的很大威胁。
1988年,本市有4例狂犬病人,均不治死亡,发病率为0.37/10万,占死亡构成比
80%, 其中3人系缺乏防治知识被咬伤后,未注射疫苗。1989年,发病死亡8人,1990
年,发病死亡4人,此后未再发现病人。2002年从5月起,每月向省站上报狂犬咬伤预
防注射情况月报。
布氏杆菌病境内流行历史不详。20世纪60年代,在焉家林大队确诊过病人,患者
以剪羊毛为职业,经常去历城一带(疫区)为人家剪羊毛接触病羊而受感染。1967年至
1973年,县卫生防疫站先后在常庄、苗山、辛庄、茶业及大槐树管区等养羊较多的山
区居民中以布氏菌素变态反应、全血凝集和赖特氏试验等检验方法,作过调查,均未
发现阳性病人。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由于接触病畜(猪、羊、牛)
及其分泌物或食用染菌的奶类而感染。临床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游走性关节疼痛,
并反复发作为其特点。1963年本市有布氏杆菌病散发,首例病人周长贵46岁系大王庄
镇焉家林村人,其以贩羊毛为业,曾多次去章丘(布氏杆菌病疫区) ,皮试(+)。最早
查出病畜为1964年,当年确诊病羊40只,感染率4%,通过积极推行羊只免疫与淘汰等
预防措施,疫情逐年下降并得以控制。1991年经先后二次考核,布氏杆菌病血清检测
202人,全部阴性,畜间检疫211只羊,细菌培养50份血,全部阴性,达到卫生部布病
控制区标准。 1995年莱城区被列为山东省布氏杆菌病监测点,当年7月份开展布氏杆
菌病监测,采血296份,均为阴性,皮试300人全部阴性,未发现新疫情。1996年省卫
生防疫站,省畜牧兽医站考核确认,莱城区已达到布氏杆菌病稳定控制区标准。
艾滋病1997年,市防疫站经质控考核,成立艾滋病(HJV) 初筛实验室。2000年,
为增强本市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能力,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和
控制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举办了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培训班,大力开展了艾滋病
防治宣传活动。 同年建成初筛中心实验室,2001至2002年,市血站共上报3例艾滋病
疑似病例,经省站确诊排除。2002年9月,市防疫站第二门诊(性病门诊) 被确定为省
级艾滋病监测哨点机构,当年监测病人250例,未发现疑似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是年,根据《全省艾滋病高危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了解艾滋病高危人群的
感染状况,进行了首次艾滋病高危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共调查性病病人、结核病人及
综合医院就诊病人1100人,未发现HJV阳性病人。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系由鼠类传播,历史上境内无本病。1984年10月11日,
代庄发现首例病人。 1985年1月,许家沟发现第二例病人。年底全市共发病63人,死
亡2人。分布在羊里、城区、口镇、杨庄、寨里、高庄、方下等7个乡镇19个村庄和张
家洼矿山公司、市面粉厂。同年5月6日至11日,市卫生局委托市卫生职工中专学校举
办了一期流行性出血热讲习班,计60余人,聘请市医院传染病科和市卫生防疫站地方
病科大夫授课,并邀请山东医学院传染病教研室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吴世英做了流行
性出血热的学术报告。印发了流行性出血热讲义,为在全市开展出血热防治工作做了
技术准备。1986年,疫情迅速扩大蔓延,全市计发病2872人,死亡17人。遍及全市各
乡镇。发病在百人以上者,有10个乡镇。采取了以收治病人和消灭老鼠为重点的综合
防治措施。发病人数大幅度下降,病死率显著降低。1987年发病264人。根据《19 84
-1990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规划》 确定的奋斗目标,1990年配合市爱卫会进
行4次室内鼠密度调查, 鼠密度为1.75%,鼠种为褐家鼠、黑线姬鼠、小家鼠。199 1
年全市性灭鼠2次,市区一次,鼠密度调查4次,鼠密度1.6%、0.72%、0.66%、1.4%。
1992年在口镇林马庄设鼠情监测点, 室内鼠密度3.71%,大家鼠为优势鼠种。1996年
全市接种23658人份预防疫苗,当年发病得到抽制。1997年全市出血热发病288例,疫
情大幅度上升, 2月、 10月份开展两次灭鼠活动, 投放毒饵10030公斤,灭鼠率达8
8.22%。1988-2001年本市共发生流行性出血热1356例,均及时进行正规治疗,无死亡
病例。对发生的病例都进行了个案调查,对新发生的出血热病人进行急性期和恢复期
采双份血清进行监测。其中,1989年采集75份血清,监测阳性者31份,阳性率41.33%。
1990年采集131份, 血清监测阳性者39份,阳性率29.77%。通过1989和1990年双份血
清监测结果来看,阳性率均偏低,与医院确诊病例不符,不能真实地反映本市出血热
发病情况。提示:提高出血热诊断符合率,是出血热防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表2581984-2002年流行性出血热患、亡统计

┌──┬──┬─┬──┬──┬─┐
│年份│患 │亡│年份│患 │亡│
├──┼──┼─┼──┼──┼─┤
│1984│1 │ │1994│0 │ │
├──┼──┼─┼──┼──┼─┤
│1985│63 │2 │1995│0 │ │
├──┼──┼─┼──┼──┼─┤
│1986│2872│17│1996│15 │ │
├──┼──┼─┼──┼──┼─┤
│1987│264 │ │1997│282 │ │
├──┼──┼─┼──┼──┼─┤
│1988│58 │ │1998│357 │ │
├──┼──┼─┼──┼──┼─┤
│1989│49 │ │1999│417 │ │
├──┼──┼─┼──┼──┼─┤
│1990│37 │ │2000│182 │ │
├──┼──┼─┼──┼──┼─┤
│1991│5 │ │2001│134 │ │
├──┼──┼─┼──┼──┼─┤
│1992│0 │ │2002│54 │ │
├──┼──┼─┼──┼──┼─┤
│1993│0 │ │ │ │ │
└──┴──┴─┴──┴──┴─┘

斑疹伤寒1990年开始有统计,到2002年每年都有病例发生。

表2591990-2002年斑疹伤寒发病情况统计

┌──┬────┬──┬────┐
│年份│斑疹伤寒│年份│斑疹伤寒│
├──┼────┼──┼────┤
│1990│2 │1997│41 │
├──┼────┼──┼────┤
│1991│2 │1998│43 │
├──┼────┼──┼────┤
│1992│7 │1999│78 │
├──┼────┼──┼────┤
│1993│33 │2000│40 │
├──┼────┼──┼────┤
│1994│23 │2001│19 │
├──┼────┼──┼────┤
│1995│42 │2002│9 │
├──┼────┼──┼────┤
│1996│53 │ │ │
└──┴────┴──┴────┘

表2601988-2002年全市传染病发病统计

┌──┬─────────────────┐
│年份│全市传染病发病率(1/10万) │
│ ├───┬──────┬──────┤
│ │莱芜市│莱城区发病率│钢城区发病率│
├──┼───┼──────┼──────┤
│1988│202.62│ │ │
├──┼───┼──────┼──────┤
│1989│135.26│ │ │
├──┼───┼──────┼──────┤
│1990│163.54│ │ │
├──┼───┼──────┼──────┤
│1991│167.60│ │ │
├──┼───┼──────┼──────┤
│1992│125.48│ │ │
├──┼───┼──────┼──────┤
│1993│87.47 │ │144.29 │
├──┼───┼──────┼──────┤
│1994│119.08│117.18 │128.13 │
├──┼───┼──────┼──────┤
│1995│93.70 │91.55 │103.13 │
├──┼───┼──────┼──────┤
│1996│73.68 │75.67 │65.00 │
├──┼───┼──────┼──────┤
│1997│109.93│118.0 │73.18 │
├──┼───┼──────┼──────┤
│1998│108.23│96.74 │73.18 │
├──┼───┼──────┼──────┤
│1999│114.12│133.77 │118.53 │
├──┼───┼──────┼──────┤
│2000│101.95│98.21 │115.17 │
├──┼───┼──────┼──────┤
│2001│91.01 │88.50 │102.51 │
├──┼───┼──────┼──────┤
│2002│58.29 │52.38 │83.34 │
└──┴───┴──────┴──────┘

附: 一起接种腮腺炎疫苗的群体反应1997年3、4月份,牛泉东上庄联合小学发生一起
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引发的心因性群体反应,短时间内到牛泉医院、市医院、妇保
院住院治疗的学生57人。病者反应症状基本一致,即头痛、头晕、恶心、乏力、少数
人有发热、咽喉肿疼等症状,查体(克氏症阴性)。经调查,这次使用的疫苗分别从莱
芜、新泰、泰安等地卫生防疫部门购进,效期内使用,同一接种组。在同一天使用同
一批疫苗接种的八里沟小学124名学生中无不良反应。经省、市专家确定系精神因素、
心理因素所致的心因性群体反应,与疫苗接种技术无因果关系。经思想疏导,使这一
群体反映得以妥善处理。57名学生全部治愈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