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公共卫生(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2&rec=42&run=13

三、劳动卫生与职业病清末至民国时期,境内即有煤矿和私人作坊等工业、手工业产
生一些尘毒危害,但劳动卫生无人过问。
新中国建立后,境内煤矿、铁矿迅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钢铁、煤炭、建材、
造纸、化工、机械、纺织、电力等近百家中央、省、地、县属工矿企业相继建立。工
业的发展, 产生了不同程度地粉尘和有毒物质,给作业工人带来了一定的危害。2 0
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和村办工业迅速发展,尘毒、噪声及其它有害因素相继增加。农
业生产,由于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逐年增多,造成农药中毒、土壤、粮食等农
作物及水源的污染,给社会人群带来危害。对此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1956年,
国务院颁发《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矽尘危害的决定》和卫生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
联合发布的《矿山防止矽尘危害技术措施暂行办法》、《工厂防止矽尘危害技术措施
暂行办法》。1987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1996年,卫
生部发布实施《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 正式实施。市政府及时进行了宣传贯彻,并相继建立了劳动卫生专业机构。2 0
世纪60年代防疫站即有兼职或专职人员分管劳动卫生工作。1987年,市编委批准成立
劳动卫生科, 卫生专业人员8人。地级市建立后,两区防疫站也分别设立劳动卫生科
或有专人分管。莱钢、鲁中张家洼矿山公司等单位也建立了劳动卫生机构,开展劳动
卫生工作。20世纪80年代,煤炭部在莱芜召开地方煤炭安全生产现场会,对防疫部门
积极主动配合开展劳动卫生工作十分满意。先后出席了全国乡镇企业职业危害调查经
验交流会、总结会,全国乡镇企业职业危害学术研讨会。多次被省、市评为先进受到
表彰。
劳动卫生管理自20世纪60年代起政府即重视劳动卫生的管理工作,1961年,县委
转发卫生局《关于当前工农业防暑、降温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1987年起在厂矿
企业,加强了对16种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制度,填写职业病报告卡,并举办各厂矿、乡
镇分管劳动卫生人员培训班,健全三级卫生监测网,对接尘接毒人员健全了健康档案。
至2002年已建档5880余册。对尘肺病人和疑似病人全部建立了卡片,进行长期管理。
职业病报告工作设专人负责。1995年成立“莱芜市职业病鉴定委员会和”莱芜市职业
病诊断小组, 发布了章程, 使全市职业病诊断、鉴定和职业病的管理走上规范化。
1996年,市局下发了《关于对全市卫生监督工作实行分级管理的通知》,明确了市、
区、厂企的任务和范围,理顺了工作关系及健康监护关系。1999年,职业病统计报告
工作实现了与省(劳研所)微机联网。翌年,成立“莱芜市职业病领导小组”。发放了
“职业健康监护证”和就业前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做到了持“两证”上岗。
2002年,为贯彻执行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了实施方案,举办了企业法人、
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法律、卫生知识》培训班。根据国家九部委和省九厅局联合
下发的《关于开展有害有毒化学品生产销售和使用专项整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市卫
生局、总工会对全市使用苯及化合物行业进行了监督抽查,抽查使用苯及化合物的行
业8家,(制鞋业3家,家具业3家,制革业1家,生产粗苯业1家),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了通报。
劳动卫生及尘毒调查1977-1981年, 在县劳动、工会、工业部门的配合下,对境
内县属以上接触铅、锰、汞、铬、无机氟、苯及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等有毒有害作
业单位先后进行了“五毒”、“十毒”普查。铅作业厂矿主要有印刷行业的检字、排
版、铸字,电瓶业的制造、修理,苯作业单位主要有家具喷漆、涮漆、制鞋业的胶沾、
制革、粗苯生产等,汞作业主要为电镀、仪表修理行业,氟化物主要为磷肥生产产生,
锰主要为电池行业、电气焊产生。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卫生局、劳动局、总工会组
成职业病调查领导小组和职业病普查队,先后调查23个厂矿,职工10868人,其中接尘
2677人, 接毒1800人。23个厂矿程度不同的都有粉尘毒物产生,计扬尘点89个,其中调
查粉尘浓度达到国家标准的有15个, 占17%。已有防尘措施的48个,占54%。产毒点109
个, 基本达到标准的16个,占15%。已经采取措施的67个,占61%。对接毒厂矿的调查结
果:共检查尘毒点、排毒点41个,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18个。点合格率为38.3%。
其中铅点合格率57.14%。苯点合格率33.82%。汞点合格率66.66%。有锰厂矿13个,
测点数14个, 合格率14.3%,有铬厂矿2个,监测点数2个,均合格。对接毒人员进行
体检,虽未发现明显中毒人员,但有的职工出现了职业危害症状体征见表(21 7-218)。
1982年后, 又开展了物理因素的普查,包括噪声、震动、高频、高温、X线等。见表
(219-221)
乡镇煤矿井下劳动卫生调查1983年,对11处乡镇煤矿井下气象条件、粉尘浓度、
二氧化硅含量、有害气体进行测定,粉尘浓度共测22个掘进迎头,11个采煤面,测定
样品100个。 放炮喷雾前后、干湿打眼、扒渣喷雾前后都作了对比,调查结果表明:
湿式作业降尘效果明显, 降尘率达92.3%。各煤矿在抓安全生产的同时抓文明生产,
从综合措施入手,采取湿式作业,降尘效果明显。北埠煤矿连续15年无尘肺病人,煤
炭部于1984年,在莱芜召开地方煤矿安全生产防尘工作现场会。同时对井下粉尘分散
度、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也进行了测定。见表(222-224)
建材行业调查境内有大小水泥厂多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广山东高密、掖
县、新汶东都水泥厂防尘经验,按照“革、水、风、密、管、护、教、查”八字方针
加强了防尘措施, 取得一定效果。但水泥粉尘危害仍十分严重,粉尘浓度最高217.7
mg/m3-770.02mg/m3,超过国家标准30余倍,点合格率不足10%。
苯中毒调查1992年和庄乡个体制鞋业发生苯中毒事故,为此对其75家个体皮鞋厂
家进行了监测和健康查体, 从业人员318名,其中18岁以下未成年人61名,查出白细
胞低于4500mm3者96人,检出率30.2%。经泰安市职业病诊断小组确诊为慢性苯中毒
6人,住院治疗6人,死亡1人。对6家皮鞋个体厂家进行了模拟刷胶测试,气象色谱法
测定分析, 青岛FN氢T胶,空气中苯最高浓度207.4mg/m3。818胶和309胶甲苯82.2
-576.2mg/m3。作业厂所低矮,空气不流通,个体防护差,是造成中毒的主要原因。
机动车驾驶员调查1993年,按照“山东省机动车驾驶员健康检查标准”的要求,
新增了仪器设备,对全市7893人(男7881人,女12人) 进行了查体;受检率96%,查出
职业禁忌症427人, 其中立体盲349人,检出率为4.4%;色盲19人,检出率0.24%;色
弱57人,检出率为0.72%;高血压18人,检出率0.23%;视力不良14人,检出率为
0.18%;耳聋6人,检出率0.08%。
尘肺检查情况1963-1966年, 莱芜铁矿、安仙煤矿、矿山煤矿先后对4年以上接
尘工人进行了矽肺X光拍片检查。 应查997人,实查865人,发现0-1期矽肺22人。一
期矽肺9人, 二期矽肺1人,矽肺加结核2人。莱钢卫生防疫站、职业病科,自1974年
始至1984年对接触生产性粉尘的职工做了9084人的X线拍片检查,其中可疑279人,确
诊一期矽肺者15人, 二期矽肺2人。在普查的基础上加强了防尘措施,积极治疗矽肺
病人。 全市对5年以上接尘工龄职工查体54158人, 查出尘肺病人140名,疑似278名
(见表229-230)。
农业劳动保护重点加强了安全生产和安全使用农药的宣传教育。随着农业的发展,
使用农药量不断增加, 据1990年调查, 全市年使用农药100.1吨, 品种有敌敌畏、
1605、乐果、溴氰菊脂、杀灭菊脂等,种植棉田0.06万亩,果树15.8万亩,蔬菜17万
亩。早在1968年,县革委生产指挥部下达《关于积极做好预防有机磷中毒通知》,强
调生产队卫生员、喷药员、保管员、拌种员,做到“三穿” (穿长袖衣、长筒裤、鞋
袜)“四有”(过泸网、碱面或肥皂、修理工具、急救药品)“五打”(隔行打、分散打、
早晚打、上风打、换班打)“五不准”(打药时不准吸烟、吃东西、不准开玩笑、不准
赤脚光背、不准中午喷药、不准十五岁以下儿童、有禁忌症、年老体弱及过去有中毒
史者参加) 的要求。境内因生产、使用过程引起农药中毒者很少,多数为误食或自食
性中毒。 1974年10月,李中荣大队第三生产队被信石污染粮食分给社员食后中毒5 0
余人。1976年东邹大队误将信石当面粉煎鱼给集体干活的社员吃,食后45人中毒。为
加强农药中毒防治,自1980年起,列入了疫情报告制度,按期报告。据1962年以来有
记录的农药中毒人数。均为非生产性中毒,且有增长趋势(见表231)。

表217莱芜市工业毒物作业场所浓度测定情况

┌────┬───┬────┬───┬──────────┬──┬────┐
│毒物名称│厂矿数│测定点数│样品数│毒物浓度mg/m3 │合格│点合格率│
│ │ │ │ ├───┬──┬───┤点数│% │
│ │ │ │ │平均 │最高│最低 │ │ │
├────┼───┼────┼───┼───┼──┼───┼──┼────┤
│铅 │5 │14 │28 │0.84 │2.80│0.028 │8 │57.14 │
│苯 │7 │9 │18 │174.11│500 │37 │3 │33.8 │
│甲苯 │10 │14 │28 │378 │700 │56 │2 │14.29 │
│二甲苯 │6 │8 │16 │373.75│600 │70 │2 │33.33 │
│锰 │13 │14 │28 │0.99 │8.30│0.16 │2 │14.29 │
│合计 │41 │59 │118 │ │ │ │15 │25.42 │
└────┴───┴────┴───┴───┴──┴───┴──┴────┘

表218莱芜市工业毒物作业工人体检情况

┌──┬──┬──┬───┬────────┐
│毒物│应检│实检│受检率│观察对象 │
│名称│人数│人数│(%) ├──┬─────┤
│ │ │ │ │人数│检出率(%) │
├──┼──┼──┼───┼──┼─────┤
│铅 │112 │93 │83.04 │0 │0 │
│苯 │153 │124 │81.05 │3 │2.42 │
│锰 │144 │132 │91.67 │0 │0 │
│合计│409 │349 │85.33 │3 │0.86 │
└──┴──┴──┴───┴──┴─────┘

表219莱芜市工业噪声作业场所测试结果

┌──┬─────┬─────┬────┐
│行业│声源 │声级aB(A) │频谱特性│
├──┼─────┼─────┼────┤
│纺织│织布机 │93.5 │中高 │
│ │络筒机 │78.5 │中高 │
├──┼─────┼─────┼────┤
│建材│球磨机 │79.5 │低中 │
│ │鼓风机 │86 │低 │
├──┼─────┼─────┼────┤
│煤炭│鼓风机 │83 │中 │
│ │绞车提升机│82 │中 │
├──┼─────┼─────┼────┤
│其他│鼓风机 │87.2 │低中 │
│ │电机 │83.8 │低中 │
│ │彩印机 │85.25 │低中 │
│ │电锯 │97 │高 │
└──┴─────┴─────┴────┘

表220高频作业现场测试结果

┌────┬───┬──┬────────┬──┬───┐
│项目 │厂矿数│测定│场强测定结果 │合格│点合格│
│ │ │点数├──┬──┬──┤点数│率% │
│ │ │ │最大│最小│平均│ │ │
├────┼───┼──┼──┼──┼──┼──┼───┤
│电场A/M │4 │5 │42.5│0.8 │18.7│4 │80.00 │
│磁场V/M │4 │5 │25.0│3.5 │9.9 │3 │60.00 │
└────┴───┴──┴──┴──┴──┴──┴───┘

表221热辐射强度测试结果

┌──┬───┬────┬────────┬───┬──┬───┐
│行业│厂矿数│测定点数│测定结果 │平均超│合格│点合格│
│ │ │ ├──┬──┬──┤标倍数│点数│率(%) │
│ │ │ │最高│最低│平均│ │ │ │
├──┼───┼────┼──┼──┼──┼───┼──┼───┤
│冶炼│2 │2 │10 │10 │10 │9 │ │0 │
│建材│2 │2 │4 │2 │3 │2 │ │0 │
│锻烧│4 │5 │10 │5 │7.86│6.80 │ │0 │
│其它│2 │3 │6 │1 │2.67│1.67 │2 │66.67 │
└──┴───┴────┴──┴──┴──┴───┴──┴───┘

表222莱芜市1977-1983年煤矿井下粉尘监测结果统计

┌──┬────┬────┬────┬────┐
│年度│粉尘分类│测定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 │
├──┼────┼────┼────┼────┤
│1977│岩尘 │9 │0 │0 │
│ │煤尘 │12 │8 │66.7 │
├──┼────┼────┼────┼────┤
│1980│岩尘 │16 │2 │12.5 │
│ │煤尘 │7 │7 │100 │
├──┼────┼────┼────┼────┤
│1982│岩尘 │18 │0 │0 │
│ │煤尘 │17 │14 │82.35 │
├──┼────┼────┼────┼────┤
│1983│岩尘 │30 │11 │36.67 │
│ │煤尘 │26 │21 │80.77 │
└──┴────┴────┴────┴────┘

表2231983年煤矿井下粉尘分散度测定结果

┌───┬────────┬──────────┬────────┬──────┐
│测定值│小于2微米 │ 2微米以上 │5微米以上 │ 10微米以上│
├───┼────────┼──────────┼────────┼──────┤
│最低值│ 26.90 │ 11.90 │ 3.80 │ 1.10 │
├───┼────────┼──────────┼────────┼──────┤
│最高值│ 80.30 │ 35.90 │ 31.40 │ 22.30 │
├───┼────────┼──────────┼────────┼──────┤
│平均值│49.20 │ 25.10 │ 16.40 │ 6.20 │
└───┴────────┴──────────┴────────┴──────┘

表2241983年煤矿井下七种粉尘游离二氧化矽含量%

┌──┬──┬───┬──────┬────┐
│样品│种类│样品数│范围 │均值 │
├──┼──┼───┼──────┼────┤
│砂 │岩 │3 │45.9--72.5 │57.48 │
├──┼──┼───┼──────┼────┤
│砂页│岩 │7 │30.65--56.85│42.32 │
├──┼──┼───┼──────┼────┤
│泥沙│岩 │1 │50.85--50.85│50.85 │
├──┼──┼───┼──────┼────┤
│泥土│岩 │3 │23.75--39.85│34.28 │
├──┼──┼───┼──────┼────┤
│泥页│岩 │1 │23.5--23.5 │23.50 │
├──┼──┼───┼──────┼────┤
│无烟│煤 │2 │11.09--17.50│14.70 │
├──┼──┼───┼──────┼────┤
│烟 │煤 │3 │1.55--18.95 │10.12 │
└──┴──┴───┴──────┴────┘

表2251988-2002年有害作业场所基本情况

┌──┬───┬───┬───┬──┬───┬───┬───┐
│年度│厂矿数│有尘毒│接尘毒│年度│厂矿数│有尘毒│接尘毒│
│ │ │作业点│人数 │ │ │作业点│人数 │
├──┼───┼───┼───┼──┼───┼───┼───┤
│1988│82 │233 │5680 │1996│471 │3959 │13400 │
├──┼───┼───┼───┼──┼───┼───┼───┤
│1989│92 │511 │7100 │1997│468 │3715 │16700 │
├──┼───┼───┼───┼──┼───┼───┼───┤
│1990│104 │820 │7480 │1998│468 │4620 │18800 │
├──┼───┼───┼───┼──┼───┼───┼───┤
│1991│100 │816 │7400 │1999│470 │5790 │18700 │
├──┼───┼───┼───┼──┼───┼───┼───┤
│1992│128 │835 │7650 │2000│469 │6149 │20940 │
├──┼───┼───┼───┼──┼───┼───┼───┤
│1993│206 │947 │8100 │2001│472 │6216 │21860 │
├──┼───┼───┼───┼──┼───┼───┼───┤
│1994│365 │1225 │10800 │2002│320 │5626 │22808 │
├──┼───┼───┼───┼──┼───┼───┼───┤
│1995│439 │4007 │11800 │ │ │ │ │
└──┴───┴───┴───┴──┴───┴───┴───┘

表226莱芜市1991-2002年工业毒物作业工人体检情况

┌──┬──┬──┬──┬──┬──┬──┬──┬──┬──┬──┬──┬──┐
│年度│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
├──┼──┼──┼──┼──┼──┼──┼──┼──┼──┼──┼──┼──┤
│受检│2216│2375│2729│2814│3111│3325│3784│4027│4145│4321│4371│4860│
└──┴──┴──┴──┴──┴──┴──┴──┴──┴──┴──┴──┴──┘

表2271991-2002年粉尘监测结果统计表

┌──┬───┬─────┬─────────────┬───┬──┐
│年度│国有 │乡镇企业数│测定点 │合格点│合格│
│ │煤矿数│ ├──┬──┬───┬───┤ │率% │
│ │ │ │煤尘│矿尘│水泥尘│混合尘│ │ │
├──┼───┼─────┼──┼──┼───┼───┼───┼──┤
│1991│1 │33 │76 │45 │31 │27 │138 │77.0│
├──┼───┼─────┼──┼──┼───┼───┼───┼──┤
│1992│1 │33 │72 │49 │28 │26 │134 │76.7│
├──┼───┼─────┼──┼──┼───┼───┼───┼──┤
│1993│1 │33 │86 │31 │21 │29 │135 │81 │
├──┼───┼─────┼──┼──┼───┼───┼───┼──┤
│1994│5 │18 │723 │325 │440 │36 │1069 │70.2│
├──┼───┼─────┼──┼──┼───┼───┼───┼──┤
│1995│5 │16 │707 │336 │418 │67 │1094 │71.6│
├──┼───┼─────┼──┼──┼───┼───┼───┼──┤
│1996│5 │13 │715 │329 │427 │42 │1095 │72.4│
├──┼───┼─────┼──┼──┼───┼───┼───┼──┤
│1997│5 │12 │691 │316 │417 │35 │1063 │72.9│
├──┼───┼─────┼──┼──┼───┼───┼───┼──┤
│1998│5 │10 │674 │319 │421 │37 │1073 │74.0│
├──┼───┼─────┼──┼──┼───┼───┼───┼──┤
│1999│5 │8 │623 │325 │440 │36 │741 │75.2│
├──┼───┼─────┼──┼──┼───┼───┼───┼──┤
│2000│5 │4 │756 │627 │503 │86 │1516 │76.9│
├──┼───┼─────┼──┼──┼───┼───┼───┼──┤
│2001│5 │3 │782 │840 │493 │87 │1752 │79.6│
├──┼───┼─────┼──┼──┼───┼───┼───┼──┤
│2002│5 │5 │902 │882 │523 │92 │1987 │82.0│
└──┴───┴─────┴──┴──┴───┴───┴───┴──┘

表228莱芜市1991-2002年工业噪声、工业毒物作业场所测试结果

┌─────┬──┬──┬──┬──┬──┬──┬──┬──┬──┬──┬──┬──┐
│年度 │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
├──┬──┼──┼──┼──┼──┼──┼──┼──┼──┼──┼──┼──┼──┤
│噪声│数目│326 │372 │402 │491 │542 │672 │729 │871 │925 │1047│1054│1201│
│测定├──┼──┼──┼──┼──┼──┼──┼──┼──┼──┼──┼──┼──┤
│ │合格│54.1│57.2│58.4│60.7│62.1│64.3│69.7│72.4│76.5│79.8│81.4│85.1│
│ │率% │ │ │ │ │ │ │ │ │ │ │ │ │
├──┼──┼──┼──┼──┼──┼──┼──┼──┼──┼──┼──┼──┼──┤
│毒物│数目│185 │187 │241 │249 │262 │266 │293 │321 │347 │362 │381 │410 │
│测定├──┼──┼──┼──┼──┼──┼──┼──┼──┼──┼──┼──┼──┤
│ │合格│52.1│57.4│56.3│59.2│64.0│68.4│72.2│71.5│74.6│78.9│80.2│82.3│
│ │率% │ │ │ │ │ │ │ │ │ │ │ │ │
└──┴──┴──┴──┴──┴──┴──┴──┴──┴──┴──┴──┴──┴──┘

表2291974-1987年尘肺调查统计

┌──┬───┬───┬──┬─────┬──────────┐
│项目│调查单│调查人│实查│观察对象 │尘肺病人 │
│ │位数 │次数 │人数├──┬──┼─┬─┬──┬───┤
│ │ │ │ │例数│% │Ⅰ│Ⅱ│合计│% │
├──┼───┼───┼──┼──┼──┼─┼─┼──┼───┤
│煤炭│13 │3174 │1954│132 │6.75│24│3 │27 │13.81 │
│建材│28 │1087 │647 │6 │0.93│0 │ │ │ │
│其他│86 │1004 │944 │5 │0.53│1 │ │1 │ │
│合计│129 │5305 │3549│143 │4.03│25│3 │28 │0.79 │
└──┴───┴───┴──┴──┴──┴─┴─┴──┴───┘

表230莱芜市1988-2002年尘肺调查统计

┌──┬────┬──────┬────┬──┬────┬──────┬────┐
│年度│查体人数│新诊尘肺病人│观察对象│年度│查体人数│新诊尘肺病人│观察对象│
├──┼────┼──────┼────┼──┼────┼──────┼────┤
│1988│810 │13 │7 │1996│3325 │17 │43 │
├──┼────┼──────┼────┼──┼────┼──────┼────┤
│1989│1040 │1 │17 │1997│3784 │3 │17 │
├──┼────┼──────┼────┼──┼────┼──────┼────┤
│1990│1650 │11 │24 │1998│4027 │14 │6 │
├──┼────┼──────┼────┼──┼────┼──────┼────┤
│1991│2216 │0 │0 │1999│4145 │6 │7 │
├──┼────┼──────┼────┼──┼────┼──────┼────┤
│1992│2375 │2 │0 │2000│4321 │8 │8 │
├──┼────┼──────┼────┼──┼────┼──────┼────┤
│1993│2729 │4 │6 │2001│4371 │8 │8 │
├──┼────┼──────┼────┼──┼────┼──────┼────┤
│1994│2814 │9 │8 │2002│9891 │9 │7 │
├──┼────┼──────┼────┼──┼────┼──────┼────┤
│1995│3111 │7 │8 │ │ │ │ │
└──┴────┴──────┴────┴──┴────┴──────┴────┘

表231莱芜市1962-2002年农药中毒统计

┌──┬───────────┬──┬──┬──┬────────┬──┬──┐
│年度│中毒原因 │中毒│死亡│年度│中毒原因 │中毒│死亡│
│ │ │人数│人数│ │ │人数│人数│
├──┼───────────┼──┼──┼──┼────────┼──┼──┤
│1962│信石 │44 │ │1991│有机磷(非生产性)│142 │17 │
├──┼───────────┼──┼──┼──┼────────┼──┼──┤
│1974│信石 │50 │ │1992│有机磷(非生产性)│149 │13 │
├──┼───────────┼──┼──┼──┼────────┼──┼──┤
│1976│信石 │45 │ │1993│有机磷(非生产性)│161 │29 │
├──┼───────────┼──┼──┼──┼────────┼──┼──┤
│1981│有机磷(非生产性、多自 │148 │26 │1994│有机磷(非生产性)│154 │18 │
│ │食) │ │ │ │ │ │ │
├──┼───────────┼──┼──┼──┼────────┼──┼──┤
│1982│有机磷(非生产性、多自 │81 │8 │1995│有机磷(非生产性)│145 │17 │
│ │食) │ │ │ │ │ │ │
├──┼───────────┼──┼──┼──┼────────┼──┼──┤
│1983│有机磷(非生产性、多自 │107 │19 │1996│有机磷(非生产性)│121 │14 │
│ │食) │ │ │ │ │ │ │
├──┼───────────┼──┼──┼──┼────────┼──┼──┤
│1984│有机磷(非生产性、多自 │142 │24 │1997│有机磷(非生产性)│117 │19 │
│ │食) │ │ │ │ │ │ │
├──┼───────────┼──┼──┼──┼────────┼──┼──┤
│1985│有机磷(非生产性、多自 │211 │30 │1998│有机磷(非生产性)│112 │14 │
│ │食) │ │ │ │ │ │ │
├──┼───────────┼──┼──┼──┼────────┼──┼──┤
│1986│有机磷(非生产性、多自 │145 │18 │1999│有机磷(非生产性)│108 │16 │
│ │食) │ │ │ │ │ │ │
├──┼───────────┼──┼──┼──┼────────┼──┼──┤
│1987│有机磷(非生产性、多自 │135 │17 │2000│有机磷(非生产性)│101 │14 │
│ │食) │ │ │ │ │ │ │
├──┼───────────┼──┼──┼──┼────────┼──┼──┤
│1988│有机磷(非生产性、多自 │137 │16 │2001│有机磷(非生产性)│109 │13 │
│ │食) │ │ │ │ │ │ │
├──┼───────────┼──┼──┼──┼────────┼──┼──┤
│1989│有机磷(非生产性) │125 │11 │2002│有机磷(非生产性)│102 │12 │
├──┼───────────┼──┼──┼──┼────────┼──┼──┤
│1990│有机磷(非生产性) │127 │14 │ │ │ │ │
└──┴───────────┴──┴──┴──┴────────┴──┴──┘

四、放射卫生1996年以前隶属劳动卫生科,由一名工作人员兼管。1997年设立了放射
卫生科, 2002年有工作人员5名,其中中级职称2名,初级职称3名,仪器设备有FD-3
013数字γ辐射仪,UD-502B型热释光计量仪一台。
1980年10月,县卫生防疫站对全县28个单位的医用X线机防护情况进行过调查。放
射科在机房建筑面积上仅有35%符合国家规定。 大部分机房门窗无防护装置。工作人
员的防护用品虽基本配齐,但有的使用不当或维修不及时,接受的X射线剂量较高。机
器自身防护监测:立位胸部透视测试315个点,有173个超过国家标准(5毫伦/时)。侧
位测试152个点中,有43个点超过规定标准15毫伦/时。操作人员接受的剂量, 一般胸
部透视0.87-81.6毫伦/时;卧式透视1.19-31.5毫伦/时;拍片时0.1-60毫伦/
时。环境剂量:共测18间机房,一般胸透时,门口剂量0.7-10毫伦/时,拍片时剂量4 0
-100毫伦/时以上。超过国家规定(0.5毫伦/时) 130多倍。口镇医院妇产科两名医生
长期白血球减少, 即与放射科的房门无防护装置,漏出的X射线导致妇产科内剂量过大
有关。针对发现的问题,都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医用X线卫生防护规定"相继采取了改进
措施。
1986年,加强了医用X光机的防护监测工作,全市34台各型X光机全部配齐防护装置,
达标率100%,完成了“三档”(X线技术档案,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档案,健康档案)的建
档工作。1989年,《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颁布,市站开展了全市
医用诊断X线机和乡镇透环专用机放射工作场所防护设施监督监测、 放射工作人员健
康查体和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工作,对全市放射工作单位放射工作场所防护设施进行严
格审核,并签发放射工作卫生许可证。
1993年莱芜升为地级市后,放射性同位素、工业探伤机、放射防护监督监测和放
射工作卫生许可证审核职能由泰安移交给莱芜。是年首先摸清了全市放射工作单位数
及各单位仪器设备数量,依据《条例》规定以及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对已开展放射工
作单位和新、改、扩建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设施和防护责任制加强监督管理,换
发了放射卫生工作许可证及完善放射工作单位的放射工作档案。
1998年按省卫生厅要求与公安部门联合对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单位放射防护安全措
施进行审查,符合办证条件的由省卫生厅重新换发《放射性同位素工作许可证》,对
不符合规定的限期整改。是年,开展了全市48家医疗单位医疗照射水平调查,调查结
果表明检查频率与地区经济文化水平有关, 1996年检查频率为200.70人/千人,比国
内大城市低62.8%, 比边远地区高3.5倍;医疗调查阳性率1996年为64.48%,199
8年为69.74%。 乡镇医院明显低于市级医院,不同级别的医院之间存在有明显的
差异。居民由医疗照射所致的集体剂量是人为受照电离辐射因素的主要来源,各种医
用X射线诊断所致受检者的一次平均剂量3.61msv,是放射工作人员每人年职业受
照剂量0.67msv的5.4倍,摸清了全市医疗照射水平,为加强监督管理提供了依据。
1999年, 对全市市直和两区30个乡镇127家建筑材料生产厂家的建筑材料产品放
射剂量水平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各类建筑材料成品堆表面、中心γ照射量率均高出
当地本底值,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与全国相应的平均值基本相当;此放射性水平符合
国家卫生标准的规定。这次调查虽然未发现有超标的建筑材料,但发现矿渣、煤矸石
等的放射性水平较高,因此加大了对放射性水平较高原料建材产品的监督力度。
2002年,外照射水平监测总数达4063次,合格数为3885次。

表2321988-2002年度放射卫生工作监督监测情况

┌──┬───────────┬─────────────────┬───────┐
│类型│经常性卫生监督 │预防性卫生监督 │外照射水平监测│
│年度├───┬───┬───┼───┬───┬────┬────┼───┬───┤
│ │应监督│实监 │合格 │应监督│审查 │审查合 │验收合格│总次数│合格 │
│ │户数 │督户数│户数 │项目数│项目数│格项目数│项目数 │ │次数 │
├──┼───┼───┼───┼───┼───┼────┼────┼───┼───┤
│1988│ │3 │ │ │ │ │ │ │ │
├──┼───┼───┼───┼───┼───┼────┼────┼───┼───┤
│1989│ │3 │ │ │ │ │ │ │ │
├──┼───┼───┼───┼───┼───┼────┼────┼───┼───┤
│1990│60 │27 │20 │ │ │ │ │ │ │
├──┼───┼───┼───┼───┼───┼────┼────┼───┼───┤
│1991│62 │31 │29 │ │ │ │ │ │ │
├──┼───┼───┼───┼───┼───┼────┼────┼───┼───┤
│1992│68 │62 │662485│1800 │ │ │ │ │ │
├──┼───┼───┼───┼───┼───┼────┼────┼───┼───┤
│1993│82 │30 │25874 │872 │ │ │ │ │ │
├──┼───┼───┼───┼───┼───┼────┼────┼───┼───┤
│1994│92 │35 │34950 │946 │ │ │ │ │ │
├──┼───┼───┼───┼───┼───┼────┼────┼───┼───┤
│1995│94 │21 │19431 │406 │ │ │ │ │ │
├──┼───┼───┼───┼───┼───┼────┼────┼───┼───┤
│1996│100 │100 │95 │8 │4 │3 │4 │1618 │1595 │
├──┼───┼───┼───┼───┼───┼────┼────┼───┼───┤
│1997│104 │103 │100 │4 │4 │4 │4 │1724 │1659 │
├──┼───┼───┼───┼───┼───┼────┼────┼───┼───┤
│1998│88 │88 │86 │7 │7 │7 │7 │1497 │1473 │
├──┼───┼───┼───┼───┼───┼────┼────┼───┼───┤
│1999│79 │79 │68 │5 │5 │5 │5 │1396 │1364 │
├──┼───┼───┼───┼───┼───┼────┼────┼───┼───┤
│2000│79 │79 │75 │2 │2 │2 │2 │2873 │2795 │
├──┼───┼───┼───┼───┼───┼────┼────┼───┼───┤
│2001│82 │82 │79 │9 │9 │9 │9 │3986 │3822 │
├──┼───┼───┼───┼───┼───┼────┼────┼───┼───┤
│2002│84 │ │82 │4 │4 │4 │4 │4063 │3885 │
└──┴───┴───┴───┴───┴───┴────┴────┴───┴───┘

表2331993-2002年放射性同位素单位基本情况

┌───┬───────────┬───────────┬──────────┐
│类型 │核医学 │放射治疗 │小型密封源 │
│年度 ├────┬───┬──┼────┬───┬──┼───┬───┬──┤
│ │应用辐射│许可证│设备│应用辐射│许可证│设备│应用辐│许可证│设备│
│ │源单位 │持证数│台数│源单位 │持证数│台数│射源数│持证数│台数│
├───┼────┼───┼──┼────┼───┼──┼───┼───┼──┤
│19936 │5 │8 │ │ │ │ │ │ │ │
├───┼────┼───┼──┼────┼───┼──┼───┼───┼──┤
│19947 │6 │10 │ │ │ │ │ │ │ │
├───┼────┼───┼──┼────┼───┼──┼───┼───┼──┤
│19959 │7 │16 │ │ │ │ │ │ │ │
├───┼────┼───┼──┼────┼───┼──┼───┼───┼──┤
│1996 │1 │1 │1 │1 │1 │1 │13 │8 │39 │
├───┼────┼───┼──┼────┼───┼──┼───┼───┼──┤
│1997 │2 │1 │2 │ │ │ │16 │15 │60 │
├───┼────┼───┼──┼────┼───┼──┼───┼───┼──┤
│1998 │5 │1 │5 │ │ │ │19 │10 │67 │
├───┼────┼───┼──┼────┼───┼──┼───┼───┼──┤
│1999 │5 │4 │5 │ │ │ │22 │18 │79 │
├───┼────┼───┼──┼────┼───┼──┼───┼───┼──┤
│2000 │4 │4 │4 │2 │2 │2 │19 │18 │79 │
├───┼────┼───┼──┼────┼───┼──┼───┼───┼──┤
│2001 │4 │4 │4 │2 │1 │2 │20 │18 │83 │
├───┼────┼───┼──┼────┼───┼──┼───┼───┼──┤
│2002 │4 │4 │4 │2 │2 │2 │20 │17 │74 │
└───┴────┴───┴──┴────┴───┴──┴───┴───┴──┘

表2341990-2002年放射装置工作单位基本情况

┌──┬───────────┬───────────┬───────────┬──────────┐
│工作│X射线诊断 │医用加速器 │X射线工业探伤 │透环专用机 │
│类型├────┬───┬──┼────┬───┬──┼────┬───┬──┼───┬───┬──┤
│年度│应用辐射│许可证│设备│应用辐射│许可证│设备│应用辐射│许可证│设备│应用辐│许可证│设备│
│ │ │持证数│台数│ │持证数│台数│ │持证数│台数│射源数│持证数│台数│
│ │源单位 │ │ │源单位 │ │ │源单位 │ │ │ │ │ │
├──┼────┼───┼──┼────┼───┼──┼────┼───┼──┼───┼───┼──┤
│1990│29 │12 │40 │ │ │ │3 │2 │5 │28 │20 │54 │
├──┼────┼───┼──┼────┼───┼──┼────┼───┼──┼───┼───┼──┤
│1991│31 │21 │44 │ │ │ │3 │2 │5 │28 │20 │54 │
├──┼────┼───┼──┼────┼───┼──┼────┼───┼──┼───┼───┼──┤
│1992│35 │ │48 │ │ │ │4 │ │8 │29 │ │55 │
├──┼────┼───┼──┼────┼───┼──┼────┼───┼──┼───┼───┼──┤
│1993│40 │37 │63 │ │ │ │7 │6 │15 │29 │25 │55 │
├──┼────┼───┼──┼────┼───┼──┼────┼───┼──┼───┼───┼──┤
│1994│48 │45 │65 │ │ │ │7 │6 │15 │29 │25 │55 │
├──┼────┼───┼──┼────┼───┼──┼────┼───┼──┼───┼───┼──┤
│1995│49 │46 │68 │ │ │ │7 │6 │15 │29 │25 │55 │
├──┼────┼───┼──┼────┼───┼──┼────┼───┼──┼───┼───┼──┤
│1996│79 │78 │130 │ │ │ │6 │6 │15 │ │ │ │
├──┼────┼───┼──┼────┼───┼──┼────┼───┼──┼───┼───┼──┤
│1997│80 │80 │134 │ │ │ │6 │6 │16 │ │ │ │
├──┼────┼───┼──┼────┼───┼──┼────┼───┼──┼───┼───┼──┤
│1998│57 │57 │118 │1 │1 │1 │6 │6 │16 │ │ │ │
├──┼────┼───┼──┼────┼───┼──┼────┼───┼──┼───┼───┼──┤
│1999│47 │47 │86 │1 │1 │1 │4 │4 │10 │ │ │ │
├──┼────┼───┼──┼────┼───┼──┼────┼───┼──┼───┼───┼──┤
│2000│50 │49 │77 │1 │1 │1 │3 │3 │6 │ │ │ │
├──┼────┼───┼──┼────┼───┼──┼────┼───┼──┼───┼───┼──┤
│2001│47 │47 │74 │2 │1 │2 │5 │3 │9 │ │ │ │
├──┼────┼───┼──┼────┼───┼──┼────┼───┼──┼───┼───┼──┤
│2002│47 │47 │74 │2 │2 │2 │5 │5 │9 │ │ │ │
└──┴────┴───┴──┴────┴───┴──┴────┴───┴──┴───┴───┴──┘

表2351990-2002年度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基本情况

┌──┬──┬──┬────────────┬─────────────────────────────┐
│年度│放射│培训│健康检查 │个人剂量监测 │
│ │工作│ ├───┬──┬──┬──┼──┬──┬────────────┬─────┬────┤
│ │人员│人数│应体 │实体│不适│调离│应监│实监│剂量分布(数)msv │实监测集 │人均年剂│
│ │数 │ │检人 │检人│宜人│人数│测人│测人├───┬──┬──┬──┤体剂量当 │量当量 │
│ │ │ │数 │数 │数 │ │数 │数 │<5 │5- │15- │>50 │量(人.sv) │sva-1 │
├──┼──┼──┼───┼──┼──┼──┼──┼──┼───┼──┼──┼──┼─────┼────┤
│1990│122 │108 │ │ │ │ │ │ │ │ │ │ │ │ │
├──┼──┼──┼───┼──┼──┼──┼──┼──┼───┼──┼──┼──┼─────┼────┤
│1991│126 │108 │ │ │ │ │ │ │ │ │ │ │ │ │
├──┼──┼──┼───┼──┼──┼──┼──┼──┼───┼──┼──┼──┼─────┼────┤
│1992│144 │ │144 │144 │33 │1 │ │ │ │ │ │ │ │ │
├──┼──┼──┼───┼──┼──┼──┼──┼──┼───┼──┼──┼──┼─────┼────┤
│1993│189 │20 │189 │107 │ │ │ │ │ │ │ │ │ │ │
├──┼──┼──┼───┼──┼──┼──┼──┼──┼───┼──┼──┼──┼─────┼────┤
│1994│216 │ │ │ │ │ │ │ │ │ │ │ │ │ │
├──┼──┼──┼───┼──┼──┼──┼──┼──┼───┼──┼──┼──┼─────┼────┤
│1995│229 │ │ │ │ │ │ │ │ │ │ │ │ │ │
├──┼──┼──┼───┼──┼──┼──┼──┼──┼───┼──┼──┼──┼─────┼────┤
│1996│255 │255 │255255│ │ │ │ │ │ │ │ │ │ │ │
├──┼──┼──┼───┼──┼──┼──┼──┼──┼───┼──┼──┼──┼─────┼────┤
│1997│299 │283 │299246│129 │125 │ │4 │ │0.1785│1.38│ │ │ │ │
│ │ │ │ │ │ │ │ │ │6 │ │ │ │ │ │
├──┼──┼──┼───┼──┼──┼──┼──┼──┼───┼──┼──┼──┼─────┼────┤
│1998│306 │ │306 │93 │ │2 │306 │278 │276 │2 │ │ │0.30400 │1.09 │
├──┼──┼──┼───┼──┼──┼──┼──┼──┼───┼──┼──┼──┼─────┼────┤
│1999│326 │288 │289 │271 │3 │3 │326 │293 │287 │4 │2 │ │0.30481 │1.04 │
├──┼──┼──┼───┼──┼──┼──┼──┼──┼───┼──┼──┼──┼─────┼────┤
│2000│323 │187 │323 │300 │ │ │323 │291 │284 │6 │1 │ │0.33982 │1.17 │
├──┼──┼──┼───┼──┼──┼──┼──┼──┼───┼──┼──┼──┼─────┼────┤
│2001│344 │126 │137 │129 │ │ │344 │326 │326 │ │ │ │0.4999 │0.67 │
├──┼──┼──┼───┼──┼──┼──┼──┼──┼───┼──┼──┼──┼─────┼────┤
│2002│359 │188 │359 │317 │ │ │359 │323 │323 │ │ │ │0.4554 │0.67 │
└──┴──┴──┴───┴──┴──┴──┴──┴──┴───┴──┴──┴──┴─────┴────┘

五、 环境与饮水卫生1、环境卫生新中国建立前,环境卫生管理无人过问,更谈不上
监测。1950年县卫生院建立,即把环境卫生做为主要工作内容。以驻地为重点开展夏
季卫生大扫除运动,修整了街道,挖通了阴沟及水道,建立了垃圾池和公共厕所,修
整了井台。进行一般地卫生检查监督。
20世纪60年代,在杨庄公社小桥沟村为试点,建起与栏圈分开前罐后坑一掀端的
卫生厕所、“手压插管井”及“三合一”泥封发酵堆肥,在全县及泰安地区推广。
1973年,开展黄河水系汶河北支“三废”污染情况调查,选择寨子河、硫酸厂铁路
桥下、小曹村段共设三个段面。并对各厂矿排除的工业“三废”情况进行了监测。河
水中检出砷和酚,其中砷含量在有的断面超出国家标准1.25倍。莱钢焦化厂排放的工
业废水中, 氰化物超标44倍。硫酸厂废水中砷超标6-12倍。莱芜酒厂废水中含大量有
机物, 耗氧量超过标准30倍。1974年,对葫芦山水库鱼类大量死亡原因进行调查,结果
系由于莱钢工业废水污染水库,氰化物、酚均超标,致水生物中毒死亡。1978年,对莱
芜电厂排放的废水采样化验, 氟含量在出水口达40毫克/升。沟里水库被污染,氟含
量2.0毫克/升。
1980年,在任家庄大队,进行了敌鼠钠盐灭鼠效果观察和鼠密度调查。灭鼠前,
扑鼠率为4.6%,灭鼠后扑鼠率为0.7%。灭鼠率为84.8%。对死鼠进行种类鉴定:
褐家鼠占80.5%, 小家鼠占14.6%,黑家鼠占3.7%,小仓鼠占1.2%,该地优势
鼠种为褐家鼠。“敌鼠钠盐灭鼠效果观察”入泰安防疫站资料汇编。
1982年5月, 省环境卫生监测站、泰安地区卫生防疫站、莱钢和市卫生防疫站共
同配合,对莱芜钢铁总厂驻地大气污染状况、大气污染规律进行了监测。根据莱钢厂
区布局、 地形特点及气象条件选择了三个区,6个采样点。调查项目包括大气中漂尘
(SP),苯丙(a)芘(bap),二氧化硫(SО2)含量测定。监测结果㈠大气中漂尘:对照
区获得5个样品, 检出范围为0.172-0.664毫克/立方米,日平均浓度0.360毫克/立方
米,超出国家标准1.4倍,最高检出浓度超过国家规定,日平均最高允许浓度3.4倍;
污染区获得15个样品, 检出范围为0.214-0.801毫克/立方米,日平均浓度为0.523毫
克/立方米, 超出国家标准2.5倍,最高检出浓度超出国家标准4.3倍;居民区获得10
个样品, 检出范围为0.292-0.928毫克/立方米,超出国家标准2.3倍,最高检出浓度
超出国家标准5.2倍。 ㈡大气漂尘中bap的监测: 对照区的5个样品检出范围为0.27-
0.89微克/100立方米, 日平均浓度为0.56微克/100立方米,超出国家标准4.6倍,最
高检出浓度超过国家标准7.9倍;污染区的15个样品检出范围为1.08-8.88微克/100立
方米,日平均浓度2.62微克/100立方米,超出国家标准25.2倍,最高检出浓度超出国
家标准87.8倍, 居民区的10个样品检出范围为0.45-2.73微克/100立方米,日平均浓
度为1.49微克/100立方米,超出国家标准13.9倍,最高检出浓度超过国家标准26.3倍。
㈢大气中SO2监测: 对照区获得20个样品,检出范围为未检出─0.115毫克/立方米,
日平均浓度为0.020毫克/立方米; 污染区获得60个样品,检出范围为未检出─0.363
克/立方米, 日平均浓度为0.078毫克/立方米,居民区获得40个样品,检出范围为未
检出─0.190毫克/立方米,日平均浓度为0.035毫克/立方米。均未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为了综合评价大气污染状况, 计算了大气质量指数,对照区的大气质量指数为2
1.96。莱钢的大气污染状况较为严重的(见表236-238)。
1982年10月,卫生防疫站开展了莱芜市天然辐射本底及居民受照剂量调查,按经纬
度分格, 结合行政区划选择47个点。天然辐射本底,外照射水平属正常范围。总贯穿
辐射、室内辐射水平均值为14.05微拉德/小时, 室外辐射水平均值为11.89微拉德/小
时;道路辐射水平均值为11.26微拉德/小时;地球辐射水平均值为11.69微拉德/小时;
室内辐射水平均值8.70微拉德/小时;道路辐射水平均值8.08微拉德/小时。地球辐射
所致居民的年剂量和性腺剂量分别为0.9021毫戈瑞和0.6483毫戈瑞。是世界地球
辐射外照射所致人体性腺年剂量均值(0.32毫戈瑞)的两倍多。
1985年1月, 全市开展灭鼠活动,灭鼠前后在代庄村进行了鼠密度调查和灭鼠效
果考核。 灭鼠前密度为25.33%,灭鼠后密度为5.0%,比灭鼠前下降80.22%。
对死鼠进行分类统计:小家鼠占45.4%,褐家鼠占35.3%,黑家鼠占19.1%,该
地以小家鼠、褐家鼠占优势。
同年7月,市卫生防疫站对市人民医院、莱城卫生院、口镇、羊里、寨里医院等6
处医院排放的污水进行了卫生学调查,内容包括医院类型、职工人数、用水量、污水
来源、处理方法及理化、细菌指标、PH值、溶解氧、五日需氧量、余氯测定、细菌总
数、大肠菌值、肠寄生虫等项目,6处医院每日排放污水194立方米,其中病房污水占
32.73%,污水中余氯量均低于部颁标准(3-5mg/L) ,溶解氧合格率为5%,五日生化
需氧量100%超标,细菌总数亦均超标,有的超过500多倍。
1987年4月, 国务院颁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后,对莱芜市公共场所开展
了监督检查工作,对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巴、茶座、公
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影剧院、录像厅、游艺厅、舞厅、音乐厅、体育场、游泳
馆、公园、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商场、书店、候诊室、候车室、公共交通工具
等微小气候、 co、co2、水质、彩光照明、嗓声等进行监督检测,建立卫生档案,
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查体1198人,受检率97.11%,发放健康证1165个,对公共场
所发放卫生许可证239个。 对患病不宜从事行业工作的建议作了调离。并形成了一年
一次的健康查体制度,加强了环境卫生监督工作。是年被山东省卫生厅授予环境卫生
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表236莱钢1982年5月大气中
飘尘日平均浓度监测结果
(单位:毫克/立方米)

┌────┬─────┬──────┬────────┬──┬──┐
│区域 │位置 │检出范围 │平均含量 │超标│超标│
│ │ │ ├────────┤倍数│率% │
│ │ │ │XXGMD │ │ │
├────┼─────┼──────┼────────┼──┼──┤
│对照区 │(医院) │0.172-0.664 │0.3600.3100.352 │1.4 │100 │
│污染区1 │(焦炉厂) │0.344-0.548 │0.4270.4350.441 │1.9 │100 │
│污染区2 │(预制件厂)│0.488-0.707 │0.6160.5940.605 │3.1 │100 │
│污染区3 │(一铁) │0.214-0.801 │0.5270.5110.480 │2.5 │100 │
│居民区1 │(城子坡) │0.292-0.548 │0.4190.4150.395 │1.8 │100 │
│居民区2 │(生活区) │0.423-0.928 │0.5760.5440.504 │2.8 │100 │
└────┴─────┴──────┴────────┴──┴──┘

表237莱钢1982年5月大气中
bap日平均浓度监测结果
(单位:微克/100立方米)

┌────┬─────┬─────┬──────┬──┬──┐
│区域 │位置 │检出范围 │平均含量 │超标│超标│
│ │ │ ├──────┤倍数│率% │
│ │ │ │XXGMD │ │ │
├────┼─────┼─────┼──────┼──┼──┤
│对照区 │(医院) │0.27-0.89 │0.560.440.38│4.6 │100 │
│污染区1 │(焦炉厂) │0.16-8.88 │3.112.331.98│30.1│100 │
│污染区2 │(预制件厂)│0.79-3.01 │1.821.691.76│17.2│100 │
│污染区3 │(一铁) │1.08-4.52 │2.922.622.41│28.2│100 │
│居民区1 │(城子坡) │0.86-2.73 │1.761.741.78│16.6│100 │
│居民区2 │(生活区) │0.45-2.25 │1.211.140.96│11.1│100 │
└────┴─────┴─────┴──────┴──┴──┘

表238莱钢1982年5月大气中SO2日平均浓度
(单位:毫克/立方米)

┌────┬─────┬──────┬────────┐
│ │ │检出范围 │五日 │
│ │ │ ├────────┤
│ │ │ │XXGMD │
├────┼─────┼──────┼────────┤
│对照区 │(医院) │未检出-0.115│0.0200.0090.011 │
│污染区1 │(焦炉厂) │未检出-0.202│0.0850.0740.084 │
│污染区2 │(预制件厂)│未检出-0.363│0.0940.0900.087 │
│污染区3 │(一铁) │未检出-0.230│0.0540.0440.030 │
│居民区1 │(城子坡) │未检出-0.066│0.0240.0250.027 │
│居民区2 │(生活区) │未检出-0.190│0.0450.0340.035 │
└────┴─────┴──────┴────────┘

2、 饮水卫生1962年,县卫生防疫站配合省卫生防疫站,首次对莱芜铁矿饮用水进行
采样检验。
1981年,对全县433个村不同类型的(大口井、河水、泉水、自来水) 生活饮用水
进行采样检验,另对32眼手压插管井进行了调查监测,调查结果:⑴水源周围卫生状
况,在117眼大口井中,30米以内有渗漏厕所者14眼,有栏圈者52眼,有污水沟 (坑)
者19眼。 8眼手压插管井,30米内均有渗漏厕所、栏圈。⑵感官性状,色度合格者31
0份,合格率为71.59%。⑶化学性质,PH值,均值为7.2,有424份在国家标
准内。 总固体453.8毫克/升, 合格率94.46%; 总硬度139.5毫克/升,合格率
94.69%;氨氮0.024毫克/升,合格率75.75%,亚硝酸盐氮0.0078毫克/升,
合格率30.02%;硝酸盐氮6.79毫克/升,合格率87.07%;铁含量0.17毫克/升,合格
率89.61%; 氟含量均值0.19毫克/升,碘含量均值0.069毫克/升,合格率10.16
%。 ⑷细菌指标:细菌总数合格者178份,合格率41.11%,总大肠菌群合格者6
5份,合格率15.01%,上述指标的不合格部分主要是水源周围卫生状况和卫生防护差,
水质受人畜粪便、生活污物污染所致。

表239443份水样化学性质检验结果

┌────────┬────┬─────┬─────┬───┐
│检验项目 │水样份数│合格率(%) │波动范围 │均值 │
├────────┼────┼─────┼─────┼───┤
│PH │424 │97.92 │6.3--9.0 │7.2 │
│总固体(mg/L) │409 │94.46 │41--1899 │453.8 │
│总硬度(mg/L) │410 │94.69 │30--540.6 │139.5 │
│氨氮(mg/L) │328 │75.75 │0--4.4 │0.024 │
│亚硝酸盐氮(mg/L)│130 │30.02 │0--2.5 │0.0078│
│氯化物(mg/L) │421 │97.23 │2.5--178 │28.73 │
│硫酸盐(mg/L) │401 │92.61 │0--850 │54.79 │
│总铁(mg/L) │388 │89.61 │0--5.2 │0.17 │
│砷(mg/L) │432 │97.77 │0--0.15 │0.001 │
│硝酸盐氮(mg/L) │377 │87.07 │0--58.8 │6.79 │
│氟化物(mg/L) │433 │100 │0--0.7 │0.19 │
│碘(mg/L) │44 │10.16 │0--0.18 │0.069 │
└────────┴────┴─────┴─────┴───┘

表240433份水样细菌学检验结果

┌────────┬──────────┬────┐
│检验项目 │检验结果 │波动范围│
│ ├────┬─────┤ │
│ │水样份数│合格率(%) │ │
├────────┼────┼─────┼────┤
│细菌总数(个/mL) │178 │41.11 │0-94000 │
│大肠菌群(个/L) │65 │15.01 │<3->230 │
└────────┴────┴─────┴────┘

1983年,县卫生防疫站对全县饮用水卫生状况进行普查,建立了饮水卫生档案。1984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的规划和《山东省生活饮用水质调查方案》的要求,选择鄂
庄煤矿、高庄印刷厂、张家洼矿山公司、莱芜一中、卫生防疫站、寨里卫生院、方下、
南山阳、鄂庄、和庄、茶业口、寨里、孟花园、牛马庄等14个有代表性的饮用水源点,
进行动态观察评价。分别在枯水期、丰水期两次采样化验。结果:(1) 现场环境:水
点 (泉水除外) 附近有厕所、栏圈、污水坑、屠宰场等污染源,水点周围居民曾患有
“水性”疾病者,痢疾占92.86%,伤寒和肝炎均占7.14%,地甲病占14.2 9%,
其他占7.14%, (2)感官物理性状:枯水期和丰水期均符合国家标准。臭和味在丰
水期全部符合国家标准, 枯水期合格率85.71%。浑浊度合格率78.5%,以
自来水和手压插管井较好,大口井和机井次之。(3)化学性质:三氮含量较高,其中亚
硝酸盐氮在枯、丰两期分别超标准64.29%和78.75%,氧化钙超标率14.28%,铁超
标率7.14%,锰超标率23.08%,氟化物除1份外,均低于国家标准。北部山区水
碘含量低于正常水平。是引起缺碘性地甲病的主要原因。(4) 细菌指标:枯水期细菌
总数合格者3份,大肠菌群合格者3份,两项均合格者2份。丰水期细菌总数合格者1份,
大肠菌群100%不合格。
1986年,完成枯水期,丰水期各9份水质采样检验,至此,三年生活饮用水定点动
态观察任务圆满完成。对14家省、地、市厂矿自备水源水质建立了档案。进行了全市
饮用水源基本状况调查,全市水源总数52139个,其中自来水1492个,土自来水(即群
众自己动手搞的自流水) 163处,大口井3762个,插管井46526个,泉水136处,水库8
处,河水52处。
1987年, 对城区自来水确定7个采样点,定期进行监测,其感观指标、化学、毒
理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细菌指标、细菌总数合格率为71.54%,大肠菌群合
格率为15.38%,提示城区自来水进行消毒的必要性。
自1993年后,两区卫生局负责辖区生活饮水的管理工作,区防疫站负责管辖范围
内的水质监测监督任务。市卫生局负责全市生活饮用水的监督管理工作,市防疫站负
责市直及市直以上企事业单位的饮用水监督监测管理。并已逐步形成了经常性的监测
监督管理。
1997年1月1日建设部、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实施。是年,市
站加强了生活饮用水的监测监督管理工作。 对市直以上集中式供水16家、市政供水1
家、 二次供水4家均建立了水质档案,供水人员体检率、卫生知识培训率、水质监测
覆盖率均达95%以上。 对达标单位及时下发卫生许可证,对未达标单位,提出改进措
施,限期改进。每年对供水单位供管水人员进行一次健康查体,并对禁忌症患者及时
调离。 在市政府供水的监测中,每月对市区四个采样点末稍水进行一次全分析,从1
997至2002年,共监测自来水260份,化验7260项次,合格7100项次,合格率达97.8
%。 每年枯水期及丰水期对这16家单位进行采水化验。对二次供水单位每年两次检
验。 同时对监督范围之外的委托水样进行化验。1988-2002年共监测生活饮用水1819
份, 35016项次,合格33437项次,合格率95.5%。对所化验水质,均进行理化、细菌
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 。按饮用水标准规定项目进行采样检验。理化指标:PH
值、总固体、总硬度、氨氮、亚硝酸盐氮、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总铁、砷、硝
酸盐氮、氟化物、碘等。细菌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监测结果中,理化指标百分
之百符合国家标准, 细菌指标有5%左右达不到国家饮用水标准。上述细菌指标的不合
格,主要是水源周围卫生状况和卫生防护差, 水质受人畜粪便生活污物污染所致。必
须加强监测、监督,加大卫生法规宣传力度,按规定进行经常性水质消毒,以加强水源
保护,提高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保持水质经常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六、 化妆品卫生1989年9月26日,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发布《化妆品卫生监督条
例》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于1991年3月27日起施行。至此,化妆品的
卫生监督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但由于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原因,莱芜市化妆品
的卫生监督工作直到1994年才迈入正规。 1994年5月,为提高化妆品经营人员的法制
观念和卫生知识水平,举办了经营人员卫生知识培训班,对市区20余家上千个品种的
经营业户,培训人员50名,增强了他们的法律意识,使其掌握了化妆品基本卫生要求,
严把进货关,对不符合卫生标准的不采购,不经营。
1995年对市区内化妆品不定期检查2次,对经营不合格化妆品业主提出整改意见,
杜绝不合格化妆品上市流通。是年与莱芜华星日用化工厂签订委托检验书,对其生产
的洗发液、淋浴液等产品每批进行出厂前检验,保证了其产品卫生质量。
1996年起,按照省卫生厅的统一布署,每年都对化妆品生产企业和经营者进行监
督抽检, 至2002年共抽检489种,不合格16种全部为细菌总数超标。历年的检验结果
见表241。 经营无质量合格标记的产品和无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化妆品的现象也较严
重。针对存在的问题,都及时提出意见,加大执法力度,该没收的没收,该处罚的处
罚,杜绝了不合格产品上市流通。

表2411996-2002年莱芜市化妆品卫生质量抽检情况

┌──┬──────────────┬──────────────┐
│年份│市售化妆品 │生产企业化妆品 │
│ ├────┬────┬────┼────┬────┬────┤
│ │抽检份数│合格份数│合格率% │抽检份数│合格份数│合格率% │
├──┼────┼────┼────┼────┼────┼────┤
│1996│32 │30 │93.8 │4 │4 │100 │
├──┼────┼────┼────┼────┼────┼────┤
│1997│56 │51 │91.1 │3 │3 │100 │
├──┼────┼────┼────┼────┼────┼────┤
│1998│63 │62 │98.4 │8 │8 │100 │
├──┼────┼────┼────┼────┼────┼────┤
│1999│110 │106 │96.4 │1 │1 │100 │
├──┼────┼────┼────┼────┼────┼────┤
│2000│107 │103 │96.3 │0 │0 │ │
├──┼────┼────┼────┼────┼────┼────┤
│2001│121 │121 │100 │0 │0 │ │
├──┼────┼────┼────┼────┼────┼────┤
│2002│37 │37 │100 │0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