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初级卫生保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2&rec=34&run=13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是世界卫生组织(WTO)1997年提出的全球战略目标,其
含意是到2000年全世界所有居民都能达到一种按社会和经济发展所能达到的最高健康
水平。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实施初级卫生保健。所谓初级卫生保健是指最
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体现社会平等权力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的卫生保
健服务。我国政府对此已向世界卫生组织做出了郑重承诺。莱芜市的初级卫生保健是
1989年7月根据省和泰安市政府的部署开始启动的,并被列入了1991年实现“人人享
有卫生保健”的十七个示范县市区之一。对此市政府高度重视,任务接受后于12月2
5日制定印发了《莱芜市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规划》(列后)。市政府成
立了政府领导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初级卫生保健协调委员会,市长汪明培、
副市长王育革为主任、副主任。制定了年度实施计划,并在杨庄、城区、寨里三个乡
镇进行试点。
1990年初,市政府以莱政发(90)27号《卫生工作年度目标责任书》下发到乡镇政
府及有关部门贯彻实施。把此项工作列入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工作的议事日程。全
市作为一项宏大的社会工程和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要求卫生部门起领唱作用,计划
、财政、人事、劳动等部门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在规划经费、人员配备、培训等方面积
极予以支持;商业部门努力改善食品生产和流通中的卫生条件;环保部门进一步加强
防治环境污染工作;爱卫会抓好城市卫生、农村改水改厕及灭鼠工作;水利、物资部
门积极参与卫生改水工程;工业部门做好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等工作;教育部门积
极配合学校做好学校的卫生和健康教育等等。并将目标纳入了各部门领导班子任期目
标责任制。
根据目标规划,卫生部门按照所承担的有关职责,在积极发挥领唱作用的同时,
集中全力开展工作。是年,在完善三级卫生网方面着力做了三项工作:一是加强了市
直卫生机构的建设,达到了基本建设、设备配备和技术人员的三配套,较好的发挥了
业务指导中心的作用;二是加强了乡镇卫生机构建设,完成了对原15个乡镇医院3:
1:1投资建设工程,并对6处中心卫生院增加了投资,形成了规模,发挥了枢纽作用
。15处乡镇成立了防保机构;三是集中进行了村卫生室的整顿建设,推行了“三制、
五统一”的管理方法。全市基本实行了集体办医,一村一室一长制。年底市卫生局抽
调12名业务骨干,历时一个月对全市28个乡镇当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评价,经过
考核,初步达标的有杨庄、莱城等20个乡镇,基本达标的有圣井等8个乡镇。到1991
年4月有725个村卫生室达到甲级卫生室标准,占72.1%。市卫校还培训了1190名具有
中专学历的医护人员,为各级医疗机构补充了人才。有240名乡医先后在市卫校和乡
镇卫生院接受了培训。为全面实施初级保健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为解决农民因病致贫问题,市政府12月批转了市卫生局《关于在农村实行合作医
疗制度的报告》,制订了《莱芜市合作医疗章程》,在全市推行了合作医疗制度。积
极开展了改水改厕,市政府投入改水改厕经费407.4万元,全市有28个乡镇饮用自来
水的人数达到19个村,22.7万人,占29.1%。加上其他改良用水全市受益人数达67.1
万人,占农村人口的72.7%。1991年经过上半年的工作,市政府于7月召开了全市初级
卫生保健会议,总结交流了前段情况,进一步研究部署了下步任务和措施,参观了杨
庄、寨里、张家洼等现场,有6个乡镇作了典型介绍。副市长、协调委副主任王育革
部署工作意见。对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切实加强领导等方面作了强调。要求
奋斗100天,完成所提出的各项任务,迎接年底实现目标的检查验收。为了进一步加
强领导协调,从市直抽调了60人的业务骨干组成工作组,分赴30个乡镇帮助指导。8
月2日由泰安市卫生局副局长安汉任队长的52人泰安市初级卫生保健工作队到莱芜帮
助指导。全市又进一步掀起了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热潮。是年,在市财政、财力不足
的情况下,增加投入由上年的391.8万元提高到551.3万元,并有15个乡镇达到8%。至
1991年底初级卫生保健任务有13项指标已基本达到了省的标准要求。1992年1月中旬
顺利通过了省PHC达标检查团的验收,实现了既定目标。莱芜被省政府授予“初级卫
生保健基本达标市”,市卫生局被评为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单位,泰安市授予莱芜市“
实现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市”,并有杨庄、寨里等10个乡镇为先进乡镇。莱芜市政府也
为此作出决定,表彰市卫生局等50个单位为先进集体61人为先进个人。
进入1992年在巩固基本达标成果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全面达标,又进一步加大了
工作力度。7月市协调委又组织了25人对全市的PHC工作及乡镇卫生院建设与管理等工
作情况依据《山东省PHC评价依据和考评记录》的要求进行了中期检查评估。共检查
乡镇及乡镇卫生院30处,抽查村卫生室256个,全市平均得分82.1分(PHCC以100分计
分),达标的乡镇5处,基本达标的15处。检查表明,初级卫生保健又有了新的进展,
但也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和村卫生室建设不平衡、合作医疗覆盖率不高、改水改厕进度
缓慢等问题。是年9月针对存在的问题,市政府又召开了全市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会
议,提出集中领导、人力、物力、财力,针对差距抓住重点全力以赴,奋战四个月迎
接泰安市的全面达标考核。为此,一是集中抓了卫生院改貌建设的投入和步伐,全市
多方筹资210万元,用于了改貌和设备购置,改造危房3290平方米,是年,有8个乡镇
完成改貌建设,竣工面积达15900平方米,有6个乡镇建起了门诊、病房楼,口镇、高
庄医院首先达到了一级甲等标准。80%的乡镇医院达到了“一无、三配套”的要求;
二是全面推行合作医疗制度,22个乡镇办事处实行了乡办、乡管的合作医疗,参加人
口达72.7万人,共筹集资金213.4万元,报销3182人次,合作医疗覆盖率达75.7%;三
是加强了村卫生室的整顿建设,按四室一房的要求,进行了改貌建设,全市1005处卫
生室,甲级卫生室达到804处,占80%;四是两区全面推行了乡镇卫生院、卫生室一体
化管理。1992年底,综合各项指标,已达到了基本达标的要求(因莱芜升地级市泰市
未考核)。
1993年1月莱芜升为地级市后,一直把初级卫生保健作为农村卫生工作的中心任
务来抓。在1992年基本达标的基础上,首先集中抓了钢城区的全面达标工作,抽调了
多名业务骨干到区指导帮助,经过努力,于1994年1月经省检查验收首先达标,并开
始了巩固达标成果的工作。是年莱城区在1992年底基本达标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薄
弱环节,加大工作力度,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初级卫生保健实现全面达标的要求上。经
过1993、1994两年的工作,于1994年底顺利通过了山东省组织的全面完成规划目标的
验收。使莱芜成为继潍坊、烟台、威海之后第四个辖区内提前六年全部达到初级卫生
保健目标要求的地市。自1995年至2002年,随着整个卫生工作的全面推进,初级卫生
保健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了巩固达标成果和不断发展创新方面。
莱芜市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及实施步骤:
依据全省规划目标,结合经济发展及农村卫生工作状况,莱芜市卫生发展的总体
目标是:大力发展初级卫生保健事业,坚持以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健全市、乡
(镇)、村三级医疗卫生网,使之达到2000年,每个居民都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以保护
和增进居民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体目标是:1、把初级卫生保健纳入市、乡
(镇)政府的工作目标和经济发展计划的100%;2、市政府卫生事业拔款占年度财政支
出的8%,其中25%用于乡、村两级;3、健康教育普及率达90%;4、行政村卫生室覆盖
率达100%,其中甲级卫生室占90%;5集资医疗覆盖率达到70%;6、每千人口床位数2
.5张,卫生技术人员5人;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4人,卫生保健员2人;7、“安全水
”普及率90%;8、“卫生厕所”普及率80%;9、食品卫生合格率85%;10、市、乡(镇
)、村办企业有害作业点卫生合格率85%;11、公共场所卫生合格率70%;12、婴儿死
亡率15‰以下;13、孕产妇死亡率2/万以下;14、儿童“四苗”单苗接种率95%;15
、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150/10万以下;16、结核病发病率0.1%以下;17、地方病达
到控制区工作标准。
实施步骤: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分三个工作阶段:第一阶段
(1989-1990),即准备阶段:一是全面进行初级卫生保健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领导
组织及办事机构,举办学习班,培训管理干部、技术队伍和群众卫生骨干,做好思想
准备和技术准备;二是进一步健全三级卫生医疗网,大力开展创甲级卫生室活动,完
善乡镇卫生防保机构;三是制定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具体目标和年度
实施计划。第二阶段(1991-1995),即达标阶段:通过落实“政府组织,部门配合,
全民动手,综合治理”的措施,全面实施初级卫生保健,使各年度规划得到落实。同
时根据目标落实情况,及时调整年度计划,保证目标全面实现。第三阶段(1996-200
0),即巩固发展阶段:主要任务是巩固已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