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医药庙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2&rec=111&run=13

一、华佗庙

华佗庙原建于莱芜县大王庄四合街村西。 始建年代无考。 据碑记记载,1748年
(清乾隆13年)重修。庙一大间,坐北朝南,庙内塑有华佗泥像,四壁有画,绘纪华佗
事迹,门口筑有石阶,门上悬一木匾,上书“匡事功多”,门口院内有一烧香火池。
四周栽有苍松翠柏,郁丛肃森,幽雅壮观。
1931年(民国20年),大王庄四合街刘金亭再次率众重修,款项由乡众捐献,庙内
住有道士,主持洒扫香火事宜。每年正月初一为华佗庙会,会期乡民四方云集,争相
祭祀神医华佗,平时求医拜神者亦络绎不绝。
华佗庙两次重修,皆有碑记,惜1958年拆除,旧址已荡无所存。

二、药王庙

药王是指我国自古以来的十大名医,即:神农、黄帝、歧伯、扁鹊、淳于意、王
叔和、张仲景、华佗、孙思邈。另有雷公和钱乙,各庙供奉不一,单独供奉药王的神
塑,多系孙思邈和华佗。
据《续修莱芜县志》记载,莱芜“药王庙在县城西关外”,即今之莱芜师范 (旧
址) 北门外一带。始建于1620年(明万历48年),施工三年,占地二市亩,为王谦彬所
施。建庙三间,雕梁画栋,门垣悉备,筑有前厦,中间二柱支撑。庙门正中上方悬一
“妙手回春”木匾。殿内药王正坐,神塑身高三米余,体肤刷金,形象逼真,栩栩如
生。两旁各塑一侍童。院内筑有三层香火池一座。一层烧元宝,二层烧火纸、黄裱,
三层烧香。两侧立有石碑五座,左二右三。四周筑有院墙,大门面向东南。庭院古柏
翠郁, 绿草成茵,肃穆幽静。每年4月28日为庙会,会期缙绅商贾,村姑乡民,男女
老幼,云集会场,烧香上供,求神拜佛,许愿还愿,经商卖艺的人山人海。医界弟子
更是会期必至,名医高手,聚集庙中,追忆药王为民除疾医术之高超,效法药王施医
施药医德之高尚。相互交流经验,共襄诸子百家学说,有的将药王塑像、画像挂红贴
彩,供奉高堂,焚香敬师,谓之“学有所遵业不离行”。
小曹村赵姓,西关陈姓、贺姓,均曾有数辈住庙执管庙事者。小曹村赵奉甲,前
半生看庙维生,学研医理,为民义诊,终年九十三岁。该庙于1940年前后拆毁,现旧
址无存。

三、三皇庙

三皇庙始建于1328年(元致和元年五月),为当时从巢陵来莱芜任县官的申楫所建。
章丘张养浩为其撰文立碑,称申楫为“救时弊,拯民危之药石”。均为教民耕农以为
食,驯养畜禽以繁殖,发明医药以疗疾之始祖。民为纪念其功绩以供奉不忘。当时建
筑规模无考。因年久失修,至明末湮没无遗址。据《续修莱芜县志》记载,明万历壬
午春正月,由大学生李疏泗出资重修。址在原县城东北一里许处,即今之长途汽车站
附近。建大殿三楹庙门坐东朝西,东侧对面筑有戏楼一台。殿内三皇正坐,东西壁下
分列历代名医十二人。门墙台阶森严毕备。庙内设医学, 专为县邑乡民诊治疾病。设
道士, 专管香火,配田数亩为浴容费,年逢庙日,热闹非凡。每年三月三日,全县盲人都
到此集合议事,整顿盲纪,触犯戒律者,按规处罚。平时来庙求神治病者亦接踵不断。
该庙1932年前后拆毁。现原址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