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993&run=13

荣成人与北京烤鸭

张涛张政利
北京烤鸭,驰名中外。然而,北京烤鸭与荣成人的关系,却鲜为人知。
北京烤鸭约有300多年的历史。 清朝咸丰年间,北京烤鸭店逐步兴盛起来,且几
乎都由荣成人经营。北京东四隆福寺附近的“便宜斋”便是荣成成山一村刘夕洪所创。
由于慈禧太后非常欣赏,宫内的宴请、馈送烤鸭,非“便宜斋”莫取。
随着“便宜斋”的发迹,荣成人络绎不绝到北京经营烤鸭生意。从咸丰至光绪年
间,仅荣成龙须岛附近的河口村就二三十人去北京开办了“便宜坊”、“天胜馆”、
“便意坊”等七八家烤鸭店。咸丰末年,这个村的蔡茂顺、蔡志田、蔡田民等十七人,
集银入股,开办了“天德居”烤鸭店。该店先后四任掌柜都是荣成人。到清末,北京
大小烤鸭店多达四五十家,遍布大街小巷,其中90%左右由荣成人开办。《全聚德史
话》曰:早在北京的山东饭馆,主要分成“三大帮派”,其中之一“是荣成帮,主要
是烤鸭行”。
北京烤鸭,店铺林立,名声最高的是“全聚德”。“全聚德”的创始人是河北省
翼县的杨全仁。清同治三年(1864年),他在肉市胡同东路租用了一家干果店,雇佣几
名荣成厨师,以“全聚德”为字号,开张经营烤鸭。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杨全仁
病故后,由其二子杨庆茂支撑。后来杨庆茂在生意上陷入困境时,起用了荣成成山冯
家庄人李子明经营财务,在三五年的时间里,竟将“全聚德”的债务全部还清。1930
年,杨庆茂死后李子明当了大掌柜,大刀阔斧地改进了店务。到30年代后期,人们便
公认“全聚德”的烤鸭质量为京师第一。
“全聚德”开张以来,烤鸭、掌灶名师几乎都是荣成人,其中著名的有田文宽、
张文藻、蒲长春等。田文宽如今是“全聚德”烤鸭店副经理、北京市烹饪学会理事。
他同张文藻是北京市目前仅有的两位声誉最高的烤鸭技师。
为使北京烤鸭技术这朵烹饪园地中的奇葩在荣成开花结果,1985年,荣成市供销
社创办了荣成北京烤鸭店,田文宽同志应邀回乡,口授身传,使“全聚德”正宗的烤
鸭技术在荣成扎下了根。如今,来荣成旅游观光、洽谈业务的海内外客商,可在荣成
一饱口福了。

狗碑记
1934年6月间,我们人和镇北齐山村曾发生一桩出狗殡、立狗碑的怪事。事件的前
因后果是这样的:
那年的6月18日, 讨过饭、当过雇工的陈竹青,正在村外割青草。五区区长张凤
楷坐着子去石岛路过北齐山村时,他的狗见到群狗打架也参与了。正在割青草的陈
竹青看到张凤楷的这条恶狗,把手中的镰刀向狗掷去,正中恶狗的腹部。狗带伤逃跑
时肠子被挂在树根上,不一会就死了。我和陈缉洪、刘缉洲、刘庆才、刘庆泉五人见
到一条无主的死狗,便抬到刘庆才家剥皮煮肉吃了。
这一下可惹下了塌天大祸。狗的主人张凤楷有权有势,他的狗被打死,岂肯善罢
甘休。第二天,他责令儿子张奇严办此事。于是张奇和狗腿子陈国桢便带领一伙家丁
捉拿陈竹青。陈竹青闻风逃跑了,他们便把陈竹青的父亲陈缉乾按倒在地,痛打一顿,
然后带走。后经村长说情,才免抵命之祸。但逼迫陈缉乾出狗殡。年过七旬的陈缉乾
只得将准备自用的楸木棺材板做了一口狗棺材,用来成殓了狗皮包着的狗骨头,还盖
上了准备给陈竹青结婚用的被子。出狗殡时,张奇等强迫陈缉乾老人身穿一身孝服,
手捧狗牌位,还拖着孝棒。我们这些吃狗肉的则抬着狗棺材,把它埋在村西北陈竹青
的一块耕地里。
出狗殡后,恶霸张凤楷又出新点子--给狗立碑。这一回则拿我们吃狗肉的几个人
开刀。张凤楷差人送来一张纸,上面写着两行字,一行是“遭祸冤狗碑记”,一行是
“民国二十三年七月立”。我们五个人只得忍气吞声,请本村石匠陈缉田照着他写的
字样镌刻了一块狗碑,立在狗坟上。
经过出狗殡、竖狗牌这次折腾,陈缉乾气愤过度,口吐鲜血,在念道着儿子要为
他报仇声中离开了人世。乡亲们只得揭下他炕上的半截破席卷起老人掩埋了。陈缉乾
惨死后,不到一个月,他老伴也含冤离开了人世。
这狗碑记,是旧社会“人不如狗”的一面历史见证。

(刘宪财口述人和镇文史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