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基督教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963&run=13

传入经过及其宗派基督教亦称耶稣教。最早入境传教的是基督教兄弟会。清光绪
十五年(1889年)秋,苏格兰籍教士斯蒂芬到山东传教,不久即至石岛设立第一个教区,
因无教堂,暂租张家村民房居住,在街道上搭棚布道、治病,但当地鲜有信教者。不
久,斯蒂芬离去。1892年,石岛教区派英人多孙、凯斯去威海传教,威海较石岛繁华,
石岛教区遂以威海为重点。1900年前后,英人孙约翰夫妇到石岛布道,前往求医、瞧
热闹者渐众,1909年便在石岛光明路南段建起一座教堂。随着基督教在境内影响扩大,
信教者日多,教区先后在桥头、埠柳、崖头、东山、城厢等地设立教堂,传教的范围
东到俚岛、城厢,西到文登高村、汪疃,北到桥头等地。农闲季节,石岛基督教会召
开布道会,邀请各地信徒到石岛教堂听讲圣经,学唱赞美诗。1935年有教徒7 0余人。
1940年日军侵占石岛后,乡村的布道点逐渐停止活动,牧师们先后返回英国,而灵恩
会及非教堂系统的基督教组织却于此时传入境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基督
教活动基本停止。 1951年统计,共有教徒264名,其中男121人、女143人。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桥头镇东洛后村农民吕以文自费参加山东省在
青州市开办的基督教学习班,境内基督教开始活跃起来,主要活动点在桥头、泊于、
埠柳、成山卫、石岛、俚岛、荫子等乡镇。1988年前,有基督教徒36人,信教群众66
人。1990年有教徒32人,信教群众178人。1994年有教徒268人,信教群众4 66人。其
活动方式一般以一村或几村自发地在一户教徒家中聚会过“礼拜”,讲解《新约全书》、
《旧约全书》、祷告及唱赞美诗等。
教堂石岛教堂清宣统元年(1909年)修建房屋31间,分作礼拜堂、办公室、接待室、
传教士住宅、厨房和中国工友宿舍,四周筑有院墙。牧师为英籍人孙约翰。礼拜堂设
有二、三百人的长凳座位,星期天作礼拜的大致在百人以上。初由孙约翰布道,其夫
人弹琴唱诗,后中国传教士间或主持布道或唱诗。乡村集日、庙会,教堂就派传教士
去宣讲福音,散发福音单、福音书。孙约翰夫妇年老后,有7名英籍传教士轮流主持。
1935年是石岛教堂最兴盛时期, 有牧师3人,教徒80余人。1941年,石岛教堂的全部
财产和房屋被日军强占,信徒移到家中活动,后渐渐减少并停止了活动。
石头河教堂位于东山镇石头河村,1918年设立,属石岛教区。有正房11间、厢房
3间, 美籍女传教士2名。抗日战争前,2人常下乡传教,发展教徒30余人。1938年该
教堂撤销,搬至崖头镇河南陈家村。
河南陈家教堂1938年由石头河教堂迁入, 租用民房12间。由加拿大和美国2名女
传教士和2名中国传教士主持,共发展教徒五六名。1940年日军占据该区后,2名外国
人去威海,中国传教士留下继续传教。1941年变卖全部财产,人员撤到威海。
上埠头教堂1923年由烟台分设,租民房26间,设小学1处,邮局1处,由美国人德
绥莱姊妹主持, 另有中国传教士5人,共发展教徒20余人。1940年日军入侵后,德绥
莱姊妹回国,中国传教士留下继续传教。是年秋,日军“扫荡”,将教堂内的物品抢
劫一空。1944年该教堂停止活动,以张纪文、阎吉兰为首的教徒在城厢一村继续活动,
发展新教徒。该组织属兄弟会教会,共有教徒10人,其中男4人、女6人,经常在张纪
文家集会,星期日作礼拜。1951年后停止活动。
城厢三村教堂1940年由泰安耶稣家庭派人设立,购买平房24间。几个月后,此人
回到泰安, 教堂由周新生主持。后又在成山区沙沟村、瓦夼村分设小教堂两处。194
1年,该教堂关闭。该组织属灵恩会,共有教徒16人,其中男3人、女13人。教堂关闭
后, 其集会地点在教徒家中,每星期作礼拜一次,有时3天集会一次。1951年后停止
活动。
观里东教堂位于桥头镇观里东村,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有房屋31间,分东西
两院, 东院为教堂,西院为住宅,占地约10亩。一对英国米姓夫妇担任牧师,收徒7
0名。 男牧师死后,其妇仍留居此地传教。1943年,教堂被日军占用,米姓妇人惨遭
杀害。1970年5月,教堂被拆毁。
另外,荣成还存在非基督教堂系统的耶稣教活动组织。一为崖头镇南村的耶稣教
活动组织。该组织是以张朴俊为首,此人于1942年在烟台入教,回村后自行开展传教
活动。 1951年统计,发展教徒6人。二为荫子镇马台丛家村以张桂莲为首的耶稣教活
动组织,1951年统计,该组织有教徒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