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佛教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961&run=13

境内佛教历史悠久,金、元、明为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唐建法华院于赤山,金
大定二年(1162年)建有龙山寺,金明昌三年(1192年)修集贤寺,明天顺元年(1457年)
修福泉寺。至清代以来,有寺庙庵达39处,由僧尼住持。境内庙庵多在集镇及深山中,
规模都不大,但都拥有大片土地,僧尼不事劳作,依靠地租和施舍生活,比平民富裕。
民国成立后,寺庙庵多改为学校,所剩庙宇亦在抗日战争中拆除,僧尼还俗,佛事停
止。 1988年赤山法华院建成后,由外来僧人住持,1994年有僧人2名,周边村庄妇女
及老人间或在家吃斋礼佛。
附:赤山法华院
法华院,座落在赤山主峰前怀,故称赤山法华院,由张保皋 (张保皋,新罗人,
曾入唐为武宁军小将。后回国,于唐大和三年(829年) 为清海镇大使。唐开成三年(8
38年) ,大臣金明逼死僖康王自立,金阳拥神武王起兵,请助于张保皋以讨之,次年
攻杀金明。神武王死后,子文圣王立。唐会昌五年(845年) ,文圣王欲纳张保皋女为
次妃,大臣以为不可,亟谏止之。张保皋怒,据清海镇以叛,次年被刺身亡。查张保
皋生年、入唐及回国时间均不详。武宁军原名徐州军,唐永贞元年(805年) 三月赐名
武宁,因此,可以认定张保皋入唐时间当晚于805年,早于828年,法华院修筑时间也
只能在这段时间内。张保皋,《樊川文集》、《新唐书》中有传。) 修建。庙的规模
很大,僧尼多达30多人,庙产很多,每年收租500石,香火旺盛,听经群众常达200多
人。唐开成四年(839年),日本僧人圆仁法师入唐求法,滞留该院达2年之久。唐会昌
五年(845年),法华院奉旨拆毁。1988年重建,主体工程占地500平方米,仿唐建筑,
布局与圆仁法师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描述的基本一致,“南北有岩岑,水通庭
院,从西而东流,东方望海远开。南西北方,连峰作壁,但坤隅斜下耳”。整个寺庙
由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菩萨殿三部分组成,1990年举行了佛像开光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