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器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949&run=13

家具旧时,境内居民之家具为木制品,古朴粗糙,简单实用,一般之家有橱桌、
柜、板箱、长凳、饭桌等,富裕人家外添椅子、八仙桌、茶几、梳妆台等。还有两种
器用在荣成民间占据着重要位置,这就是斗和笸箩。斗多用于盛面及小杂粮,如地瓜
丝、熟地瓜干等;笸箩则主要盛衣物。斗是用纸浆做的,呈圆柱形,上下略细,中间
粗,里外用纸裱糊;笸箩是以碎席或纸板为材料,用针线缝合成方形或长方形,里面
用白纸裱糊,外面用彩纸裱糊。70年代后,家具的样式有很大的变化,陆续出现了大
衣柜、高低柜、写字台、折叠圆桌、沙发、席梦思(床)等。90年代后,家具从单一式
向组合式方向发展,追求高雅、实用、美观。
炊具旧时,境内居民皆用砖或土坯砌灶,上安铁锅,木质锅盖,手拉风匣助燃,
锅上用茅草与葛子编结的圆形物为垫,防止漏气,俗称“锅旮旯”。碗、盘、盆、碟
以土陶瓷为主,木竹筷子,葫芦水瓢。而磨面、粉碎等则用石器为主,如臼、碾、磨。
60年代后,炊具开始逐渐更新,出现铝制品。80年代,液化气灶开始普及,不锈钢制
品、其他如搪瓷制品等取代了旧式饮具。90年代,电饭煲、抽油烟机、微波炉、电烤
箱等灶具进入寻常百姓家。
家庭耐用工业品建国后,一些家用工业品才逐渐进入农家,如暖水瓶、手电筒、
机械钟等。60-70年代,日用消费品非常匮乏,时兴的“三大件”是自行车、缝纫机、
手表。80年代时兴的“三大件”是电视机、电冰箱、录音机。1986年,农民百户耐用
消费品拥有量:自行车143辆、缝纫机87台、收音机79台、钟表397只、电视机81台。
90年代后,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录像机、影碟机、空调、摩托车的家庭拥有量
逐年增加。1991年农民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电风扇45台、收录机33台、洗衣机25
台、电视机105台(其中彩色电视机55台)、摩托车5辆。1995年农民百户耐用消费品拥
有量:电风扇75台、收录机44台、电冰箱24台、洗衣机37台、电视机106台(其中彩色
电视机56台)、摩托车18辆、自行车156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