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饮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945&run=13

主食农业合作化前,农家使费全靠出售粮食换钱维持,而出售的粮食多为价格较
高的小麦、花生及豆类,从而决定了境内农户的主食。清代,以为主,杂以菜类,
谚曰:田家饭,菜一半。清朝道光以后,引进了玉米,逐渐取代。日常食用以玉米、
地瓜为主。主食有玉米粑粑、菜粑粑、地瓜、地瓜干、杂面汤、稀饭等,而且从农历
十月初一到来年清明多吃两顿饭。只有节日或客人到家方能吃上细粮,如饽饽、水饺
等,有时还夹些玉米面或地瓜面做成馒头,俗称“卷子”,以充数量。农业合作化后,
粮色较以前发生了变化, 细粮约占1/4,但主食仍以粗粮为主,改善生活的日子比旧
时有所增多。80年代后,境内无论农家还是城镇居民,皆以细粮为主,主食花样繁多,
馒头、米饭、包子、水饺、花卷成为人们日常食品,地瓜、玉米反成为稀罕之物。
菜肴70年代前,境内仍以白菜、萝卜、咸菜、豆沫、虾酱、面酱佐餐,来客时才
有炒鸡蛋、虾皮汤等待客。80年代后,反季节蔬菜上市,品种俱全,鱼、肉、蛋货源
充足,随用随买,任意挑选。煎炒烹炸成为菜肴制作的主要手段,且做工讲究,少而
精,一改过去吃菜简单的习惯。
饮料旧时,境内很少饮茶,大都喝生水,或做饭时蒸水喝。70年代后始有喝茶,
以茶待客。酒,农业合作化前,多数家庭自酿米酒备节日或待客饮用。农业合作化后,
私人酿酒逐渐减少,大都从商店里购买白酒、果酒等。80年代后,啤酒为大众接受,
咖啡、可乐、汽水、果汁等时兴饮料也都进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