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传统节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937&run=13

春节旧时称为元旦、元日、三元等。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一届会议通过,将
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把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但群众仍习惯称春节为“过年”或
“过大年”。春节是境内最隆重、时间最长的节日,从过小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元宵
节。
过小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主要祭灶,也叫辞灶,送灶王爷上天。吃完晚饭,先用
白灰浆把锅灶粉刷一遍,给灶王爷洗脸修面。在灶前摆好供桌,放上供品,用麦芽做
的糖瓜是必不可缺的,使灶王吃的嘴甜,上天不说坏话。一家人在灶前跪拜,并取下
旧“灶马 (灶马,荣成俗称灶马头,实际上是一种木刻印刷的年历。上面除印有灶王
神像外,还印有一年的日历。)”,换上新“灶马”。50年代后虽不辞灶,但吃糖瓜、
糖果之俗仍然盛行。此后,开始过年的准备,这叫作“三辞灶,四扫灰,五、六杀猪,
七、八蒸饽饽”。各家各户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装饰得漂漂亮亮,即使机关、
厂矿企业在节前也把办公室、车间清扫洁净。60年代后虽不杀年猪,但购置新碗筷、
添办新衣装、备全好食品仍是各家必办之事。到了90年代,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置备的年货花样繁多,档次较高,不仅鱼肉鲜菜,连海参、鲍鱼也进入不少人家。
除夕腊月三十(小尽二十九),人们习惯称年三十。旧时,这天家家户户皆悬挂家
谱,安放祖先神主牌位与祭器祭品,张贴春联等。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又时兴给烈
军属家敲锣打鼓送春联、挂红灯、挂光荣牌,以示尊敬和慰问。此日早饭,崖头以南
吃烫面包子,崖头以北则吃面条。农家吃完年夜饭,男主人领着儿孙到场院祭场,俗称
“打囤子”。然后提着灯笼到祖坟请祖先回家过年,俗称“请神”,此俗今已不存。入
夜,秉烛焚香,灯火通明,全家团聚,彻夜不眠, 谓之“守岁”。半夜子时,摆好供
品,鸣放鞭炮,叩拜天地各神,谓之“发纸”,紧接着到家堂祭祖及到村外“迎财神”,
此俗今也不存。而后全家老小开始吃发纸饺子。饭后晚辈向长辈拜年问好,长辈给晚
辈“压岁”钱。80年代后,此俗被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文艺晚会节目取代。至半夜时分,
燃放鞭炮,燃放时间持续很长,常有伤人起火现象。市政府于1994年发布通告,除夕
晚零点后一律不准鸣放鞭炮,以保节日安全。
初一早晨开门前,先燃放鞭炮,然后晚辈到同族长辈家拜年,昔日叩头相拜,建
国后行拱手礼,问“过年好”;同辈相见,点头致意,道声“恭喜发财”、“春节好”。
早饭定吃水饺,且水饺中包有硬币、红枣、花生等。吃到花生,就祝他“长命百岁”,
吃到红枣,就祝他“早早发财”,小孩吃到钱,除祝长大后会发财致富外,并给赏钱。
从年三十开始到初二,还要说吉利话,如水饺碎了,要说挣了,蒜叫“义合菜”。饺
子要盛得满满的,以示人丁兴旺,满满当当。饭后,男女老少换上新装,相互串门拜
年,年青姑娘有凑在一起“请麸姑娘娘”之俗。新中国成立后,此日农村召开烈军属、
残废和退伍军人、离退休老干部新春茶话会。70年代后,军民联欢、干部慰问值班工
人等新风兴起。进入90年代,市政府还专门给境内突出的龙头企业和单位送大匾、贺
新功。
初二早饭吃面条,谓之“钱串”。吃早饭时,把豆腐、发糕、地瓜、馒头等用木
盘端给狗,谓之“请狗子”。深夜时分要“送神”,即把大年三十从祖坟请回家过年
的“老爷”、“老婆”重新送回去,此俗现不存。初二还是走亲戚之日,旧时一般为
“先看姑,后看舅,丈人、丈母在后头”,50、60年代后,初二多走丈人家。但初五
一般不走亲戚,因早年间人称初五为恶数,称“破五”。
主示日即从初一到初十,每天都主示一种事物的丰歉兴衰。荣成有一鸡二犬、三
猫四盐、五马六羊、七人八谷、九子十成之说。初五早晨用饽饽、发糕、饺子等犒劳
大牲畜,过“五马日”;初七“收人儿”,崖头以南吃饺子,崖头以北则吃面条,面
条擀得又细又长,谓之“拴小孩儿”。
耍光景从初三开始,各种民间文娱活动开始,称之为“耍光景”,此俗长盛不衰。
“光景”的内容较多,包括龙舞、狮子舞、跑旱船、跑驴、活报秧歌、大戏等。王连、
宁津、东山等乡镇的光景队都到20公里以外的石岛去表演。后来业余体育运动、电影、
电视的普及,取代了“耍光景”,但崖头、石岛等地仍坚持这项活动,并组织一些体
育比赛活动,以烘托节日气氛。
节日禁忌旧时,过年除寝膳事务外,禁止一切劳作,并有诸多禁忌,如不耕不织、
不浆不洗(衣服)、不缝不补、不罗(雀)不捕(鱼)、不推(磨)不捣(碓)、不搂(草)不挑
(水)、不锄(草)不扫、不泼(水)不掏(灰),禁说不吉利的话。
元宵节又称“上元”,境内除彩灯悬挂于街门或庭院外,主要活动是“散灯”。
灯一般用生豆面捏成,分为“月灯”、“生肖灯”、“六畜灯”等。灯捏好后,插上
棉花做的灯捻,添上豆油或花生油。二更时分,合家团聚,将灯一齐点燃。月灯、六
畜灯分放在粮囤里、水缸中、鸡窝旁、门槛边等处,谓之“散灯”。生肖灯不散,一
家人坐在一起观看,谁的属灯旺,油尽残灰多,则预示着财运亨通,无灾无害。月灯
燃尽后,看哪个灯残灰多,则预示着哪个月风调雨顺。50年代前,傍晚家长命孩子提
灯串街串野,到自家地转一圈,祈祷来年丰收。此时漫山遍野,灯火一片,煞是壮观。
80年代后,节日期间各单位或企业都制作大型彩灯,悬挂在大门上,式样各异。特别
是入夜,市区内灯火辉煌,呈现出一片昌盛景象。
青龙节农历二月初二为青龙节,俗称“二月二”或“龙抬头”。节前几天,大人
小孩都要理发,谓之“剃虫”。拂晓时,家家户户用苏子秸、艾蒿等扎成草把点燃,
敲打生铁犁,烘烤房屋各个角落,谓之“熏虫”;有的乡间旧时有打灰圈的习惯,同
春节“打囤子”大同小异,预兆丰收。此日也叫上工日,旧时长工上工都从此日开始。
节前一天,家庭主妇忙于剪“娘娘”。所谓“娘娘”,就是用各色彩纸或碎布剪成的
小人儿,串成串儿,同时剪些纸龙、纸蛙。二月初二清晨起床后,将娘娘给小孩、猫、
狗及骡马带上,而将纸龙、纸蛙分别张贴在门板、门槛、窗户及箱柜上,以示祛灾驱
虫。晚饭烙糕,一般人家烙两色糕,即秫米糕和高粱米糕,富有人家则为三色,除上
述两种外加糯米糕,以示今后日子步步升高。另外,二月二为开学日,有炒爆 (爆米
花) 、炒豆的习俗。二月二禁忌搂草、挑水,因为二月二时当惊蛰,冬眠之虫复苏,
搂草会把虫子搂回家,挑水会把井里的线虫带进水缸。现除改善生活烙糕以外,其他
活动已消失。
清明节三大冥节之一,是祭祖、为祖坟添土的日子。民国年间,教师、学生中盛
行踏青,儿童则以放风筝、荡秋千为主。境内民间习俗主要是蒸面燕儿,以迎燕子早
归,消除虫害。至期,主妇们大显身手,捏出神态各异的燕子,大如拳,小如拇指,
形成风格独特的荣成面塑。面燕蒸好后,除食用外,分给孩子们自己保管,并选精品
串起来,加彩色布条点缀,挂在房间里,以供欣赏。抗日战争胜利后,每到清明,人
民政府都组织群众祭扫烈士墓、敬献花圈,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固定形式。
谷雨节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渔民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鱼虾便洄游到荣成近
海,一年一度的大海市正式开始,俗话说“谷雨百鱼上岸”。早年,渔民受雇于鱼行,
鱼行便在此日举行祭船、祭海、祭海神娘娘、犒劳渔民的活动。节前鱼行杀猪、蒸大
枣饽饽,备好酒、香纸、鞭炮等,祭祀时,以各鱼行为单位,面海跪祭,以求出海平
安无事,回来鱼虾满仓。祭毕,在沙滩上,鱼行老板和渔民席地而坐,共食祭余。60
年代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后,祭海、祭海神娘娘的习俗一度消失。80年代后,此俗又有
新发展,届时,渔家男女老少一齐出动,聚集海边祭奠,渔业单位还特邀一些领导和
好友同庆。1991年,荣成市人民政府在谷雨节期间举办荣成渔民节,1992年改为荣成
国际渔民节。后因沿海气温低,不便游客游乐,渔民节会期改为7月下旬。
浴佛节农历四月初八,佛教僧众用香汤浴佛,故称浴佛节。荣成人佛性淡漠,不
重浴佛,只重改善生活。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境内除包粽子,插柳枝、桃枝 (驱邪) ,挂布猴
(免盗),挂蒜、蒿(祛病)外,拉露最为流行。此日清晨,老少均需早起,到野外拉露
洗脸洗眼,据说不招眼病;而家长要牵着牲口看喂,并拔些艾蒿和新麦带回家挂在背
阴处晾干,用它为新生儿过“三日”时烧水洗澡,可保婴儿不得病,健康成长。儿童
戴“兜肚”,手上、脚上缠五色线,胸前戴用亚麻扎制染成黄绿二色的小炊帚、小笤
帚, 意为驱五毒、保安康;青年男女则戴香囊,内装雄黄、中药材,以驱邪祛秽。6
0年代农村儿童戴“兜肚” 、“扎五线”的时有所见。80年代,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
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拉露” 、“扎五线”、戴“兜肚”等旧俗已被摈弃。粽子和
“胡秫桶子(一种类似粽子的食品,用玉米苞将粘高粱米裹住,外用马兰勒紧。)”成
为节日主要食品。
六月六旧时,为了企盼五谷丰登,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蒸饽饽和包子,改善生
活,俗语说“六月六,看谷秀,碗大的包子一包肉”。山里人说这天是山神的生日,
到山神庙祭祀;渔民则说此日是海蛰的生日,天上下个雨星儿,海里就长个海蛰。
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为乞巧节,俗称“七月七”、“七夕节”。相传此夜牛郎织
女双星相会,故民间又有“情人节”之称。此节农村有烙火烧、巧果子(又称烙巧花)
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装饰品等风俗。有民谣:“七月七,烙花吃”。
“花”,又称“巧果子”,就是用模子印出鱼、鸡、狗、兔等和各种花卉图案的面食。
烙熟后用线穿起来,给儿童挂在脖子上,既可食用,又可观赏,亲友之间也互相馈送。
进入80年代,烙花者少见,烙火烧(小饼)之俗尚存。
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是三大冥节之一。境内以祭祀祖先为主。午饭前,家
人携带祭品上坟祭祖,祭祖回来,兄弟间必聚餐,共食祭余,以悼念先人,重申手足
之情。石岛镇白天祭祖,夜晚举行盂兰盆会,俗称“放海灯”。放海灯前,先祭祀一
番,并请僧道诵经作法。入夜,各商家用笸箩盛着小馍馍、米饭向海中抛撒,并将制
做的各种灯笼点燃,下面托一木板,放进海里,以祭祀野鬼游魂,使他们能享受到人
间烟火。此俗现已不存。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主要活动是拜月、赏月。当圆月初升,一家人在
院中设香案、供桌,对月焚香礼拜,俗称“八月十五月正圆,月饼西瓜敬老天”。但
古时,饮酒赏月只是富绅文人的雅兴,普通百姓只是买块月饼回家分吃而已。新中国
成立后,吃月饼之俗相沿,赏月有其名无其实。现今,家家户户届时购买许多月饼分
赠亲朋,以示庆贺。
九重阳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境内习惯称作“九重阳”。旧时各家各户最主要的活
动是用秫米酿酒,民间歌谣有“九月九,九重阳,秫米作酒菊花香”。
月日十月初一,境内俗称“月日”,为三大冥节之一。午饭前各家各户上坟祭祖。
祭祀时,多烧旧衣服或纸制的衣服,以免死者挨冻,因此月日又被称为“送寒衣”或
“寒衣节”。旧时,这一天也是辞工日,如果双方达成合作协议,则来年二月初二仍
上工。从这天开始,农家大都吃两顿饭,到来年二月初二复为三顿。农业合作化后,
实行集体劳动,两顿饭的习俗改为常年三顿饭。
冬至为庆祝冬至阳生,此日家家户户蒸馒头、煮饺子,改善生活,过去称“蒸冬
防冻”。
腊八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腊八吃粥,原是佛教仪式传入民间。早饭时,喝粥就
菜豆沫,很有苦行僧的味道,但晚饭则吃饺子,似乎是对早饭的一种补偿。此俗现已
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