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医疗设备和设施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916&run=13

医疗仪器设备解放前,中医只凭手切脉,少数西医也只有体温表、听诊器和几个
针管。1947年县立医院成立时,只有当时救济总署给的一架显微镜,再就是手术刀、
止血钳、产钳及简单的化验设备。各区医药部、卫生所有手术刀、针管、拔牙钳。进
入50年代,县医院有手术床,具备做阑尾炎等小手术的配套设备。1959年,上级发来
第一台30毫安X光机。1960年发来200毫安X光机,原30毫安X光机转给石岛医院。60年
代末,县人民医院比较大的设备有:万能手术床2张、200毫安X光机1台、300毫安X光
机1台、电冰箱2台、电动离心机2台、光电比色计1台、分析天平2架、麻醉机1台、无
影灯2个、 显微镜2架、立式高压消毒器2台、救护车1辆;石岛第二人民医院有200毫
安X光机1台、30毫安X光机1台、显微镜2架、电冰箱1台、分析天平1架、电动离心机1
台、光电比色计1台、立式高压消毒器1个、万能手术床1张、无影灯1个。进入70年代,
有7个分院配备做一般腹部手术的器械。全县配备X光机20台(分院11台、卫生院9台)、
显微镜41架、 万能手术床9张、轻式手术床16张、无影灯11个、产床21张、氧气瓶38
个、电冰箱11台、高压消毒器28个、救护车4辆。防疫站建起了化验室,配备冰箱6台、
温箱3台、分光光度计3台、干烤箱5台、分析天平1架、恒温水浴箱1台、显微镜4架及
化验室必须的试剂、 试管等。妇幼保健所配备电冰箱2台、干烤箱1台、水温箱1台、
显微镜1架、产床2张、万能手术床1张、无影灯1个、激光治疗仪1台、人体秤1台、婴
儿保温箱1台、立式高压消毒器1个、电动吸引器1只、氧气瓶1个。药品检验所除理化
所需试剂、试管外,主要设备有培养箱2个、电冰箱2台、恒温水箱1台、恒温干燥箱2
台、 灯检仪1台、电解仪1台、圆盘旋光仪1台、自动旋光仪1台、72分光度仪1台、显
微镜1架。
1979年, 县人民医院配备400毫安X光机1台。1981年,荣成被省卫生厅确定为第
一批重点装配设备的县之一,两年分四批,共给仪器设备价值40万元,主要装备县医
院、 防疫站、 妇保所、 药检所、卫校。其中较大型的有给防疫站离子计2台,价值
8000元, 荧光显微镜1架,价值4200元;给县医院500毫安X光机1台,价值59500元,
中型消毒柜1台, 价值7800元,心脏急救监护装置1台,价值5780元,心电向量图仪1
台, 价值6410元,其余都是2000元以下的小型仪器,共82件。省防疫站给防疫冷库1
台。1982年后,设备投资省里不管,完全由县里负责。县防疫站到省站争取到气相色
谱仪1台。1982年县人民医院首次购进B超1台;1987年5月,购进日产850毫安带遥控X
光机1台;1992年5月购进彩超1台、CT1台。1994年10月,市第二人民医院购置血液透
析机1台,填补了荣成血液透析的空白。1995年,市人民医院购进血液透析机1台,市
第二人民医院购进以色列产CT1台。 截至1995年底,全市共拥有万元以上大中型医疗
仪器设备296台件,总价值2184万元。
基础设施荣成市正式建立医院时间为1945年,包括医药部在内。至1956年,共有
房屋建筑面积1827平方米, 其中原崖头县医院医疗用房总面积为336平方米;石岛二
院468平方米。 两处医院刚建院时,床位仅6张,平均每处医院3张。至1959年,总数
发展到210张。 1960年, 房屋建筑面积4614平方米,床位270张。1970年,房屋面积
10149平方米,床位680张。1980年,房屋总面积35152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24838平
方米,床位1013张。尤其80年代中期,由于深化了农村卫生改革,将乡镇医院划归乡
镇管理(人事调动、业务管理仍由市卫生局负责),医疗基础设施发展迅速。最快的是
1989-1991年, 18处乡镇卫生院新建病房、 办公设施面积达20900平方米,总投资达
800多万元。1990年,建房总面积猛增至97534平方米,床位1311张。截至1995年底,
共拥有房屋总建筑面积143165平方米, 其中医疗业务用房73042平方米, 职工宿舍
70123平方米,床位1476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