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医护人员组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914&run=13

解放前,群众治病绝大部分依靠私人开业的中医治疗。1945年前,全县私人诊所、
药房208处,从业人员356人,其中诊所14处,31人,药房184处,311人。这些人中,
医生占少数,多数以卖药为主,唯夏岳五开设的崇德药房以西医、产科为主。1943年,
荣成县抗日民主政府先后成立育民、公益两个医院,育民医院共8人,其中中医1人,
西医1人,药剂2人,护理1人,炊事员1人;公益医院共9人,其中中医3人,西医2人,
护理员、 药剂、会计、炊事员各1人,在战争环境跟随政府流动。石岛解放后,成立
石岛地方医院, 共3人。后来育民、公益两个医院合并,成立荣成县医院,规模、人
员不断扩大,成为荣成县卫生医疗的骨干力量。
1946年全县有10个区相继成立了医药合作社,共有人员41人,大部分吸收私人开
业医生。1953年又成立了7个医药合作社,同年改称区供销社医药部,共有职工114人,
其中医师12人, 医士31人,中医20人,药剂17人,护士11人,兽医4人,经理、会计
19人。是年县卫生科相继在城厢、崖头、崂山成立3个卫生所,计16人,其中医师3人,
医士5人,护士3人,药剂3人,会计2人。
1956年全县卫生所发展到10处,人员53人,其中医师12人,医士15人,护士10人,
药剂10人。 截至1956年底,医药部人员发展到187人,县、区两级国家卫生职工发展
到314人,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48人,两处县级医院74人,区卫生所、医药部240人。
另外各区将私人开业医生组成联合诊所45个,人员190人。
1958年, 县、社两级国家卫生职工发展到320人,联合诊所改成乡保健站39处,
185人。 乡保健站与卫生所、医药部合并成立公社卫生院后,老弱病精减回家,余者
吸收为集体职工,全县国家、集体医疗卫生人员共464人。
1962年, 因国家经济困难,下放百余人,全县医疗卫生职工426人。1966年又发
展到483人。70年代初至中期,平均每年增加卫生技术人员30人左右,末期40人左右。
进入80年代,平均每年增加50人左右。90年代由于实行了教育改革,每年有委培生,
使平均每年毕业生增加至100人左右, 1995年达146人。 截至1995年底,共拥有职工
2414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98人,中级职称的524人,初级职称的126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