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爱国卫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912&run=13

粉碎细菌战1952年,美国在侵朝战争中向中国发动细菌战,1月至5月用飞机多次
在俚岛、崖头、寻山、崂山、龙须、斥山等地上空撒放带细菌的苍蝇、蚊子、蜘珠、
蚂蚁、 蚯蚓等毒虫。对此,荣成县委于3月组成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为正副主任,县
有关部门共9人组成的卫生防疫委员会, 并组织了32人的县防疫大队;区组成防疫队
15个, 126人;乡组成防疫突击队155个,4325人;村中心卫生组783个,3915人,层
层进行发动。沿海群众人人戴口罩,逢集设卡检查,发动群众捕杀毒虫,清扫卫生,
注射各种防疫针。当时统计记载:全县戴口罩达19.5万人,参加反细菌战行动22.8万
人次, 清扫卫生82万人次,有11.6万人次参加捕灭深埋带翅蚂蚁13麻袋、灭鼠21.63
万只、灭蝇13.8公斤、灭蝗虫34370只、灭蜘蛛94821只、填污水坑3069处、水井消毒
236眼、水井加盖788个。这次爱国卫生运动,有效地粉碎了美国侵略者的细菌战,全
县没有发生大的传染病流行,同时改变了城乡卫生面貌。
除“四害”、讲卫生根据1952年12月全国召开的爱国卫生运动大会提出的贯彻预
防为主、除“四害”、讲卫生,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指示精神,荣成县防
疫委员会于1953年6月改称为荣成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1958年,伴随着全国“大
跃进” ,开展了除“四害”、讲卫生运动。是年2月,荣成县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会
议期间,把爱国卫生运动作为专题讨论和研究。贯彻省委书记舒同发布除“四害”、
讲卫生的作战命令后, 全县组织了60万人齐参战, 年内连续开展了“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和10次较大的突击活动,共消灭麻雀49.93万只、老鼠79.68万只、苍蝇
1360.5公斤、蚊子108.5公斤。环境卫生开展了7改活动,即改猪圈、改厕所 (双罐加
盖) 、改鸡窝、改牲畜栏、改水井、改街道、改住室、填污水坑。还发动群众制定了
卫生制度、计划和公约。由于工作出色,是年12月,荣成县被评为山东省一等卫生红
旗县,并以全国先进县的身份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评比大会。
卫生上“纲要”1976年,烟台地区革命委员会下发(1976) 173号文件,召开卫生
工作上“纲要”电话会议,号召户户动员,人人参战,个个讲卫生,爱清洁,人人为
实现卫生上“纲要”做贡献。荣成县委立即提出奋战一年,实现卫生工作上“纲要”
的目标。1977年,为加强技术指导,年内组织卫生上“纲要”工作队4批,共443人,
深入各公社和农村,同群众一起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在实施工作中,全年分两个战役,
从年初到“五一”节为第一个战役,主要是以“两管五改” (管水、管粪,改厕所、
改牲畜栏、改水井、改锅灶、改环境) 为重点;“五一”节后为第二个战役,主攻目
标是消灭苍蝇。年内共改厕所12800个,占总数的75%,建“土保氮”库729座,改水
井1839眼,占饮水井总数的64%,户建手压机井13592个,有14个大队建起了自来水,
共整修街道2050条, 填污水沟6595条,挖蛆蛹500余公斤,基本消灭了蚊蝇孳生地,
共灭鼠16万余只, 集土杂肥518万车,出现了一批卫生先进村,有21处公社基本达到
了“纲要”要求。
1978年8月,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现场会在烟台召开,谷牧副总理、卫生部部长江
一真来荣成视察卫生先进典型。
卫生“达标” 活动1984年2月26日,荣成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创
建文明卫生单位,开展卫生达标活动的通知》。为指导这次达标活动,县委、政府多
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人大、政协领导多次视察,县广播电视局定期进行广播。
在此基础上,认真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县驻地划分15个卫生区,建立门前“三包”责
任制,定期组织检查。1984年经检查验收,县城105个单位、乡镇134个村初步达到了
卫生“达标”要求,分别占54.1%和14.1%。
1985年,县财政拨款120万元,修建沿河路两岸排水管道2000米,治理了崖头河,
控制了蚊蝇孳生地, 主要街道修建花坛、 花池5个,修建绿化地18000平方米,植树
10300棵, 城镇绿化面积达61800平方米。投资2万元修建了1800立方米三格化粪池,
在农村发动群众建“三通”(猪圈、厕所、鸡舍)沼气池。截至1985年,累计建沼气池
16380个,占总户数的7.5%,列烟台地区第一。
1986年, 共开展6次较大规模的卫生清洁活动,维修排污管道两条,2000米,新
建水冲式公共厕所1个,县城146个单位达到了卫生“达标”标准,占总数的66%;农
村乡镇286个单位和246个村被评为卫生“达标”单位。
创建卫生城市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爱国卫生重点内容是创建卫生城市。经几年
卫生达标活动,城市卫生基础设施基本齐全,经威海市检查,基本达到省级卫生城市
标准。省爱卫会决定1989年10月来荣成验收。为迎接省爱卫会检查验收,荣成市委于
9月份成立了创建卫生城领导小组,由分管副书记、副市长为正副组长,下设办公室。
共印发宣传标语200余份,发通告5期,表扬先进,鞭策后进;电视台每隔一天播放专
题节目,并派专人跟踪报道;领导小组还定期进行检查。经过一个月的突击整治,铺
人行道水泥板块42万块, 计6000平方米;柏油路3条,计6500平方米;清挖污水槽40
个;建水冲式公共厕所2处;沿街70幢楼房粉刷一新;市区增加雕塑景观及园林5处。
1989年10月16日至17日,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织由省、市专家和领导组
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行9人, 对荣成市创建省级卫生城进行考核鉴定。通过考核,鉴定
委员会一致认为,荣成市创建卫生城工作成绩显著,基本达到了山东省省级卫生城命
名标准。 1990年3月,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正式命名荣成市为卫生城市称号。
1992年又顺利通过省对卫生城市的检查验收。是年6月5日,市政府作出《关于创建国
家级卫生城的决定》,并以荣政发(1992) 170号文下发至各单位。以后几年,爱国卫
生重点围绕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开展工作。自1989年以来,先后投资9000万元用于城
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区先后开通拓宽16条道路,改造完善路段30处;市区主要街道铺
柏油路95万平方米, 硬化率95%,铺人行道45万平方米,铺设率90%;建自来水厂3
处, 供水管道16公里,日供水能力3.7万立方米,自来水供给率98%,末梢水检验四
项指标合格率100%; 市区建成热电厂1处,铺管道5.4公里,供热总面积80多万平方
米, 市区供热率65%;共先后投资200万元,改善环境卫生工作和生活条件,投资了
100万元用于大气污染项目的治理改造。 1994年,对造成沿海水域污染较大的市造纸
厂制浆车间关闭治理改造,使桑沟湾海域污染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在污水处理上,建
起氧化塘--湿地处理系统,塘内有3000亩小海水面,5000亩芦塘。为论证处理的可行
性,国家海洋大学、天津环科所、中国环科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进行了
评审, 通过1990-1995年历年监测,完全达到了卫生无害的标准。省爱国卫生运动委
员会1994年、1995连续两年在创建国家级卫生城检查中,对荣成市所取得的成绩给予
了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