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石窟寺与摩崖石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898&run=13

石窟荣成境内只有一座小型石窟寺,即槎山千真洞,俗称千佛洞。洞系天然石洞
略加开拓而成。在金元时曾为全真道人王玉阳的道场,洞外崖额有“千真洞”三字。
洞内平面呈椭圆形, 进深7、阔4、高1.7米,有中心方柱,系塔庙式石窟。洞内东、
西两壁各有浮雕贤劫千佛八排,中心柱西侧六排。这些造像整齐划一,姿态小异,一
般高约20厘米左右。 在两壁近洞口处,各浮雕大座佛一尊,盘座莲台之上,通高1.3
米,头部已残损。中心柱前有坐台,原有立雕造像三尊,也不存。各壁千佛保存较好,
尚存大小造像1007尊。像傍题记因烟熏壁黑无法辨识,见于早年记录的其东壁有“催
班、三氏”,西壁有“董瑞”,中心柱上有“赵比良、宫至、金氏”等。洞窟保存较
完好。千真洞开凿的时代,《荣成县志》及现代学者众说不一,据槎山云光洞元代至
正七年(1347年)《重修增福延寿宫碑记》石铭有“西睹千像”和《文登县志》所录至
正元年(1341年)《重修望浆院碑记》有“上有洞府千佛之圣迹”可证,千真洞造像不
晚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
在洞口外崖壁上遗有榫眼多处,当为窟檐构筑痕迹。洞前场地平阔,约1600平方
米,为玉皇庙遗址。残碑断壁犹存昔日规模,于1992年新建庙时毁掉。
摩崖石刻槎山摩崖有千真洞、云光洞、水帘洞和千忍洞等处。
千真洞摩崖在洞口外面上顶崖壁间,正楷阴文“千真洞”三大字,高70-80厘米、
宽50-55厘米。《文登县志》谓明代万历年间文登人丛叔模书。
云光洞摩崖在云光洞外面洞顶岩石上,阴刻篆书“云光洞”三字,端雅遒劲,传
为王玉阳书。
千忍洞摩崖在千真洞外玉皇庙址西部之千忍洞上。水帘洞在云山下海水中。其
“水帘洞”三字退潮时可见。
圣水庵摩崖在庵后山崖上,正书阳文,有“涌金泉”、“玉清宫”、“洞天”、
“云峰”和“飞仙”5处,字径约30-35厘米,传为明代主持道人曹清明书。圣水庵为
王玉阳早期道场,弟子孙道古扩建为玉清宫,《荣成县志》有载。庙宇在50年代拆毁。
天瑞庵摩崖在和尚山天瑞庵遗址后面山崖上。阴刻“天瑞庵”三大字,正书带魏,
字径高在75-87厘米间、宽在68-75厘米间。款为“岫云寺同顺立”,正书,字径高13
-17厘米、宽11-14厘米。摩崖在“文化大革命”间被砸,残损较重。庵庙《荣成县志》
有载,作天水庵。1966年拆毁。
双石摩崖在双石东峰北壁上。阴刻楷书,尚可辨识者34字,字面约为10×10平方
厘米。上联为“山拟龙门高应东村英子跃”,下联为“石同雁塔必题此处状元名”。
末行题有“海运官、季牢山、大人六七十三”等字,余者剥蚀不可辨。双石古名石门
山,《太平寰宇记》、《文登县志》均有载。据“海运官”之设,摩崖当为元代题刻。
这是荣成摩崖内容较多的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