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职工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826&run=13

1940年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在工农中积极开展扫盲运动,取得了可喜成就,到
了50年代,职工中的文盲基本扫除。建国后,境内的职工教育主要是通过徒工培训、
在岗职工培训、就业前培训、政治培训等形式进行的(详见第二十三编第二章第三节)。
50年代荣成职工扫盲情况表

┌──┬─────┬─────┬────┐
│年份│应入学人数│实入学人数│脱盲人数│
├──┼─────┼─────┼────┤
│1952│583 │474 │109 │
├──┼─────┼─────┼────┤
│1957│703 │181 │21 │
├──┼─────┼─────┼────┤
│1958│682 │324 │219 │
├──┼─────┼─────┼────┤
│1959│463 │435 │435 │
└──┴─────┴─────┴────┘

1995年底统计,全市有职工业余学校18处,其中卫生学校、职工中专学校、职工
中专供销分校、水产学校、粮油进出口公司职工学校、盐业职工学校、商业职工学校、
电业职工学校、二轻职工学校、粮食职工学校、农业机械化学校、工业学校为系统办
学校,拖拉机厂职工学校、橡胶厂职工学校、化肥厂职工学校、罐头厂职工学校、玻
璃厂职工学校、黄海造船厂职工学校为厂办学校。
卫生学校1958年7月创办, 校址在崖头公社新庄村。第一期招收学员74人,开设
解剖学、 生理学、内科、外科等9门课程,学制一年半,结业后学员全部到各公社医
院工作。 1960年招收第二期学生,是年底因生产救灾学校停办。1974年5月,荣成卫
校重新开办,借用县党校校舍,主要任务是培训卫生医务人员和各生产大队的赤脚医
生。 教师由县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的医生兼任。此次开办共招收8期学员,每
期培训时间一般为1-2个月, 最长达8个月。共培训医护人员1390人,其中生产大队
赤脚医生800多人。1978年6月再次停办。1979年,荣成卫校开办护士专业中专班,校
址在荣成县中医院。是年招收学生2个班,80人;1980年又招收1个班,学生40人,学
制均为3年, 同时还举办少则3个月、多则一年半的医护中专进修班。到1988年共办1
0期, 计400多人。1989-1995年,共招收中专班7个,学员280多人,学制3-3.5年。
1995年,学校拥有平房25间,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学校设校长1人,专职教师10人,
兼职教师若干人,一般由市人民医院、中医院的主治医师担任。
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供销分校1976年3月创办, 初称荣成县供销社“五七”大学,
校址在黎明公社海崖村。1976年8月,迁至石岛公社玄镇村。1980年7月,学校更名为
荣成县供销学校。1986年5月,学校迁至崖头,校址在供销社大桥旅社。1991年12月,
学校改称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供销分校,并迁至文化东街5号。1993年7月,与市财贸中
等专业学校合署办公。1995年学校占地2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4400平方米,拥
有实验仪器、设备等总价值达200多万元。学校有教职工103人,其中专职教师38人、
行政管理人员16人、工勤人员49人。半脱产中专班146人,业余函授大本生133人,业
余大专生275人。学校设有商品经营、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经济管理4个专业。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面向企业、面对社会、讲求实效、突出技能的办学方针,
到1995年底,共为全市商品流通行业培训会计、计划统计、物价管理、商品经营、商
品保管、拖汽司机、文秘、企业管理、红白案厨师、餐客服务、制冷技术、农贸技术
等12个专业的实用型人才11000多人。 1995年10月,该校被山东省教委、山东省人事
厅授予“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称号。
商业职工学校1976年春创办,初称荣成县商业“五七”学校,校址设在大疃公社
大珠玑村。 1976年下半年校址迁至崖西公社北柳村。1978年3月,学校更名为荣成县
商业职工学校。1981年春校址迁往崖头。建校以来,学校先后举办过多次《商业基础
知识》、《商业企业服务规范管理》和《营业员必读》等培训班,并且还担负着新职
工上岗前的培训任务等,培训时间由几天到几个月不等。从建校到1995年,共举办各
种培训班50多期,全市商业系统有75%以上的职工参加了培训学习。
粮油进出口公司职工学校1982年5月创办, 校址在石岛。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公
司职工补习初、 高中文化课。至1984年初,公司180多名青年职工参加了学习,并达
到了初中文化合格水平。 1984年起继续兴办高中文化补习班,学校设专职教师4人,
设置有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5门课程。至1988年共举办了4期,有58人修业
期满。 此外,学校还举办了财会、消防、食品检验等各种短训班,100多人参加了学
习。1990年5月学校停办。
农业机械化学校1982年5月创办, 隶属县农机局,校址在新建南路19号,建筑面
积500平方米。 该校主要负责全市农机技术培训及咨询工作,有教师14人。至1995年
底,共办学140期,毕业生15000人。
水产学校1982年7月由县水产局创办,校址在县水产公司(石岛),建筑面积350平
方米。该校以文化教育为主,兼顾专业培训,以提高水产系统职工的文化素质和技术
素质。自建校以来,先后举办初中文化补习班11期、高中函授班2期、文秘大专班1期,
参加学习的人员达600多人。1990年6月学校停办。
职工中专学校1983年5月创办,时称荣成县职工学校,校址设在崖头镇文化东街8
号。 该校以培养在职职工为主要对象, 以提高干部、职工的文化技术素质为目的。
1983年7月, 招收第一期学员,共40人,为脱产2年制的机制专业班。1985年招收2年
制的工业会计专业大专班,学员118人。1987年又招收学制一年半的职工函授高中班,
共300多人,开设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等课程。1989年招收学制2年的财会
专业大专班2个, 共76人。1990年改为荣成市职工中专学校,1993年并入荣成市广播
电视大学。
盐业职工学校1983年9月创办,校址设在盐务局(石岛) 。学校本着缺什么补什么
和学以致用的原则,对职工进行文化补习和技术培训。1983年招收43人,1984年招收
107人, 主要补习语文、数学、化学三门课程。1985年,以提高职工政治素质和技术
素质为主要内容, 开办了《科学社会主义》学习班和盐业技术培训班;1986-1987年
开办了普法教育学习班;1988年后开办了班组长管理学习班和养虾学习班,参加各种
学习的学员达1000多人次。
粮食职工学校1983年创办,隶属县粮食局,校址在蜊江港,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该校主要负责粮食系统职工文化补习和业务知识培训, 有教职工5人。1986年前,开
设的高中补习班课程设置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至1986年初办学
7期,毕业386人。1986年后,举办会计、统计、出纳、防化、保管知识等短期培训班,
至1995年底办学21期,毕业370人。
二轻职工学校1984年2月创办,建筑面积230平方米。主要负责二轻系统职工业务
和文化知识培训。课程设置为财会、工艺美术、销售业务、岗位培训等。有教师6名,
学制3个月至1年。至1995年底,共办学12期,毕业学生807人。
电业职工学校1991年5月创办, 校址在市发电厂。主要采取半脱产轮训方式,负
责电业系统职工的政治、 文化、技术、业务培训工作。有教师5人。至1995年底,共
举办11期培训班,参训人员467人次。
工业学校1994年3月创办, 隶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主要负责培养掌握专业技术
知识的经营、管理型的中等专业人才,加强全市职工中等专业教育。有专职教师25人。
1994年开设机械制造、 企业管理、财会专业半脱产培训班,学生150余人。除机械制
造专业学制2年外, 余者皆为一年半。1995年招收半脱产财会班,学制一年半,学生
60余人;举办汽车制造与修理、财会全日制培训班,学制3年,学生70余人。至19 95
年底,共为全市培养中等专业人才29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