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专业技术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822&run=13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983年荣成县第七中学改为荣成县水产学校,1989年改为荣成
市职业中等学校,1995年10月被山东省教委确定为山东省重点职业中等学校,校址在
荣成市蜊江经济开发区。
学校占地面积为168亩,建筑面积达32212平方米。设有建筑面积为2610平方米的
图书馆1座、 48座教师专用资料室1个、220座学生专用阅览室3个、藏书室3个和专用
音像资料室1个。 同时学校还拥有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实验室13个,有56座标准语音
室、规范配套的专用电化教室和244座阶梯教室各1个。
1983年, 学校开设养殖专业,学制3年,招收学生48人。至1995年共开设养殖、
加工、制冷、捕捞、轮机、化工、计算机、服装、机制、经贸、电气、机电12个专业,
共3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1420人,其中学历教育长班28个,在校生为1308人(学制3
年) ;短训班448人(每期培训2个月)。学校共有教师142人(专任118人、兼职24人),
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教师110人,占教师总数的77.4%。
至1995年底,共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574名合格毕业生,共举办各种短训班20多期,
轮训技术骨干2000多人次。1994年9月增设青岛港湾学校校外班,1994-1995年共招收
了经贸、 电气技术、机制、机电4个专业,7个教学班,学员360人,为荣成经济的发
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1991年1月学校被国家教委、 计委、劳动部、人事部、财政部联合授予“职业技
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农业学校农业中学1957年,贯彻“两条腿走路,全民办教育”的方针,以适应农
业发展的需要,全县民办中学和农业中学迅速兴起。农中的任务是:培养有社会主义
觉悟、有中等文化程度的农业劳动者,并为农村人民公社和生产队培养农业技术人才
和管理人员。农业中学和民办中学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小毕业生继续升学的
要求。 1957年,全县民办中学2处,教师3人,学生128人。1958年,全县民办初中36
处, 学生2278人,教师60人。但开学不久,民办班即改为农中班,1961年停办。196
3年后,国民经济好转,农业中学、民办中学再次兴起。1965年后被联办中学取代。
荣成县农业学校于1959年9月在杨格庄村创办,招收高小毕业生2个班,80多人,
主要为各生产大队培养农业技术员。课程设置为政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
同荣成中师、荣成工读师范同在一个校园。1960年8月迁至产子石,又招收2个班 (会
计班和农技班),学制为3年。1961年5月因生产救灾农校解散。
技工学校1986年5月创办, 借荣成市锅炉安装公司的厂房作为临时校舍。是年招
生2个班, 共80人,分车工、钳工2个专业。1987年11月,学校迁至崖头镇文化东街2
7号。 学校占地472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9355平方米,拥有教学楼、办公楼、礼
堂餐厅楼、学生宿舍楼、教职工宿舍楼(2幢)6幢楼房。学校设有图书馆、阅览室、教
学仪器室、综合活动室以及车工(2个)、钳工(2个)、烹饪、铸工、商品经营、电化室、
制图室、 理化实验室等12个实习车间。1995年,学校共有教职工143人,其中文化理
论课教师77人,生产实习教师14人。教师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20人,占教师总
数的23.8%。学校先后开设车工、钳工、电工、铸工、电子、造纸、砖瓦抹灰、建筑、
商品经营、 经济贸易、烹饪、海洋捕捞12个专业,学制均为3年。1995年,学校开设
10个专业,共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37人。
技校是以培养中、 高级技术工人为主的高中段教育学校。建校9年来,共为社会
输送合格技术工人2447名, 现大多已成为生产技术骨干,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1
993年,学校被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技术学校。
财贸中等专业学校1993年7月创办, 与市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供销分校合署办公。
是年招收商品经营专业班4个, 学生220人,学制3年。至1995年,共有商品经营、财
会专业班12个,学生582人。
竞技体育运动学校1959年创办,初称荣成县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1960年底停办。
1973年国家体委提出“体育要从儿童抓起,从小培养,打好基础,系统训练”。是年
5月, 荣成县创办业余体育运动学校,招收学生24人,学习篮球专业。1980年增设举
重专业,1983年10月增设田径专业,1995年10月增设摔跤和柔道专业。1995年10月,
业余体育运动学校更名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
1975-1995年, 学校共向市以上专业队或大专院校输送体育人才425名,其中篮
球131名、举重161名、田径133名。
职业高中1983年,根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和省教育厅关于改革中等学校结
构的指示精神,县人民政府号召各公社办职业高中。学生除学习普通高中开设的政治、
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不学外语)等基础学科外,还要根据各
公社的实际开设专业课,举办适合本地需要的专业班。至1988年,乡镇办职业高中25
处,学制一般为2-3年,设置机修、缝纫、美术、木工、无线电、财会、技工、农学、
海水养殖、 捕捞、车工、轮机等20多个专业;市办职业高中5处,学制3年,至1 995
年底,设置机制、家电、工艺美术、服装、经贸、商品经营、旅游宾馆服务、对外贸
易、烹饪、文秘、市场营销与管理、市场营销、电子、音乐、汽车运用与维修等15个
专业。1995年9月,荣成第三职业高中还招收威海水运学校港口机械专业班1个,学生
40人; 荣成第四职业高中招收胜利油田师范学校对外贸易、文秘、市场营销3个专业
各1个班,共145人,为全市经济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1995年, 全市职业中学达27处,其中市办6处、镇办21处,在校学生5353人,教
职工654人。至1995年底,全市职业中学共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种专业技术人才14740人,
其中市办职业中学622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