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旅游景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794&run=13

荣成市三面环海,环境优雅,风光秀美,气候宜人,名胜旅游景点众多。据《道
光志》记载,荣成有8大胜景:不夜古城(位于埠柳镇不夜村南)、秦桥遗迹(位于成山
头南侧大海中)、峨石瀛波(位于俚岛镇政府驻地西南约里许)、崂山云洞(位于崂山镇
政府驻地东南3里处、桑沟湾西岸)、龙眼神井(位于马道镇林村北盘石上)、琉璃宝瓮
(位于伟德山风门口西5里山巅上) 、花斑彩石(位于马道镇烟墩角村南约里许海中)、
百尺盘崖(位于县城西北6公里处、兰家河畔) 。除此之外,如今境内著名的风景名胜
区、旅游景点、旅游度假区有成山头、槎山、圣水观、法华院、天后宫、石岛湾、天
鹅湖等。
成山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荣成市区东北50公里处,山东半岛的最东端。成山
头,又名成山角,春秋时代称“朝舞”。它东临黄海,南抱荣成湾,北10里海中有一
海驴岛。这里礁石林立,海流回旋湍急,水深70米,流速4海里/小时。为了航海的安
全,早在成山头上设有钟楼、灯塔和雾笛等导航标志。它西连蜿蜒巍峨的成山山脉,
这里地势险要,山水秀丽,据《史记》及《汉书》记载,秦皇、汉武均亲临此地。成
山头既是海上南北交通的要冲和游览的胜地,也是军事重地。三国时,在成山头海域
多次发生海战。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战役就发生在成山头以东的海面上。日军进攻威
海卫,也是在成山头南荣成湾登陆。1914年,72艘英国军舰曾在成山头海面停泊。
成山头名胜景点颇多,主要有始皇殿、古钟楼、秦桥遗迹、壮节公碑、秦代立石、
海鸥王国海驴岛等。
始皇殿在成山头西。计有庙宇3幢、塑像12尊(均废) 、碑2块(现仅存御赐邓世昌
碑1块及龙边残碑一段,文不详) 、附属建筑14间。始皇塑像1尊,金面,顶王冠,着
蟒袍,祀于后殿正中。秦始皇东巡,先后两次登成山。《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记
载:“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 ,始皇东行郡县……过黄、,穷成山,登之罘,立
石颂秦德焉而去。”又“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 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自琅邪北
至荣成山……”始皇这次出游,由丞相李斯和少子胡亥陪同,到成山头时,在那里修
建了一座行宫,作为旅途暂居之所,名为“始皇宫”。因年代久远,这座行宫便倒塌
了。后人为了纪念始皇幸临此地,便在“始皇宫”的遗址建起一座始皇殿。
古钟楼在始皇殿东南。清道光八年(1828年),道人徐复昌募捐建成方形木质钟楼
一座, 上下两层, 高约丈余。最初悬一铁钟,雾天,僧人用木槌击钟,以示航向。
1859年,上海一孀妇(其夫行船至成山头船沉人亡)献一铜钟,高约2米,重1吨余,钟
声可闻30余里。铁、铜钟现已失落。
秦桥遗迹又名秦皇桥,在成山头南侧大海中,由海中四块巨石天然构成。由于礁
石嵯峨,忽断忽连,随潮涨落,出没海面,其形如桥,似人工架设。相传,当年秦始
皇要到东海的三神山去采集长生不老的仙药,便在这里修建石桥,后人称之为秦皇桥。
壮节公碑在成山始皇殿内,是光绪赐给邓世昌的。邓世昌,字正卿,广东番禹人,
水师学堂毕业,以军功升至总兵(正二品)。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时,职务是
提督(舰队司令)衔,记名总兵,具体职务是“致远”号军舰管带,即舰长。大东沟海
战时,邓世昌指挥军舰英勇作战,不幸“致远”号舰被日军炮火击中,舰体倾斜,本
应退出战斗,但邓世昌同全体将士临危不惧,驾驶受伤的军舰直撞日舰“吉野”号,
因又中鱼雷,舰沉落水,壮烈殉国。光绪皇帝谥以壮节,并赐给碑文。邓世昌殉国后,
祭于始皇殿内,碑立于前殿。
海驴岛在龙须岛镇马栏湾外正经海域中, 南距岸陆2.5公里。据《太平环宇记》
载,因“岛上多海驴”而得名。
海驴岛形似月牙,东西长0.5公里,南北宽0.2公里。岛上地势东高西低,最高处
海拔65.8米,植被覆盖率达40%。岛周为基岩海岸,岩体由粗粒花岗岩组成。岛周水
深10米左右,海流湍急,礁石密布,崖壁陡峭,怪石林立。岛上无淡水,无居民,设
有灯桩一座。据清道光《荣成县志》记载:“(岛)内耐冬花繁茂,又曰冬花岛。”附
近渔民称其为“花陀子”,可见昔日岛上耐冬之盛。而现在冬花久已绝迹,唯当清秋
时节,山菊花漫地遍野,金彩耀目,自是一派新景。
海驴岛又是海鸥的王国,每春谷雨过后,海鸥到此产卵孵雏,数以万计的海鸥此
起彼落,喧腾不休,给平静的海岛平添了一派盎然生机。
成山头名胜景点还有始皇饮马池、李斯碑、望海台、射鲸台、航标灯塔、雾笛等。
1984年10月,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荣成幸临了成山头, 并留下“天尽头”和
“心潮澎湃”两幅题词。现已被市政府刻石置于成山头风景区明显处,成为世人仰慕
的景观。1988年成山景区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槎山风景名胜区槎山又名铁槎山,座落于荣成市区西南部,峰岚经常飘缈于雾海
之中,时隐时现,“山如海上筏,故名槎山”。又因其色如铁,故又有铁槎山之称。
槎山是一座群山,东西横亘10公里,南北阔约5公里,主峰清凉顶,海拔539.8米,为
境内第二高峰。南瞰大海,与苏山岛南北相望,山势陡峭,连绵起伏。由东而西有桌
子顶、狼虎顶、龙井顶、红花顶、大刀顶、香炉顶、凤凰顶、茶叶顶、清凉顶等,群
峰林立,素有“铁槎九顶”之称。山中生态环境保护也较完好。在云光洞前坡设有国
营槎山林场。槎山顶部岩石裸露,峰崖嵯峨,奇险雄峻,素有“大东胜景”之誉。槎
山雾海观涛,更是胜景中之一绝。当春夏之交,海雾浸漫,若遇风起,大雾在沟壑间
奔腾汹涌,其排山倒海之势大可令人赏心壮志。
槎山名胜古迹很多,重要是金、元时期王玉阳等全真派道教的遗址,有云光洞、
千真洞和映阳洞等,其中以千真洞、云光洞最为著名。
千真洞位于清凉顶西北部的陡峭石壁下。石壁高约13米,洞系在石壁上略加开拓
而成。洞口面南,直径约2米,洞口上方凿有“千真洞”三个大字。洞深达7米多,中
有一石柱,约成椭圆形,洞壁上雕刻着密密层层的佛像,大者如人,小者盈拳,雕工
精细,造型逼真。据数,洞壁上有大佛像3个、中佛像2个、小佛像1002个,共计1007
个。洞前地势平坦,曾建有庙宇,因年久倒塌。1992年在原庙址上重修了一座庙宇。
云光洞位于铁槎山龙井顶南坡山麓。 从山脚到云光洞约1.5公里。该洞原是天然
的石坎,后人工修凿成两洞,称“学生洞”、“先生洞”。洞内有先生和学生塑像。
古称云光洞有八宝,所以又称为“八宝云光洞”。八宝是“藤萝树”、“咸水洞”、
“龙头井” 、“风动石”、“学生洞”、“先生洞”、“仙人洞”和“天水桥”等8
处名胜的总称。
槎山由于全真派道教的影响,古今文学名著如《封神演义》和《射雕英雄传》等,
都有涉及槎山的故事情节。1987年槎山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天鹅湖省级旅游度假区位于荣成市东北马山脚下和成山卫镇之间。马山港为荣成
湾内的一个港湾,明清时为防务要地。明末,曾试图在这里开凿至朝阳港的运河。近
世由于泥沙淤积,港湾逐渐变成半封闭的泻湖。因其形状似半月,故名月湖。
月湖的面积约有6.3平方公里,水深平均在2米左右。湖内水质清澈,宜于养殖贝
类。湖周植有大片松林,生态环境较好。近几年来,每到11月份即有数以万计的大天
鹅、 鸿雁和野鸭等候鸟来此越冬,直至翌年4月份方离去,因此人们又称这里为天鹅
湖。
天鹅湖东面沙嘴外的海滩,沙平水净,潮波平稳,是优良的海水浴场。在湖的南
岸,有马山烟墩、水师营遗址及冯守备墓等古迹。马山天鹅湖已作为风景游览区进行
开发,现建有别墅、宾馆等。
圣水观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荣成市崖西镇朱埠村西北3里许,伟德山的南麓。有5
座山峰似猛虎般将景区团团包围,所以古又称此为“五虎圈阳”之地。据《辞海》、
《云光集》等书记载,金代1164年,东牟王处一,字玉阳,周游此地,建观居住,演
习道法,并收徒弘扬全真教。王玉阳病逝后,门徒孙道古为铭记恩师教诲,修建“玉
皇庙”、“海神庙”,悉心修道,终有所成。因年代久远,现只有玉阳的打坐屋、屋
壁仙指印和古庵根基了。
现圣水观古迹景点有涌金泉、圣水宫、卧龙洞、银杏树等。1992年,崖西镇朱埠
村首次投资800万元开发建设旅游区, 后不断加大旅游设施建设力度。至1995年,建
起万寿塔1座, 珍禽场、鸟语林、围猎场各1处及1000米的空中索道,并建造一座荣成
籍将军手书碑廊,长268米、宽8米。碑廊雕梁画栋,依山势而曲折升高,青石着阶,
黑石掩顶,廊门古牌坊上书“荣成伟德将军碑廊”。开门碑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
部长迟浩田上将手书“人杰地灵、 英雄辈出”八个大字,后面矗立着荣成籍120多名
担任过副军职以上职务者的手迹长碑。处于傍山顶端的展厅内,展列着荣成市人民革
命历史和荣成籍将军的有关史诗。荣成伟德将军碑廊现已被命名为“山东省爱国主义
教育基地”。
石岛湾风景旅游区位于荣成市石岛镇北。这里有山、有海、有滩、有港口,可钓、
可拾、 可游、可攀。旅游区内有我国北方最大的渔港-石岛港和国际渔货贸易区。主
要景点有天后宫、天门潭、赤山法华院等。
天后宫位于石岛镇石岛街。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2年),为三进庙堂式结
构,供奉着海神娘娘。现存天后宫,占地6亩,系在原址上修复起来的,1991年4月20
日正式对外开放。
天门潭位于石岛镇西山。这里奇石峥嵘,清幽素雅,优美的天然景色与别致的人
工建筑交相辉映。我国著名书法家黄苗子游览天门潭时曾题下“石观沧海,岛乐渔家”
八个大字。 1982年建起了东西并列的“姊妹潭”。大潭长120米、宽80米、深12米,
四周石廊围立,潭东大坝北端有一座六角亭,立于一天然岩石之上,名曰“回音亭”;
小潭长80米、 宽60米、深6米,潭中有别致的湖中亭。两潭中间的大坝南端有磨菇状
的望海亭。
赤山法华院(详见第三十一编第六章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