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台湾事务工作成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787&run=13

通信通汇50年代,有的旅台同胞通过在香港的亲朋中转与家人通信。至70年代末,
台胞与家乡的通信、通汇,仍是通过旅居香港、澳门、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亲
友、老乡中转,或回乡探亲的侨胞捎带。住香港的台胞杨振林和住美国的台胞田熙炳
等人为海峡两岸亲属转递信件、沟通信息、帮助台属寻找亲人做了大量工作,博得台
胞、台属的好评。进入80年代,两岸间的通信、通汇,由邮局经过香港中转站办理。
两岸通邮后, 往来信件等可直接邮寄。 至1995年,台胞与家乡亲属有信汇联系的达
1864人。
交往交流自1987年两岸关系“解冻”以来,荣成籍台胞就陆续开始回家省亲。市
政府对台胞的回归遵照“来去自由,保证安全,主动接触,热情接待,多做工作”的
方针,本着“积极促进,加强管理,注意引导,推动各个领域的双向、直接交流”的
原则,树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主动工作的意识,通过强化服务,广交朋友、扩大
宣传,努力促进交往交流向纵深发展。1991年以来,每年回荣成探亲旅游、参观考察
的台胞达300人次以上,荣成每年因私赴台的人员也在10人左右。

1987-1995年台胞回荣成人数统计表
┌──┬──┬──┬──┐
│年份│人数│年份│人数│
├──┼──┼──┼──┤
│1987│42 │1992│186 │
├──┼──┼──┼──┤
│1988│54 │1993│258 │
├──┼──┼──┼──┤
│1989│85 │1994│289 │
├──┼──┼──┼──┤
│1990│123 │1995│351 │
├──┼──┼──┼──┤
│1991│167 │合计│1555│
└──┴──┴──┴──┘

经贸活动 1990年,荣成首家台资企业--凯实急冻食品有限公司在寻山渔业公司
建成。市政府始终把对台经济工作作为服务和平统一、服务经济建设的重点来抓,使
“以经促政”的方针真正得到落实。同时,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大了招商引资工
作的力度,通过委托台胞朋友引商、请求上级部门帮助邀商、联络服务好常驻台商和
台资企业留商、到周边城市敲门招商、动员台联会和重点台属拉商等多渠道、多形式,
扩大招商引资。到1995年,全市共签订台资企业合同64个,合同资金总额1.07亿美元,
其中台资6359万美元。 投资台资企业42处,到位台资709.2万美元,成为荣成外向型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