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移民支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763&run=13

支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荣成的青壮男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支援边
疆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
1952年5月下旬,县政府在全县发动未婚女青年170名,由桥头区妇女主任邹志敏
带领去新疆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其中一部分留青岛学习棉纺技术后去新疆。1953年春,
县政府又发动120名女青年,由雨山区妇女主任孙彩英带领去支援新疆建设。
1954年,县成立了支援边疆建设委员会,由组织部副部长孔永强任主任,张福兰、
冯洪义、 苏阴垣任副主任,于当年2月开始,1个月内发动了全县505名妇女自愿报名
到新疆参加建设,其中18-20岁的占20%,21-25岁的占19%,26岁以上的占30%。共
编成3个中队,由程秀华等4名女干部带队,于3月11日赴新疆。
1959年8月,县成立了支援边疆建设办公室,8月15日,县政府抽调34名县直机关
干部分赴各公社帮助发动支边工作。 两天内,全县有3.6万多人报名。最后选定年龄
在18-46岁、 身体健康者2500人,其中女1800人、男700人,分第一批400人、第二批
1080人、第三批1020人到黑龙江密山农垦局。这些人要在那里安家落户,每人发给布
票10尺、棉大衣1件、棉花4斤,国家共拨给迁移经费6.9万元。各公社共寄去棉花255
公斤、人民币1440元,作为安家补贴。
1960年5月, 根据国务院下达的关于动员广大群众支援边疆建设的指示,县政府
决定以龙河、 纸房两个水库区的搬迁户为重点,共发动800户,4708人,成户迁去辽
宁省盖平县安家落户,其中党员184人;团员64人;村干部132人;技术人员72人;劳
动模范12人,共有劳力2333人。分两批迁移,第一批560户,第二批240户,县政府专
派干部和两名医生护送。这批人后于1962年因种种原因返回,社、队均予以接收,作
了安置。是年,根据地区指示,县政府动员1500名青年(其中有500人是整户) 去北大
荒森林局参加林区建设。 10月有300人自己返回。县政府又在各公社进行发动,如数
补足,并派人员前去进行慰问。7月,县派送1名厨师去西藏自治区政府。1964年7月,
县政府从各公社发动了56名青壮年去福建森林局当工人。后通过双方协商,又将他们
的家属送去安家落户。
库区移民自1958年10月至1979年6月,荣成县先后兴修了5处中、小型水库,共迁
出库区19个村,2125户。这些移民迁至新址后,一部分仍以原名命村,一部分在搬迁
过程中又建成新的村落,还有一部分去外地投亲靠友,落户安家。
1958年10月至1960年3月, 修建崖头公社后龙河水库时,迁出库区的有藏村、庄
上王家、 岔河崖、塘子崖、苑庄、松里、苏格、小埠前、埠东夼9个村,1151户。这
些村民一部分迁到荫子公社建东苑庄、 西苑庄、南岔河崖3个村;一部分迁到崖西公
社建西藏村、 北苑庄、东埠前、西埠前、北岔河崖5个村;还有一部分迁到夏庄公社
建东藏村、前苏格2个村。荫子公社的塘子崖和崖西公社的庄上王家、松里、埠东夼4
个村仍以原名命村。
1958年11月至1960年4月,修建埠柳公社纸坊水库时,迁出库区的有纸坊、虎台、
小梁家、打磨4个村,474户。这些村民分布很广,一部分去外地投亲靠友,一部分迁
至不夜、车古、上疃、上埠头等村落户。
1970年9月至1971年6月,修建大疃公社湾头水库时,迁出库区的有北旺庄、南旺
庄、 东岭长、西岭长4个村,436户。这4个村迁至新址后仍以原名命村,同时新建了
北岭长、向阳2个村。
1970年10月至1971年6月, 修建埠柳公社里口水库时,迁出库区里口大队14户。
这些移民迁至该公社的万家河、孔家、西豆山等村落户。
1978年10月至1979年6月, 修建俚岛公社逍遥水库时,迁出逍遥村50户到寻山公
社,建南逍遥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