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蒸发与凝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69&run=13

蒸发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558.4毫米(换算成E-601型蒸发皿为1013毫米) ,陆
面蒸发量是452.2毫米。但境内空间分布不均,中部水面蒸发量较南部、东北部为强。

各测站水面蒸发数据一览表
┌─────┬──────┬──────┬───┬────┐
│测站名称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E-601型 │
│ ├──┬───┼──┬───┤(mm) │蒸发皿 │
│ │年份│mm │年份│mm │ │(mm) │
├─────┼──┼───┼──┼───┼───┼────┤
│崖头气象台│1961│1761 │1976│1362 │1563.7│1016.5 │
├─────┼──┼───┼──┼───┼───┼────┤
│石岛气象站│1971│1702.9│1976│1498.4│1594.5│1036.1 │
├─────┼──┼───┼──┼───┼───┼────┤
│成山气象站│1978│1660.8│1982│1375.4│1517.6│986.4 │
└─────┴──┴───┴──┴───┴───┴────┘

用干燥度指标来区分干湿的程度,境内属湿润区,干燥度自南向北递减,活动在
0.87-0.99之间。

各月平均干燥度一览表
┌───┬──┬──┬──┬──┬──┬──┬──┬──┬──┬──┬──┬──┬──┐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均│
├───┼──┼──┼──┼──┼──┼──┼──┼──┼──┼──┼──┼──┼──┤
│干燥度│2.9 │3.1 │2.5 │1.8 │2.1 │1.0 │0.3 │0.3 │0.8 │1.9 │1.7 │2.2 │0.89│
└───┴──┴──┴──┴──┴──┴──┴──┴──┴──┴──┴──┴──┴──┘

如表所示,季节不同,干燥度大小差别很大,冬季属干旱期,夏季属湿润期。
雾境内多雾,以海雾为主,沿海地区多于内陆乡镇。春夏为多雾季节,水平能见
度约有5公里。海雾多为夜间生成,清晨较浓,日出后慢慢消失。谚语有“十雾九晴”、
“早晨雾打头,中午热死牛”之说。但有时天气稳定,浓雾持续数日不散。刮东、东
南、东北风时常形成雾,东南风时雾最大,能见度很低。
从1952-1983年31年海雾观测记录来看,年均雾日为56.9天,成山头年均为130天
以上。自4月起海雾日数上升,7月达高峰期,月均为16.5天,最多达23天,沿海达28
天, 最少为9.7天;8月后期雾日数显著下降,月均为7.2天。海雾的频繁生成,严重
影响光照、积温和航海作业,是境内光热资源较同纬度地区低和海难频发的主要原因。

境内四区年均雾日、极值一览表
单位:天
┌────┬─────┬─────┬─────┬─────┬──┐
│地区 │北部沿海区│南部沿海区│北部低山区│中部丘陵区│全市│
├────┼─────┼─────┼─────┼─────┼──┤
│年均雾日│67.1 │52.6 │31 │36.7 │56.9│
├───┬┴─────┴─────┼──┬──┴─────┴──┤
│站名 │累年平均 │最多│最少 │
├───┼────────────┼──┼───────────┤
│成山头│78.2 │96 │50 │
├───┼────────────┼──┼───────────┤
│石岛 │52.7 │79 │29 │
└───┴────────────┴──┴───────────┘

霜 境内平均初霜日在11月3日,终霜日在4月6日,无霜期为214天。各地无霜期
差异很大, 沿海地区无霜期长,成山头平均为275天,最长341天,石岛平均241天,
最长284天;内陆无霜期短,崖头无霜期只有211天,最长242天,最短190天。各地初
霜日、终霜日也各不相同,沿海地区初霜晚,终霜早;内陆初霜早,终霜晚。其次,
霜期的长短与地形的关系甚为密切,如盆地、洼地易于冷空气聚积,霜期要比平地长,
山北坡比南坡霜期明显加长等,因此境内有“雪扑高山,霜打洼地”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