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明清军事设施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686&run=13

靖海卫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 筑石城,周3237米,墙高8米,池深3米,阔7
米,设4门。
成山卫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筑石城,周3280米,墙高6米,厚7米,设4门。
宁津守御所与靖海卫同时建,筑砖城,周1000米,高7米,池深3米,阔7米,设4
门。
寻山备御所与成山卫同时建,筑砖城,周1100米,高7米,阔7米,设3门。
墩堡明洪武九年(1376年) ,境内设烽堠196处,烽堠即为墩堡,其作用大抵相当
于现今的观通站与哨所。
靖海卫领墩堡24座, 即墩20座、堡4座。墩有:柘岛、铎木、郭家口、石岗山、
唐浪顶、杵杵顶、瓜蒌寨、狗脚山、石脚山、路家码头、赤石、长会口、经土崖、明
光山、青鸟嘴、姚山头、峰窝、浪浪、大弯口、黑夫厂。堡有:曹家庄、豹虎、峰山、
天都。
成山卫领墩堡19座,即墩10座、堡9座。墩有:白峰头、狼家顶、高础山、仲山、
太平顶、大姑山、马山、崮嘴、俞镇、俚岛。堡有:神前、祭天、报信、堆前、歇马
亭、洛口、石、北留村、张家口。
宁津所领墩堡17座,即墩8座、堡9座。墩有:慢埠、龙山、羊角岛、止马滩、万
古、柴家山、青埠、孟家山。堡有:帽子山、崮山寨、高落山、拖地圈、卫家铺、大
顶山、土观口、龙虎山、崮山。
寻山所领墩堡15座,即墩8座、堡7座。墩有:青鱼、葛楼山、马山、杨家岭、小
劳山、黄连嘴、古老石、长家嘴。堡有:曲家埠、胜佛口、大水泊、老翅、棘子埠、
蒸饼、青山。
屯寨屯始于元末,荣成境内有屯地分隶靖海与成山两卫及宁津所。
靖海卫屯25处, 占地面积10.14万亩。其地点为:桃花石、刘家莹、总会寨、五
垒岛、泊子、窑南泊、棒子沟、殿山院、古章、古章河、青椤顶、金家庄、峰山、
五里寨、大圣院、菰篓寨、柘岛、郑山、管山、黑石埠、桃子山、狼狼、狼尾、草埠、
王家岛。
成山卫屯22处,占地面积2.59万亩。其地点为:狄子巷、广粮、白峰头、白马、
灰埠、黄埠、曲家埠、防饥、马安、典安、茅子埠、九皋、蜊喳埠、青安、寻山所、
葛家庄、冷家庄、长埠、马家、丰堆、金家庄、谢文庄。
宁津所屯5处, 占地面积6557.8亩。其地点为:宁津所、窑南泊、杂军、草埠、
玄镇寨。
沿海土寨多建于明初。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信国公汤和筑沿海土城,二十三年
(1390年) 在宁海卫建5总寨,共辖小寨48个,当时卫所虽立城未筑,防海之兵,皆屯
于土寨,今南北滨海尚有存者。较著名寨主要有:马山寨(今成山卫镇内) 、沙寨(今
成山卫镇内) 、马家寨(今宁津镇内)、青木寨(今宁津镇内)、马安寨(今崂山镇内)、
红土寨(今崂山镇内) 、罗山寨(今寻山镇内)、双寨(今靖海镇内)、玄镇寨(今石岛镇
内)、火塘寨(亦称斥山寨,今斥山镇内)、白峰头寨(今俚岛镇内)、光绿寨(亦称广龙
寨,今邱家镇内)、草岛寨(今俚岛镇内)、胡口寨(今王连镇内)、桃花寨(今黄山镇内)、
武将寨(今上庄镇内)、得胜寨(今邱家镇内)、琵琶寨(今俚岛镇内)。
炮台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 ,境内设炮台4组,即龙口崖、马头嘴、养鱼池、石
岛,每组两座。炮台建筑呈方形,上置火炮,四周环以长方形围墙,墙内筑正房5间,
厢房3间,用来驻兵贮药,常驻兵10余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 ,登州镇铸1000公
斤大炮9门入水师运赴石岛。是年,由济南调往石岛650公斤大炮1门,调往俚岛500公
斤大炮1门。甲午战争时,守兵星散,炮台、房、墙坍塌,不复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