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行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651&run=13

旧社会五行八作为维护自身的利益,比较集中的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会。行会与帮
会不同,它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组织,较少有封建等级制度和迷信色彩,只在维护自身
利益时采取统一行动。荣成早年的行会不多,仅渔民协会和理发、商业、盲人行会。
至于杠房和袋房同是码头工人,行会的特点并不十分明显。
渔民协会清代境内各种用盐之盐税均摊入地丁,随钱粮征收,取盐时不在完税。
1913年, 北洋政府盐税摊入地丁, 实行单征单解,遭到群众强烈抵制,未能实行。
1915年,山东盐运使王鸿陆着文、荣、牟三县清查盐田,设石岛盐税局,各盐场设盐
税稽征所,开征盐税,加重了境内居民特别是用盐大户渔民的负担。在渔行的支持下,
渔民们一举捣毁盐税稽征所。
渔民们为维护自身利益,在商家的支持下成立了渔民协会,公推石岛裕昌虾房老
板张克茂任会长。1916年,北洋政府下令征收渔税,设立石岛渔税局,由洪灼亭任局
长。10月,文登张家埠强征渔税,荣成南部沿海渔民响应文登渔民协会之邀,参与了
靖海卫、张家埠反渔税斗争。
1917年春,北洋政府胶东镇守使派兵督办渔税,石岛渔税局局长洪灼亭将渔税转
包给石岛公太隆和盛兴两大商号,而洪灼亭与公太隆商号老板胡秀生高出税率几倍按
船摊征,并于春汛一次完税,否则强扣渔货、渔船完税。渔民们非常气愤,石岛的老
艄手王承然(张家村人)联络王业品、王国同、宋六等老艄手商量抵制渔税,并请渔民
协会会长张克茂出面调停。张克茂调停的结果是渔税丝毫不得减免,限于端午节前完
税,否则扣船扣人。渔民们忍无可忍,决定发出“转牌” (转牌,竹制,烙有预先规
定的记号,是渔民协会的火急信号。事非紧急,不得发出。一旦发出,沿海口行会传
递,不得违误。而接到转牌的行会必须按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 ,集众抗税。抗税
日期选定阴历四月二十五日。
农历四月二十五日清晨,西起海阳所、乳山口、张家埠、靖海卫,东至镆铘岛海
口的渔民(包括石岛周边地区的群众)齐集石岛。王承然、宋六、王国同、王业品等向
各地渔民介绍抗税经过及洪灼亭、胡秀生的所作所为。各地渔民义愤填膺,一齐包围
了渔税局所在地天后宫。胡秀生及盛兴号老板王新斋跳墙逃走。洪灼亭派振太号老板
董清观出面敷衍,背地派人通知水上警察派兵镇压。渔民要求并不高,或者豁免当年
渔税,或者按原税率延期至明年。当洪灼亭发现水上警察赶到时,立即从暗中跳出来,
命令警察开枪,当场将宋六打死。渔民一见怒不可遏,同警察展开搏斗。搏斗中王承
然及其长子王运先中弹身亡,渔民们重伤洪灼亭,赶走水上警察,捣毁渔税局,包围
了公太隆、盛兴商号。胡秀生、王新斋迫于渔民压力,情愿俱结,放弃承包的渔税,
安葬死难者并抚恤被难者家属。公太隆因此而倒闭,洪灼亭重伤而死。
此后,渔民协会一度消沉。1922年,国民政府农商部公布《渔会章程》,于沿海
地区建立渔会;1929年,国民党荣成县党部也曾组织渔民协会,但这些协会的领导权
多被渔行所把持。1935年,韩复榘主鲁,融党于政,停止国民党县党部的活动,渔民
协会也告消亡。
理发行会荣成民间没有专行理发之人,农村不存在理发的行会。但石岛、俚岛、
成山卫等码头理发业比较兴旺,而且按自己的行规进行活动。理发行会同其他行会不
同,最大特点是规范本行业的行为,统一收费标准,进行本行业的相助活动。所以,
理发业从业人员特别注意自己的仪表,谈吐风趣,待客热情。
三皇会抗日战争以前,境内盲人为维持生存,自发组织成立“三皇会” (三皇:
天皇、地皇、人皇),人数不定,流动于境内各地,算命或演唱历史小说和民间故事。
“三皇会”组织纪律性极强,在县城南关租用民房作为会址。每年正月初十,散居境
内各地的盲人齐集县城过年,正月十二日返回。对违犯行规的人进行自己掌嘴、打棍、
开除等处罚。抗日战争后,“三皇会”组织日趋健全。1940年秋,崖头镇黎明村彭润
之将盲人“三皇会”这一传统的行会组织,改组为“荣成县三皇抗日救国会”,受荣
成各界抗日救国会领导。彭润之任会长,组织40多位盲人,利用说唱形式宣传抗日救
国道理。 1941年,三皇抗日救国会设会长1人、组织委员1人、宣传委员1人,会员33
人,下分小组,定期开会。1941年11月,境内各区普遍成立三皇抗日救国会。1942年,
荣成县三皇抗日救国会改称荣成县盲人抗日救国会(简称盲救会)。1958年改称曲艺队。
1973年改称盲人曲艺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