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整风运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597&run=13

1942年6月8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学习运动”的指示,中
共荣成县委成立了整风学习委员会。本照既要整顿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原则和“惩
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开始了“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
顿党风,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整风运动。1943年4月,县委确定将整风学习作
为年内党的中心工作,在整风学习的基础上,对干部普遍进行全面审查。12月,在九
区河南村召开全县整风学习大会,县委书记于瓯江作了关于向党坦白反省的动员报告。
成立由县委领导参加的部长以上中心学习组,以身作则,带头整风,以此带动全县的
整风学习。这次整风运动重点纠正了部分党员干部闹独立性、山头主义、分散主义、
自由主义等错误倾向,提高了党员素质。
1947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华东局召开会议,决定“由上而下进行政治动员,开
展思想斗争,结合土改进行‘三查三整’ (即查思想、查阶级、查作风,整思想、整
组织、整作风) 运动”。12月,荣成县委对全县党员进行冬季大整训,提高了党员的
思想觉悟,增强了党的团结,纯洁了党组织,密切了党群关系。
1950年5月1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8月至
年底,县委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整风运动。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克服了党员干部
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骄傲自满情绪和违法乱纪现象,清除了贪污腐化、丧失阶级
立场的少数党员。
1957年7月,县委决定开展以反“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和官、阔、娇、
骄、暮气”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要求各级组织在搞好自身整风的同时,注意反击
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 1958年转入反“右派”斗争,全县452名干部、知识分子被错
划为右派,大部分于1978年后改正。1959年10月,县委在全县开展整党、整团、整风、
整社运动, 进行反“右倾”斗争,132名干部被错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1600人被
错打成反社会主义分子。1960年冬与1961年春,整风补课中又打击了一批党员干部。
1961年10月至1963年10月,对全县自1958年以来受过处分和批判的3171名党员干部中
的2954人进行甄别。 1963-1966年,县委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重点解决党内“四
不清”问题。上级党委与县委派遣大批工作队,进驻各公社,对暴露出来的贪污盗窃、
投机倒把、蜕化变质、违法乱纪分子进行处理,解决了生产队工分不清、帐目不清、
财务不清、仓库不清等问题,推动了农田基本建设。但运动中错误地估计了阶级斗争
形势,撇开各级党组织,扩大了打击面。1969年,实行“群众整党”,“造反派”介
入,错误地整了一批不该整的党员。1971年全县党组织开展“批陈整风”运动及清查
“五·一六” 分子,造成一批冤假错案。1974年9月,为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集
团、 “整党整团”、“清理阶级队伍”和“一打三反”运动中受触及的11803人落实
了政策。
1984年12月,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对全县农村党员进行一次
集中教育整顿, 41344人参加,占农村党员总数的95%。1985年5月至1987年3月,全
县52260名党员分4期参加整党。1985年5月至1986年7月,进行县级整党,92个单位的
2188名党员按统一部署,经过学习文件、对照检查和集中整改、党员登记和组织处理、
总结检查验收等阶段,较好地完成了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的任
务。 1986年1月11日至7月底,进行乡镇级整党,568个单位的7394名党员参加。1986
年8月5日至11月上旬,进行乡村学校整党,756处乡村学校274个党支部的1260名党员
参加。1986年11月2日至1987年3月,进行村级整党,1311个党支部参加,其中农村支
部1016个,乡镇办企业支部295个,共39146名党员,占全县党员总数的75.4%。全县
4期整党, 共排查有问题的党员181名,其中开除党籍8名,不予登记的24名,受留党
察看、撤销党内职务、严重警告和警告等党纪处分的73名,缓期登记的76名。1988年
在全县县、乡、村3批整党中,共处理179名党员,其中受各种党内处分的75名。1990
-1995年,县委结合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着重进行行业作风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