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市(县)委工作机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591&run=13

1940年4月,始设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军事部、民运部、敌工部。6月,设
社会部。1941年8月,撤销军事部。1942年3月,社会部与公安局合并,称公安局;列
政府序列的武装科改为列县委序列的武装委员会。 7月,民运部撤销,设群众工作委
员会。1943年5月,恢复民运部。是年,武装委员会撤销。1944年9月,成立秘书处,
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敌工部均改称科。1945年5月,撤销敌工科。1946年12月,
设国军部。1947年11月,组织科、宣传科、统战科均为部。1948年,国军部自行取消。
1949年9月, 县委工作机构有:秘书处、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民运部。10
月,设农村工作委员会。1950年9日,成立县学委总会。1951年1月,设纪律检查委员
会,8月撤销。12月,县学委总会改称党员训练班。1952年8月,恢复纪律检查委员会。
12月, 撤销党员训练班。1953年12月,撤销农村工作委员会。1954年4月,秘书处改
为县委办公室。7月,设生产合作部、财政贸易工作部。8月,撤销统战部。1955年11
月,纪律检查委员会改称监察委员会,恢复党员训练班。1956年3月,设工业交通部。
5月,恢复统战部。1956年7月,设政法工作部、水产部、文教部、荣成报社。1957年
1月, 设县直机关党委。是年,设政策调研室,撤销政法工作部。1959年,生产合作
部改称农村工作部, 复设政法部,撤销统战部、荣成报社。1960年2月,党员训练班
改称党校。1961年5月,撤销直属机关党委、文教部。1962年4月,撤销政法工作部、
农村工作部、 工业交通部、财政贸易工作部、水产部、政策调研室。1963年2月,设
直属机关党委。1964年,设信访办公室、财贸政治部、统战部。
1966年5月,县委工作机构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监察委员会、
农村工作部、机关党委、财贸政治部、信访办公室、党校。因“文化大革命”冲击,
1967年2月县委被夺权, 各工作机构陷入瘫痪,党校改为“五七”干校,校址移至成
山林场。1969年9月,荣成县革命委员会内设党的核心领导小组。
1970年6月, 中共荣成县第四届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诞生,同时撤销荣成县革命
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县委具体工作机构是县革委政治部,下设组织组、宣传组、
群众工作组、 教育革命组。是月,恢复县委办公室。1971年,成立信访组。1973年2
月,恢复党校,校址移至崖头镇青山。12月,设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1974年,
恢复直属机关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
1976年10月,县委工作机构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机关党委、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信访组、党校。1978年2月,信访组改称信访科。1979年6
月,恢复纪律检查委员会。1981年,撤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设党史资料征集
研究委员会。 1983年,设政法委员会、老干部局。1984年2月,设企业政治部、农村
工作部, 信访科改称信访办公室,后分设县委、县政府信访科。3月,中共荣成县委
纪律检查委员会改称中共荣成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升格为副县级单位。1987年,原五
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改为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委员会,设打击经济领域犯罪办公室,
县委、县政府信访科合并,改为信访办公室。1988年,撤销政法委员会、农村工作部、
企业政治部,设政策研究室。
1988年12月,荣成撤县设市,市委工作机构有:办公室、研究室、组织部、宣传
部、统一战线工作部、老干部局、信访办公室、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机关党委、
党校、打击经济领域犯罪办公室。1989年,设组织员办公室。1990年,恢复政法委员
会。 1992年9月,设国家保密局。1993年10月机构改革,撤销打击经济领域犯罪办公
室,老干部局更名为老干部工作办公室,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与市地方史志编纂
委员会办公室撤销, 并入档案管理局。纪律检查委员会与监察局合署办公。1994年3
月,荣成市报社成立。10月,恢复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与市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合署办公。
1995年底, 市委工作机构有:办公室,编制23人;研究室,编制8人;组织部,
编制23人; 宣传部,编制18人;统一战线工作部,编制7人;台湾工作办公室,与市
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合署办公, 编制4人;政法委员会,与社会综合治理委员会
办公室合署办公,编制8人;信访办公室,编制12人;组织员办公室(归口组织部) ,
编制5人;老干部工作办公室(归口组织部),编制8人;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与国家保密
局(隶属市委办公室),编制3人;市直机关党委,编制7人;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委员会
办公室(归口宣传部) ,编制4人;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与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
会办公室合署办公,编制11人;党校,编制40人;广播电视中心,编制10人;报社,
编制2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