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荣成县临时参议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565&run=13

1940年2月18日, 日本侵略军侵入荣成,中共荣成县委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坚
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结成广泛
的抗日统一战线,率领全县人民开展抗日救国斗争,在组成抗日民主政府之后,立即
着手筹备荣成县临时参议会。
第一届一次会议1940年8月9日于第四区北花园村(今属俚岛镇)召开,出席会议的
参议员100名。 经过充分酝酿,无党派司法界民主人士王可举当选为参议长,中共荣
成县委委员、县民众动员委员会主任鞠惠民(鞠维忠)当选为副参议长,工商界人士王
和堂、教员吴希贤、县职工抗日救国会主任于积江当选为驻会议员。会议选举刘庸为
荣成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并号召全县人民紧急行动起来,投入到抗日斗争中去。
第一届二次会议1941年1月4日于第八区向阳埠村(今属崖头镇)召开。会议听取并
审议了县长刘庸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刘庸在报告中指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不到一
年,通过公开和秘密渠道,使各级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和地方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加强和
壮大。 截至1940年底,全县建立区级政权10处,村级政权614个,抗日民主政府权力
已经通达全县88%以上的地区。成立了县大队、区中队等地方抗日武装组织,并广泛
组建了基干自卫团。截至1940年底,基干自卫团团员发展到50123人,有土枪1621支。
抗日民主政权和地方抗日武装的建设,有效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1940年5月至8月,
基干自卫团投入大小战斗6次, 俘虏日伪军10人,缴获机枪1挺、步枪7支,破坏公路
218公里。为支援战争,全县人民在8个月的时间里,缴纳各种捐、税18.3万元,粮食
67.5万公斤。《政府工作报告》第二部分,提出1941年工作重点:(一)改造、巩固已
建立的各级政权组织;(二)发动全县人民拥军优属、参军参战;(三)发展生产,支援
前线;(四)减租减息,改善人民生活。会议选举刘玉英(女)为副参议长。
第一届三次会议1941年8月召开。 会议根据中共中央统一战线的政策,在各级政
权组织中实行“三三制”,即中国共产党党员、非党积极分子和民主党派人士各占三
分之一的原则,重新调整、改选了县临时参议会主要负责人。经过无记名投票,王和
堂当选为参议长,杨振林(无党派民主人士)、赛风(县委宣传部长)当选为副参议长。
第一届四次会议1942年2月9日召开。代理县长赵桂源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1941
年,抗日民主政府的工作重点是按照“三三制”原则,加强各级抗日民主政权的整顿。
早在1940年12月,中共荣成县委和荣成县抗日民主政府就组织了党、政、军及群众团
体负责人共262人的工作团,深入群众,指导选举。1941年底,全县689个村中完成了
501个村级政权的改造、整顿,清除消极抗战的村长360名。重新当选的2957名村行政
委员会委员中,共产党员占34%,非党积极分子占36%,无党派民主人士占30%。为
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在改造、整顿的基础上,中共荣成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举办五
期行政干部训练班, 培训村级主要干部305名。由于日本侵略军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经
济封锁,抗日民主政府号召全县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开展大生产运动。
第一届五次会议1943年11月2日召开,会期5天。代理县长于洪之向大会报告政府
工作。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困难的一年,但抗日民主政府率领全县人民粉碎了日本
侵略军的大“扫荡”和经济封锁,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大生产运动。一年来组织各种合
作社261处, 在农村建立了互助组、变工队,促进了农业生产,保障了根据地内的军
用民需。减息减租、合理负担也在抗日根据地内全面铺开。
第二届一次会议1945年8月20日在崖头区河南村召开。 副县长郝光向大会报告政
府工作。1943年以来,中共荣成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减租减息,开展大
生产运动,彻底粉碎了日本侵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封锁,有效地支援了民族解放
战争,改善了人民生活。同时,壮大地方抗日武装,对日伪军发动军事和政治攻势,
到1944年秋,攻克包括县城在内的日伪军据点25处。此次会议,就是在荣成县独立营、
区中队和部分民兵于14日将日伪军最后一个据点--石岛紧紧包围的情况下召开的。因
此,政府号召全县人民立即以战时状态转入生产建设中去。会议选举杨振林为参议长、
赵洪斌为副参议长,陈向生、徐承秀、鞠树荣为驻会议员,于洪之、郝光、于所池、
曲玉成、刘崇山、林凤、江汶渤、杜焕章、刘其章、车顺堂、陈东方为行政委员会委
员,周文茂、王曙东、杨淑英为候补委员,于洪之为行政委员会主任委员(即县长)、
郝光为副主任委员(即副县长)。同时,选举曹漫之、王可举、杨振林、王文英、鞠敬
之为胶东区议员,王可举为山东省议员。
第二届二次会议1946年4月23日在崖头驻地召开。 会议听取和审议驻会委员会和
县政府的工作报告,重点研究土地改革的行动情况,回答口头质询43起,处理提案15
件,并讨论了宪政问题。会议增选王绍祖、姚文玉、鞠敬新为行政委员会候补委员,
于西林、姜永元为候补驻会议员。

荣成县临时参议会领导人更迭情况表
┌───┬────┬───────┬────┬──┐
│姓名 │职务 │任职年月 │当选届次│备注│
├───┼────┼───────┼────┼──┤
│王可举│参议长 │1940.8-1941.7 │一届一次│ │
├───┼────┼───────┼────┼──┤
│鞠维忠│副参议长│1940.8-1940.12│一届一次│兼职│
├───┼────┼───────┼────┼──┤
│王和堂│参议长 │1941.8-1944.2 │一届二次│ │
├───┼────┼───────┼────┼──┤
│杨振林│副参议长│1941.8-1944.2 │一届二次│ │
├───┼────┼───────┼────┼──┤
│刘玉英│副参议长│1942.2-1945.8 │一届二次│ │
│(女) │ │ │ │ │
├───┼────┼───────┼────┼──┤
│赛风 │副参议长│1941.8-1943.11│一届二次│兼职│
├───┼────┼───────┼────┼──┤
│杨振林│参议长 │1944.2-1949.9 │二届一次│ │
├───┼────┼───────┼────┼──┤
│赵洪斌│副参议长│1945.8-1949.9 │二届一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