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貌类型与分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50&run=13

按成因可分为侵蚀构造、构造剥蚀、剥蚀堆积、堆积等类型。
侵蚀构造地形浅切割的低山区分布于伟德山、 槎山,海拔大于500米,切割深度
大于250米, 山体为中生代各类花岗正长岩类,岩性微密、坚硬。因地壳长期上升,
在外力的侵蚀切割下,形成山体高耸、沟壑深狭的山地地形。山峰多呈陡峭的尖脊山,
坡角多在30°左右, 沟谷则呈深而狭窄的“V”字形。基岩裸露,多堆积有大石块、
卵砾石或山体崩落坍塌之巨石。
海蚀地貌分布于龙须岛、俚岛东部、石岛等附近沿海一带。滨海的丘陵及准平原,
在海浪长期侵蚀下形成美丽的海蚀地貌,如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柱、海蚀拱桥、海
蚀台地等,成山头风景区为海蚀地貌发育的典型。
构造剥蚀地形弱切割的低山区除上述浅切割的低山区余脉外,还有石岛的天门里
等地,海拔300-500米,切割深度大于200米。山体由中生代二长岩组成。在流水、风
化的侵蚀作用下,山顶趋于浑圆状,山脊多呈梁状缓慢起伏,坡角20°左右。沟谷开
阔,谷底基岩出露与少量极薄的堆积物相间,多砾石、碎石,有少数粘质砂土。
丘陵区境内丘陵广布,主要分布于低山区周围及其延伸部分,在下列乡镇分布较
为集中: 埠柳至龙须岛、荫子至大疃、黄山至宁津一带。海拔120-300米,切割深度
小于100米。 岩体有胶东群的黑云变粒岩、斜长片麻岩等,中生代的花岗岩类及火山
岩类。长期剥蚀下形成起伏不大的孤丘缓岭,山顶呈浑圆状,山坡平缓,山与坡没有
明显的界限,坡角在10°左右,地形切割零乱,沟谷浅而宽,沟谷断面呈开阔的“U”
字型。沟谷中冲积物发育,以粗砂砾、砂质粘土类碎石为主。
剥蚀堆积地形以准平原区为主。主要分布于丘陵区前缘及河谷两侧,滕家至崂山
一带,东山、斥山、人和以北,大疃、崖头、寻山以南,埠柳以北,成山卫周围,海
拔20-120米,切割深度10-20米左右,为低矮平缓残丘,坡降20%。地表残积层发育,
边缘沟壑发育,切割零乱,前缘因流水侵蚀而形成陡坎,并有基岩裸露。丘岗间沟坳
开阔,残洪积物发育,多由粘质砂土和砂质粘土等细粘堆积物组成。
堆积地形山间河谷冲积平原区主要分布于河流两侧一级阶地上。 海拔20-80米,
自上游向下游降低,坡降1-2‰。上游狭窄,下游宽广,一般高出河床2-4米。沿河谷
呈带状分布,冲积物厚10-20米,系上覆粘质砂土、下伏砂砾石层的双层结构。
山前冲积平原区主要分布于港西、滕家东部,海拔20-60米。于山口处向外伸展,
地势平坦,微向下游倾斜,坡降2‰,堆积物厚达10-20米,具有多层结构。
滨海堆积平原区分布于北部沿海和中部崖头、崂山、斥山近海,以及西南部邱家、
人和沿海一带,海拔10米以下,地面平坦,微向海面倾斜。堆积物多为海成中粗砂、
粉砂、海相淤泥,并有海生动物贝壳碎片等。
海积地貌在荣成曲折宽广的海岸地带,广泛发育着各种海积地貌,如角滩、沙嘴、
连岛坝、拦湾坝、水下沙坝、泻湖等。镆铘岛、楮岛连接大陆的连岛坝、水下沙坝,
马山港、朝阳港、桑沟湾内的各种海积地貌发育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