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储蓄存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430&run=13

存款种类保本保值储蓄存款1950年6月开办,是以当时粮、油、煤、布4种基本生
活资料零售价格为依据,实行保本保值(简称双保储蓄) 。这种储蓄分为4个类别:甲
种,是生产、生活零存整取储蓄,每次存入需注明存入货币金额、实物牌价及折合实
物数量,到期支付时,根据每次折合实物数量的总合,按到期日牌价折成货币数额,
如果超出存入货币本金总合时,按折实支付本金。期限分为3个月至1年10种;乙种,
是爱国有奖储蓄,存期分3个月、6个月,自实际吸储之旬末日起计算,与到期日牌价
比较,听涨不听落;丙种,是农村定额储蓄,面额分1万元、5万元、10万元、50万元
(旧人民币);丁种,是存期自开户之日起至一年为止,按当时牌价折成规定实物数量,
在存单上注明。1951年后,物价基本稳定,此种储蓄已失去意义,遂转入正常的货币
储蓄。
定期零存整取贴花有奖有息储蓄始办于1951年,是用存款利息的大部分以奖金的
形式支付给少数得奖人的一种储蓄方式, 储户也得少部分利息。这种储蓄是以每4元
人民币为一个户, 一月贴一次,也可贴半个户或1/4户,一月一开奖,贴满12次为48
元,提取时可得50元,当时很受群众欢迎。但是,由于银行本身手续不健全,加之全
省统兑,出现了不少问题,1960年停办。是年改为定期零存整取小额储蓄存款,1963
年1月又改为登折记帐式。
整存整取定期储蓄1951年1月1日举办至今。现行存期分为3个月、6个月、1年、2
年、3年、5年、8年7种。10元起存,多存不限。
活期储蓄包括活期存单、活期储蓄存折2种,自1951年开办至今。
定额储蓄是定期储蓄的一种,始办于1952年。取款时不受定期限制,可随时支取,
利率随存储时间长短而变,面额1万元、2万元、5万元、10万元、50万元(旧人民币)。
1965年底停办。
优待售粮定期定额储蓄1953年为配合国家收购粮食,并帮助农民积蓄生产投资力
量,荣成县根据山东省分行《关于举办优待售粮定期定额储蓄的决定》,开办的一种
储蓄种类。凡农民将余粮一次售给国家,并愿分期用款者,在自愿条件下,可到粮食
收购处或供销合作社办理,期限为1-6个月,存单面额有1万元、3万元、5万元、10万
元(旧人民币)4种。1955年停办。
华侨(人民币)定期储蓄1955年举办至今。其利率高于其他储蓄存款利率。
零存整取有奖储蓄1958年举办,是年停办。其特点是银行按储存金额和存期长短,
将所得利息变为奖金,按奖励等次分别发给中奖储户,存单到期支取不计利息。
实物折实存款1958年举办。其实质是信用社充当“平调”社员财务的工具。1959
年停办。
定期零存整取储蓄始办于1973年。第一次存款时,由储户约定存期和每月固定存
款额, 1元起存,多存不限,每月存入一次,如果中途漏存,仍可续存,到期时按实
际存入余额和存期计算利息。
有奖储蓄始办于1981年。这种储蓄存单面额为10元、20元、50元,定期一年,把
应付利息作为奖金发给中奖储户,到期支付本金,不再计息。1990年停办。
邮政储蓄始办于1986年9月1日至今。种类有活期储蓄、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和整存
整取定期储蓄3种。
保值储蓄1988年9月10日,对城乡居民个人3年期以上定期储蓄存款实行保值贴补。
对3年、 5年、8年定期储蓄存款,除按银行现行利率标准支付利息外,再按物价上涨
幅度与现行利率的差数,分别给予利息补贴,也称保值贴补率。保值贴补率由人民银
行总行参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零售物价指数,1989年前按季平均计算,全国统一公布
执行;1990年后按月计算,全国统一公布执行。如零售物价上涨幅度低于规定的储蓄
存款利率,即无保值贴补率。
储蓄存款余额1950年, 储蓄存款余额为2万元,占总存款余额的6%。1953年后,
虽然信用社在农村普遍建立起来,储蓄网点增多,但因居民的收入水平不高,储蓄存
款金额增幅不大。1953-1979年,储蓄存款余额由124万元增到5226万元,平均每年增
加196万元, 人均储蓄额由2.23元增加到74元。80年代后,荣成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加;金融机构实行承包责任制,增加了储蓄种类,推动了储蓄事
业的发展。至1986年,储蓄存款余额首次超过单位存款余额,占总存款余额的67.4%。
至1995年,储蓄存款余额为335769万元,占总存款余额的81.3%,人均储蓄存款余额
4878元。1981-1995年,储蓄存款余额以每年23452.4万元的速度递增。
城镇居民储蓄余额1950-1994年间,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2万元增加到174614
万元。特别是1979年后,储蓄余额增长幅度很大,至1990年,城镇居民储蓄余额首次
超过农村居民储蓄余额。1979-1994年,平均每年递增11610万元。
农村居民储蓄余额1953-1994年间,农村居民储蓄余额由85万元增加到81726万元。
1979年后,储蓄余额增幅较大,1979-1994年,平均每年递增5131.1万元。

荣成市(县)部分年份存款余额一览表
单位:万元
┌──┬─────────────────────┬───────────┐
│年份│单位存款 │储蓄存款 │
│ ├───┬──┬───┬────┬──┬──┼───┬───┬───┤
│ │合计 │财政│企业 │农村集体│信托│其他│合计 │城镇 │乡村 │
├──┼───┼──┼───┼────┼──┼──┼───┼───┼───┤
│1949│6 │1 │5 │ │ │ │ │ │ │
├──┼───┼──┼───┼────┼──┼──┼───┼───┼───┤
│1952│129 │50 │79 │ │ │ │45 │45 │ │
├──┼───┼──┼───┼────┼──┼──┼───┼───┼───┤
│1955│365 │79 │116 │170 │ │ │273 │76 │197 │
├──┼───┼──┼───┼────┼──┼──┼───┼───┼───┤
│1958│524 │219 │85 │220 │ │ │554 │151 │403 │
├──┼───┼──┼───┼────┼──┼──┼───┼───┼───┤
│1960│1140 │202 │147 │791 │ │ │455 │166 │289 │
├──┼───┼──┼───┼────┼──┼──┼───┼───┼───┤
│1963│1641 │165 │282 │1194 │ │ │694 │131 │563 │
├──┼───┼──┼───┼────┼──┼──┼───┼───┼───┤
│1965│1870 │151 │266 │1453 │ │ │758 │179 │579 │
├──┼───┼──┼───┼────┼──┼──┼───┼───┼───┤
│1968│4783 │448 │486 │3849 │ │ │1119 │196 │923 │
├──┼───┼──┼───┼────┼──┼──┼───┼───┼───┤
│1970│3774 │301 │586 │2887 │ │ │1225 │221 │1004 │
├──┼───┼──┼───┼────┼──┼──┼───┼───┼───┤
│1973│5952 │379 │640 │4933 │ │ │1641 │252 │1389 │
├──┼───┼──┼───┼────┼──┼──┼───┼───┼───┤
│1975│7903 │485 │891 │6527 │ │ │2159 │311 │1848 │
├──┼───┼──┼───┼────┼──┼──┼───┼───┼───┤
│1978│8799 │786 │1178 │6835 │ │ │3251 │414 │2837 │
├──┼───┼──┼───┼────┼──┼──┼───┼───┼───┤
│1980│19613 │560 │1563 │17490 │ │ │6254 │498 │5756 │
├──┼───┼──┼───┼────┼──┼──┼───┼───┼───┤
│1983│20910 │1286│2108 │17516 │ │ │12247 │970 │11277 │
├──┼───┼──┼───┼────┼──┼──┼───┼───┼───┤
│1985│25923 │830 │3989 │21104 │ │ │23928 │2397 │21531 │
├──┼───┼──┼───┼────┼──┼──┼───┼───┼───┤
│1988│15625 │653 │7438 │3846 │485 │3203│63729 │25638 │38091 │
├──┼───┼──┼───┼────┼──┼──┼───┼───┼───┤
│1990│30545 │762 │17299 │6601 │-124│6007│105190│55463 │49727 │
├──┼───┼──┼───┼────┼──┼──┼───┼───┼───┤
│1993│44438 │2022│27157 │6364 │-826│9721│201127│126916│74211 │
├──┼───┼──┼───┼────┼──┼──┼───┼───┼───┤
│1995│77016 │1492│58406 │9457 │906 │6755│33576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