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饲料加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414&run=13

1972年,荣成县粮食局总结了东山公社柳树集大队醣化饲料养猪的经验,得到省
粮食厅的推广, 从而推动了饲料加工业的开展。 1973年, 孟家庄油厂率先生产出
“920” 刺激素和醣化饲料粉,但没有改变饲料单一的传统结构。为此,荣成县粮食
局于1975年在斥山油厂设立专门的饲料加工车间,试产鱼粉和贝壳粉,研制配合饲料,
以改变饲料的传统结构。 是年11月27日,省粮食厅核批研制费1.5万元,由斥山油厂
筛选出5个比较合理的配方, 由县粮食局主持,在全县选择26个养猪单位,进行16期
长达240天的试喂对比试验。 试验结果证明,配合饲料育肥快、省饲料、成本低。为
推广配合饲料的使用,粮食局决定于宁津公社成立饲料加工厂,孟家庄油厂专设加工
车间,28处公社粮食管理所专设饲料推广销售站。改革开放后,家庭饲料业兴起,对
饲料提出多品种的要求。为此,荣成县粮食局于1986年决定创办第一饲料加工厂,年
产量提高到22149吨,年利润72万元。据1980-1982年统计,使用配合饲料,肥猪出圈
率由1975年的42.8%提高到89.7%,斤猪精饲料降至1.5公斤以下。
80年代, 荣成饲料业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1981-1983年,荣成
县粮食局连续多次出席省饲料工作会议,并作重点发言,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表彰。
荣成县粮食局科研人员经过不断探索,于1985年先后筛选出奶牛、肉食牛、对虾、淡
水鱼等9个门类20多个品种的配方, 使配合饲料进入现代化家庭养殖业。1989年饲料
产量达3万吨,生猪存栏4700头,肉、蛋鸡30万只,年提供肉、蛋570吨,极大地丰富
了市民的“菜篮子”。90年代,又研制出新饲料品种,有肉食鸡料、猪料、混合料、
蛋鸡料、 青年鸡料、雏鸡料等。1995年饲料产量为2.7万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发展,镇、村饲料加工业也不断发展壮大。1995年统计,全市各类饲料加工企业发
展到53家。
市粮食局下属两个饲料厂,不断改进饲料配方,通过对比喂养,取得了多项有价
值的科研成果。80年代只能生产初级配合饲料,90年代研制出全价配合饲科;80年代
只能生产单一猪饲料, 90年代研制出猪、鸡、肉食鸡等多种全价饲料。猪饲料由2个
品种增加到4个, 料肉比由3.7:1降低到3.3:1,每头仔猪到育肥可节约饲料40多公
斤。蛋鸡饲料配方从每周改换3次,改进到每周改换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