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传统工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318&run=13

煎灶工艺十分简单。境内灶户起初多挑海水置于锅内,燃火煎煮,即谓“煮海为
盐”,产量甚微。大致至清代,改为“淋卤煎制”。煎制前,首先获取较饱和的卤水,
其工艺是:“海边潮地,潮汐既退,咸留湿泥,撒以木灰,吸取其液,俟映日浮花,
刮土堆积于旁,开一土坑,灶户谓之牢。牢底架木,以蒿秸三层横直布之,使密致不
漏,取刮实之土而淋以海水,牢底则通以小孔,沥取咸水,筑小坑牢外,以接贮之。”
然后将取得的卤水置锅中煎煮。煎制时间,岁有定律。年煎煮时间为阴历2月末至5月,
日煎煮时间为子至亥时, 昼夜不停。每昼夜可煎3锅,每锅出盐25公斤左右,日产量
125公斤左右。
滩晒境内滩晒长达百年,但长期以来,承袭着“勤跑薄晒,浅卤结晶,老卤循环,
频刮贫捞”的传统工艺。其流程是:整池,将盐池池板用石砘压匀抹平,达到平整、
光滑、不漏的要求。纳潮,及时纳入足够的海水,保证制卤的需要。制卤,加强盐池
上水管理,禁止缺水干滩。走水深度,旺产期4-5厘米,秋产期3-4厘米。灌池,卤水
饱和后方能灌池结晶。续卤,卤水蒸发后应以漂花卤和迎漂卤及时续卤,续卤时间以
清晨为宜。 活碴,以上午9-10时、下午4-5时为宜,打破盐盖,加速结晶。扒盐,勤
扒快捞,防止混合卤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