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服装和制鞋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259&run=13

服装业清末至民国初期,境内服装加工业主要集中在崖头、成山卫、石岛等地。
1921年,全县有成衣局(铺)10个,从业人员25人,制作成品衣出售或来料加工。日军
侵占荣成,境内服装加工业萧条,根据地妇女缝军服支援前线。1943年10月至1944年
底, 十二区河北村纺织生产合作社4次完成制做军服任务。日军投降后,民族工业开
始复苏, 1946年石岛市有成衣铺2个,从业人员7人,脚踏缝纫机3台。1949年,俚岛
有成衣局5个, 从业人数24人。建国后,集体开办服装生产厂家,1953年荣成县新华
缝纫社开业。此后各公社服装生产厂家逐年建立,到1975年,荣成县公社工业服装产
量达到30.33万件。 进入80年代,全县服装加工业面向国内国际市场,工贸联营、横
向联合,使服装加工规模、产量、效益成倍增长。到1995年,全市有规模的服装生产
厂11个,全市年生产服装2204万件。
荣成大涌服装有限公司位于工商街19号, 属二轻工业总公司集体企业。 始建于
1953年, 初称荣成县新华缝纫社,时有职工3人,租用民房2间,主要设备有2台脚踏
缝纫机,对外加工服装,年加工量1500件。1958年,改称荣成县新华被服厂,时有职
工90人, 有平房12间,主要设备有35台缝纫机,固定资产净值1万元,年来料加工服
装2万件, 创总产值30万元,实现利税7000元。1959年,与荣成县群联绣花合作社合
并,改称荣成县新华被服绣花合作工厂。1964年与荣成县绣花合作工厂分离,改称荣
成县被服厂。 是年,增设制作机绣枕套对外销售,年生产机绣枕套1.2万个,销往省
内。1979年,厂房由崖头村迁往工商街19号,是年企业改称荣成县服装工业公司。企
业主要是进料加工销售,生产童装、女绣衣、枕套等产品,主要销往全国各地,机绣
台布出口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仕女”牌绣花衣获山东省二轻厅优质产品称号。
1981年,企业改称荣成县被服厂。此后产品逐渐投放国际市场,先后出口日本、科威
特、美国、法国、新加坡、西德、瑞士、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1988年,企业产
品不在国内销售, 全部进入国际市场,是年生产绣花衣11.7万件,年创总产值400万
元, 实现利税25万元,出口交货值308万元。1990年,企业改称荣成市机绣厂,是年
被评为山东省先进企业。1992年改称荣成大涌服装有限公司,与韩国大涌产业株式会
社合资生产服装,合同期为20年,其中中方以厂房和现有设备出资,折价45万美元,
外方以现汇出资55万美元,生产各种衬衣销往日本,年生产26万件。1995年,拥有日
本服装生产线2套,生产设备280台套,固定资产净值470万元,年创总产值6015万元,
销售收入5521万元,出口创汇660万美元。
荣成市海天制衣厂位于蜊江中路,属纺织工业总公司集体企业。始建于1991年,
初称荣成市海天衬衫厂。当时借西龙家村预制件厂工棚6间,约100平方米,作为厂房
及办公用房,有职工60人,固定资产原值50万元,主要设备是30台中速平缝机,生产
绣花衣和台布, 年实现利润3万元。1991年底厂址搬迁到蜊江中路新建厂房,厂区占
地面积9700平方米, 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净值400万元。1993年底,
企业更名为荣成市海天制衣厂, 职工增加到160人,主要产品有童装和绣花衣两大系
列60多个品种。 1994年,该厂高速平缝机达到120台,并有先进的粘合机、锁眼机、
钉扣机等设备,固定资产净值580万元,职工200人,年创总产值1453万元,实现利润
15.1万元。
另外,还有荣成市服装厂、荣成市工艺服装厂、荣成市东方制衣厂、荣成市兰天
西装厂等。
制鞋业清代,以家庭制鞋和私营鞋铺为多。民国时期,私营鞋铺不断增多。1948
年,全县有鞋铺(厂店)78个,从业人员208人,其中私营72个,从业人员164人,年生
产各类鞋27.5万双,其中私营15.6万双。石岛市鞋铺(厂店)103个,从业人员215人,
其中私营96个, 从业人员159人,年生产各类鞋23.2万双,其中私营17.2万双。建国
后,个体制鞋加入制鞋合作社,集体生产规模不断扩大。1952年,成立荣成县新援鞋
社。1953年,成立荣成县石岛鞋业生产组。1957年全县成立的埠柳、城厢、俚岛、桥
头、 石岛、 人和、黄山等较大鞋业合作社,1971年合并于荣成县鞋厂和石岛鞋厂。
1978年后, 个体、集体制鞋厂家逐年增加。1995年,全市有规模的鞋厂9个,年总产
值1.5亿元,全市年生产皮鞋26.25万双、布鞋983万双。
荣成市制鞋总厂位于沿河北路44号,属二轻工业总公司集体企业。始建于1952年,
初称荣成县新援鞋社,时有职工27人,厂区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00元,年创总产值1万元,利税1100元。50年代,主要产品有布鞋、
棉鞋、猪皮底鞋、皮鞋等销往本县。1971年,企业与埠柳鞋社、城厢鞋社、俚岛鞋社、
桥头鞋社合并。1974年,企业改称荣成县第一鞋厂。1979年,自行研制注塑机,生产
各种注塑布鞋, 产品首次出口加拿大、丹麦等国家。1980-1985年,企业先后投资12
万元,购置7台注塑机,扩大了注塑布鞋的生产规模,年生产能力250万双,是当时山
东省最大的注塑布鞋生产厂家。1983年,注塑女布鞋被山东省评为优质产品。是年,
自行研制冷粘流水线2条, 生产冷粘橡塑底布鞋。1985年,冷粘橡塑布鞋被山东省评
为优质产品。1988年,被山东省政府授予省级先进企业。1989年,企业改称荣成市制
鞋总厂,投资90万美元进行技术改造,引进意大利18工位三色注塑机,生产三色运动
鞋, 年生产能力60万双。1991年,投资60万美元,引进意大利高频印刷切割机1台,
生产各种高频印刷切割鞋帮。1992年,与美国中兴企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荣成华兴鞋
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万美元,其中中方以厂房、现有设备出资,折款20万美元,
外方以现汇10万美元出资,合资年限10年,主要生产高档注塑布鞋,产品全部外销。
1995年,有职工618人,主要设备380台套,厂区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
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净值3487万元,年创总产值4369万元,销售收入1873万元,
实现利润75.7万元。
荣成市皮鞋厂位于石岛光明路74号,属二轻工业总公司集体企业。始建于1953年,
初称荣成县石岛鞋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改称石岛县合众鞋业生产合作社,时有职
工15人, 厂区面积440平方米,固定资产净值620元,年生产男女布鞋1万余双,生产
男女皮鞋11双,年创总产值2.7万元,实现利税200元。在完成三大改造后,企业经过
合并一些个体生产者后规模扩大。1958年,企业改称荣成县石岛公社制鞋厂,增加职
工39人。1963年,企业改称荣成县石岛鞋社。由于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厂职工下
放40人到农村,工厂由于没有资金投入,开展了修补、服务性业务。1971年,企业改
称荣成县石岛鞋厂。 是年,石岛、人和、黄山三家鞋社与石岛鞋厂合并,新增冲床4
台,大头缝纫机20台,徜鞋机6台。是年,组建电子车间,生产ICW稳压二极管。1972
年, 自筹资金14万元,改建原厂址,建4层生产楼房1980平方米。1973年,购置注射
机1台,日生产注塑布鞋600双。1974年,新增设备中速平缝机20台,开始生产出口皮
鞋。 1976年,购进3-2型大头缝纫机60台,生产的皮鞋出口波兰、苏联、香港等国家
和地区。1978年,企业撤销布鞋生产,专营皮鞋生产,企业改称荣成县皮鞋厂。1988
年12月,企业改称荣成市皮鞋厂。是年,获山东省节能企业称号。1989年,获山东省
先进企业称号。1992年,荣成市皮鞋厂与德国柏赫进出口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石岛柏赫
鞋业有限公司,合资年限10年,主要生产皮鞋、运动鞋。由于经营管理不善,1995年
企业亏损59.3万元,10月,合资企业被迫停产。
荣成市威丰鞋业有限公司位于石岛湾旅游度假区商业街, 属民营企业。 始建于
1983年,初称荣成县黄山赵丰皮鞋厂。建厂初期,主要设备有缝纫机1台及手工工具,
流动资金300元,年生产男女皮鞋2000双,创总产值4万元,实现利税4000元。1985年,
企业职工增加到24人,厂区面积500平方米,主要设备增上绷楦机、裁断机、压合机、
削皮机、 缝纫机等6台套,年生产各种皮鞋2万双,创总产值240万元,实现利税30万
元。是年10月,注册商标“天丰”牌皮鞋率先在国内制鞋业由普通穿着型向保健功能
型转变,产品销往省内20多家大中商场。1992年企业改称荣成市威丰鞋业有限公司,
投资40万元新建生产车间1000平方米,职工增加到80人,固定资产净值达到300万元,
年生产三大系列男女中高档皮鞋6万双,产品销往国内40多个大中城市。1989-1992年,
产品先后出口美国、法国、德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10万美元。1994年
以来,“天丰”牌皮鞋获国家鞋类质量监督检验产品合格证书,企业获国家轻工部授
予的“全国皮鞋行业知名企业”称号。现拥有职工200人,厂区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
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形成三条现代化制鞋设备流水线,总资产净值2000万元,年生
产中高档皮鞋30万双, 创总产值2000万元,利税280万元,成为山东省规模最大的民
营制鞋企业。
另外,还有荣成市胶鞋厂、荣成市旅游鞋厂、荣成市橡塑鞋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