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乡镇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243&run=13

1941年,荣成县抗日民主政府在五区以合作方式成立织布厂1个,有机器2台,在
六区以合作方式成立钢铁农具厂1个,主要生产牲口铁蹄、锄板、锨、镢等农业用具;
以乡为单位成立制鞋合作社6个、织袜合作社2个。此后,全县各区、乡相继成立了合
作形式的手工业合作社。建国后手工业合作社先后停办或转给供销合作社,全县只有
零星的区、乡工业,且规模很小,比较大的工业厂家有石岛修配社和斥山群生社。到
1958年初, 全县有社办工业企业11个,从业人员488人。到1959年大规模的冶炼运动
结束时,全县公社企业压缩到4个,从业人员减至247人。到1961年,公社工业企业又
增加到16个, 从业人员707人,大部分是农具厂,主要生产农用机械。至1965年,发
展一直比较平稳。 当时生产力水平极低,机械动力只有565千瓦,土简机床22台,固
定资产净值仅38万元,工业总产值为11万元。1966年,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再次并入公
社工业体制,到1970年底,公社工业企业增加到15个,从业人员1071人,工业总产值
66万元, 固定资产净值为135万元。1978后,乡镇工业迅猛发展,仅一年时间乡镇工
业企业增至142个, 从业职工达7195人, 完成总产值3062万元,实现利润636万元。
1983年,乡镇工业企业总数达153个,从业职工9009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123万元,
工业总产值7522万元, 实现利税1683万元。到1989年乡镇工业企业增到258个,从业
职工28457人,固定资产净值33074万元,工业总产值7.63亿元,利税1.19亿元,先后
建起建材、化工、轻工、纺织、机械、交电、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门类的工业
厂家。 1995年,全市乡镇工业企业292个,职工27321人,固定资产净值10.47亿元,
工业总产值73.56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新规定) ,利税5.08亿元,其中有33个工业单
位利润突破300万元以上。 蓬勃发展的乡镇工业,成为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对振兴
荣成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就地安排农业剩余劳动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加
速了全市26处镇的发展,为提高全市国民经济总体实力,实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做
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