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淡水养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159&run=13

50年代中期,境内淡水养殖多为本地梭鱼、鲻鱼、鲫鱼、鲤鱼等。1958年,县水
产部门从江苏、安徽、济南等地购进青鱼、草鱼、鳙鱼、鲢鱼首次在63座小型水库和
塘坝中放养鱼种3万尾,1959年增加到6万尾。1960年后,在后龙河、所前泊、纸坊三
座中型水库投放鱼苗15万尾。 1967年, 全县淡水养殖单位发展到20多个,放养面积
8000多亩。1977年后,实现投放鱼种进行养成,一改直接放苗历史。1980年,全县淡
水养殖单位410个, 淡水养殖产量117吨,1985年养殖产量达390吨,总产值81万元。
1987年引进罗非鱼品种, 到1990年,全市罗非鱼养殖单位发展到20处,养殖面积320
亩,年产罗非鱼60吨。后因效益不好,不少单位下马,现已形不成规模生产。进入90
年代后,淡水养殖向“精养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至1995年底,全市河蟹养
殖面积915亩,鳖的存养量达2350只,全市淡水养殖产量达2124吨,收入164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