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陆地工厂化养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158&run=13

工厂化养鲍1992年,石岛捕捞公司在大连市水产研究所赵洪恩所长的指导下,将
原计划的制冰厂改建成4000平方米工厂化养鲍场,并从大连运回鲍苗正式投产,这是
荣成第一个工厂化养殖场。此后,青鱼滩、寻山、大鱼岛、张家村、马山、高家、靖
海、朱口、院夼、瓦屋石、俚岛、蜊江等渔业公司和市海带育苗场、马道养殖场、俚
岛养殖场、 寻山西龙家、 宁津山前等单位也相继建起了规模不等的工厂化养鲍场。
1995年,全市拥有25处工厂化养鲍场,7.5万平方米水面,存养量1.6亿头。
工厂化养鱼始于1993年, 石岛捕捞公司投资600万元,在王家湾畔的炮台东,建
起全市第一座实用水体6400平方米,水、电、气、暖配套的陆地工厂化养鱼场,并从
韩国购进20万尾、体长10厘米的牙鲆苗养殖。此后,寻山、青鱼滩、邱家、马山、靖
海、蜊江、高家等渔业公司和市海带育苗场、靖海水产开发公司等单位相继建起养鱼
场。1995年,全市工厂化养鱼场发展到10处,6万平方米水面,总存养量300万尾。工
厂化养鱼的养殖对象主要是牙鲆、石鲽、黑鱼等,尤以牙鲆为主。牙鲆养殖一般达到
每平方米产商品成鱼10-15公斤,价格一般130-160元/公斤,成本一般为40-50%。全
市年活鱼总产值6500-7000万元,效益3000-3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