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浅海养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156&run=13

荣成20米等深线内的浅海水域达200万亩, 在新中国成立前一直处于荒芜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荣成的浅海养殖发展很快。1950年山东省海水养殖试验场俚岛分场在
荣成成立,并首次在草岛寨进行小面积的海带海底投石和梯田试养。1956年人工筏式
养殖获得成功,为荣成大面积开展海带养殖提供了经验。1958年,国家确立了“以养
为主,积极捕捞”的水产工作方针。荣成沿海集体渔业单位开展了以海带养殖为重点
的多品种试养,养殖品种主要有海带、紫菜、海参、扇贝、贻贝、梭鲻鱼等,养殖单
位发展到60多个,养殖面积达400余亩,投入劳力1万多人。当时,由于技术和经验不
足,效益极差。到1959年,除海带养殖外,其他养殖品种几乎全部下马,海带养殖发
展到2040亩。从60年代初到1978年,是荣成以海带为重点的浅海养殖蓬勃发展阶段。
经过60年代的巩固与提高,从1970年起,全县掀起了群众性的海带养殖高潮,所有公
社、 渔队、沿海农队都上了海带养殖项目,到1978年,养殖面积发展到3.3万亩,养
殖单位200多个,从业劳力达9000多人,年产量达5.8万吨,占全县水产品总产量的1/
3。 这期间,贻贝、紫菜、裙带菜、扇贝、刺参的人工养殖也逐步发展起来,其中贻
贝和裙带菜实现了规模养殖,但后因销路不好,短时间内都陆续下马,荣成的浅海养
殖又保持着“海带当家”的局面。1978年,全国的海带出现积压滞销形势,山东省又
连续三次统一下调海带价格,使海带养殖收入减少80%以上,导致不少养殖单位亏损。
针对这种形势,荣成积极调整养殖结构,压缩高区、险区、低产区的海带养殖面积,
并提出“稳步发展海带养殖,重点发展鱼虾贝藻多品种养殖”的口号,发动群众苦干
实干,经过两年努力,终于渡过难关。到1980年,全县浅海养殖面积增加到4.8万亩,
其中海带3.68万亩, 较调整前只减少1000亩;刺参4000亩;扇贝230亩,养殖产量达
到6.3万吨, 占水产品总产量的41.3%;纯益2014万元,占渔业纯益的47.9%。进入
80年代后,中央提出的“以养为主,养捕结合”渔业发展方针的深入落实,有力地促
进了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1983年,全县海上养殖生产、运输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半
机械化, 养殖器材纤维化。水产养殖单位发展到275个,其中县办1个,县、社联办1
个,社办33个,队办240个,并拥有海带育苗场和海珍品育苗场各1处,各种养殖拖头
4479只,固定资产净值1亿多元,常年从业劳力1万多人。1983年后,随着改革的深化,
水产养殖政策逐步放宽,极大地调动了沿海渔民的积极性,各渔业生产单位多种方式
筹资,发展养殖生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龙须岛渔业公司发明的“火箭杆”
打橛器的广泛推广应用,加速了向深区、高区进军的步伐,很快全县浅海养殖规模突
破10万亩大关。90年代后,荣成浅海增养殖品种发展到海带、裙带菜、魁蚶、扇贝、
鲍鱼、刺参、海胆等10余种。特别是新品种不断引进、不断培育、新技术不断推广应
用、新的生产管理模式和科学经营管理方法不断改进,有利地促进了荣成水产养殖业
的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面积不断增加,产量、总产值逐年提高。至1995年,
全市养殖面积达到24.8万亩,产量35万吨,总产值9.7亿元。
海带养殖荣成的海带养殖始于1950年,国营海水养殖试验场俚岛分场在草岛寨沿
海首次进行小面积的海底投石和梯田试养,亩产海带百余斤。1956年人工筏式养殖取
得成功,10亩海带平均亩产251.5公斤,为荣成大面积开展海带养殖生产提供了经验。
1958年,山东省召开首次海水养殖工作会议,确立了“深入发动基层,开展群众性水
产养殖”的方针。是年,国家又对海带收购制定了较高的价格,充分调动了沿海群众
试养海带的积极性。全县养殖海带15万亩,平均亩产400公斤,其中南倭岛(1981年后
称南我岛)村的100台架收获干海带5605公斤。1959年,全县集中在俚岛采集人工苗,
并于2月份开始分苗,放养面积达2040亩,养殖单位增加到58个。放养海区从俚岛湾、
王家湾,发展到石岛湾、爱伦湾、养鱼池、桑沟湾、荣成湾。1960年全县海带养殖面
积扩大到3136亩,总产量达2445吨。1961年,由于海带养殖技术和经验不足,成本高,
效益差,有些养殖单位陆续下马收摊。至1964年,荣成的海带养殖面积只剩下1176亩,
养殖单位只有十几个。1964年后,海带养殖技术和物资器材均有改善和提高,有力地
促进了荣成海带养殖业的发展。 1964年,荣成海带亩产首次突破1吨,1966年海带养
殖面积增到3097亩,1969年达到8020亩,总产量9234吨,总收入1061万元。至1971年,
全县每个公社都有了自己的养殖场,沿海农队大都上了海带养殖项目。1972年,全县
海带养殖面积为1.9万亩,养殖单位200多个,海带平均亩产1250公斤。1974年后,各
养殖单位普遍应用聚乙烯物资,添置拖头,实现海上生产“拖带化”。特别是海带养
殖上的一“向”(向深水大流发展) 、二“改”(改革旧的养殖方法)、三“抓”(抓一
早、促三早) 新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促进了荣成海带养殖生产的深入发展。至1978
年,全县海带养殖面积达3.3万亩,总产淡干菜5.8万吨,收入4863万元。1978年后,
海带出现了积压滞销形势,1979年起全省又多次下调海带价格。荣成县委、县政府对
海带养殖进行合理调整, 压缩险区和低产区,走精养高产之路。1980-1986年,荣成
海带养殖处于缓慢时期, 1986年全县海带养殖面积3.6万亩, 总产淡干菜7.5万吨。
1987-1995年,荣成浅海养殖得以蓬勃发展。1995年,全市海带养殖面积达9.8万亩,
总产淡干菜13.7万吨,总收入5.3亿元。
裙带菜养殖始于1958年,县水产研究所从青岛引进部分裙带苗,分别投放在荣成
湾、俚岛湾、石岛湾的海底岩礁上,从此裙带菜在荣成安家落户。当时,因无人管理,
随便乱采,虽然生长繁殖很快,但长期未形成产量。直到1968年外贸收购时,龙须岛
渔队采集加工, 连续四年产淡干菜都在1吨左右。从1970年起,荣成开始人工筏式养
殖裙带菜, 当年朱口、大鱼岛、张家村3个单位从海阳运苗筏养20亩。1971年,筏养
单位增加到14个, 筏养面积109亩。1974年放养面积达1775亩。1975年放养面积增加
到2500亩,养殖单位68个,出口淡干菜80多吨。1976年,裙带菜出口转为盐渍菜,但
因加工设备落后、费用高、销路不畅等原因,至1980年裙带菜养殖单位全部下马。80
年代后,裙带菜在国内外市场有所好转,特别是出口的下脚料和茎在国内颇受欢迎。
1984年,部分单位恢复裙带菜养殖,至1989年全市养殖面积达1240亩。90年代后,养
殖面积逐年扩大。1995年,养殖面积达2000亩,产鲜菜1万吨。
扇贝养殖始于1957年, 俚岛养殖场采用筏式养殖和海底投放两种方法, 共试养
6000个自然小扇贝,均获成功。后因苗源难以解决而中断养殖。1980年,县海珍品育
苗场建成, 当年生产扇贝苗2700多万粒,供21个单位进行筏式养殖,面积达230亩。
从此,群众性的扇贝养殖生产逐步发展起来。1984年,引进美国海湾扇贝和日本夏夷
扇贝等新品种养殖。至1995年,全市扇贝养殖单位200多个,养殖面积3.4万亩,年产
鲜贝6.1万吨,收入1.7亿元。
紫菜养殖始于1958年,县内20多个单位,采取插帘半人工采苗的方法,在潮间带
放养300亩。 由于技术不过关、附苗少、杂藻多等原因,结果基本没有收成就很快下
马。1971,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指导下,县海带育苗场首次培育出紫菜的人工
苗,分配到俚岛养殖场、龙须岛渔队和荣成二中3个单位各试养1亩。1972年,养殖单
位增加到24个,养殖面积扩大到58亩。采取双架子筏式养殖法,但浮泥、杂藻、病烂
等问题仍很严重, 产量很低, 全县平均亩产只有10余公斤,收入30元,而成本则需
200元。1977年,养殖单位因收不抵支全部下马。从此,荣成的紫菜基本都是野生菜。
羊栖菜养殖羊栖菜,属当地藻类资源,沿海人民早有采集食用习惯。70年代后,
外贸部门收购出口日本, 一般年产野生干菜10-20吨。山东省外贸部门于1982年拨款
2000元支持开展羊栖菜人工育苗养殖试验。1985年羊栖茶人工育苗首次在荣成获得成
功,从此开始了羊栖菜的人工筏式试养,并获成功。但因产量低、生长慢,而且对海
区选择严格,人工筏式养殖发展很慢,只有院夼、朱口、镆铘岛沿海等少数单位进行
小规模筏养。最多是1993年,全市养殖面积300多亩,平均亩产干菜75公斤左右。
石花菜养殖1986年,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和荣成水产研究所合作研究石花菜孢
子人工育苗,获得成功,并开展石花菜人工苗和自然苗(劈枝类苗)的人工筏式试养。
因石花菜生长速度慢、周期长、管理繁杂、杂藻严重等问题,人工养殖发展很慢。至
1988年,全市养殖总面积才几十亩,养殖单位不足10个,亩产不足50公斤。由于效益
太差,到1989年处于半瘫痪状态。
贻贝养殖始于1958年,国营俚岛养殖场在斜口流滩进行贻贝移植、插桩悬养试验,
共插桩6支, 全被杂贝附着,导致试验失败。1972秋,俚岛渔队从辽宁运回贻贝苗,
用网片包在海带苗绳上, 利用6台架子进行筏式试养,长势良好。1973年秋,龙须、
礼村渔队和靖海、邱家公社养殖场,利用野生贻贝苗,发展筏养35亩,1974年收获鲜
贝22.8吨。从此,贻贝的规模养殖在荣成沿海展开。1976年,全县25处社办养殖场和
沿海渔队、农队,共93个单位开展贻贝养殖,面积达2404亩,总产鲜贝3379吨。1977
年,由于1976年秋发动群众采集大量野生贻贝苗,并组织53只渔船先后两次从辽宁运
回150万公斤贻贝苗, 使荣成的贻贝养殖面积猛增到5330亩, 总产量突破7232吨。
1978年后, 因销路不好, 养殖单位逐步压缩、下马,养殖面积和产量逐年减少。至
1980年,全县养殖面积仅为184亩,总产681吨。80年代后,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
因贻贝可作对虾饵料,曾一度有所恢复。1990年,全市贻贝养殖面积恢复至2030亩,
产量5300吨。至1995年,养殖面积发展到3100亩,产量7000吨。
鲍鱼养殖始于70年代。 1973-1976年,县水产局先后两次从青岛、长岛海区运回
两批自然皱纹盘鲍,在鸡鸣岛、龙须岛、俚岛后疃、瓦屋石、兔子腚、苏山岛一带海
区进行小规模底播试养。 1984年,县水产局又从大连购进7万头人工鲍苗,分散在马
栏湾、 荣成湾、 俚岛湾、桑沟湾等海区进行小规模的筏式试养,取得了初步经验。
1986年,寻山青鱼滩又从大连购进10万头人工鲍苗,进行底播与筏养试验,获得成功。
至1995年,荣成筏式养鲍达100亩,潮间带养殖200亩。
刺参养殖始于1959年,县水产养殖试验场将1100头自然参苗放养在斜口流的一个
水深1.5米、面积1亩的土池里,进行人工精养试验,效果良好。刺参是荣成地方资源,
除西部海区无分布外,其他海区资源都较丰富。但因无人管理、酷捕滥采,刺参资源
遭到极大破坏。1975年,县革委决定对刺参进行人工护养,实行禁捕期(每年6月15日
至9月15日) ,颁发采捕证(共发60个采捕证),对南倭岛以南浅海死封5年,以恢复刺
参资源。1978年,对全县沿海进行确权划界,把刺参资源确权给沿海公社封护管理、
开发利用。1995年底,全市底播海参1050亩,存养量610万头,产鲜参19吨。
鱼类养殖荣成浅海鱼类养殖是90年代后新兴的养殖生产项目。其养殖形式,主要
是网箱养鱼,养殖品种主要有鲈鱼、牙鲆、真鲷、黑鲷、黑鱼、石鲽、六线鱼等。网
箱养鱼要求有较安全的海区,主要分布在桑沟湾、马栏湾、爱伦湾、镆铘岛后港等海
区。至1995年,全市已发展到860个网箱,存养量120万尾。

荣成市(县)部分年份浅海养殖生产情况表
单位:万亩、千吨
┌──┬───┬───┬──────┬───────┬───────┬─────┬───────┐
│年份│面积 │产量 │海带 │扇贝 │裙带菜 │牡蛎 │贻贝 │
│ │ │ ├──┬───┼───┬───┼───┬───┼──┬──┼───┬───┤
│ │ │ │面积│产量 │面积 │产量 │面积 │产量 │面积│产量│面积 │产量 │
├──┼───┼───┼──┼───┼───┼───┼───┼───┼──┼──┼───┼───┤
│1975│2.1 │32.7 │2 │32.4 │ │ │0.25 │0.17 │ │ │0.024 │0.088 │
├──┼───┼───┼──┼───┼───┼───┼───┼───┼──┼──┼───┼───┤
│1980│3.7 │62.6 │3.7 │61.9 │0.017 │0.001 │ │ │ │ │0.018 │0.68 │
├──┼───┼───┼──┼───┼───┼───┼───┼───┼──┼──┼───┼───┤
│1985│4.6 │93.3 │4.3 │89.6 │0.17 │0.54 │0.015 │0.085 │ │ │0.12 │3.1 │
├──┼───┼───┼──┼───┼───┼───┼───┼───┼──┼──┼───┼───┤
│1990│7.91 │113.6 │6.01│76.6 │1.29 │31.2 │0.095 │0.24 │0.31│0.29│0.2 │5.3 │
├──┼───┼───┼──┼───┼───┼───┼───┼───┼──┼──┼───┼───┤
│1991│9.06 │196.8 │6.5 │154.9 │1.32 │31.9 │0.39 │4.36 │0.67│0.43│0.18 │5.25 │
├──┼───┼───┼──┼───┼───┼───┼───┼───┼──┼──┼───┼───┤
│1992│12.01 │255.2 │8.4 │178.9 │2.32 │49.4 │0.41 │11.15 │0.77│7.14│0.11 │8.57 │
├──┼───┼───┼──┼───┼───┼───┼───┼───┼──┼──┼───┼───┤
│1993│13.96 │294.1 │10.1│212 │2.55 │57.5 │0.35 │8.87 │0.83│10.3│0.13 │5.42 │
├──┼───┼───┼──┼───┼───┼───┼───┼───┼──┼──┼───┼───┤
│1994│14.3 │298.5 │9.6 │208.1 │3.51 │64.9 │0.12 │1.76 │0.7 │14.4│0.4 │9.37 │
├──┼───┼───┼──┼───┼───┼───┼───┼───┼──┼──┼───┼───┤
│1995│14.85 │305.5 │9.8 │205.9 │3.44 │60.1 │0.2 │10 │1.1 │22.5│0.31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