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渔场渔汛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152&run=13

渔场荣成市位于黄海中部、北部的交界处,东、南面是石岛渔场,北面濒靠烟威
渔场。
石岛渔场位于黄海中部,面积有8002平方海里,平均水深40米,最深达70米,常
年海水温度5-28℃,既是鱼虾洄游的过路渔场,又是青鱼、鳕鱼、大银鱼的主要产卵
水域,还是鹰爪虾的主要越冬场。有经济鱼虾类近百种,常见的有中国对虾、鹰爪虾、
蓝点马鲛、皮氏叫姑鱼、黄姑鱼、比目鱼类、黄鲫鱼、青鳞小沙丁、日本鱼、高眼
鲽、日本枪乌贼、青鱼、太平洋褶柔鱼等。石岛渔场沿岸水深流急,适合流网、拖网、
定置网、蚶耙等作业。60年代前负有盛名的鳕鱼延绳钓、鲨鱼延绳钓及虾板网等,随
着捕捞对象的变化而不再使用。
烟威渔场位于黄海北部,面积7211平方海里,是鱼虾的过路渔场,平均水深25米,
最深55米,常年海水温度0-27℃,冬季不结冰,全年有10个月的作业期,常见的鱼类
有百种以上。60年代前主要捕捞对象有小黄鱼、鲐鱼、带鱼、黄姑鱼、鳕鱼、鲨鱼、
真鲷、比目鱼等。70年代初青鱼、鲐鱼一度成为主要捕捞对象。1976年后,随着青鱼、
鲐鱼资源的衰退,已形不成渔汛。
拖网作业渔场50年代,拖网主要在石岛渔场和烟威渔场的近岸作业,由于船小、
拖速慢,主要捕捞中国对虾、小黄鱼、比目鱼等,产量不高。60年代以机帆船双拖网
为主,渔场扩大到渤海、青海、连青石、吕泗、大沙渔场、长江口、舟山、渔山渔场。
1956年大鱼岛大队的2只40马力机帆船首次赴舟山渔场作业, 未成功。1963年秋,荣
成县渔业指挥部带领11对船到渤海捕对虾获得成功。1971年14对船再次赴舟山渔场作
业, 仍未成功。1975年春大鱼岛的55号、57号185马力渔船首次到济州岛海域拖网获
得丰产,为荣成机帆船开辟了外海作业的新渔场。1975年秋,32对船南下舟山渔场作
业20天, 总产带鱼1500多吨,东海渔场终于开发成功。1991年2月由石岛捕捞公司、
大鱼岛、 牧云庵共6对600马力船去海南岛作业一个月,产鱼309吨。至此荣成市的拖
网船作业渔场已扩展到中国的渤海、 黄海、东海和南海4个海域。1991年11月,龙须
岛的2只600马力船去斯里兰卡捕鱼,开创了荣成渔船远洋出国作业的先例。以后又有
大鱼岛渔业公司、马道渔业公司、石岛捕捞公司、马山渔业公司等单位先后派船到大
西洋、印度洋和南太平洋作业,荣成的渔船已在三大洋中留下足迹。
流网作业渔场鲐鱼流网每年5-6月份在石岛及烟威渔场作业。 自60年代初出现胶
丝鲅鱼流网后,鲐鱼流网逐渐淘汰。鲅鱼流网最初在石岛、烟威渔场两地作业,以后
到长江口渔场去迎捕, 并跟随鲅鱼向北追捕到渤海中部及辽东湾渔场,作业水深15-
25米。 鲳鱼流网作业4-5月主要在长江口以北20-30米水深的广阔海域,6月份渔场移
至渤海中部及西部水深15-25米水域。 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对虾流网,渔场主要在
渤海的中部及莱州湾北部、 渤海湾东部、辽东湾中部及渤海海峡一带,一般水深10-
25米,每年9-11月在此作业。自1980年以来,青海渔场从苏山岛至青岛外海已成为对
虾流网在秋汛作业的好渔场。
围网作业渔场70年代初, 青鱼资源旺发,荣成开始引进围网作业,每年2月下旬
至4月上旬在石岛渔场的挂子网场外至烟威渔场东部近岸水域围捕青鱼。 1972年鲁荣
渔21号135马力船在74区围网获青鱼105吨。1973年鲐鱼资源旺发,围网船在打完青鱼
后, 5-6月又在石岛、烟威渔场围捕鲐鱼,以后又迎捕到连青石渔场,追捕到海洋岛
渔场。
定置网作业渔场挂网作业最早在流小的港汊内湾中进行。1910年后随着棉线网的
出现,渔场迁移到流速1.5-2.5海里/小时、离岸2-15海里的近海水域,多是春秋作业,
夏冬休渔,以捕大银鱼、毛虾、带鱼、鹰爪虾等品种为主。1958年引进坛子网作业,
渔场不变。随着挂网船实现机械化,以及海带养殖区的扩大,渔场逐渐外移并到外地
作业。1956--1987年,大鱼岛、邱家组织捕渔船先后到威海孙家疃、辽宁长岛、旅顺
小北海、连云港、辽宁盘山等渔场捕捞鱼虾。1987年后,作业渔场又向深水区扩展,
从30米延伸到70米水深。
钓钩作业渔场主要有成山头东北的鳐鱼(俗名劳子鱼)延绳钓渔场、荣成外海水深
30-50米的鲨鱼延绳钓渔场及冬季鳕鱼延绳钓渔场。 自80年代以来,又开展东方豚延
绳钓,每年8-11月在海洋岛渔场生产获得较高产量。
渔汛渔汛亦称渔期或渔市。60年代前,由于捕捞船只小,网具落后,作业范围仅
限于荣成近海,渔民只能根据鱼虾春南来,秋冬又南去的洄游规律,不误渔时地进行
捕捞生产。从长期形成的渔期看,每年从惊蛰到谷雨,多种鱼虾从越冬场开始向产卵
场洄游,路过荣成近海,习惯称“小海市”。每年从谷雨到夏至,各种鱼虾到近海产
卵场产卵和索饵,是捕捞生产的黄金季节,各种作业全面投产,其产量占全年产量的
50%以上,群众称这段时间为“大海市”。大海市一过,意味着上半年生产的结束,
渔民便停船蹲港,从事农业生产。伏季水温高,鱼虾分散不利于捕捞生产。60年代前,
除部分船开展钓钩作业外,其他渔具不投产使用,所以把伏季叫“伏闲”。1958年后,
号召渔民变“伏闲”为“伏忙”,开展伏季作业,损害了大量幼鱼,加剧了资源的恶
化。80年代初期,严格了资源繁殖保护政策,伏季除鲅鱼流网和捕海蜇可投产作业外,
其他作业一律禁止。秋汛捕捞生产是仅次于“大海市”的第二个重要渔汛。1963年国
家提出秋汛捕捞对虾,从此秋汛捕虾成为全年最重要的生产门路,捕捞渔船占渔船总
数的60%,收入占全年捕捞总收入的50%以上。冬季鱼虾远离沿岸到深水越冬,小型
工具已不能生产,大部分船要锚冬修船补网。机帆船拖网作业生产正盛,此时不但水
温低,易保鲜,而且越冬场作业网获量较高,随着船只马力增大,渔轮拖网作业已不
分时节,全年随着鱼虾洄游而转移渔场,一年作业时间长达10个多月。帆船及挂流网
船作业,仍按渔汛作业,全年作业时间可达8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