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栽培技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3&rec=132&run=13

小麦栽培技术建国前,境内小麦主要栽培技术是在秋作物收获后将土地耕耙一遍,
积肥多的耕地前铺一些农家肥作基肥,少的不施基肥。播种时用犁开沟,行距约1.2-
1.5尺(40-50厘米)。种子混拌在捣细的土粪里,人工用手抓,墩播,墩距一般1-1.5
尺(33-50厘米) ,每亩用种量1.5-2.5公斤,多者不过3-3.5公斤。春季锄一遍地直
至收获,再无其他管理措施。
建国后在耕、种、管、收各个环节上技术不断改进。
耕耙1954-1955年推广七寸步犁和双轮双铧犁, 耕深可达七寸以上。后又改进木
犁为铁犁,耕深可达五六寸,并全面普及。至60年代后期,拖拉机逐步取代木犁或铁
犁。至70年代末,以拖拉机(大、中、小型都有)耕地为主,深度可达六七寸,大型拖
拉机耕深在七八寸。80年代大包干责任制推行以来,农户多采用小四轮拖拉机或手扶
拖拉机耕地,耕深不到七寸。耙地农具与建国前无大差别,圆盘耙使用面很小。
施肥50-60年代主要施用农家肥,很少施用化肥,少量化肥只作追肥用。70年代
以来秋播时,除施用农家肥作基肥外,还在耕地时施用氨水或碳酸氢铵、尿素等氮肥
作基肥,每亩用量一般在50公斤以上。自80年代后期至1995年,麦田氮肥用量一般达
到50-80公斤,多者高达100公斤(折硫铵),磷肥用量20-50公斤(折过磷酸钙)。
播种技术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为防治小麦腥黑穗病,提倡粪种隔离法,把传统
的麦种拌粪法彻底改掉。下种改用竹筒、葫芦撞种或手撒种。1955年推广条播下种。
至1958年后提倡用耧播种。至70年代推广拖拉机牵引的播种机播种。至1995年以机播
为主,辅以耧播或竹筒撞种。
播种规格1958年前,水浇地很少,一般纯种。1958年提倡水浇地麦田做畦播种以
便浇水。以后畦播面积随水浇地的扩大而逐年扩大。畦播,起初推广黄县“一般套”
方式,后推广“二、四畦”小畦大背方式,再以后又推广大沟麦和“669”式(前文已
述,此处略),无水浇条件的一般田以六寸等行距播种为主。
播种量建国后提倡小行密植。1955年前后亩播种量增到3.5-4公斤。60-70年代,
尤其70年代后因地、因种、因时和产量水平合理确定基本播种量。秋分到国庆节播种
的小麦亩播量5-7公斤; 国庆节至寒露基本亩播7-10公斤;寒露以后亩播量12-15
公斤;霜降前后以17公斤左右为宜。
麦田管理建国前麦田管理除锄地除草外,基本上再无其他措施。建国以来境内麦
田管理经历过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转变过程。60-70年代,从小麦出苗就开始管
理,直至收获前。查苗补苗,多次划锄镇压,多次追肥浇水以及病虫害防治。自80年
代中期以后又将繁杂的管理技术改进简化,由70年代初提出的“三分种七分管”,改
为“七分种三分管”,高度重视播种质量。施足基肥(含化肥) ,跟施种肥(主要是磷
钾肥) ,减少追肥。在浇水方面,70年代提出浇五水、六水。90年代重点保三水,即
播种时的造墒水,年后拔节水和灌浆水。
玉米栽培技术建国前,境内种植玉米全是春播纯种,玉米行宽墩稀,一般行宽2-
2.5尺(67-83厘米) 、墩距1.5-2尺(50-67厘米),每亩1500-2000株。建国后栽培技术
逐步改进。50年代,一是提倡密植,缩小行距、墩距。行距缩至2尺(67厘米) ,墩距
缩到1.2-1.5尺(40-50厘米),每亩2000-2500株。二是苗期追施化肥(硫铵、硝铵等氮
肥每亩10多公斤),并逐步增加化肥用量。三是更换品种。四是抗旱浇水。60年代后,
玉米的栽培技术又有了很大的改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压春增夏6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套种玉米,至70年代初推行压春玉米,增种夏玉米。
在种植方式上相继推广了“一般套”、“二、四畦”小畦大背、“大沟麦”、“669”
式等多种套种方式,90年代又有自发地扩大直播的趋势。
种子更新自60年代末开始引进试种杂交种以来,多次更新,至80年代发现早中熟
紧凑型抗病高产玉米杂交种,是玉米生产上一次新的突破,对玉米单产的提高起主导
作用。
加大密度玉米种植密度从50年代起经历了三次改革。第一次是50年代由原来的每
亩1500-2000株, 提高到每亩2000-2500株。第二次是70年代提高到2500-3000株。第
三次是80年代随紧凑型杂交种的应用,使密度提高到每亩5000-5500株。
加大肥水50年代提倡玉米追施化肥,但每亩用量只有10公斤左右,至60年代逐渐
增加到20公斤左右。70年代进一步加大了肥水管理,分别于苗期、大喇叭口期、扬花
期追肥浇水。80-90年代随着紧凑型杂交种的应用,施肥量也不断加大,并且由单一
的施氮肥转向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施肥总量一般每亩在100公斤以上。
除草剂应用80年代前,玉米田除草主要靠锄板锄。8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了玉米
除草剂,相继推广了拉索、都尔、地乐胺、乙草胺、阿特拉津、乙阿合剂等。90年代
乙阿合剂已被广泛应用。自90年代初以来,除草剂在玉米上应用已经普及。
地瓜栽培技术瓜种贮藏建国前后,瓜种的贮藏方法是各家各户垛于炕边或阁棚上
贮藏,冬季盖上保暖物。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地瓜种的贮藏和育苗,由原来各家各
户进行,逐步转向以生产队为单位集体集中进行。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推广大屋
窖贮藏瓜种。这种方法瓜种的入窖、出窖和中期的检查管理都十分方便,建成后可永
久使用,很快在全县推开。1983年后,恢复单户室内储藏。
地瓜育苗建国前的地瓜育苗方法是采用室内火炕育苗。自50年代起相继推广了室
外温汤浸种防病和简易回龙火炕育苗。60年代初,推广永久性回龙火炕温床和冷床阳
畦育苗。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又相继推广了太阳能温床育苗、朝阳沟采苗圃和大
田药膜育苗等新方法培育瓜蔓,剪蔓头栽植夏地瓜。
栽插技术地瓜栽插技术的改进,主要是70年代后比较显著。一是在施肥方面,注
重了增施化肥,尤其是氮、磷、钾配合施用。二是夏地瓜注重麦后抢时早栽。三是加
大栽植密度,将夏地瓜每亩3000株提高到每亩5000株。四是改栽苗为栽采苗圃蔓子头。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曾一度大力推广过春“窝瓜下蛋”。至80年代渐被淘汰。
田间管理70年代前,境内农民在地瓜蔓封垅后有翻蔓的习惯。70年代后改翻蔓为
提蔓,减少锄地次数,提倡深锄垅沟,浅锄垅背,不锄垅顶,以防割伤门瓜。至80年
代以来,推广了地瓜地化学除草,不锄地,相继推广除草剂。90年代以喷洒乙草胺或
乙草胺和农思它的混合液为广泛。
花生栽培技术建国前,境内种植花生一直延用老的栽培技术,即春季耕耙各一遍,
不施肥,或施少量农家肥。立夏后犁开沟播种,行距2尺(67厘米),墩距1-1.5尺(33-
50厘米),每亩2500-3000墩,每墩下种二三粒。出苗后至果针大量下扎,要多次锄地
除草,直至收获。
建国后至1995年,除了品种更新外,在耕地、施肥、种植、管理各个环节上都有
许多改进。
耕地施肥50年代政府提倡冬前或春季深耕深刨地。70-80年代提倡用大型拖拉机
在冬前深耕地七寸以上,并结合铺施农家肥作基肥,后又提倡增施化肥作基肥。施肥
量逐年增加,初时每亩20车(每车130公斤左右) ,后增至40多车。80-90年代,每亩
增施碳酸氢铵25-50公斤。
播种建国后为扩大花生面积,除保证一定春花生面积外,逐年扩大夏花生播种面
积。70年代推广麦田套种夏花生。至90年代春播、麦田套种、麦后夏直播三种形式并
存。
春花生在70年代前多平种, 每亩育苗2500-3000墩。70年代始为防涝害,提倡花
生起垅种植。在早春化冻后或临播种时起垅,以便把要施的肥料施于沟底。有双垅和
单垅之分,一般盖地膜花生起双垅,即垅宽2.2-2.4尺(73-80厘米) ,垅上种两行花
生。不盖膜的多为单垅,垅距1.2-1.4尺(40-47厘米) ,每垅一行。提倡合理密植,
春花生每亩七八千墩,夏花生由原来的5000墩,增加至8000-10000墩,行墩距要随之
相应变化。
60年代曾推广过花生根瘤菌拌种,70年代推广固氮菌,但这些措施一直未推开,
以后自消自灭。70年代中期大力推广花生浸种催芽,70年代末接近普及,至80年代中
后期也自消自灭。至90年代仍以干种下地为常见,但为防治病虫害和鼠害仍有药剂拌
种。
田间管理80年代前锄地除草靠锄板。80年代中、后期推广除草剂,至90年代化学
除草迅速推开。70年代推广花生清棵蹲苗技术,曾一度普及。80年代中、后期以来也
逐步自消自灭。80年代前花生一般不追肥,90年代提倡对肥力不足的夏花生,在盛花
期前追施少量氮肥,或在盛花期进行叶面喷肥。
地膜覆盖栽培80年代初推广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新技术,至1985年全县推广面积可
达3万亩,以后推广面积增到四五万亩。至1995年一直再未能扩大。
蔬菜栽培技术露天栽培荣成农民历来就有蔬菜栽培经验。菜园多为宅旁、近水平
地,自种自食,剩余出卖。各种蔬菜在一年中只能在一定的季节里种植和收获。播种
时间从终霜开始,根据品种耐寒力的强弱,提前或推后。播种方式有先育苗后定植,
如黄瓜、茭瓜、大头菜、芹菜、茄子、辣椒、西红柿等,其他蔬菜直接播种。播种方
式有畦作和垅作,根菜类多垅作,其他多畦作。70年代后,广泛推广多种蔬菜间套作:
耐寒蔬菜与喜温蔬菜间套作;地下结果与地上结果间套作;矮秸与高秸间套作,年度
内多作多收。
保护地栽培70年代前,石岛、斥山一带少数农民用白纸涂桐油形成半透明纸膜,
用于早春扣盖韭菜作商品出售,可以早上市卖高价,这是荣成蔬菜保护地栽培的初始
阶段。70年代后期塑料薄膜逐步应用到蔬菜保护地栽培上。1983年全面实行大包干责
任制后,一些原生产队技术员和头脑比较灵活的农民自发地试种商品蔬菜,并初步用
竹木建起少量中、小型塑料薄膜棚,进行蔬菜保护地栽培,如崖头镇崖头村、蒲头村、
杨格庄,黄山镇北寨子后村,埠柳镇不夜村以及东山、邱家、成山卫等乡镇的一些村
都开始用中、小型塑料棚扣盖芹菜、韭菜、莴笋、水萝卜等耐寒蔬菜,收到良好的经
济效益。 此后,大、中、小型塑料棚逐步增多。1985年全县保护地栽培面积达522.5
亩,其中塑料大棚23.3亩,中、小棚303.5亩,地膜扣盖195.5亩。
1985年秋至1986年春,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站在自己的试验田里建起6个塑
料大棚, 总面积2.6亩,一方面集中育苗向全县菜农提供保护地用的番茄、青椒、甘
兰苗,另一方面作为试验示范样板向全县宣传推广蔬菜保护地栽培技术。1986年全县
蔬菜保护地面积达4071.4亩,其中大棚面积37.6亩,中棚118.2亩,小拱棚443.6亩,
地膜复盖3472亩。1987年全县蔬菜保护地面积达5330.5亩,比1986年增加31%。此后
全市蔬菜保护地面积逐年扩大。 至1995年底,全市蔬菜总面积达8.8万亩,其中保护
地面积达3.2万亩,是1986年蔬菜保护地面积的7.9倍。
保护地栽培主要用于晚秋至春季蔬菜的反季种植,扣盖的种类逐步扩大到茄子、
芸豆、黄瓜、茭瓜、西瓜以及人工栽培的蘑菇等。
新农药和激素的应用保护地内温度高、湿度大,更适合病虫害的繁殖,为此市农
业部门不断引进试验推广新农药,有效地保护了蔬菜生产的正常进行。自60年代开始
激素在蔬菜生产上逐步被应用。激素类型很多,功能各异,能促进早结果早上市,增
加产量改善质量。90年代应用较多的有用于茄果类、瓜类的防落素,用于番茄催熟的
乙稀利,用于控制徒长的矮状素和促进叶类生长的九二O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