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9&A=13&rec=488&run=13

长寿桥,位于泰山黑龙潭以北的西溪百丈崖之上。东经117°05′46.2″,北纬36°13′12.3″,海拔384米。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寿桥东西向,长63.54米,宽2.6米,为月牙形三孔石拱桥设计;中间大拱高5.7米,跨度25.9米,南面拱额上刻“长寿桥”;两边小拱均高5米,跨度15.2米;桥面两侧施以铁铸花格栏杆。桥为1925年兖州镇守使张培荣用其夫人侯氏的“寿金”所建,故名长寿桥。
长寿桥横跨在泰山百丈崖顶部广阔的石坪上,石坪由于常年被西溪的山洪冲刷而光滑平整,民国年间吴迈在此大书“洗我国耻”,巩如峰草书“还我山河”。桥下涧底平缓,溪水潺涓而来,骤然飞落绝涧,似银河倒流,绅带下垂,又名天绅泉。在大型花岗岩的崖面上,因有侵入岩脉,自然形成了几条白色的平行宽带石纹横贯东西,如果游人冒险越过此线,多会滑下深涧而丧生,因名“阴阳界”。据民间传说这里就是奈河以西阴曹地府的北界。冯玉祥隐居泰山时曾在此设置栅栏加以防护,后毁,1976年又重建。桥两侧分别有一石亭遥遥相对,东为云水亭,西为风雷亭,两厅原置无极庙,为1965年移此,以供游人小憩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