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日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5&rec=111&run=13

【概况】 《济宁日报》现主办正刊、《都市晨刊》、六个周刊和东方圣城(济宁新
闻) 网站。全社共有员工207人,其中51人具有高级技术职务,52人具有中级技术职
务, 8人具有初级技术职务。报社机构设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人事劳资部、计
财部、技术部、发行部、总编办公室、新闻编排部、新闻编辑部、新闻评论部、政文
采访部、经济采访部、摄影部、文化周末编辑部、农村周刊编辑部、法制周刊编辑部、
新经济周刊编辑部、时事编辑部、群众社会部、都市晨刊编辑部、校对室、活动策划
部、广告部、印刷厂共24个科室。另有兖州、曲阜、邹城、泗水、金乡、嘉祥、鱼台、
微山、汶上、梁山10个记者站。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营造舆论宣传新强势】 中心工作宣传力度大。强化党的十七
大宣传。紧紧围绕十七大主题,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自觉贯彻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十七大的宣传,采取报网联动、开办专
栏专题、刊发系列评论等形式,用最充分的版面、最丰富的形式做好宣传报道。开设
“喜迎十七大·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专栏,多侧面、全方位报道十六大以来我市取得
的辉煌成就和各级各部门迎接十七大的重要举措,为十七大的召开营造喜庆祥和的浓
厚氛围。连续策划了7个“瞩目盛会话盛世〓万众同心共发展”专版,系统解读报告,
及时报道学习动态。同时,在时事新闻版刊发全国各地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动态消
息、照片以及解析十七大精神的重要稿件。2007孔子文化节首次由山东省人民政府、
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旅游局、全国侨联联合主办。本次文化节规格高、任务重、要
求严,济宁日报社对此高度重视。从8月中旬起,在一版开设“全力办好孔子文化节”
专栏,围绕“讲文明树新风全力办好文化节”,针对“四大整治”、“两项活动”,
策划了6个专版, 为孔子文化节的成功主办营造了浓厚氛围。围绕“走近孔子、喜迎
奥运、同根一脉、共建和谐”这一主题,报社从9月18~30日,出版共计120个版的孔
子文化节系列特刊,其中在开幕式的第二天还推出了24版的“厚报”。同时,在第一
时间详细报道文化节开(闭)幕式、两岸祭孔、颁奖盛典、经贸洽谈、人才交流及各
县市区相关活动。在文化节开幕式前出版的《孔子文化节画刊》,集中再现介绍历届
文化节的精彩瞬间及取得的积极成果。系列专刊和《画刊》增加印数,免费赠送。东
方圣城(济宁新闻)网还同新浪网、中国台湾网等国内知名媒体同时联合进行网上视
频、图文报道。强化中心工作的宣传。组织了人大、政协“两会”的报道。采取网络
与报纸互动、互补的形式,除进行网上近20小时视频直播外,还在网络与报纸上开办
一系列的“两会”专题,如代表视点、委员心声、两会聚焦等,推出了“掌上两会”
报道,通过手机无线技术平台发送“两会”快讯。组织市十一次党代会的报道。会前,
《济宁日报》开设了“回顾辉煌成就迎接市党代会召开”专栏,刊发了6篇系列报道。
会议期间, 除对党代会重要活动程序报道外,还策划了3个“党代会聚焦”专版、多
篇深度报道、代表访谈;在东方圣城(济宁新闻)网开设党代会专题,对党代会的开
(闭)幕式、全委会选举进行网上视频和图文直播;济宁手机报做到随时传递党代会
的重要新闻。围绕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在一版刊发系列评论的同时,开设了“贯彻
党代会精神建设美好新济宁”的专题报道。围绕全市重点工作,组织策划“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切工作具体化,大家都来抓落实”、“2007·新亮点”、
“深化三学三创优化发展环境”等8个宣传战役。同时还组织开展城乡困难群众救助、
建设新农村、科技兴市、部门包村干部驻村、平安建设、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
建设生态城市、党的建设、文明建设、人口与计划生育等重点工作的宣传,展示我市
各项工作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就。先进典型宣传立意新。2007年,报社注重做好
典型宣传的文章,先后宣传推广50多个先进典型,其中重大典型20多个,较好地发挥
示范效应,对各项工作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舍己救人的爱民支书郭奉林是《济宁日
报》 推出的重大典型。4月中旬,郭奉林舍己救人的事迹刚刚发生,《济宁日报》得
知消息,立即安排《都市晨刊》记者深入采访,连续在《都市晨刊》一版头条位置刊
发三组系列报道。根据市委安排,报社又派出骨干记者对郭奉林的事迹进行全面、深
入挖掘。 5月12日,在《济宁日报》一版头条的位置,采取通栏、配发评论员文章和
新闻照片的形式重点推出。 其后,又刊发部分县区和部门的反响稿件。5月31日,市
委做出了在全市开展向郭奉林学习的决定。时任省委书记李建国等领导作出批示,要
求在全省推广这一典型。因抢救落水群众而献出年轻生命的兰州军区某部战士赵连臣
烈士,是济宁日报推出的另外一个重大典型。舆论监督效果好。为加强新闻舆论监督,
2007年专门设立“民生”专版。“民生”专版以“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为宗旨,
报道事关百姓生计、百姓生活环境话题。民生专版反响很大,通过舆论监督,既化解
矛盾,有效防止矛盾激化,又理顺情绪,消除怨气,也实现只帮忙、不添乱新闻舆论
监督目的。版面改革定位高。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着手改进会议报道方式、报道文风
和版面设计。从会议报道改革上,注重提炼了视角独特的新闻,注重会议新闻标题的
制作,注重用事实表现新闻。报道写法有新意有变化,用事实说话,用朴实语言表达,
用新闻情节感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多了。从组版结构上,做到
图文并茂,每版两副照片,读点新闻,新闻链接,信息量增大。从划版设计上,通过
线条、栏花体现版面元素,体现美感。通过版面改革,增强了报纸的权威性、引导性,
增强了说服力、感染力,增强了贴近性、可读性,受到广大读者较高评价。
在对上发稿方面,新华网、人民网、山东新闻网、大众网等主流网络媒体,每天转载
济宁日报、晨刊、东方圣城(济宁新闻)网的稿件不少于10篇,互联网上关于济宁的
信息有90%是从东方圣城(济宁新闻)网转载的,2007年共转载3000余条。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 摸索报社发展新途径】 打造报业品牌有亮点。5月,与市建委
联合主办为期4天的房地产汽车展;9月,由报社自筹资金编辑出版的《济宁投资指南》,
展示济宁市的投资优势,成为实用资料大全。为加大社会活动策划力度,报社成立了
策划部,以济宁日报社各媒体为平台,与相关单位携手,共同举办宣传活动,实现双
赢。本报各版创品牌意识明显增强,一些版面品牌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提高报社
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经营创收有成效。广告收入与上年相比,实现大幅度的增长。
发行工作实现稳中有升,报款足额到位,发行成本由26%下降为23%。网站建设有提高。
东方圣城(济宁新闻)网在过去改版基础上,去年网站又进行一次全面改版,改版后
各类频道、栏目已达80多个。同时还加大网站设备投入,购置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移
动视频工作站,为网站的视频直播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新兴媒体方面,《济宁手机报》
作为全国地市级第一家手机彩信报, 于4月份进行扩版,将手机报分为早报和晚报,
每天发送两次,增大手机报的信息量,成为全市唯一一家最有影响力的“掌上媒体”,
订阅用户已突破16万。印务中心建设有突破。报社结合印刷厂的改造,在开发区王因
镇用地40亩, 建设报业文化产业园。9月第一期工程印务中心破土动工。报业大厦建
设有进展。 7月经过积极运作,对新闻大厦原有的建设用地进行了“招拍挂”,变更
土地的性质,使建设用地得到了大幅升值,报社置换的办公面积增至6400平方米。
【加强教育优化管理〓提升整体队伍新水平】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适应报纸扩版
和提高办报质量的需要, 4月进行综合改革,重新调整了部室设置,重点加强采编部
室。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人员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全员竞岗。有38人次通过演
讲答辩竞争,3名副科竞上正科,5名一般工作人员竞上副科。干部年龄趋向年轻,知
识结构得到优化,综合素质明显增强。着力打造和谐报社。帮助职工解决子女上学入
托困难,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一次全面身体健康检查;“七一”前夕组织全体党员
到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组织老干部参加春季垂钓比赛和重阳节游
山活动;与市航运局共同举办职工健身联谊活动,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帮助扶贫
包村点修路,促进驻点村经济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多次参与慈善捐助,为
困难群众捐款达30325元,捐献棉衣、棉被423件,帮扶贫困户12户,党员结对帮扶困
难学生37人。强化平安报社建设。健全完善了绩效考核、出勤、财务管理、安全保卫、
评先评优、奖励等制度,加强日常监督落实和考核。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安
全防控,完善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全年车辆安全无事故,无治安、刑事案件,无受党
纪、政纪处分人员;无失盗、失窃事件发生;无重大火灾隐患及火灾发生;无群体上
访和越级访。
2007年,济宁日报社荣获“全国广告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山东省正版产品经营示
范单位”、“山东省报纸印刷优质奖”。同时有13件新闻作品获山东省地市报好新闻
奖,有5件新闻作品获“山东省新闻奖”。
(王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