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土壤种类及分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1&rec=26&run=13

土壤种类
境内土壤种类,早在《禹贡》、《周礼》中已有“厥土黑坟”、“赤植坟”的记
载。 明《兖州府志》 也有济宁州“厥壤平臬无山”,嵫阳县“壤土平衍”,金乡县
“地居原隰”,汶上县“地多膏壤”等记述。建国后,先后开展了土壤资源勘查和两
次土壤普查,查明了境内土壤的类型、面积和分布。
1952年9~11月,首次进行农业资源(土壤) 勘查。查明境内砂土地104.50万亩,
占耕地面积的11.78%,壤土地483.16万亩,占54.44%,粘土地299.77万亩,占33.78%。
1959年3~7月,第一次土壤普查。按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的要求和分类方法,查
明境内淤土147.76万亩, 占耕地面积的16.70%,砂土97.14万亩,占10.98%,二合土
36.43万亩, 占4.12%,盐碱土78.56万亩,占8.88%,黄土300.2万亩,占33.92%,红
土55.67万亩,占6.29%,黑土169.25万亩,占19.12%。
1979年7月~1984年1月,第二次土壤普查。此次土壤普查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壤
普查技术规程》和山东省有关技术文件规定的方法,将境内土壤划分为棕壤、褐土、
砂姜黑土、潮土、水稻土5个土类,续分为16个亚类,35个土属,107个土种;查明境
内土壤总面积1055.75万亩, 其中棕壤216.15万亩,占20.47%,褐土348.53万亩,占
33.01%,砂姜黑土54.88万亩,占5.20%,潮土312.85万亩,占29.63%,水稻土123.33
万亩,占11.69%。
济宁市土壤类型面积表
(1979~1984年)
表2-2
单位:万亩

┌─────┬───┬───┬───┬───┬───┬───┬───┬───┬───┬───┬───┬────┬───┐
│县、区土类│市 │市 │嘉 │金 │鱼 │微 │邹 │泗 │曲 │汶 │兖 │合 │占 │
│ │中 │郊 │祥 │乡 │台 │山 │县 │水 │阜 │上 │州 │计 │土 │
│ │区 │区 │ │ │ │ │ │ │ │ │ │ │壤 │
│ │ │ │ │ │ │ │ │ │ │ │ │ │面 │
│ │ │ │ │ │ │ │ │ │ │ │ │ │积 │
│ │ │ │ │ │ │ │ │ │ │ │ │ │(%) │
├─────┼───┼───┼───┼───┼───┼───┼───┼───┼───┼───┼───┼────┼───┤
│棕壤 │- │- │- │- │- │1.11 │111.61│59.76 │36.87 │6.76 │0.043 │216.15 │20.47 │
├─────┼───┼───┼───┼───┼───┼───┼───┼───┼───┼───┼───┼────┼───┤
│褐土 │2.49 │25.38 │11.12 │0.70 │- │27.36 │43.53 │66.59 │50.81 │64.82 │55.73 │348.53 │33.01 │
├─────┼───┼───┼───┼───┼───┼───┼───┼───┼───┼───┼───┼────┼───┤
│砂姜 │0.17 │17.60 │0.017 │- │- │8.78 │4.84 │- │0.71 │8.55 │14.20 │54.88 │5.20 │
│黑土 │ │ │ │ │ │ │ │ │ │ │ │ │ │
├─────┼───┼───┼───┼───┼───┼───┼───┼───┼───┼───┼───┼────┼───┤
│潮土 │- │17.02 │107.57│95.62 │10.12 │35.18 │6.72 │3.67 │5.81 │25.13 │6.02 │312.85 │29.63 │
├─────┼───┼───┼───┼───┼───┼───┼───┼───┼───┼───┼───┼────┼───┤
│水稻土 │0.056 │35.80 │6.61 │12.04 │64.24 │4.33 │- │- │0.25 │- │- │123.33 │11.69 │
├─────┼───┼───┼───┼───┼───┼───┼───┼───┼───┼───┼───┼────┼───┤
│合计 │2.72 │95.80 │125.31│108.36│74.36 │76.76 │166.70│130.02│94.44 │105.26│76.00 │1055.75 │100 │
└─────┴───┴───┴───┴───┴───┴───┴───┴───┴───┴───┴───┴────┴───┘

土壤分布
土壤的发生、分布受区域内地形、地貌、母质、水文等条件的制约。境内从东部
山区到中、 西部平原到南部湖洼区,海拔高程由400多米降至30多米,母质岩性由酸
到碱到中性,堆积形式由残坡积到洪冲积到冲积,水文条件由干旱到湿润,这些条件
的变化和组合,决定了五大类土壤依次分布规律为:从棕壤到褐土到砂姜黑土到潮土
再到水稻土。相似条件的不同亚类土壤呈现复区分布。
棕壤俗称棕黄土、黄砂土,成土母质为花岗、片麻岩等酸性岩风化物。集中分布
在邹县、泗水县、曲阜市的酸性岩低山丘陵区以及山前洪冲积平原,汶上县和微山县
境内也有小面积分布。棕壤有4个亚类6个土属23个土种。棕壤性土 (马牙砂土、酥石
棚土) 分布于山、丘最上部,多数荒置,少数林用,水土流失剧烈;普通棕壤和白浆
化棕壤分布于山坡或阶地,多为梯田,林农兼用,地表侵蚀水土流失严重;潮棕壤分
布于山前平原及谷地、小盆地等低平处,土层深,肥力高,宜耕种,大多垦为中高产
农田。
褐土亦称褐色土,俗称黄土、立黄土,成土母质为石灰岩风化物。广泛分布于邹
县、曲阜市、泗水县的石灰岩低山丘陵区和兖州县、汶上县、微山县及市郊区东北部
的平原地带,嘉祥县石灰岩丘陵区也有少量分布。褐土有5个亚类、9个土属、28个土
种。褐土性土(石皮土、石渣土)分布于山丘顶部及陡坡,土层极薄,大多荒置,部分
林用,水土流失剧烈;普通褐土、淋溶褐土、石灰性褐土分布于山坡中下部,土层薄,
易干旱,肥力低,农林兼用,侵蚀严重;潮褐土集中分布于中部山前冲积平原,地势
平坦,土层深厚,质地适中,肥力高、宜耕种,是境内主要粮棉高产区。
砂姜黑土俗称砂姜土、鸭屎土、黑粘土,成土母质为浅湖相静水沉积物。主要分
布于郊区、兖州县、微山县、汶上县、邹县的平原局部浅平洼地和沿湖洼地,以兖州
与济宁之间沿漕河呈西南-东北向的柳行、 泗庄洼为主,曲阜市、嘉祥县亦有小面积
分布。砂姜黑土有一个亚类、2个土属、5个土种。砂姜黑土土质粘重,耕层浅薄,通
气不良,易旱易涝,耕性差,肥力低,是境内有待继续改良的低产土壤。1980年后,
兖州县采取综合措施改良砂姜黑土取得成效,部分砂姜黑土已变成高产土壤。
潮土俗称夜潮土、黄潮土、二合土,成土母质为黄泛冲积物和其他河流冲积物。
主要分布于西部黄泛平原的嘉祥县、金乡县、鱼台县和郊区西部、汶上县西部,另外
在东部小沂河近旁、 泗河堤内及泗河下游两侧也有小面积分布。潮土有4个亚类、14
个土属、 36个土种。4个亚类呈复区分布,且以普通潮土面积最大,湿潮土、盐化潮
土次之,脱潮土最少;在潮土的复区中,脱潮土分布于缓岗,普通潮土、盐化潮土分
布于岗坡,湿潮土分布于洼地和低平地;潮土的土层深厚,土层沉积层理明显,耕层
质地差异大,除湿潮土多为重壤外,其他亚类砂、壤、粘兼有,且呈现高砂、洼淤、
二坡两合土的分布规律;潮土的生产性能较差,存有一些障碍因素,湿潮土易旱,保
肥性差;普通潮土、盐化潮土易旱易涝,存有次生盐渍化威胁;脱潮土是脱离了涝、
碱威胁高度熟化的潮土,京省驰名的“金谷”就产于金乡县马庙乡的脱潮土。
水稻土是由湿潮土、普通潮土、砂姜黑土等土壤经长期种植水稻逐渐发育形成的
一种土壤。主要分布于南四湖两岸海拔高程35.5米以下的滨湖洼地,与水稻种植区域
基本一致,包括鱼台县大部,金乡县东部,郊区南部,微山县沿湖地带以及市中区南
部、 嘉祥县王堆乡,另外在曲阜市南泉一带也有小面积水稻土分布。水稻土有2个
亚类, 4个土属,15个土种。淹育水稻土面积大,分布广,种稻历史短,水耕熟化程
度低,大多还未完全脱离母土的属性,土壤肥力高,但质地粘重,通气不良,宜于水
耕,适种水稻、小麦、莲藕、大蒜、蔬菜等多种水、旱生作物。以鱼台县为主的水稻
土区,现已成为江北地区著名的鱼米之乡。潴育水稻土面积极小,仅在曲阜市城南小
沂河背河洼地的南泉一带有小面积分布,面积虽小,但植稻历史悠久,土壤熟化程度
很高,享有盛誉的曲阜香稻就出自这种土壤,明、清时代曾作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