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平原洼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8&A=1&rec=16&run=13

境内平原面积681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0.9%。按成因和分布范围,平原分为:湖
东山前洪冲积平原、湖西黄泛冲积平原和湖积冲积(湖沼)平原。

湖东洪冲积平原
分布于峄山断裂以西、南北湖泊以东的广大区域,包括兖州县全部、汶上县大部、
邹县西部、曲阜西部、市郊区东部及微山县局部;面积约251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22.5%; 其中微斜平地951.52平方公里,倾斜平地553.94平方公里,浅平洼地,背河
洼地531.23平方公里, 缓坡地322.17平方公里, 河床高地63.33平方公里, 河漫滩
89.04平方公里, 河床洼地6.88平方公里。湖东洪冲积平原的宏观地貌格局主要受峄
山断裂、孙氏店断裂、汶泗断裂、郓城断裂和凫山断裂的制约和分配,地貌结构呈现
东西向阶梯状,由东向西倾斜,从北向南缓降。第一阶梯海拔60~80米,由山前各洪
积扇的中上部相连组成; 微地貌类型为缓坡地和倾斜平地,东西高差20米,距高3~
12公里,坡降1/150~1/600;60米等高线从邹县大石墙东小故村始,向北穿过唐村、
渐兴村、龙山村、曲阜西犁铧店向西北经高家村、兴隆桥、柳家庙,兖州谷村乡东北
的东曹庄出境。第二阶梯海拔50~60米,由邹县西洪积扇前缘与泗河小沂河冲积扇中
上部组成;微地貌类型主要是倾斜平地;东西高差10米,距高6~15公里,坡降1/600
~1/1500;50米等高线从邹县大石墙的西故村始,向北穿过邹县西南的北宿、邹县东
北的中心店向西北过兖州城、大安东二十里铺、漕河,向西至新驿、小孟的西桑园,
向西北过汶上县苑庄东贾庄、昙山西金村、郑村、曹营,由小汶河泗汶村出境。第三
阶梯,海拔40~50米,北部为汶泗冲积平原,中南部为泗河冲积平原,微地貌类型为
微斜平地, 背河洼地和河床高地; 高差10米,东西距离15~25公里,东西向坡降1/
1500~1/2500,北南距离25~30公里,北南向坡降1/2500~1/3000;40米等高线从邹
县小石墙始,向西北穿过太平镇、市郊区南贯集,向北经兖州黄屯镇,向西北经市郊
区李营镇、三十里铺村、汶上县康驿、南站、次邱、寅寺,由郭楼出境。第四阶梯海
拔40米以下,为冲积平原边缘与南北湖泊的交接地带,微地貌类型主要是微斜平原地
和浅平洼地,高差1.5~5米,坡降1/3000~1/5000;此区内大型洼地有:市郊区柳行
镇与兖州黄屯镇间的五厂洼、市郊区北部的天宝寺洼、兖州黄屯镇东南的黄屯王因洼
和泗河下游的石桥洼等。山区内的小型盆地主要是大束盆地和古路口盆地。大束盆地,
位于邹县大束镇,以付村为中心四面环山,中部低凹,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6公里,
面积约30平方公里。古路口盆地,位于邹县古路口乡,以前营村为中心,东、西面为
低山,南、北面为丘陵,南北长4公里,东西宽3公里,面积约12平方公里。

湖西黄泛冲积平原
分布于西部丘陵群周围、北部湖泊37.5米以上,南四湖西侧35米以上的大区域,
包括金乡、嘉祥、梁山三县的大部、市郊区西部、鱼台县西部及汶上县西部边缘;面
积约2843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25.4%; 其中微斜平地1784.74平方公里, 低平地
657.29平方公里, 缓岗地134.57平方公里, 浅平洼地120.8平方公里, 背河洼地
129.11平方公里,古河床高地16.8平方公里。湖西黄泛冲积平原的宏观地貌格局主要
受嘉祥断裂和汶泗断裂的制约和支配,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斜。岗坡洼相间的微观地
貌结构是黄河南北迁徙泛滥淤积和区内河流扫移共同建造的结果。黄河曾于金章宗明
昌五年(1194年)于阳武决口东流,河道逐渐南移,东注梁山泊后,分南北两支,北支
由大清河入渤海,南支由梁山泊向南经嘉祥县,于济宁以南夺泗入淮,注入黄海。至
明孝宗弘治七年(1494年),黄河完全夺淮入黄海。清咸丰五年(1855年),河决铜瓦厢,
夺大清河再次注入渤海。黄河南北迁徙的661年内,长达300年流经境内,在西北部的
梁山县、 嘉祥县遗留下了一些古河道带和古河床洼地;夺淮入海的361年中多次决口
泛及境内,在金乡、鱼台、嘉祥各县刻划出众多岗、洼、坡等微地貌形态。古河床岗
地和缓高地主要分布于嘉祥西北部、梁山南部,海拔高程大于39米。如梁山县王府集、
韩岗、袁口、徐集、拳铺五乡的“金线岭”就是由古黄河泛滥漫流形成的垄岗型高垄;
嘉祥县黄垓、梁宝寺、孟姑集等乡的“金砂岭”均是黄河决口溜道古赵王河的漫流高
地;梁山县小路口镇后门王村至郓陈乡路那里村一带的古河床高地为宋金河故道;黄
河尾闾静水沉积形成的浅平洼地主要分布于梁山与嘉祥二县交界的郓陈新河两侧、嘉
祥县西北部新老赵王河所夹三角地带、嘉祥县西部兖兰公路以及梁山县梁济运河以东
的局部区域,洼底与边缘低0.5~1米,有季节性积水。沿河向条带状背河洼地主要分
布在梁山县黑虎庙、赵堆、郓陈等乡沿黄堤下,嘉祥县马集、新挑河、城关等乡镇
洙水河两岸,金乡县东南东鱼河两侧。微斜平地广泛分布于各岗洼之间;低平地分布
于黄河冲积平原东部边缘,向湖积冲积平原过渡。

湖积冲积平原
包括南四湖周围滨湖低平地和济宁以北梁济运河两侧的古湖洼地;滨湖低平地从
高到低海拔35~33.5米;古湖洼地从北至南西缘海拔37.5~36.5米,东缘海拔38.5~
37米,湖底海拔37~35米。大部属于鱼台、微山、市郊区、汶上4县区,小部为嘉祥、
梁山及金乡3县所辖。 面积约1456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13%, 其中滨湖低平地
1080.97平方公里, 近湖洼地221平方公里,古湖洼地153.8平方公里。湖积冲积平原
的地形地貌与嘉祥断裂、孙氏店断裂凹陷及东西河流的淤积有关,沉积层二元结构,
底部为古湖相静水沉积物,上层覆盖近代河流冲积物。区内地势平坦,比降极小,河
流密度较大,地貌类型简单。近湖洼地分布于南四湖周围湖大堤内外,多为退水滩涂
和湿生沼泽地。古湖洼地主要分布于老运河东侧山前洪冲积平原的边缘,系古马踏湖、
南旺湖、蜀山湖、马场湖之湖底,建国前仍有积水,50年代开挖梁济运河后落干,垦
为粮田,马场湖和蜀山湖现仍长有大片湿生芦苇。滨湖低平地主要分布在鱼台和市郊
区南部唐口、 喻屯、东邵3乡镇,在上级湖西侧形成新月形分布区,地势低平,多为
水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