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3&rec=1&run=13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中
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和石油系统的最高学府石油大学的所在地。东营市成
立于1983年10月,地理位置为东经118°07'~119°10',北纬36°55'~38
°10'。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南北
最大纵距12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74公里,总面积7923平方公里。2002年底,
东营市辖东营、河口2个区,广饶、利津、垦利3个县,23个镇、13个乡、6个
街道办事处,1774个村民委员会,1864个自然村。全市总人口1753957人,其
中农业人口995476人,非农业人口758481人。东营市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东营市境流入渤海,自1855年至1985年,平均每
年携带10亿吨泥沙输往河口,其中70%的泥沙沉积在河口附近的三角洲地带,
在尾闾不断变迁过程中,平均每年新造陆地3~4万亩,造就了以垦利县宁海
为顶点的近代黄河三角洲。黄河自清水沟流路改道后,在人工控制下缩小了
摆动范围,三角洲每年仍以1.6公里的速率向海中推进。黄河三角洲土壤类型
多样,便于多层次的开发利用,是国家农业开发大有潜力的后备土地资源。
据1998年《东营市土地后备资源近期及远景开发规划》,全市共有土地后备
资源525.1万亩,其中万亩以上成片土地390.7万亩。2002年底,东营市土地总
面积为792326公顷。其中耕地380443公顷,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382公顷。
东营市小清河以南为山前平原,小清河以北为黄泛平原。地势总体平缓,南
高北低,西高东低,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最高高程为28米,
东北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为1/8000~1/12000;西部最高高程为11米,东
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为1/7000。黄河穿境而过,背河方向近河高、远河
低,背河自然比降为1/7000,河滩地高于背河地面2~4米,形成“地上悬河”。
全市主要地貌类型有缓岗、河滩高地、微斜平地、浅平洼地和海滩地。
东营市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
早春冷暖无常,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下
降,雨水骤减,天高气爽;冬季天气干冷,寒风频吹,雨雪稀少。境内气温
南北差异不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2.8℃,无霜期206天,≥10℃的积温约4300
℃,可满足农作物的两年三熟。年降水量550~600毫米,多集中在夏季,7~
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且多暴雨,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
旱、涝灾害。
全市现行骨干河道31条。黄河流经东营市138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32.6
亿立方米,全市90%以上的用水量需要黄河供给,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提供了重要保障。近几年,由于黄河来水逐年减少,且来水时段分布不均,
造成东营市水资源阶段性缺乏。小清河以南地区,浅层淡水界面深大于60米,
多年平均地下水储量为8.63亿立方米。全市人均占有当地水资源量为296.5立
方米,分别占全国、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1.0%、86.2%。
东营市东、北两面临海,海岸线长350公里,负10米等深线浅海面积4800
平方公里,黄河与其它河流带来大量营养盐和有机物入海,为鱼、虾、蟹类
的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形成渤海湾和莱州湾两个浅海渔场。东营市海域是
渤海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最丰富的地方,也是山东省海岸带底栖生物最丰
富的海域。许多经济无脊椎动物在此产卵、育成,其资源量在1万吨以上。
黄河口附近海域是渤海的重要经济鱼场。共有海洋生物517种,其中,浮游植
物1 16种,浮游动物66种,经济无脊椎动物59种,鱼类85种,底栖生物191种。
主要经济种有对虾、毛虾、鹰爪虾、梭子蟹、毛蚶、脉红螺、凸壳肌蛤及多
种鱼类。潮间带生物资源尤其是蟹类和贝类资源丰富,共有195种,其中,日
本大眼蟹、三齿原蟹、四角蛤蜊、文蛤、青蛤、近江牡蛎、光滑河蓝蛤等最
具经济优势,是建设海上山东跨世纪工程的重要战场。
黄河三角洲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东营市地处北温带半湿润区,气温适中,
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农作物品种达数百个。市域
内木本植物共有44科、79属、136种,有着发展用材林、经济林的广阔前景。
在202万亩可利用草场内,分布着禾本科、菊科、豆科、藜科、十字花科等草
类50多种,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基地;中草药类植物300余种,其中有采集价
值的近70种。黄河三角洲还是以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鸟类为主体的湿地
生态类型保护区,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主要停歇地和越冬
栖息、繁殖地,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分布野生动
物1524种。其中,海洋动物418种,江豚、斑海豹、小须鲸、伪虎鲸等国家重
点保护动物时有所见。区内265种鸟类中,受国家一级保护的丹顶鹤、白头鹤、
白鹳、金雕、白天鹅、大鸨等珍禽也有一定数量。
东营市处于济阳坳陷区东端,矿产资源丰富,有能源、化工、建材及其
它非金属矿产等4大类12个矿种。石油、天然气是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的主体,
是中国东部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境内有丰富的深层盐矿和卤水资源。浅层
卤水资源储量达2亿多立方米,深层卤水和盐矿推算储量达1000亿吨。矿床面
积600平方公里。极其丰富的盐业资源是建设盐和盐化工基地的有利条件。此
外,东营市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地热异常区约为1150平方公里,估量储量
约270亿立方米。境内煤发育面积约630平方公里,但埋藏较深。还有贝壳(岩)
矿、膨润土和粘土矿。
东营市地处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环抱的地理中心,是京津塘经济区和山
东半岛经济区的结合部,是东北经济区与中原经济区的海上最佳通道,是环
渤海经济区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黄河三角洲以其全面开放的区位优势、
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开发潜力和飞快的发展速度,引起世人瞩目。20世
纪80代以来,国家和山东省对黄河三角洲开发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被国家
列为黄淮海农业开发区,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全国八大农业开
发区之一。1995年,国务院把黄河三角洲列为将要建设的全国“五大粮仓”
之一。山东省政府把黄河三角洲开发作为全省两项跨世纪工程之一,计划将
黄河三角洲建设成重要的能源、化工和农牧渔业基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把
“黄河三角洲地区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作为支持《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
优选项目援助;国务院把东营市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
议把“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列入国家“十五”计划;联合国工业
发展组织确认东营市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
民抓住历史发展机遇,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
发展。2002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582358万元,是1983年的10.87倍。其
中农业产值311050万元, 林业产值5358元, 牧业产值129822万元, 渔业产值
136128万元,比建市初的1983年分别增长5.54倍、6.53倍、26.01倍和264.88倍。
粮食产量76.59万吨,是1983年的1.67倍,年平均增长2.7%;蔬菜产量193.14万
吨, 是1983年的19.16倍,年平均增长16.8%;水果产量6.85万吨,是1983年的
10.38倍,年平均增长13.1%;肉蛋奶总产量22.24万吨,是1983年的14倍,年平
均增长15.0%;水产品产量31万吨,是1983年的47倍,年平均增长22.46%。粮
经作物播种面积比例由1983年的73.9∶26.1调整到48∶52。农、林、牧、渔业
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由1983年的88.74∶1.32∶8.97∶0.97调整到53.4∶0.9∶
22.3∶23.4。200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166元,是1983年的10.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