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求实开拓创新 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2&rec=92&run=13

加快黄河三角洲建设和发展而努力奋斗

——在东营市科学技术协会
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冯立军
(1999年12月5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市科协二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
“二大”以来的工作回顾
东营市科协第二次代表大会以来,是我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十年来,全市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在市委、市
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认真贯彻落实
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努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
施科教兴市战略为己任,以推进科技进步和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为目标,
知难而进,奋力开拓,在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科技培训、科技推广、
科技服务、青少年科技教育以及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促进了科技
人才的成长与提高, 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较好地完成了市科协
“二大”提出的任务,为我市科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大力普及科学技术,努力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全市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高举科学旗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
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
推进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通知》,积极发挥科普工作主力军作用,加大了科
普工作力度,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一是科技下乡丰富多彩。
全市各级科协积极响应中宣部、中国科协等11个部委关于开展送科技、文化、
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号召,组织了大规模、经常性的科技下乡活动。市科
协组织成立了“农村科普专家咨询服务团”,根据农业和农民实际需要,及
时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1300多名科技工作者,深入
农村推广农业科技新成果,各级科协组织为基层赠送实用技术录像带1000多
盘,《百项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农村科普技术培训教材》等农业科技书籍
10000多册,组织赶科普大集600多次,接待群众50多万人次,发放科技明白纸
100多万份,放映科技电影、录像3000多场,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展览50余场次。
1997年市科协被评为全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先进集体。二是
科技培训扎实有效。各级科协与组织部门联合,以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和科
技骨干为培训重点,以实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为主要内容,以农函大、科
普学校(党校)为阵地,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不断加大培训
力度,取得较大成效。全市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000多期,培训农村党员、
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30多万人次,使其普遍掌握了一至两项实用技术,有效
地增强了共同致富的本领。东营区科协培训工作实施“绿卡工程”,引入考
核竞争机制,创出了好经验。共培训村两委成员508人,考试及格率达到98%。
三是科普宣传广泛深入。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
播科学方法,使科学思想逐步深入人心,渗透到城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中去。
市科协牵头举办了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和“高举科学旗帜,
弘扬科学精神,破除愚昧迷信,提高公众素质”等为主题的全市科普宣传周
活动;创办了综合性科技报纸《东营科技》,赠送到企业、乡镇、农村;在
东营广播电台、教育电视台开辟了“东营科协”、“科普之声”等专栏,传
播科学思想、科学知识和科技信息;与电机工程学会联合举办’99全市电力
科普知识竞赛活动,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全市电力建设发展;组织举办“崇
尚科学、破除迷信”专题报告会和科学健身、科普展示会,请知名专家作科
普教育报告,发挥科协优势,积极投身揭批“法轮功”邪教组织反动实质及
其严重危害的斗争活动,有力地遏制了唯心主义、有神论、封建迷信和伪科
学的泛滥蔓延,促进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的广泛传播。市科协
多次被评为全省科普宣传周先进集体和科普宣传先进单位,7名同志被评为
全省先进个人。四是对领导干部的科技教育有新的提高。针对经济、科技和
社会发展对领导干部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市科协与有关部门多次联合,面向
市直或区县不同层次的领导干部组织举办科技报告会(培训学习班),提高
他们运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995年,市科协与市委
组织部举办现代科学管理函授进修班,市直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48名领导
干部参加学习。1998年,市科协邀请中国科协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在市直
和区县作“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等6场科
技专题报告,1400多名科级以上干部及业务骨干参加学习培训,深受欢迎。
五是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丰硕。多年来,全市科协组织与教育部门密切合作,
从培养跨世纪人才着眼,在青少年中持续开展发明创造、科学论文、生物百
项、计算机、科技夏令营、’99全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展览和“五小竞赛”等
各类校园“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活动,促进了科技后备人才的成长。
在省以上的青少年竞赛活动中,我市获全国奖3件(项),省级奖24件(项),
市科协6次荣获省级优秀组织奖。
二、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决策咨询活动,科研及科技服务水平有新的提

各级科协和学会组织,充分发挥学术交流主渠道的优势,从科技、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
学术交流和决策咨询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一是围绕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开展咨询论证、献计献策活动,促进决策的
科学化、民主化。1992年,市科协、市水利学会积极配合中国科协黄河下游
防洪减灾考察团来我市考察。期间,由多学科、多部门的著名专家及国家、
省级新闻记者50余人组成的考察团,就防洪工程、河道整治、分洪滞洪、水
文测报及计算机运用等方面开展学术研讨和科学论证活动,为我市黄河治理
提供高层次的决策服务。这也是我国治黄史上的一次重要活动。1996年以来,
市科协组织举办了四届黄河口科技论坛,分别以东营二十一世纪的农业、工
商业、医学科学和东营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为市领导
及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服务,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较好作用。东营区科
协组织石油大学、青岛化工学院的专家和油田有关单位的领导同志,三次举
办专题研讨会,就如何发展油地校科技交流与经济合作,促进油地校经济融
合和共同发展提出思路、建议,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评价。二是围绕产
业和行业科技进步,广泛开展科技调研和项目攻关、论证活动,为工农业生
产和社会发展服务。市水利学会承担了“垦利一村”水库、“城市供水水源”
的咨询论证、东营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支脉河、广利河综合治理等课题报
告,为我市水利建设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市农经学会联合市、县农业部门培
训全市大部分乡村的财务人员,促进了全市农村财务管理的逐步规范和完善。
市电机工程学会组织会员单位对大庆电网的管理进行专题考察,借鉴经验规
划建设负荷监控系统和用电营业无纸化管理系统,促进了我市电网的发展。
市林学会积极组织科技攻关,开展《黄河口柽柳林种质资源的汇集选优和苗
期测定》《耐盐树种引进试验研究》等四大项目,为我市林业发展探索了新
路子。三是围绕学科发展,广泛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各级科协和学会组织围
绕学科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
活跃了学术思想,促进了学科发展,培养了学术人才。据不完全统计,仅市
级学会开展学术交流会、报告会、研讨会等就达180场次,参加人员达1万多
人次,交流学术论文5000多篇。市科协连续组织六届全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
评选活动,评选优秀论文500余篇,专著11部。同时,不断加大外联工作力度,
地区之间和国际民间的科技交流有新的进展。几年来,共举办或参加各类国
际、地区间的学术交流活动30多次,接待专家学者200多人次。
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全市各级科协和所属团体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
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工作方针,充分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经济建设
主战场的积极性。一是大力实施“金桥工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各级科
协积极组织学会和科技咨询组织,面向企业、农村,架起科技与经济结合的
“金桥”,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科协为广饶县大码头乡引
进中国农科院食用菌制种技术和多种蘑菇栽培技术,为广饶镇引进中国科普
所的“无公害F-3三效素技术” 和“农抗—120应用技术” ,并被纳入全市
“星火计划”,带动了农业经济发展。据统计,自1992年以来,全市组织重
点项目61项,有14项列入省科协计划,其中有4个项目被评为省“金桥工程”
项目奖,市科协被省科协评为实施“金桥工程”优秀组织单位。二是大力开
展技术创新活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讲
理想、比贡献”竞赛、“厂会协作”等活动,致力于科技开发、项目攻关,
提出合理化建议,取得显著成果。华泰纸业集团的“2400牛皮挂面涂布箱板
纸”等7项成果获省“讲、比”活动优秀成果奖。市水利学会“支脉河橡胶
坝工程技术”、市畜牧兽医学会推广应用“肉种鸡平养人工授精技术”,都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环境科学学会与东营市东辰集团协作,
采用高新技术利用青霉素废弃物生产壳聚糖等系列生化产品,使其迅速成为
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骨干企业集团。三是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加快农业
经济增长和农村科技进步。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人员立足“科技兴农”,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推广先进实用技术150多项。市委办公室批转了
市科协的《全市“1126”农村科普示范工程的意见》,1个区县、10个乡镇、
20个村、600户科普示范创建活动已在全市深入广泛开展。组织实施“讲精神
文明,比科技致富,建科普乡(镇)、村”活动,实施“电教工程”,普及
推广优良品种、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50多项农业新技术,加快了农民致富
奔小康步伐。积极承担科研课题,根据我市水资源短缺,干旱小麦面积逐年
增长的趋势,市科协科普服务站承担了《东营市非灌区小麦旱作栽培体系研
究与开发》科研项目,探索小麦旱作丰产栽培模式,每亩增产140多公斤。承
担的万亩果粮间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项目,已在利津县付窝乡顺利实施。科
普示范基地发展较快,在加快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
全市已建立各类科普示范基地60多个。利津县科协建立了芦笋、拱棚西瓜,
“上农下渔”等科普示范基地,其中芦笋基地被省科协命名为全省科普示范
基地。河口区科协创建了麦秸发酵、冬枣和抗腐烂苹果千亩林果试验示范基
地,垦利县科协创办了河蟹养殖、旱作水稻示范基地。四是大力发展农技协,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全市农技协已发展到256个,较为规范的73个,共有会
员2650人。利津县芦笋研究会,实行产供销技“四位一体”的一条龙服务,
促进芦笋成为全县农村的支柱产业、创汇产业。广饶县颜徐镇养鸡协会等5
个农技协被评为省级先进农技协,成为全省农技协联合会会员。五是科技咨
询事业有新的发展。科技咨询服务是科协社会功能的发展和延伸。几年来,
全市科技咨询服务机构立足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共
完成咨询服务项目达100多个,技术合同额800多万元。
四、科协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
各级科协和所属团体努力增强服务意识,始终把根扎在科技工作者之中,
全心全意为科技人员服务,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现代化建设的
积极性。一是科协组织进一步健全。1993年机构改革以后,区县科协机构解
体,乡镇科协相继取消。1998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条例》,各区县科协逐步恢复建立,设置了工作机构,增加了人员编制。至
今年七月上旬,各区县科协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乡镇科协得以恢复,全市基
本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科协组织网络。二是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各级科
协及时向科技工作者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等
形式征求科技工作者对科技和科协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科协作为政协
的组成单位,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积极向党委政府反映科技
工作者的意见和呼声。三是凝聚力、号召力进一步增强。市科协作为“科技
工作者之家”,积极开展“青年科技奖”、“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优
秀科技工作者奖”、“科协贡献奖”、“农民科技状元奖”等评选表彰奖励
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媒体系统宣传报道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
迹。市科协还积极与组织、人事部门协调,将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作为评选拔
尖人才、青年科技奖和职称晋升的重要条件。这些都体现了“家”的温暖,
增强了“家”的凝聚力,对于提高科技人员的社会地位,在科技人员中倡导
“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激励广大科技人员献身科技、建功立
业,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同志们,回顾总结过去的十年,全市科协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积累许
多宝贵的经验。一是贴近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大团体和科技工作
者的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二是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公众,典型带
动、重点突破,全面推动整体工作;三是努力营造外部环境和争取科协工作
支撑条件的改善;四是广大科协工作者不畏困难,艰苦创业,保持良好的精
神状态。取得这些成绩和经验,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上级科
协热情关怀和精心指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精诚
合作、无私奉献、努力拼搏的结果,同时,也包含着市直各部门、各兄弟单
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请允许我以大会的名义向热切关心我市科协事业发展
的各级领导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科协事业发展的各部门和人民团体
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战斗在各条战线,为我市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成绩的广
大科技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
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还不适应市场经
济发展的要求,科协工作新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科普设施缺乏,科普手
段落后,科普、学术经费不足,制约着科协事业的发展;与广大科技工作者
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和广泛,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尚需进一步增强;
科协工作有待进一步科学化、民主化和社会化等等。我们相信,在市委、市
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能够总结经验,
克服不足,再创佳绩,把全市科协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我市经济社会
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时期的科协工作
二十一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黄河三角洲建设和发展步入了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的辉煌时期。面向充满希望的新世纪,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九五”
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是动员全市人民实现跨世纪宏伟蓝图的行动纲
领;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时代赋予包括广大科技工作者
在内的全市人民的光荣使命, 是历史的必然抉择; 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东营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加快黄河三角洲的建设和发展”的题词和指示精神,
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和巨大的动力。宏伟的目标鼓舞人心,崭新的形势催人奋
进。这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建功立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为科协事业
再展宏图提供了广阔天地。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勇敢地肩负起
历史的重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振奋精神,再接再厉,为实现黄河三角
洲开发跨世纪宏伟目标,谱写新的篇章。今后5年,全市科协工作的基本任
务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
导,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协“五大”的讲话和视察东营的题词、
指示精神,以“三讲”教育为动力,认真落实市委二届三次全会和全市科教
大会部署,紧密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发挥优
势,团结求实,开拓创新,为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黄河三
角洲建设和发展而努力奋斗。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速两个根
本性转变
各级科协和所属团体要充分发挥知识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认真贯彻
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意见》和全市科教大会精
神,按照我市科技工作坚持“三个并举”,加快建立“三大体系”,努力实
现“一个目标”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努力实现“五个提高”的总体要求,
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不断加强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把攻克我市经
济、科技、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作为主要任务。继续组织实
施“金桥工程”,广泛开展“厂会协作”,加强产、学、研结合,在科技与
经济之间架设金桥,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在企业,要以技术创
新为中心,继续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把技术创新与技术
攻关、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密切结合,与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科技咨
询等各项活动密切结合, 不断向深层次发展, 为促进我市企业科技进步和
“工业强市”战略实施作出不懈的努力。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油、地、
军、校科技合作的新路子,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联用为重点,以科技项目
建设为主攻方向,以科技推广、学术交流为联动载体,努力促进油、地、军、
校经济融合。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要加快建设科技信息库和人才库,及早实
现与中国科协、省科协科技咨询机构的联网,实现科技信息传播现代化。
在农村,要立足“科技兴农”,紧紧围绕推进农村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优
化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文章。集中力量推广高产优质高效、良种良法配
套技术等100项农业新技术成果。实施好“1126”农村科普示范工程,各区县
科协和重点乡镇都要建立培训、示范、推广一体化的科普示范基地,提高农
业科技含量和科技贡献率。充分发挥农函大、科普学校、科普夜校等各种培
训阵地的作用,开展对农民、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实用技术培训,5年期
间培训20万人次,使他们每人掌握1~2项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处理好基础科学知识普及与实用技术普及的关系,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处理好高新技术普及与常规技术普及的关系,因地制宜,积极推广高新技术;
处理好与大农业关联度高的技术普及和单项技术的普及的关系,重视与大农
业关联度高的农业生物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及防灾减灾
技术的普及推广;处理好储运加工技术普及与种养技术普及的关系,针对农
产品上档次、创名牌、扩大出口,大力普及储运、保鲜加工技术。积极巩固
和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推动农技协由单一的技术协作向综合性科技经济
实体转化,使之成为农村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深入开展“讲精神文
明、比科技致富、建科普先进乡(镇)、村”活动,加大力度,培养树立一
批过硬典型,以点带面,促使全市科普先进乡(镇)、村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二、围绕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开展学术活动,促进学科发展
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各级科协和所属团体要把为党委、政府以及部门、企业科学民主决策服
务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要充分发挥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特点和智
力优势,围绕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尤其在实施科教兴市战
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农业产业化、工业强市战略、招商引资、油地军校
共同发展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等方面,组织举办“黄河三角
洲学术年会”等学术活动,积极搞好多学科、综合性的学术研讨和决策论证,
加大研讨力度,为我市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献计献策。要坚持“百花
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创造和谐、宽松的学术环境,发
挥学术交流主渠道作用,不断更新学术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努力提高学术交
流的水平和质量。要大力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推动不同学科之
间的相互了解,促进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迅猛发展,不断增强
学术团体的学术权威性。要继续搞好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和黄河口科
技论坛活动,活跃学术思想,推动学科发展,培养科技人才。要大力开展继
续教育工程,促进和扶持各类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
质的科技队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开展国际及地区民间科技交流与合作是科协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积
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招商引资的重大部署,加强与中外科技界、学术界
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辟科技交流与合作渠道,与更多的国际、地区间学术
团体建立起合作交流关系,努力在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引进人才、引进技
术上做好结合的文章;积极支持并参与不同层次技贸活动,为我市“大开放、
大招商、大发展”做出贡献。
三、发挥科普主力军作用,大力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促进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
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要高举科学旗帜,提高队伍素质,把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扎扎实实地推向前进。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科学
技术普及工作的通知》和省科协《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意见》精
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意见》的
要求,充分发挥整体功能和网络优势,大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促进精
神文明建设发展。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扬“献身、创新、求实、协作”
的科学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提高全民科技意
识和劳动者素质为目标,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一是抓好面
向农民群众的科普工作,努力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进一步加强
县、乡、村科协组织建设,发展完善农村科普教育体系、农业先进实用技术
示范推广体系、农业产业化技术促进体系、群众性科普宣传体系、农村技术
信息服务体系,形成一个以各级科协为主干,以“五大体系”为基础,以各
级学会和科技工作者为依托,以科学知识、技术信息进村入户为目标,网络
健全,渠道畅通,具有科协组织特色的农村科普工作新格局。二是抓好面向
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普工作。要积极配合党委组织、宣传部门,有计划地组织
举办领导干部科技讲座、报告、培训班等,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增强各
级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和科学决策水平。三是抓好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工作。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科技发展的希望所在。要积极与教育部门联合,
在青少年中继续广泛深入开展计算机、小论文、小发明、生物百项、夏令营
等科学实践竞赛和科技传播活动,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努力造就一代跨世纪的科技后备人才。四是抓好面向城镇居民的科普工作。
要以提高城镇居民科技素养、优化城市软环境、促进城市文明和现代化为目
标,围绕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及身边科学,开展“讲精神文明,比科学
生活,创建科学文明家庭”为主题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学普及活动。
各级科协每年都要选择一个主题举办“科普宣传周(月)”活动,在全市掀
起科普宣传热潮。继续办好《东营科技》,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
做好日常性科普宣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思
想、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破除愚昧迷信,反对伪科学,努力消除“法
轮功”邪教组织的遗毒和影响,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全
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四、切实履行人民团体的职责,全心全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更好地发
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科协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
要紧密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尊重群众的首创精
神,密切同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从党的群众工作和政府科技工作方面,全面
认识和把握自身在全市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是努力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
要及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科学技术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传达
贯彻到科技工作者中去。深入调查研究,向党和政府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
呼声和要求,维护合法权益,帮助解决工作、学习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创造
良好的外部条件。要进一步突出科技工作者的主体地位,全心全意做好服务,
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把工作重心落到多办实事、好事上。二是认真履行参
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科协作为人民政协的一个界别,负有政治协商、民
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责任。要围绕全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
积极组织科技工作者向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提出建议,促进决策的
科学化、民主化进程。三是加强科技队伍的思想建设。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中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精神和“坚持真
理、诚实劳动、亲贤爱才、密切合作”的职业道德。四是尊重科技人员的劳
动成果,以科技人才“新世纪创业风采”为主题,通过开展优秀科技工作者、
青年科技奖、科协贡献奖等评比表彰、奖励活动,广泛宣传科技人员的先进
模范事迹,促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良好风尚的形成。
五、大力加强科协组织自身建设,努力开创科协工作新局面
各级科协和所属团体要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改善外部
环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振奋精神,同心同德,克服困难,把科协工作
推向一个新的水平。一是切实加强科协组织网络建设。认真落实《山东省科
学技术协会条例》和省、市委的要求,加强县级科协的组织建设,不断完善
工作机构和加强领导干部、工作人员的配备;逐步建立健全乡镇、街道、大
中型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科协组织,配备一定数量的专兼职干部;农
村要着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中、小学校要普遍建立科技辅
导员协会。学会是科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贯彻落实《社会团体登记管
理条例》和市委办公室转发市科协的《关于加强学会组织建设的意见》,建
立健全学会组织。坚持依法管理、民主办会,团结和吸引更多的科技工作者,
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参加科协和学会活动,不断增强科协组织的吸引力、
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切实加强支撑条件建设。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领
导和支持,努力改善科协工作的政策环境;积极争取对科协事业的经费投入,
逐步足额落实科普经费和学术交流经费;进一步加强科协的阵地建设,已列
入规划的科技馆要抓紧建设,没有列入规划的要积极争取。市科技馆今年已
经立项,筹建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力争尽早动工,逐步建成功能完善的一流
的现代化科技馆。乡村、企业要加强科普画廊、科技文化大院、科技实验室、
图书室等科普阵地建设。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协工作多元化、多渠
道投入的新机制。争取社会的广泛支持,形成科协工作社会化的格局。三是
不断加强科协队伍建设。科协机关要适应科技突飞猛进的新形势,在新一轮
机构改革中把握机遇,完善机构,配齐配好科协干部,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思
想、作风和廉政建设,认真执行全委会和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改进机关作
风,防止和克服行政化倾向,为开创科协工作的新局面提供组织保证和思想
保证。各级科协工作人员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识大局、懂业务,按
照公务员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要切实加强对专兼职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
训,大力弘扬奉献、服务、敬业精神,使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不断提
高,为进一步做好科协工作奠定基础。
各位代表、同志们,辉煌的21世纪在向我们召唤,科协事业和科技工作
者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
旗帜,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
确领导和上级科协关心指导下,振奋精神,团结求实,开拓创新,为实施科
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