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997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2&rec=7&run=13

1984年
6月22日中共东营市委发出东发[1984]62号文件,任命信喜华为东营市
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7月牛庄区科学技术协会成立,刘福平任科协副主任,工作人员3人。
10月27日市委办公室发出东办发[1984]35号文件《关于召开全市科普工
作经验交流会议的预备通知》。
12月13日~15日全市农村科普工作经验交流表彰大会在胜利油田胜华技校
礼堂召开。会上交流了科普工作经验,表彰了大王镇等11个先进集体和32名
先进个人。市委副书记高昌礼出席会议并讲话,市科协副主席信喜华作题为
《当前我市科普工作的情况及加强科普工作的意见》的报告。
12月据统计,全市有农业技术夜校25所,学员8214名,全市各区县共举
办各类培训班590期,学员94556名。全年放映科教影片1077场,观众达110万
人次。
1985年
1月东营区龙居乡副乡长、乡科协主任吴修佩作为东营市唯一的科技工
作者代表参加了中国科协第一届全国农村科普工作表彰大会,受到党和国家
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被授予“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1月28日市科协发出《关于成立东营市农学会筹备委员会的通知》(东科
协[1985]1号)。
2月1日东营市农学会筹备委员会印发《关于成立东营市农学会的宣传提
纲》。
2月4日市科协发出东科协[1985]2号文件《关于成立东营市畜牧兽医学
会筹备委员的通知》。
2月4日东营市畜牧兽医学会筹备委员会印发《关于成立东营市畜牧兽医
学会的宣传提纲》。
2月5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上海工业大学校长钱伟长率科技考察团一
行6人来东营考察, 期间参观了华东石油学院, 在市直及油田机关举办了
“世界新技术革命”报告会。
2月27日东营市编制委员会发出东编发[1985]008号文件,批准市科协内
设办公室、学会科普工作部,增加人员编制2人。
2月27日东营市编制委员会发出东编发[1985]010号文件,批准成立东营
市科普服务站,为科级事业单位。
3月29日市科协发出东科协[1985]3号文件《东营市科协一九八五年工
作要点》。
4月18日~19日东营市农学会、东营市林学会、东营市畜牧兽医学会、东
营市农经学会在垦利县城隆重召开成立大会。会上,通过民主选举,分别选
举产生各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常务理事,讨论修改并通过了学
会章程。
4月29日市科协组织召开东营市首次科技工作者季谈会,市领导赵芳清、
蒋成全、周世德出席季谈会,与会的科技工作者,联系本市科技工作的实际,
提出一些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6月市科协发出《关于发动科技工作者为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振兴东营
经济献计献策活动的通知》。
6月~7月为落实邓小平关于“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的指示,市科协
利用学生放麦假、暑假的时间,分别在广饶、利津、垦利三县和牛庄区举办
4期微机培训班,每期10天,使200名中学生初步掌握BASIC语言和上机操作的
基本知识。
11月2日市委提名杨再文为市科协主席(兼)候选人,信喜华、朱九鹤为
副主席候选人(东任[1985]58号)。
11月20日~21日东营市科协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垦利县城东方红礼堂隆重召
开。大会选举产生东营市科协第一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常务委员、委员。
主席:杨再文(兼),副主席:信喜华(女)、朱九鹤。
12月14日为适应全市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对技术指导人员的需求,市科
协召开各县区科协主任会议。会议决定在利津、垦利两县和河口区举办养虾
技术培训班,在广饶县举办养鱼培训班,由市科协到青岛聘请养殖专家来东
营授课,各县区负责组织学员。
12月27日中共东营市委发出《关于成立中共东营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的
通知》(东任[1985]64号文件),任命信喜华为市科协党组书记,朱九鹤、
鹿文智为党组成员。
12月市科协开展全市首次优秀科技论文评选活动。共征集论文110篇,评
选出优秀科技论文37篇,颁发“优秀论文”证书,其余73篇颁发纪念奖。
1986年
1月6日~20日市科协分别在利津、垦利、河口举办对虾养殖培训班,在广
饶举办淡水养鱼培训班,通过培训,使200名学员分别掌握了养殖对虾或淡水
养鱼技术。
2月14日市科协印发《一九八六年工作要点》。
3月18日市科协发出《关于迎接〈山东省农村科学致富展览〉的通知》。
3月东营区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与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合署办公。
5月24日东营市科教电影协会成立。会议选举产生协会理事长、副理事长、
秘书长、副秘书长和理事。
6月23日~27日中国科协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东营市科协副主席
信喜华随山东省科协代表团出席大会。
7月18日~8月1日为进一步提高全市中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市科协
在东营区一中举办全市中学生计算机培训班,40名中学生、5名辅导教师参加
培训。
7月22日~24日市科协召开第二次全委扩大会议。
7月25日~8月2日市科协与市教育局、团市委联合举办东营市首届科技夏
令营活动。全市共有40名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以及5名科技辅导员参加这
次夏令营活动。夏令营活动期间,参观胜利油田地宫、32696钻井队、采油20
队,并赴曲阜、泰安参观科技馆和曲师大、山东农大,游览孔府、孔庙、孔
林、泰山、岱庙等名胜古迹,举办科技报告会和营员作文比赛。
12月3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科协《关于在全市农村深入开
展科技培训工作的意见》(东办发[1986]35号)。
1987年
3月市科协以科教电影协会为主体,配合市里有关部门举办东营市首届
“农林科教电影汇映月”活动,该活动历时两个月,放映科教影片5300多场,
观众达50多万人次。
3月13日~23日市科协组织7名科技工作者分别深入到11个乡镇、15个村,
向农民传授蔬菜、食用菌、水产养殖、畜牧等生产技术,对一些农户进行现
场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传递信息23条,放映科技录像片2场,帮助农民解决
生产技术问题10多项,咨询人数达424人。
7月市科协与市教育局、团市委联合举办东营市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夏令
营,全市共有10名科技辅导教师和50名优秀中小学生参加了这一活动。营员
们参观了威海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馆、烟台大学、蓬莱仙境,开展了小论文、
小作文竞赛活动。
8月16日~31日为解决因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带来的企业财会人员奇缺的问
题,市科协与市乡镇企业局在东赵饭店举办乡镇企业会计培训班,共培训82
人。
11月8日市科协与市乡镇企业局、市教育局在广饶县大王宾馆联合举办乡
镇企业厂长经理培训班,共培训59人。
12月据统计,全市已建起乡镇科普学校45所,占乡镇总数的79%,建科普
夜校361所,占行政村总数的20%。全市已配乡镇科普学校专职教师79人,兼
职教师228人,已有校舍7006平方米,实习基地1530亩,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
科普教育基地。
1988年
1月26日~27日全市农村科普工作经验交流表彰会议召开,出席会议的有
各区、县科协主任及乡、镇科普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还邀请了各区、县分
管科协工作的书记或区、县长参加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殿魁,市委常
委、宣传部长丁恩海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副市长张万湖、李吉祥,市政协副
主席王成山以及市直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会议。市科协副主席信喜华、朱
九鹤主持会议。25个先进集体和50名先进个人受表彰。
3月11日市科协组织召开科技工作者季谈会。来自全市卫生系统、计划生
育系统和医药单位的22名科技工作者参加会议。市委副书记唐生海、副市长
张万湖与科技工作者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座谈。会后,市科协对科技工作
者提出的两类15条意见和建议总结归纳后,写出书面报告供市委、市政府领
导参阅。
3月16日市科协召开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座谈会。各区、县科协主任和市
级学会秘书长参加会议,对初选出的11名优秀科技工作者进行评议。市科协
副主席信喜华、朱九鹤主持会议。
4月4日~5日市科协召开一届四次全委会。会议补选信喜华为市科协主席;
增补刘炜、常润堂、李铭吾、卢佃瑞、郭友芬5人为市科协常委。市委副书
记赵芳清到会祝贺并讲话。
4月25日~5月4日市科协主席信喜华、副主席朱九鹤带领市科协办公室的
有关人员深入到市属农场及乡镇调研,就农场科协的组织建设和基层科技工
作者的工作、生活状况等问题与科技人员进行了广泛的座谈。
5月12日~6月10日东营市第一期家电维修人员培训班开学,33人参加培训。
市工商局副局长高宝珍、市科协副主席朱九鹤及市商业局、市供销社、军分
区的领导参加了开学典礼。
5月25日~26日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书记高振宁,
办公厅主任袁正光、调研室主任周林等一行四人,由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
席邵波等陪同,来东营市视察工作。市领导唐生海、张庆黎,省科协副主席、
胜利油田副总地质师叶大信,汇报了东营市和油田的发展情况,陪同参观了
市里主要建筑和油田钻井队、采油队及泵站等设施,并听取市科协主席信喜
华的工作汇报。高振宁对东营市科协在艰苦条件下积极开展工作的精神给予
高度赞扬。
5月25日东营市编制委员会发出东编发[1988]025号文件,批准市科协设
立“东营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与市科普服务站合署,即一个机构两个牌
子,核定编制7人。
6月2日市科协主席信喜华等深入农村专业大户调查农村科普工作情况,
并与养蜂技术带头人一起考察了全市的蜜源分布情况及发展养蜂业的自然优
势。
6月东营市召开全市知识分子工作表彰大会。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科协
“知识分子工作先进单位”。
7月19日市科协召开科技工作者季谈会。来自三县两区及市直10个有关单
位的22名科技工作者参加会议。
7月27日市气功科学研究会成立。市委书记兼油田党委书记李晔,市委副
书记、市长李殿魁,副市长张万湖,油田副指挥朱文科、工会主席李吉顺出
席会议并讲话。
8月~次年5月市科协在全市开展第二届优秀科技论文评选活动,共征集论
文306篇,评出一等奖12篇,二等奖52篇,三等奖57篇。
9月13日市科协召开一届七次常委会。会议讨论通过《东营市优秀科技论
文评选办法》及《关于评选东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实施办法》。市科协主
席信喜华、副主席朱九鹤主持会议。
9月14日市科协召开县区科协主任会议,市科协主席信喜华传达省科协工
作会议精神,通报市科协下一步工作安排。各区、县科协主任汇报工作。
10月17日~27日市科协举办首届乡镇科协干部培训班。来自全市乡镇科协
的37名专(兼)职干部参加培训。省科协副主席王清扬专程来培训班讲学。
12月7日《山东科技报》东营记者站成立,崔华箴任站长。《山东科技报》
总编辑贾延漪、市政协副主席梁树、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卢得志和刘合明、市
广播电视局局长韩维华、市委研究室副主任王清之、市科协主席信喜华、副
主席朱九鹤到会并讲话。大众日报社、东营报社、胜利报社及市内各新闻单
位到会祝贺。
12月21日市养蜂技术协会成立。市人大副主任郭洪涛、市政协副主席王
力夫、市委研究室主任贾其贤到会祝贺。会议推举信喜华为理事长。
1989年
4月20日市科协机关从油田基地老防疫站搬迁到东城市委大院B楼办公。
5月垦利县科协副主任张方申被中国科协授予“为乡镇企业服务活动金
牛奖”。
5月18日广饶县化肥厂工艺组在全省厂矿企业“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
动中,被评为“1988年度山东省厂矿企业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先进集体”,
该厂的滕锡砚被评为“先进个人”,受省表彰奖励。
9月7日~8日东营市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工作座谈会召开,全市各县区科
协主任、各乡镇科协专职干部、各县区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代表及市直有关
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会议。市委副书记赵芳清、副市长张万湖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传达了中共山东省委常委、秘书长高昌礼在全省农研会、农村专业技术
协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总结交流了经验,部署了今后的工作任务。
9月8日据全市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工作座谈会会议资料显示,全市各类
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已有159个,会员2400多人。其中,市级研究会1个,县
级研究会1个, 乡级研究会87个, 村级研究会70个。从专业类别看,种植业
125个,养殖业23个,加工业5个,其它6个。从研究会的经营服务类型看,技
术服务型135个,技术生产服务型17个,技术经济综合服务型3个,技术服务
科研开发型3个。
10月19日市委决定朱九鹤不再担任市科协副主席职务(东任[1989]59号)。
市委提名王世祥等15人组成市科协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市委提名信喜
华为主席候选人,姜洪基为副主席候选人(东任[1989]66号)。
12月1日~2日东营市科协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胜利油田测井公司石花宾馆隆
重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东营市科协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副主
席。信喜华当选市科协主席,姜洪基当选市科协副主席。
12月15日垦利县科协、利津县科协被山东省科协授予“一九八九年度全
省科协工作先进集体”。
1990年
2月9日东营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东营市林业科技服务部、垦利县科协
咨询站、广饶县稻庄镇农业科技服务站被评为“1989年度山东省科技咨询工
作先进集体”。东营市的王科文、梁品山、孟昭铭、聂士田被评为“1989年
度山东省科技咨询工作先进个人”,受到省科协表彰。
5月30日市委以东办发[1990]19号文件转发市科协向市委、市政府报送
的《关于加强全市农村科普工作的报告》,集中解决乡镇科协干部的配备、
科普经费的追加及科普网络建设等问题。
7月9日市科协发出《关于开展对学会活动进行考核评价的通知》(东科
协字[1990]5号)及《东营市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对学会活动进行考核评价的
实施意见(试行稿)》。
7月20日~25日市科协、市教育局、团市委、市侨联共同举办东营市第四
届青少年科技及学赖宁活动夏令营。营员有优秀中小学生40名、青少年科技
辅导员及工作人员12名,共52人。主要在青岛市活动,突出学科学和学赖宁
两个重点。
8月7日~8日全市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座谈会召开。广饶县颜徐乡蔬菜研
究会、利津县集贤乡食用菌研究会等15个研究会的代表在会上发言。市科协
副主席姜洪基对全市农研会工作作总结并对今后工作作部署。市领导张万湖、
李吉祥出席会议并讲话。
10月17日市委决定张方申任市科协副主席(东任[1990]76号)。
11月市农学会、市农经学会、垦利县科协、河口区科协被评为山东省决
策咨询先进集体,受到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表彰。
11月~12月市科协、市科委、市农委联合组织开展“东营市农民科技状元”
评选活动。全市共评出各类农民科技状元12名。还向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推
荐利津县养鸡专业户隆荫生参加全省农民科技状元的评选,隆荫生获“山东
省养鸡状元”。
12月市科协按照民政部《关于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的要求,对全市
22个市级学会、40个县级学会进行调查和组织整顿,重新在市民政局办理登
记手续。为加强学会管理,促进学会工作的开展,市科协制定《关于市级学
会开展评比考核的办法》。
12月东营市科协1990年度科普组织宣传工作成绩显著,受到山东省科协
表彰。
1991年
1月8日垦利县科协、利津县科协被山东省科协授予“1990年全省科协工
作先进集体”。
1月16日市科协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制定《东营市科协社会主义思想教
育活动实施方案》,开始在市科协机关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教育活
动的重点是进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教育、改革开放政策、党的宗旨和社
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该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到5月20日结束。
1月27日~28日全市农村科普工作经验交流表彰大会在市政府招待所召开。
市领导张庆黎、魏广修、鞠庆初及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农委、市
科委、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会议。市科协主席信喜华、副主
席张方申主持会议。会上交流了3年来全市科普工作的经验,传达贯彻了全
国第九次农村科普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副书记张庆黎代表市委、市政府作重
要讲话。会议听取并讨论了市科协副主席姜洪基作的题为《进一步加强农村
科普工作,为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贡献力量》的工作报告,表彰了在农
村科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12名市级农民科技状元、35个先进集体和66名
先进个人。
2月4日市委组织部任命张方申为市科协党组成员(东组发[1991]14号)。
3月8日全市社团登记会议在市民政局召开,会议传达了民政部关于社团
清理整顿问题的精神,部署了全市学会登记工作。市科协开始进行市级学会
的清理整顿工作。
4月12日~29日应苏联科学院沙漠研究所及土库曼电影制片厂的邀请,市
科协主席信喜华随同中国科协农村致富函授大学副校长袁清林、山东省科协
副主席陈焕岭、泰安市科协主席邱恩鸿访问考察苏联土库曼斯坦。重点考察
了土库曼的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农民业余教育及沙漠、多沙河治理与改造的
先进经验。
4月16日市科协副主席张方申带领工作人员一行6人前往泰安、济南、淄
博学习考察咨询、学会工作。
5月市科协机关主办的《科协园地》更名为《科协报》,信喜华任总编、
崔华箴任主编。辟有“科技新闻”、“科海短波”、“读者来信”、“身边
科学”、“生活之友”、“博采”、“当前农事”、“为您服务”、“科学
大观园”、“科技人物”、“绿洲科苑”等栏目,并由铅印改为激光照排。
5月21日~22日市科协、市畜牧兽医学会在市农业畜牧局召开决策咨询论
证会。会议由市科协副主席张方申主持,经过反复论证,专家们一致认为,
今后东营市农区畜牧业发展应当实行“食草畜牧业和节粮畜牧业并举,以销
促养为突破口”的方针。会后形成《东营市农区畜牧业发展的设想及其具体
措施》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市领导陆人杰、李殿魁、赵芳清、张庆黎等对报
告都签署了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实施。
5月23日~27日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市科协主
席信喜华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5月25日~28日东营市人民广播电台在东营新闻中连续报道“奋进中的东
营市科协”,系统报道了市科协组织建设、农村科普、学术交流和科技工作
者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5月28日市科协与市经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共同举办第六届QC(全面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布会,全市共有12个QC小组发布成果。
6月5日~6日市科协在市政府招待所召开二届五次常委(扩大)会议,传
达学习中国科协“四大”精神。市科协常委、县区科协主任、市级学会理事
长、秘书长共45人参加会议。信喜华汇报中国科协“四大”的会议盛况,传
达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会议学
习讨论了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所作的《九十年代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的工作报告、新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
宋健的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殿魁出席会议并讲话。
6月在省科协三届四次全委会议上,东营市的信喜华、鹿文智、高树森、
刘彩霞、崔华箴等被授予“山东省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
6月28日市科协、市委组织部联合召开庆“七一”高级知识分子座谈会。
来自县区和市级学会的二十多名高级知识分子、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参加
会议。与会代表认真学习江泽民在中国科协“四大”上的讲话,结合东营市
理、工、农、医等行业的具体实际,畅谈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
刻意义,同时,对全市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提出许多宝贵意见。部分老知识
分子,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热情赞扬党的英明领导,衷心感谢党的辛勤培
养和人民的教育,表示要为黄河三角洲建设成为山东的能源、化工、农牧渔
业基地贡献全部智慧和力量。
7月19日由市科协科技咨询中心承担的“养蜂高产技术和蜂产品开发实验
项目”通过市级验收。
7月20日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东营市分校成立,信喜华任校长。当
年开办8个专业,招收学员562名。
8月市科协联合市教育局、团市委共同举办“东营市第五届青少年科技
夏令营”,全市56名中小学生参加这项活动。
8月市科协制定《东营市科协机关工作制度》(修订稿),包括机关会
议制度、党支部活动制度、考勤制度、岗位责任制、保密制度等。
9月16日经市科协党组研究报市委组织部批准,任命孟昭铭为学会科普工
作部部长,孙志贞为学会科普工作部副部长,张善江兼任科技咨询中心副主
任。
9月18日全市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在市纺织工业局召开。会议由市科协
主席信喜华主持,主要座谈在西欧、苏联相继演变的国际形势下科技人员的
思想动态;研究面临国际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新环境,如何发
挥科协组织的职能,做好科技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10月22日经市人事局批准,市科协聘任崔华箴为市科协《科协报》编辑
部主任,石德虎为市科协科技咨询中心经营部主任。
11月市科协科技咨询中心批准成立“轻印刷”经营部,创办了第一个经
济实体。
12月7日全市首届科普活动月开幕。这次科普活动月利用展板、资料、声
相、知识竞赛、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多种形式,面向广大城乡传播内容丰
富的科技知识。期间,组织制作展板140块,内容涉及工业、农业、乡镇企业、
水利、林业、卫生等方面,巡回展出30余场,参观人数达2万多人次。放映科
教电影120场,观众达5万人次;发放科普资料3万余份,提供技术咨询500多
项。这次科普活动月突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点,宣传了东营
市科技界的先模人物,比较系统、全面地展示了全市科协组织从无到有、由
弱到强的成长壮大过程。
1992年
3月28日市科协召开二届七次常委(扩大)会议,传达省科协三届十二次
常委会精神,通报第一季度工作,研究确定全市科协工作的主要任务。
4月13日市科协发出《关于印发〈东营市科学技术优秀论文评选办法〉的
通知》(东科协[1992]10号)。
4月13日经广泛讨论,市科协制定“全市高层次农研会标准”和“全市科
普村标准”,对农研会的发展和科普村的建设进行指导和规范。
5月中国科协黄河下游防洪减灾考察团来东营进行考察活动。这是我国
治黄史上的一次重要活动。该团由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刘恕任团长,由多学
科、多部门的著名专家和新闻记者等50余人组成。市科协主席信喜华陪同考
察团考察了黄河口以及东营境内的黄河地段。
5月15日东营市科协、 东营市财政局以东科协字[1992] 11号文件下发
《关于设立科普专项经费的意见》。文件中规定:“根据财力情况,按照农
业人口每人每年0.1~0.15元的标准,设立县区科普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科普网
络建设、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等科普工作”。科普专项经费的设立为进一步
做好农村科普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6月26日市计划委员会东计字[1992]第164号文同意立项建设科技馆:建
设规模3000平方米以内,总投资200万元,1993年至1994年建设资金来源为多
方筹资。但科技馆终因资金未能落实而未开工建设。
6月29日为适应改革开放和机构改革的需要,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积极
性、创造性,经广泛征求意见,市科协党组研究制定《关于放开机关工作人
员的暂行规定》,以优惠政策,鼓励机关工作人员走向生产经营第一线。
6月东营市科学技术协会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研究中心主任袁正光教
授来东营为全市和胜利石油管理局处级以上干部作《科学技术与改革开放》
学术报告。
8月市科协联合市教育局、团市委共同举办东营市第六届青少年科技夏
令营活动,赴烟台、长岛等地参观学习。来自全市的45名优秀中小学生参加
这次活动。
8月经市体改委批准成立“东营市科协经济开发实业公司”,张方申兼
任经理。
10月13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发出《关于表彰1989—1991年全省“讲理想、
比贡献”竞赛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92鲁科协普字第18号)。
广饶县化工总厂常减压技术改造小组获“1989—1991年全省‘讲、比’竞赛
活动先进集体”称号。垦利县化肥厂赵积善获“先进个人”称号。
10月20日~21日东营市第三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工作在东营宾馆进行。
共评出一等奖8篇、二等奖7篇、三等奖48篇。
10月市科协组织县区科协主任,在利津召开《山东科技报》征订工作会
议。会上学习推广了利津县扩大发行《山东科技报》的经验,市科协副主席
姜洪基出席会议,并进一步强调了《山东科技报》扩大发行的具体措施。
11月16日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发出《关于进一步搞好我市农村基层干部
和党员实用技术培训的意见》(东组发[1992]36号)。
11月市科协二届常委调整。经市委批准增补田普增、张思树、李廷良、
李继文、梁仁俊、崔丰年等为市科协二届常务委员,免去吕忠孝、刘彩霞、
安呈祥、张建民的市科协二届常务委员职务。
11月27日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科协联合发
出《全市农村党员冬训工作安排意见》(东组发[1992]41号)。
12月22日~23日市科协二届四次全委会暨东营市第三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
表彰大会在交通公寓召开。会议由张方申主持,信喜华作报告,姜洪基宣读
表彰决定,市委副书记张庆黎到会作重要讲话。
1993年
3月18日市科协组织全市县区科协、科委、经委、乡镇企业局等30多个单
位的代表赴北京参加“全国首届科技人才技术洽谈会”,会议期间代表们在
国际展览中心参观了最新科技成果展览,搜集科技情报、经济信息2000多项,
达成合作意向5项。通过参加这次会议,代表们拓宽了视野,掌握了信息,
提高了对科学技术巨大作用的认识。
4月市科协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鹿文智调回胜利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
5月在市科协支持下,广饶县大码头乡食用菌研究所和食用菌开发公司
成立。 这是市科协落实“金桥计划” ,为广饶县大码头乡引进中国农科院
“食用菌制种技术和各种蘑菇栽培技术”的一次成功举措。中国农科院生防
所副所长、食用菌专家王保义,市科协主席信喜华、副主席姜洪基等多次到
大码头乡指导工作。
6月14日根据省科协《关于县科协机构改革问题的通知》,市科协向市编
委写出报告,要求县区科协的机构设置暂不动,待中央、省对人民团体改革
作出明确规定后再办理。市委书记李殿魁于当日作出“立刻发各县区,照此
执行”的批示。该文迅速发至各县区编委、科协等有关部门。
7月6日市科协在市油区办公室召开东营市科学技术促进会筹备工作会议。
会议通过《东营市科学技术促进会章程(草案)》,推荐产生理事会及其领
导成员,赵奎发为会长,郑子华、张方申为副会长,孙志贞为秘书长。
7月28日市科协机关由B楼搬迁到市政府办公楼办公。
7月市科协联合市教育局、团市委、市侨联共同举办“爱我中华科技夏
令营”活动。
8月市科协领导面对县乡机构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深入三县两区与县区
领导共同研究县区科协改革的问题,要求县区领导充分认识科协的地位和作
用,大力支持科协的工作,争取在这次机构改革中县区科协独立建制。
8月9日东营市民政局发出东民社团发第九号文件《关于准予成立东营市
科学技术促进会的批复》,东营市科学技术促进会宣布成立。
10月县乡机构改革方案出台,方案中明确规定:“由县科委承担科学技
术协会的日常工作”。之后,县区科协机构消失,工作人员、车辆、财产统
一归属县区科委,县区科委由一名副主任分管科协的日常工作。
1994年
3月市科协正式创办《东营科技》(期刊),原中国科协副主席裴丽生
为该刊题词,由市科协学会科普部负责编辑发行。
3月11日~12日市科协组织召开全市棉铃虫综合防治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有关专家、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部分乡镇领导和植棉大户的代表60多人
参加,共收到论文、经验材料30余篇,为全市棉铃虫防治工作提供了切实可
行的咨询资料和建议。
4月市林学会、市水利学会换届,市电机工程学会成立。
5月全市开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深化改革”宣传月活动。期间,
聘请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博士给市直机关和各区县领导干部作题为《发展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与深化改革》的报告。
7月市科协、市教委、团市委联合举办“东营市第八届青少年科技夏令
营”活动。全市40多名中学生参加,先后参观了淄博科技馆、沂源溶洞群、
革命烈士陵园、鲁山风景区。
7月21日中共东营市委以东任[1994]58号文件提名郭同乐为市科协副主
席,张方申不再担任市科协副主席。东任[1994]62号文件任命郭同乐任中
共东营市科协党组书记,信喜华不再担任中共东营市科协党组书记。
8月~12月东营市第四届优秀科技论文评选活动展开,共征集论文280余篇,
经推荐和两级评审,评出一等奖8篇、二等奖52篇、三等奖57篇。
9月16日市科协、市计委、市经委联合发出《关于学习贯彻省科协、计委、
经委转发的中国科协、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讲、
比”活动的意见〉的通知》(东科协字[1994]7号)。
10月12日东营市组织实施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计划。为此,市委组织
部印发《1995—1997年东营市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计划》。规划要求三年
内三分之一的农村党员和农村党支部书记要达到技术员水平,全市科委、科
协等有关部门要在计划实施中发挥部门优势,发挥应有的作用。
11月30日东营市科学技术促进会在天河宾馆召开成立大会,选举产生第
一届领导班子。市委书记李殿魁任名誉会长,陈锡山、郝敦典、郑秀良任顾
问,赵奎发任会长,郭同乐、郑子华、孙志贞任副会长兼秘书长。
12月21日市科协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开始在科协机关开展以“一学三整
顿”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活动。这次活动以学习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主要内
容,至1995年3月10日结束。
1995年
2月1日为落实国家教委、中国科协《关于在中等师范学校实施“园丁科
技教育行动”的通知》和《山东省中等师范学校“园丁科技教育行动”1995
—1997年行动计划》,市科协帮助东营师范制定并实施《园丁科技教育行动
计划》。
4月5日市科协、市教委、市环保局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市青少年生物
百项科普活动的通知》(东科协字[1995]9号)及《东营市青少年生物百项
科普活动实施方案》,对开展这一活动作出具体部署。
4月8日市科协向市编委写出请示,要求恢复县(区)科协机构。
4月12日市科协制定出《关于东营市科协机关机构改革的意见》。
4月19日市科协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市科协党组书记郭同乐汇报1994年工
作情况和1995年工作安排,市科协主席信喜华传达省科协会议精神,市科协
副主席姜洪基宣读市科协代市委、市政府起草的《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草案)》。市委副
书记陈锡山到会并做重要讲话。
5月26日市委通知姜洪基不再担任市科协副主席职务(东任[1995]35号),
任命姜洪基任市科协调研员(东任[1995]39号)。
5月28日团省委、省科委、省农委、省科协发出《关于命名表彰1994年度
全省“青年星火带头人”和“先进示范单位”的决定》(鲁青联[1995]24
号)。东营市纺织印染总厂技术科副科长杨国刚获“1994年度全省‘青年星
火带头人标兵’称号”。
6月市科协会同市委组织部招收41名市直机关干部参加山东省现代科学管
理干部培训班。
6月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普及工作若干意见》,市
科协领导到科普工作先进的荷泽地区、济宁市参观学习,回来后认真回顾了
建市以来科普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代市委、市政府起草《关于贯彻〈中共中
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草案)。
8月28日市科协主席信喜华调回胜利石油管理局科技处。
9月19日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及省市有关指示, 市科协研究决定撤销
“东营市科协经济开发实业公司”。
9月23日全省科普宣传月总结表彰大会在东营市召开。省科协副主席周忠
祥及省科协科普部负责人出席会议。东营市科协被评为先进单位,受到表彰。
10月由市科协选拔、培训的5名中学生参加了全省青少年科普知识电视竞
赛活动。东营市代表队获全省第二名,市科协获优秀组织奖。
10月23日~27日全省地市科普工作会议在东营召开。会议主题是交流全省
地市科协工作经验,研究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
作的若干意见》的具体措施。会议期间参观东营市农业开发典型单位。
12月市科协、市电影公司组织科教电影下乡、开展“科普之冬”活动。
共组织了430部科教影片,深入农村放映科教电影256场。
12月28日东营市环境科学学会在东营宾馆召开成立大会。
1996年
1月29日市科协发出《关于在全市农村组织放映科教电影片,为农村经济
建设服务的通知》(东科协[1996]2号)。
1月30日山东省科协、省人事厅发出〈关于表彰全省科协系统先进单位、
先进个人的通报〉(96鲁科协组字1号),东营市人民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会获
“全省科协系统先进单位”称号。市科协高树森、广饶县工程技术协会副理
事长、高级工程师朱永祥获“全省科协系统先进个人”称号。
2月4日市科协组织食用菌、蔬菜、棉花、畜牧等专业的农业科技人员,
成立“东营市科技服务团”,到广饶县大码头乡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活动。
3月全市开展了“千名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培训十万名农民群众”活动。
市科协组织部分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并组织百部农业科教录
像片巡回放映活动。
3月市科协、市教育局组织东营市青少年计算机代表队参加了山东省青
少年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活动,市财经学校学生张传德、杨延鹏、任金成获
三等奖,市科协获全省优秀组织奖。
3月市科协、市教育局组织全市青少年参加了山东省第八届青少年发明
创造比赛活动,东营市农业学校杨爱友、张建辉同学撰写的《黄河三角洲嫁
接银杏栽培实验》论文被评为省一等奖,并被推荐到全国参加评选;该校的
戴小鹏撰写的《消除“白色污染”探析》论文被评为省三等奖。
4月3日市委决定姜洪基任市科协助理调研员,不再担任市科协调研员职
务(东任[1996]45号)。
4月15日市科协在市人民医院会议室召开学会工作会议,总结前段学会工
作,对1996年学会工作作出部署,并进行学会工作研讨。市级各学会秘书长、
理事长和各区县科委分管科协工作的主任参加会议。
4月~5月市科协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东营市委关于
加强市直机关建设的意见》,开展“四整顿”活动,机关建设得到加强。
5月30日市科协发出《关于印发〈全市科协“九五”期间科普工作规划〉
的通知》。规划要求2000年前,全市的科普工作都要有较大的突破。
6月25日市委提名高树森为市科协副主席候选人(东任[1996]102号),
市委任命高树森为市科协党组成员(东任[1996]104号)。
7月市科协就中国科协“五大”会议精神向市委领导作汇报。并召开市
科协常委扩大会议和科技工作者座谈会进行全面贯彻。
7月22日市科协以东科协[1996]第13号文件向市委呈报《东营市科协机
构改革方案的请示》。9月10日中共东营市委办公室以东办字[1996]24号文
件给予审核批准,同时印发《关于〈东营市科学技术协会机关机构改革方案〉
的通知》。
7月~8月市科协对全市各级科普组织和市级学会进行详细调查,全面掌握
全市科普组织和市级学会的情况。
8月28日市委组织部、市科委、市政府农办、市农业局、市科协联合发出
《关于在全市农村中实施“电教科技工程”的通知》(东组普发[1996]23
号)。
9月市科协在开展“结对子,心连心,搞服务,促小康”活动中,为牛
庄镇东隋村的200公顷耕地进行土壤成分的抽样测试,为其提供了配方施肥技
术方案,并印发《一九九六年小麦播种技术意见》明白纸600多份,发放给广
大农民群众,指导秋种生产,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10月市科协与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联合组织开展全市第五届优秀科技
论文评选活动。共评出专著类一等奖2部,二等奖1部;优秀论文类一等奖9篇,
二等奖19篇,三等奖35篇,优秀奖41篇。
10月19日市科协在实验中学首次开展“学科学讲理想校园科技传播活动”。
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国庆给学生作了报告,还组织观
看了科教录像片《奇妙的星空》,博得同学们的喜爱。
11月6日东营科技馆列入《东营市“九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
划》,基本内容是:“规划筹建东营社会科学研究活动中心、东营市体育中
心、东营科技中心(含东营科技馆)、东营青少年宫、清风湖公园、东营植
物园等一批体现城市文明的标志性工程。(市委一届四次全委会议通过)
11月12日市科协按照市直机关机构改革的要求,向市参照管理办公室呈
报《东营市科协参照试行〈国家公务员条例〉的实施意见》,并得到批复。
11月12日、17日市科协两次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分赴河口区新户乡和东营
区牛庄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12月13日市科协组织举办主题为“东营21世纪现代化农业发展战略”的
首届黄河口科技论坛。经专家评委会评审,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
等奖3名,优秀奖5名。
12月20日~22日市科协组织率领东营市中学生计算机代表队,赴青岛参加
为迎接九七香港回归而举办的1997年山东省青少年“启迪杯”信息学计算机
竞赛。7名选手全部获奖,其中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2名辅导教师获优秀
辅导教师称号。
1997年
1月6日为贯彻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青年人才队伍,
激励广大青年知识分子锐意进取,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
市委组织部会同市科委、市科协、市人事局、团市委等部门制定《关于选拔
管理跨世纪优秀科技人才的意见》,并按照《意见》的要求,组织开展市级
跨世纪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选拔工作,从各级推荐申报的202名人选中评选出
首批市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77名。
1月16日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第四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郑国华等28人
为东营市第四批科技拔尖人才。
4月2日市科协召开干部职工大会进行机构改革动员,学习市委、市政府
关于机构改革的政策规定。
4月17日根据国家科委批复:广饶县、东营区、利津县被正式授予“全国
科技工作先进县”称号,至此,全市5个县区全部跨入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行列。
4月市科协制定《东营市科学技术协会精神文明建设“九五”规划》。
4月东营市申报的10个项目中,有5项被省金桥工程办公室批准立项。
5月16日市科协召开区县科委主任会议,贯彻全省科协工作会议精神。
5月16日~26日市科协组织市科学促进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和优秀科技人员,
赴重庆参加中国科协学会部、重庆市科协联合发起举办的21世纪全国高科技
发展战略研讨会及高新技术交流会。会议期间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人员进
行交流探讨,并一同参观考察了长江三峡工程。
6月30日山东省科协、省经贸委、省计划委联合发出《关于表彰1995~1996
年度全省厂矿企业“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优秀成果的决定》。山东华
泰纸业集团公司的2400牛皮挂面涂布箱板纸项目获一等奖,山东华泰纸业集
团公司的“碱回收治污节能工程”、东营市化工厂的“运用系统工程降低3
万吨烧碱改造项目建设成本”获三等奖。
7月25日市科协在东方俱乐部举办第二届黄河口科技论坛, 本届论坛以
“二十一世纪的东营工商业”为主题。共有14人走上讲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演讲答辩后,由专家评委会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
5名。
7月在全国第四届生物百项活动中,广饶县实验一小孙芳新、于爱玲老
师辅导,徐建、傅林等5名学生完成的论文《揭开西红柿的早熟个大之谜》
获全国一等奖;市农校李翠华老师辅导,杨爱友、张建辉同学完成的《黄河
三角洲嫁接银杏盆栽实验》获全国三等奖、全省一等奖;市科协获“优秀组
织奖”。这是东营市青少年在参加全国性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9月1日在山东省科协“金桥工程”表彰大会上,东营市河口区科委组织
开展的“树脂合成化工技术研究”和垦利县科委组织开展的“氯化聚乙烯研
制与生产”项目获省金桥工程“优秀项目”奖,东营区科委韩玉芳、广饶县
科委李学来获省金桥工程“优秀组织者”奖。东营市科协获“山东省金桥工
程优秀组织单位”奖。
9月2日市科协机关机构改革和参照管理工作基本结束。市科协向东营市
机构改革参照管理办公室和东营市编委写出《市科学技术协会机构改革和参
照管理工作情况总结》、《东营市科学技术协会关于机构改革和参照管理工
作检查验收的申请》。
9月6日~13日为深入宣传可持续发展思想,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实
施,市委宣传部、市科委、市科协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在全市开展“东营
市’97科普宣传周”活动,集中宣传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
10月5日市科协发出《关于转发〈山东省青年科技奖条例〉和〈评选第五
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的通知〉的通知》(东科协[1997]14号)。
10月3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座谈会。市直有
关部门、各区县科委的负责人及油地校三方的科技工作者代表共60多人参加
会议。
11月19日市委宣传部、 市科委、市科协联合发出《关于表彰“东营市’
97科普宣传周”活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决定》(东科协[1997]17号)。
河口区科委等6个单位获“先进集体”称号,盖九志、孙立新、孟昭铭等29人
获“先进个人”称号。
12月10日市科协根据市委开展规范工作活动的具体要求,制定《市科协
全岗位规范化工作活动实施意见》。
12月17日经市档案局考评,市科协档案工作已达到省三级标准。
12月25日市科委、市科协精神文明建设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向市精神文明
办公室写出《关于1997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情况的
报告》。
12月市人大、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学习贯彻《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条例》
座谈会。市直、各区县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及科技界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会。
市人大副主任蒋成全出席会议并讲话,对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条例》提出
明确要求。
12月市科协根据省里的统一部署,配合市民政局做好学会的清理登记工
作。全市21个市级学会在进行自查的基础上,就组织机构、经费来源、挂靠
单位、业务开展情况等方面进行了严格审查,重新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