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赴美国考察林业情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2&rec=62&run=13

应美国马里兰大学和全球华人事务研究中心的邀请,山东省科学技术协
会组建的山东省林业科技考察团一行5人在山东省科协组织部部长汤少泉团
长的率领下,于2000年7月26日至8月8日先后对美国的五个州的林业及硅谷高
科技城进行了考察,东营市科协主席冯立军参与了这次考察活动。考察情况
如下:
一、美国的林业概况
美国的森林资源面积为29800万公顷,人均森林面积0.84万公顷,总蓄积
量为247.3立方米,居世界第四位,人均占有98.54立方米,高出世界人均77.07
立方米的水平,森林覆被率为35%,这说明美国的森林资源是相当丰富的。
考察团十几天横穿美国东西部,沿途观察,无论是高山、平原、沙漠、沿海,
均足以证明美国的林业是发达的。
美国林业的开发历史和我国相比是比较短的。在100年以前土地开发时代,
首先在东部沿海一带,鼓励人们去开发森林。1878年通过林木及石料法案,
开始有部分保护森林的内容,但仍以鼓励开发为主,森林的大量采伐给生态
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这种“利用”的破坏性后于1891年
制定了森林保护法,完善了森林经营管理及森林保护等方案。进入20世纪60
年代后美国议会又连续通过许多法案,强化森林的经营管理。认识到森林不
仅是生产木材,提出《森林多目标利用及持续多利用法》,开始从多用途、
永续利用着眼。从1982年开始美国注意到森林的生物及环境效应。
考察团沿途常看到上百年以上的原始天然林,这些可供采伐的过熟林在
美国是不能轻易采伐的。尽管美国西部是一地震活动区,居民住房多为2~3层
木质结构的小楼,木材用量很大。但美国多年来宁从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
进口木材,也很少采伐自己的原始林。因此在美国我们看到了很多高大郁闭
的桉树、花旗松、云杉等森林。胸围几米粗的湿地松、火炬松、美国香柏到
处可见。为了保护和培育好森林资源,美国政府规定,对私有林的人工造林
给予财政上的补助,其补助额一般为50%~70%,由政府在各年度通过的《林业
鼓励计划》中付给,对防火防病虫给予无偿的投资。私有林主造林政府补助
种苗经费的1/3。
美国国会于1990年通过了鼓励私有林主造林的免税政策,每年纳税人可
免1万美元的造林投资税,造林当年可退税9%,余者7年平均退还。国有林免
缴固定财产税,此税率为5%,仅此一项等于每年在国有林建设中多投入20亿
美元。
二、美国的沙漠造林
在美国的西南部几个州均有大片的沙漠,我们重点考察了加州、内华达
州的沙漠治理情况,两天行程500多公里,横穿几十万公顷的沙漠地带。这里
气候干燥,年降雨量极少,大约100—200毫米,夏季炎热,气温经常达49℃,
1971年最高时达57℃,基本渺无人烟,在这样自然条件极差的地方,植被覆
盖面积仍能约占60%以上,主要为山艾、山荆、仙人掌,以及很多叫不上名
字的野草和小灌木。其治理办法主要为飞播,即组织林业专家广泛选择草种、
树种,每年抓住有限的降雨时机,多次飞播,并从中选出适合沙地造林的草
种、树种。经过几十年努力,现在初见成效,在行进的高速公路沿途已形成
沙漠绿洲。
三、加州的原始红木林
美洲大陆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峡谷中,至今还保存着大片茂密的红木
林:那些世界上最高大、最原始的生命群落,正是考察团此次考察的重要目
的地。一亿四千万年前,红木类的植物曾覆盖了整个北半球,由于气候及人
为原因,至今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保存在加州和俄勒冈的一些国立或州立公园
内。考察团一行所看到的,穆尔红木国家纪念林,就是其中最大的一片原始
红木林。穆尔红木林占地43平方公里,1905年联邦政府确定为国家纪念林加
以保护,并以自然保护主义学者约翰·穆尔的名字命名。这片林地是一片以
海岸红木为主,包括各种植物和动物的原始生命群落。由于未遭受过任何破
坏,它不但保存了那些巨大的远古乔木的种群,更展现了一种和谐的红木林
原始生态环境。
进入红木林都不禁要惊诧于它的高大。红木是世界上最高的树种,考察
的一株海岸红木,高达76.8米,胸围4.27米,该林地资料记录最高红木达112.4
米。红木的树龄很长,林中许多树龄都在1000多年以上,有的树龄已达2000
多年。
海岸红木在适宜的温度下能迅速生长,并且有十分良好的抗风和抗盐碱
能力,夏季由于经常的暴雨和浓雾,使得土地变潮湿而坚实,这对红木的生
长是十分有利的。红木的繁殖方式有两种,一为树瘤和树根上发出新芽,成
长为新的树木,二为种子落地繁殖。红木有厚达15~30厘米的树皮,由海绵
和纤维状的组织构成,可以有效的防止火的伤害。
穆尔森林的红木只是加州红木林的一部分,但它展示了这个神秘世界的
一角。
四、美国的城镇绿化
美国的城镇绿化、美化的艺术水平是非常高的,总的特点是乔、灌、花、
草科学搭配的花园式的绿化模式。经过的几个大城市如华盛顿、洛杉矶、旧
金山、费城、纽约及周围的乡镇,全部为花园式的城镇,市内除建筑物和硬
化的地面以外的地方,几乎看不见裸露的土地。联邦政府几处最高首脑机关
如白宫、国会山等均淹没在密林中。城市中街道两旁行道树均用2m×2m的方
钢围绕成保护架。在狭窄的纽约华尔街两侧均用木制大容器植树、种花。大
多私人别墅、庄园、农户都有自己的花园、草地和几株高大的乔木。总之所
到之处均为广阔的草坪、盛开的鲜花、碧绿的河水、高大的树木,真是芳草
如茵,青山绿水。
五、美国的斯坦福大学与硅谷
因是科协组织的科技考察团,所以怀着求知愿望考察了距旧金山50公里
的圣克拉拉谷地,现已闻名世界的科技城硅谷和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是一个四年制的私立大学,成立于1885年,曾被美国新闻媒
体评为全美第五名明星级大学,学术排名居全美第一,该校曾连续三年有人
获诺贝尔奖。这所大学并不只是一所教学单位,而是集教育、科研为一体,
在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同时,也用自己的研究成果,直接为社会进步,为经济
发展服务。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合作就是这种“研究密集型”大学的一个成
功范例。对于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来说,教学和研究的结合是他们的主要任务。
举世闻名的科技城硅谷就在斯坦福大学的旁边,在20世纪30年代末当时
的斯坦福大学副校长特曼大胆提出“批租土地吸引投资,转让技术,开发成
果”。遵照这一精神,20世纪40年代初他们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成立了第一
家公司,即惠普公司,生产音频振荡器。从那时开始大学里的科研成果不断
转给企业。1955年已有7家公司前来办厂,1960年增加到32家,1965年斯坦福
工业园正式成立时,这里已经集中了近70家高新技术企业。到20世纪80年代
这里竟云集了近3000家电子电脑企业,包括闻名遐迩的莫特尔公司、苹果公
司,如果把诸如营销、咨询、公关、投资等行业算在内,这里公司总数超过
8000家。
圣克拉拉谷地成了举世瞩目的神奇土地,成了电脑发展的基地,由于这
里的企业大都与晶体管和硅芯片关系密切,自1971年开始人们为圣克拉拉谷
地换了一个响彻云霄的美名——硅谷。
六、几点建议
1.山东省是沿海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但又是一个少林省份,全省林木覆
被率仅为16.5%,森林资源很少。林业的发展必须制定一些强有力的法规,进
行必要的行政干预,增强全民保护森林意识,山东省没有原始森林但有不少
古树、名木、天然林风景点,必须强化保护措施。
2.山东省宜林荒山荒滩面积很大,造林绿化有很大的潜力,各级政府必
须制定造林绿化的强有力的措施,特别是要增加必要的投入,以调动群众的
造林积极性。
3.努力提高城镇绿化水平。由于全省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人口增长很
快,城镇面积迅速扩大,建议在搞城镇建设的同时加大绿化面积,使全省城
镇都能成为花园式的城镇。
4.教学科研单位要切实与市场相结合,与企业相结合,使科研成果尽快
转化为商品,走硅谷的路子。
(此节由山东省赴美林业科技考察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