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论文评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2&rec=55&run=13

1986年初,东营市科协常委会第一次会议研究决定,对1985年度征集的
优秀论文予以表彰。 共有37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 ,对论文作者颁发
“优秀论文证书”;其余73篇颁发纪念奖。
为了促进学术论文征集和评选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1988年8月市科协
发出《关于开展东营市评选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活动的通知》,同时制定
了《东营市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办法》每两年组织举办一届自然科学
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
1988年8月至1989年5月,东营市科协在全市开展第二届东营市科学技术优
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这次评选的论文范围是1986~1988年在各级各类学术
会议上或报刊上发表的论文、专著、考察报告和科技建议。参加评选的论文
作者必须是科协系统的会员(市级各学会、协会,各区县科协),否则不予
评选。本次活动共征集论文306篇,经过评审组认真评议和审定,并报请市科
协一届八次常委会审批,决定对《稳定黄河清水沟流路三十年以上的初步意
见》(作者王锡栋)等121篇优秀学术论文及其作者进行表彰和奖励。其中一
等奖12篇,二等奖52篇,三等奖57篇。
为进一步规范优秀论文评选工作,使之和科技人才的培训、表彰、使用、
管理更好地结合起来,参照省及兄弟地市的做法,1996年第五届开始,优秀
论文评选工作改为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科协联合组办,并改进和规
范了评选办法。为搞好每届优秀论文征集,年初都要下发文件,印发到各县
区有关部门、市直各部门和市级各学会(协会),作出具体安排。市县区有
关单位和学会将论文推荐到市科协。这些论文属市级学会推荐的经过市级学
会初评,属县区推荐的经过县区初评,属市直单位推荐的经过有关专家审阅
推荐。
评审工作由市有关单位成立评审领导小组、评审委员会和初评专业委员
会分别进行评审。评审领导小组由组办单位领导及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
会、初评委员会由公道正派、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市内知名专
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评委由市科协根据论文专业评审需要提
出名单,由评审领导小组批准聘任。论文初评由市科协对报送上来的材料进
行登记、整理、审查,并按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原则进行分类,首先提交各专
业组评委按其价值、创新、论证、难度、表述五项指标进行初评,分别评出
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评审委员会对专业组评出的等次进行复审,在逐
项认真审议的基础上,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认定。评审领导小组对评
审委员会评审结果进行审定后,对入选的优秀学术论文,由市委组织部、市
人事局、市科协联合发文公布并向作者颁发“东营市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
证书和奖金。
1996年,东营市第五届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的评审活动,即按上述办
法进行的。本次活动共征集论文(专著)121篇,经评委会认真评选,评出一
等奖专著2部,论文9篇;二等奖专著1部,论文19篇;三等奖论文35篇。
东营市第五届优秀科技论文专著类一等奖题录
1998年6月至10月,东营市科协在全市开展第六届东营市科学技术优秀学
术论文评选工作。这次评选的论文是1996年1月至1997年12月底在省、市(地)
级学会举办的各种学术会议上会员报送的或推荐到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
议和在市级以上学术性刊物全文发表的论文、专著、考察报告。
本次活动共征集论文84篇,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市人事局组织了评审,
经评委会认真评选,评出一等奖11篇,二等奖24篇,三等奖38篇,荣誉奖1篇。
2000年4月至11月,中共东营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市人事局在全市开展
第七届东营市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工作。这次评选的论文是1998年1月
至2000年6月在省、市(地)级学会举办的各种学术会议上会员报送的或推荐
到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和在市级以上学术性刊物全文发表的论文、专
著、考察报告。主要作者不在本市工作的不予评审。本次活动共征集论文103
篇、专著1部,经初评委员会、评审委员会评审,并经评审领导小组审核批
准,评出一等奖7篇,二等奖27篇(专著1部),三等奖57篇。
2002年4月至11月,中共东营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市人事局在全市开展
第八届东营市科学技术优秀论文评选工作。 这次评选的论文是2000年7月至
2002年6月在国家(或国际)、省、市(地)级学会举办的各种学术会议上会
员报送的和在市级以上学术性刊物全文发表的论文、专著、考察报告等。主
要作者不在本市工作的不予评审。
这次评选活动共征集论文212篇。经初评委、评审委员会两级评审,评审
领导小组最后审定,评为一等奖的学术论文20篇,专著2部;二等奖的学术论
文57篇,专著1部;三等奖的学术论文112篇;优秀奖的学术论文20篇。